168小说 - 历史小说 - 晚唐浮生在线阅读 - 晚唐浮生 第875节

晚唐浮生 第875节

    第018章 千载难逢

    建极二年二月二十二日,邵树德刚刚参观完了上阳宫永寿、椒房二殿。

    这两个殿室正在进行最后的装修及景观修复。它们的完工,标志着在花费了将近五年时光之后,整个上阳宫城终于彻底完工了。

    修宫殿要趁早!这是邵树德一直以来的想法。

    年轻时曾有过疑惑,为何一个王朝刚开国时,百废俱兴,人口凋零,却还能修建起规模庞大的宫殿。而等到王朝盛时,修修补补就动辄掏空国家积蓄,几乎就是反常识的。

    原因无他,成本问题。

    开国百年之后,权贵的产业深入社会各个角落。你用他们提供的材料,给不给钱?你用他们控制的车船运输物资,给不给钱?私人别院的山岭之上,巨木繁多,但却不能砍,只能舍近求远,去南方极远之地砍伐,然后花费大代价运回来。

    老百姓也不能随意征发了。

    每年的徭役天数都是固定的,超期服役要给钱,这个开支是非常恐怖的。

    驱使俘虏开山凿石,为此累死大批人,在和平年代也是不可想象的,甚至难以做到的,因为你压根就没那么多俘虏。

    所以,修宫殿要趁早,迟则成本暴增,没有劳动力和资源红利了。

    “这些魏人还老实么?”出了椒房殿,邵树德又去了正在夯土、拉砖的城墙建设工地上,问道。

    “陛下,上阳城这边有四千余魏博俘兵,并不算太老实。不过多花些力气管管,还是愿意干活的。”封渭回答道。

    “都是些什么人?”

    “主要是州县兵和土团乡夫。”

    “紫薇城那边有多少人?”

    “不下八千。”

    邵树德点了点头。

    各砖瓦轮窑场、伐木场还有大量俘虏,以前主要是淮人,后来多了些山南西道俘兵和草原胡虏,最近魏博奴工激增,已经占到了多数。

    其实算算各军报上来的俘斩数目以及各处的魏博籍奴工数量,就知道这个数字远远超过了八万。罗绍威前后动员起来的兵士数目,其实相当惊人了,十几万是有的。

    “给他们点盼头吧。”邵树德说道:“以五年为期,干满了就放人,落籍直隶道。”

    “遵命。”封渭应道。

    其实最早的淮人俘虏,基本上也在去年那一波大赦中放掉了,落籍江汉。人数不多,大概三五千的样子。长期的苦力生涯,不但死了很多人,活下来的身体也大不如前,或多或少都有点问题。

    更可怕的是心理状态,曾经意气昂扬的武夫,经过采石场、砖窑场、煤矿、沙场的多年摧残,已经变成了唯唯诺诺、胆小怕事的老实人,着实可叹。

    “卢怀忠报上来了多少俘虏?”邵树德看了一会后,喊来了枢密副使胡真,问道。

    他问的显然是这次攻克澶、魏后的俘虏数量。

    “前后总计不下一万六千。”胡真答道。

    枢密院管军,这些信息对胡真来说可谓信手拈来。

    这一万六千人,其实已经开始往后输送了。路上还发生了一些小意外,最终能到多少人,其实很难说。

    “全部发往紫薇城、东都苑,修建宫室和城墙。”邵树德说道:“从今年算起,五年后赦免,表现好的三年即可赦免。后面还有俘虏么?”

    “应是有的。”胡真答道:“馆陶还有六千余人,博州还有万余人,此外一些零散的孤立军镇亦有守兵。总计还有三万多魏军,正待一一劝降。”

    邵树德闻言有些惊讶。

    魏博的爆兵能力很强啊,而且临时拉出来的队伍也像模像样的。

    “胡卿,你说魏兵可用么?”邵树德突然问道。

    他手下确实有魏兵,即效节军左厢和拱宸军。前者还有六千多,几乎都来自相卫二州,后者五千余,来源比较杂,多数是魏博政争的失败者。

    这两支部队目前还算听话,尤其是效节军左厢。他们在魏博当地也不受待见,且家人已经迁移到了唐邓随三州。

    历史上五代朝廷,对魏博是又爱又恨。拼了命地打击甚至屠杀,但又爱魏博兵员,想要他们当兵,这种纠结的心态,几乎贯穿后梁、后唐、后晋三朝。

    “陛下,臣以为可少量招募入郓州院整训,数年后分散补入各军,如此方可利用。单独成军,断断不可。”胡真说道:“河南诸州,大好男儿多得是,勇武敢战,服从军令,不比魏人好多了么?”

    他这是把效节军、拱宸军也黑了一遍,站在河南人的立场上说话了。

    “也罢,此事便容后再议。”邵树德叹道:“魏州那么多人,朕打算分批迁二十万户出来,你们觉得该如何个安置法?首批两千户将发往安东,第二批三千户将发往襄阳,第三批五千户发往青唐,后续如何安排,你等议一议。”

    “陛下!”胡真等人尽皆大惊。

    二十万户,那不得百万人?怎么可能有这个国力进行安置?

    “此非一年之功也。”邵树德说道:“朕有生之年都会干这事,持之以恒,狠下决心。二十万户是目标,什么时候达到什么时候收手。河北人太多,没怎么经受战乱,这是一个宝库,不利用可惜了。”

    胡真等人一时间震住了。看样子,圣人已下定决心。不过有一点其实没说错了,河北人太多了,战事比河南、关中少,黄巢、秦宗权之乱甚至祸害了江南,让江淮人口大幅度减少,却没能伤到河北分毫,这是一处人力保存相对完好的地方。在李克用攻打河北之前,很可能已经恢复到了天宝极盛时的户口,如果善加利用,绝对是一处宝藏——但问题是,河北百姓可不怎么听话啊。

    “大夏之疆域,目前仅有河陇、关中、关北、汉中、巴南、河南以及河北、江淮的部分州县,将来肯定是要扩大的。”邵树德说道:“古来王朝,开国之时总是政通人和、上下清明,军队又能征惯战,这是最好的扩张时机,但经历了乱世统一的过程,户口往往十不存一,只能休养生息。朕遇到了一个千载难逢的良机,禁军战力之强横,傲视周边,偏偏中原还有大量百姓,若不趁机做点事情,将来史书之上会如何编排朕?”

    邵树德估摸着,这会全天下三千万以上的人口还是有的,这是很多开国王朝难以想象的数字。

    特殊的藩镇割据局面,给你在乱世之中保留下了大量的人口,机会给到这了,如果不抓住,那太可惜了。

    当然这其中也蕴藏着风险。人口密度最高的河北,有些不太听话。而他们这个体量,你说稀释他吧,不如说他稀释你。一个不好,就可能酿出很多事端。镇压应该没问题,但确实非常花费精力和钱财。

    “臣实不知陛下有如此雄心壮志,惭愧。”胡真肃然起敬,道:“安东、青唐之地,数百年胡风腥膻。即便前唐鼎盛时期,当地蕃人也远远多于汉人,陛下迁蕃人入中原,再迁汉人实边,如此数十年,情形或大不一样。不过——”

    “你还卖起关子来了?”邵树德笑道:“讲。”

    “陛下,臣以为魏博百姓最好不要迁往边地。”胡真说道:“他们野性难驯,很容易生乱,不如迁往山南东道。荆南赵匡凝,辖地甚广,然经秦宗权涂炭,李侃死后又互相攻杀,人烟稀少,可多加安置。”

    邵树德倒背着双手,默默思考起来。

    如今夏国疆域范围内,能安置大量移民的,基本就几块地方了。

    其一是安东府。地广人稀,黑土地又肥沃,全吃下魏博人口都没问题。

    其二是原山南东道。本来开发程度就低,又被秦宗权祸害过,江陵被围攻之后,城内甚至只剩下了几十户人家。

    其三是青唐地区。这也是一块历来被人忽视的地方,开发程度很低,但平原众多,也不缺水,重点开发的话,百万人都安置得下。

    剩下的都是零零散散的小块地方了,潜力不大。

    至于在河南、关西分散安置魏博百姓,则不可行。或许可以吃下一小部分,但终究吃不下太多。更何况未来还有幽州、易定、成德、沧景四镇,这都是人口密集区域。

    也就是说,你想分散安置是很难的。他们巨大的体量,注定了会形成相当庞大的聚居区,除非你不打算移民了。

    “明日政事堂先议一议,随后朕召开延英问对。”邵树德说道:“朝廷需要拨多少钱粮、牲畜、农具、种子出来,又要安排多少官员管理,派多少兵马屯驻,都要有个章程。”

    他还有一句话没说:趁着现在还能随意盘剥百姓,还可以随意“苦一苦”百姓,抓紧把百年大计给办了。待到天下太平之后,事情便没这么简单了,移民成本也会暴增,甚至荒地都变成有主的,没有土地给移民了。

    “遵旨。”众人应道。

    “另者,在同、华、京兆府等地招募少地、无地百姓至安东府。”邵树德说道:“告诉他们,去了安东府,一丁授田一百五十亩,让你们当府兵。日子须不比在关西差了,甚至更好。”

    胡真、封渭一听,心中了然。

    横山党项、关西的苦哈哈们当府兵,掌控武力,这是为了对冲魏博百姓移民安东所带来的隐患了。

    陛下果然是防了他们一手。

    第019章 讨论

    “陛下,真要迁移魏博百姓么?”延英问对又换到了上阳城的芬芳殿内,中书侍郎宋乐一脸严肃地问道。

    “朕意已决。”邵树德很肯定地说道。

    他很清楚,宋乐并不是反对他,而是想再一次确认他的想法,因为这是非常重大的国策,牵涉到方方面面,马虎不得。

    更何况,事情仅止于魏博吗?未必。

    “臣明矣。”宋乐坐在椅子上,道:“然陛下可知世间之事,有得必有失?”

    “宋卿但讲无妨。”邵树德伸手,示意他讲下去。

    “移民之事,花费不小。若止万户,各地可以维持。两万户,支应得就很勉强了。”宋乐说道:“设若一户五人,一年便需二十斛粮。移民之后,第一年需给足口粮,第二年酌减,第三年便可缓过来了,少少发给一些即可。臣遣人翻阅了河阳档籍,一户百姓,从其出发之时,到可自给自足,算上口粮及种子,前后花费约百斛粮。若一年一万户,年费便是三十余万斛。如果实在紧缺,移民可采集野菜果蔬,或可充抵部分粮食,但一年二十五斛是最少的了。”

    邵树德静静听着。

    宋乐治理过很多地方,比如关北、河阳等地,长期处理一线移民事务,对此很有发言权。换言之,他是专家,他的话是有极大参考价值的。

    “臣昔镇河阳,孟怀二州可以说是移民发展起来的。”宋乐继续说道:“其时华州百姓主要靠河中接济,蕃人民户靠从军得来的粮赐渡过最艰难的前两年。陛下亦曾在唐邓随、襄阳移民屯垦,所耗费之数目,应也是这个数,大差不离。陛下若要迁移魏博百姓,须得好好估算下地方州县承受能力,不仅仅是移民花费,还有驻军花费。”

    “襄州现有多少人?”邵树德转头问向户部尚书裴枢。

    “启禀陛下,襄州七县,久经战乱,转输各方,赵匡凝移镇之时,又……”裴枢清了清嗓子,说道。

    “直接说多少人。”邵树德打断道。

    “建极元年计有41200余户、20万9000余口。”裴枢答道。

    这种高层次的问对会议,当然要提前做准备了,事实上户部一些下僚官员也参加了,以备圣人垂询。

    “朕移民好几年,还是只有这么点人么?”邵树德叹了口气,道:“好了,不必多解释。折宗本在南边打仗,户口不丰是正常的。二十万人,那也就够安置一万户。不,还得匀出一部分粮草支持威胜军征战,百姓还要服徭役,五千户顶天了。宋卿以为如何?”

    “陛下,这便是臣想说的。”宋乐回道:“襄州本可接纳一万户移民,然汉东战事不断,消耗甚大,便只能收纳五千户了。若停了汉东战事——”

    “此事容后再议。”邵树德说道。

    “唐邓随三州呢?”他又问道。

    “唐邓随三州十七县,现有93200余户、42万400余人。”裴枢答道:“最近五年,流入了大量关西蕃汉百姓,亦有效节军士家人,故增长极速。此三州也要供给汉东战事开支,镇内还要修路,新迁来的相卫、河中百姓要到明年才能完全自给。迁移魏博百姓至此,或有困难。”

    又是汉东战事!邵树德无奈。

    不过说实话,他也不是很想迁移魏人到唐邓随了。已经去了那么多,虽说都是效节军家属,在魏博人人喊打,但终究不是他的基本盘,消化是需要时间的,短期内确实不宜再往那边塞人了,况且似乎也没那个余力,除非汉东战事停下,大军北上洛阳就食。

    “可否从河南道调拨粮草?”邵树德又问道。

    “若陛下攻取魏博全境之后,休养生息,或可支持。”宋乐说道:“魏博战事迁延日久,十余万将士厮杀不休,六十万百姓转运资粮,消耗极大。河南给复三年之后,刚缓过一口气,结余并不多。”

    邵树德暗暗盘算了一下,感觉情况没宋乐说得那么严重,他的话有夸大的成分,核心是换着法子劝自己不要打仗。但也不是一点道理都没有,想了想后,说道:“今岁重点处理魏博之事。打下博州,收复零散军镇、县城之后,便退兵休整。河南道或可征调夫子、粮草,转运至襄阳,宋卿以为如何?”

    “陛下圣明。”宋乐赞道。

    “陛下,臣以为襄阳可以迁移魏博百姓,但不宜过多,一年五千户足矣。”中书侍郎陈诚奏道:“鄂州地处要衢,然荒芜多年,或可利用一下。”

    “杜洪可在?”邵树德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