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8小说 - 历史小说 - 镜中花在线阅读 - 第24节

第24节

    太子妃沈氏年长傅清芳几岁,两人的父亲是好友,太子妃还没嫁入东宫的时候,与傅清芳也是常常见面的。

    两人走在前面,身后跟着不知道多少內监下人,傅清芳随意找了个话题,说道:“臣妇最近在这皇觉寺住着,倒是觉得清净许多,不用料理家事也有了闲暇时光,就自己琢磨了几个花样子,太子妃要不要去看看?”

    傅清芳的样子明显是有话要说,时间还早不急着回宫,太子妃就点头道:“我郑打算找几个新鲜的花样子做香囊,清芳你画的自然是好的。”

    待到到了傅清芳的住处,太子妃就道:“我与清芳许多时日不见,有不少的私房话要说,你们都出去吧,不用在屋里伺候呢。”

    等人都出去了,屋门也被关好,傅清芳才从袖子里拿出一封书信,说道:“太子妃,这是镇西侯在边城的心腹名单,或许对您有用。”

    这份名单对太子妃没什么用,对太子可是大有用处,整个长宁城里谁不知道,郑思远跟三皇子走的极近,是三皇子阵营的人。

    而太子,跟三皇子天然的站在对立面。

    更不要说,现在边城的主帅是太子的表哥,现在郑思远去了边城,是一定要与太子的表哥争夺边城守军的实际控制权的。

    这其实就是太子和三皇子的争斗,太子的人是皇帝任命的,是边城名义上的统帅,郑思远所属的镇西侯府在边城经营了数年,边城的大部分中级将领跟镇西侯府有旧,这两个人要是争斗起来,郑思远的赢面反而更大一些。

    只是边城的那些中级将领中间,跟郑思远的关系也有远有近,有些人跟郑思远只有面子情,有些人,却是郑思远的心腹。

    傅清芳之前在书房发现的暗格,就有郑思远与心腹之间的来往信件,她记性很好,当然记住了那些人的名字,本以为不会有大的用处,没想到此时却用到了。

    太子妃结果信封来拆开扫了一眼,就笑吟吟地问道:“清芳这是何意,你们夫妻一体,给我这个做什么?”

    这也不怪太子妃多疑,郑思远跟傅清芳可是夫妻,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傅清芳是脑子不清楚了,才会把郑思远在边城的底牌给了她。

    傅清芳苦笑一声,说道:“您也知道,我与郑思远成婚七年无所出,为了能承继香火,我就过继了四个孩子,可谁知道郑思远又回来了,不仅回来了还跟苏氏有了私情,苏氏还有了身孕,现在我跟孩子们就是郑思远的眼中钉rou中刺,恨不得除之后快的。您大概不知道吧,我急匆匆的从侯府搬出来,就是因为差点没了性命。郑思远本来是想让苏氏堂堂正正的进侯府做夫人的,我却把苏氏给买了下来绑进了侯府,郑思远知道后差点就拔剑砍杀了我,我觉得不好就赶紧从侯府出来了。”

    太子妃听傅清芳这样说,表情有一瞬间的诧异:“清芳,你与镇西侯,可是长宁城里有名的恩爱夫妻啊,只因为一个怀孕的妾室,镇西侯何至于如此啊?”

    傅清芳道:“太子妃,不瞒您说,我一开始也不敢相信郑思远会如此对我,可这就是事实,原来他与苏氏早就勾搭上了。我在侯府还是有一些人脉的,苏氏肚子里的孩子已经确定了,是个男孩,孩子生下来以后,我在镇西侯府更没有立足之地了,郑思远在边城经营数年,要是他在边城安定下来,一定会腾出手来对付我的。我给您的这份名单,您可以让太子看看,到底有没有用。”

    她说的话也有道理,这份名单上的人到底是不是郑思远的心腹,大可以让太子派人去查。

    太子妃收起名单,笑着说道:“清芳,时辰不早了,我先回宫了,等以后有时间咱们再聊。”

    傅清芳赶紧站起身来,给太子妃行了一礼,说道:“那清芳送太子妃。”

    郑思远不在京城,傅清芳每隔几日就要回一趟镇西侯府,帮着处理侯府的各项事宜。

    郭氏一个人在侯府十分无聊,每次傅清芳回去都要她带着孩子回来住,可傅清芳也只是笑笑,不肯答应。

    待到郭氏催的急了,傅清芳就说道:“老夫人,这苏氏的孩子不是快生了吗,边城条件清苦,不如就把孩子抱回来,养在您的身边,您也可以含饴弄孙,孩子在您身边也能教养的好,不至于学了苏氏的小家子气。”

    说到这个郭氏就来气,当初儿子去边城的时候,郭氏根本就不同意他带着苏月凉同去,苏月凉还怀着身子呢,怎么经得起长途跋涉,再说了,郭氏是打算把孩子养在身边的,苏氏那样的人品,孩子跟着她能学到什么好,再怎么说这孩子也是郭氏的长孙,虽然对孩子生母不非常厌恶,可孩子郭氏心里到底还是看重的。

    可是谁想到,一向孝顺的儿子,在这个问题上怎么也不肯让步,非要带着苏氏去边城。

    郭氏最终还是没有拗过儿子,儿子带着苏氏一起走了。

    现在傅清芳旧事重提,郭氏心里怎么可能舒服,她重重哼了一声,没有说话。

    傅清芳眼珠子转了转,又说道:“老夫人,侯爷年后就要回京城述职吧,苏氏那时候身子已经重了,想必是不能伺候侯爷的,我在皇觉寺不能回来,咱们府里不是还有两个通房吗,趁这个机会让她们伺候侯爷,说不定咱们府里今年还能再添两个哥儿姐儿的。”

    说到这个,郭氏心里更加来气,儿子走了之后,她才从芍药嘴里知道,儿子根本就没有碰过她。

    郭氏赶紧把另一个通房茉莉给喊了来询问一番,儿子竟然也没有沾过她的身子。

    这件事可是把郭氏给气了个半死,儿子难道还要为谁守身不成。

    看儿子的样子,傅氏他是不喜欢的了,那也就只有为苏氏守身了。

    那苏氏是个什么东西,不就是买进来的一个贱妾吗,也值得儿子这样做。

    幸亏苏月凉没在京城,要是她在的话,免不了又是一顿折腾。

    傅清芳说完,就觉得自己的主意不错,再次笑着说道:“老夫人,那两个人只要生下个一儿半女,立马就把人提做姨娘,待到孩子生下来就记在我的名下,一应吃穿用度都按嫡出的待遇来,我也不忍心他们母子分离,孩子还是养在他们姨娘身边。等到孩子大了,启蒙读书等事就包在我的身上,我的父亲虽然没了,但到底还是有些香火情的,给孩子寻个名师倒不是什么难事。”

    第35章

    镇西侯府自然是有族学的,?只是那族学的老师只是个秀才,启蒙倒还是可以,正经读书科举可就不够用了。

    镇西侯府是军功起家,?跟清流文人基本没有交集,想为自家子弟找一个名师,?可不是太容易的事。

    傅清芳可就不一样了,?她的父亲可是当代大儒,还是当今帝师,桃李满天下,?虽然人已经没有了,?可到底还是有一些香火情的,由她出面给孩子找个名师教导,?的确不算是难事。

    当初老侯爷相中了傅清芳,?也是有这一层理由在,?勋贵之家的子弟也要走科举的路子,?有这样一个儿女亲家,?是再好不过的事。

    郭氏不由得点头道:“清芳,?还是你贴心,能娶到你这样的媳妇,?是我们镇西侯府的福气。”

    傅清芳也赶紧道:“能有娘这样的婆婆,有思远这样的丈夫,也是清芳的福气。”

    做戏谁不会,傅清芳跟郭氏言语晏晏,其乐融融,?谁也看不出她们之前到底有多少龌龊。

    郑思远的日子最近不太好过,他跟边城名义上的统帅杨枞面和心不和也是边城守军人人都心知肚明的事。

    本来镇西侯府在边城经营几十年,郑思远自十四岁起就跟随父亲在边城征战,?边城的大小将领对他无不心服口服,可谁知道,他一假死,圣上就派了杨枞来边城。

    郑思远为了苏月凉,又放弃了即将到手的京城美差,再次来了边城。

    正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因为众将领都以为郑思远战死,杨枞在边城也收拢了不少将领。

    谁知道郑思远又活着回来了,不仅回来还又回到了边城,太子一系和三皇子一系的两方人马,也就开始了对边城实际控制权的争夺,

    本来郑思远的胜算是很大的,毕竟他在边城这么多年,边城的将领跟镇西侯府又差不多都有香火情谊,本来杨枞都已经落了下风了,可是谁知道就在这时,郑思远的心腹们接二连三的出事,不是被调离原本的职位,就是犯了军纪军法,被处置了。

    偏偏理由都还特别充分,郑思远想求情都找不到理由。

    至于空缺出来的职位,自然被换上了杨枞的人,

    杨枞的一系列动作十分之迅捷,郑思远还没反应过来,他的心腹们就都七零八落,帮不上他的什么忙了。

    这样一来,郑思远就成了个光杆将军,在杨枞手底下也翻不出什么浪花来了。

    本来一个风光无限的青年将军,却落得了一个这样一个境地,郑思远心里的苦闷可想而知,偏偏现在还没什么战事,郑思远就是想上战场立功夺回属于自己的荣耀都不行。

    在这个时候,唯一能安慰到他的也就只有苏月凉了。

    跟郑思远的失意相比,苏月凉在边城可谓是如鱼得水,边城久经战事,伤者大有人在,加上这里的人大都好勇斗狠,受伤是家常便饭,苏月凉除了治外伤有一手外,还极擅长妇科儿科,在边城的可是大受欢迎的。

    除了这个,郑思远苏月凉就如真正的夫妻一般相处,郑思远在边城府邸的下人,全都称苏月凉为夫人,府邸里的大事小情也全都由苏月凉裁决,苏月凉倒真的把自己当成郑思远的妻子了。

    郑思远也把苏月凉当成自己的妻子,全然忘记了自己真正的结发妻子在千里之外的长宁城呢。

    最近闲着无事,傅清芳开始着手造假书。

    那本话本里,苏月凉可是接连做了不少脍炙人口,流传千古的名作呢。

    那些名作有诗有词,依照傅清芳的眼光看来,的的确确称得上是千古佳作了,那些诗词真的是苏月凉所做,不管跟苏月凉之间有多大的龌龊,傅清芳也是要称赞一声的。

    只不过很可惜,那些诗词并不是苏月凉自己所做,而是剽窃抄袭了他人的作品。

    傅清芳的父亲傅太傅就是一介大儒,傅清芳受他影响,自然是有些文人意气的,对这种剽窃行为是最看不上眼的。

    她做了那个梦之后,就把苏月凉做的不少诗词和它们原本的作者都记了下来,现在闲着无事,正好作本古籍,把那几篇诗词都给写了上去。

    傅清芳从小就长在古籍堆里,也掌握了一些古籍造假的方法,造一本不知名的诗集,对她来说,不算是难事。

    选出合适的有些年份的古纸,傅清芳用左手默出了那些诗词并作者在纸张之上,待到墨迹干了,用栗子壳熬水将纸张染成黄褐色,再装订到一起。

    这装订书籍的线也有讲究,傅清芳特意把棉线埋在了花盆之中,三天之后拿出来在栗子壳水中快速过一遍,待到棉线干了,再拿来用。

    裁剪装订好的书籍,还要做上几处缺痕,在烛火上燎去纸毛。

    都做好之后,傅清芳又把诗集放到了床底下最阴凉处,待到三个月之后拿了出来,纸张受潮,用火烤干,一本假的古籍就做好了。

    傅清芳如此做,自然是有大用处的。

    做古籍的时候,傅清芳也没闲着,郑思远和苏月凉不在,沈秋石可是还在长宁城里的,当初那副绝子药,可是沈秋石亲手配好交给郑思远的,傅清芳岂能放过他。

    这沈秋石是个大夫,平日里也没什么不好的嗜好,要想惩治他,就只能在他大夫身上做文章的。

    要想扳倒一个人可不容易,不过傅清芳最不缺的就是耐心和时间,她现在除了教导明煦明璇,可有的是大把时间来琢磨怎么对待沈秋石。

    傅清芳曾经想过,干脆做一个局,直接就把沈秋石送到监牢里去,可仔细想想,那样又太便宜他了。

    她被害的再也不能做母亲了,沈秋石即使坐牢又能怎么样,还不是一样活着,等到出来以后,还不是一样给人看病行医。

    她也要让沈秋石尝尝失去最重要东西的滋味。

    对于沈秋石来说,什么才是最重要的呢,除了苏月凉,大约就是自己的一手医术了吧,要是他再也不能行医了呢。

    傅清芳想,那时候,他或许就能体会到自己的痛苦了吧。

    傅清芳嘴角露出一个冷笑,一个计划在她的心里成型了。

    沈秋石的名气并不算小,苏月凉进了侯府以后,他不知道怎么回事,竟然入了太医院,做了一名太医。

    要知道,他从前可是最看不起只为权贵们看病的太医的,曾经有好几个人举荐沈秋石进太医院,都被他给拒绝了。

    傅清芳曾经听苏月凉这样说过:“我师兄是个孤儿,家人都因疫病而亡,他的愿望就是救治全天下的贫苦孤寡,太医院虽然是全天下差不多的大夫都向往的地方,我师兄却不愿意去。”

    不愿意去的沈秋石,现在怎么改了主意,去了太医院了呢。

    傅清芳想不通,也就不在想了,不过沈秋石去了太医院,对傅清芳并没有什么好处,对付一个民间大夫和对付一个太医,还是后者有些难度的。

    不过再难,傅清芳也不想放弃,沈秋石害她至此,她怎么可能简简单单就放过他。

    郭氏的身体还算硬朗,可到底是上了年纪,三五时就得请一次大夫,跟傅清芳不同,她要是病了,请的必定得是太医。

    这自然就给傅清芳创造了机会。

    年底,郭氏的心疾又犯了,请的太医就是沈秋石。

    郑思远不在,傅清芳作为儿媳妇自然是要回来侍疾的。

    她回侯府的时候就知道这两天是回不起了,就把几个孩子托付给了永安大长公主照顾。

    永安大长公主拨动着手里的念珠,说道:“你就放心吧,有我在,孩子们断不会受什么委屈的。”

    傅清芳谢了永安大长公主,才急匆匆的赶了回来。

    回到侯府,沈秋石正为郭氏诊脉,傅清芳也不言语,就静静站在沈秋石身后。

    她的一双眼睛落在郭氏身上,看上去焦急极了,其实她的大部分心神,都放在了沈秋石身上,要怎么才能报仇呢。

    傅清芳的心里闪过一个又一个想法,不过都被她给否定了。

    待到给郭氏诊治完毕,沈秋石开了一张药方,傅清芳赶紧让下人照着方子抓药,又对沈秋石行了一礼,说道:“沈太医还请移步外厅,老夫人的病是陈年旧疾了,还请沈太医说一说,有没有什么好法子,能使老夫人身上痛快一些。”

    沈秋石道:“老夫人这病症时日太长了,除了仔细养着,也没什么好的法子了,我写几张药膳方子,平日里老夫人吃着,虽然不能除根,或许发病次数能少一些。”

    傅清芳谢了沈秋石,又派人送了人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