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第四章高效的方法
这样的情况让傅彬有些措手不及,而有一些乡亲们也将矛头直接指向了傅彬,毕竟乡亲们从他的穿着和生面孔就能判定他是外地人。 “你究竟是谁?到底想干什么?” “对,你究竟有什么坏想法,告诉你,我们可不允许你在这里胡作非为。” “各位乡亲们,我只是想帮助你们早一点看病,并没有其他的想法。”傅彬立刻解释道。 不过,傅彬的解释在乡亲们面前完全没有任何的作用。 就在场面即将失控时,林筱也听到了外面的哭声和嘈杂声,结果一出来就看到了许多乡亲们已经将傅彬围了起来。 看到林筱走出来之后,乡亲们开始控诉着傅彬,“小林啊,这个人想在你家药堂捣乱,还把小磊儿吓哭,你说该怎么处置他?” “啊?”明白了大家的意思之后,林筱忍不住大喊了一声,随后,她先是安抚了这些乡亲们,随即便询问小磊儿的母亲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经过简单的了解,林筱得知这件事情的确和傅彬有关系。 因此,她便开始仔细询问傅彬具体的情况,“傅彬,刚刚发生了什么?” 很显然,傅彬也没想到事情竟然能发展成这个样子,所以,他也如实说道,“林筱,事情是这样的,我刚刚看到你和林叔叔看病的效率比较低,主要是因为时间都浪费在了与病人的沟通上,所以我想着先询问乡亲们究竟是哪里不舒服,记在便利签上,这样就可以大大减少时间的浪费,乡亲们也能早一点得到诊断。” 得知竟然是这样的情况,林筱恍然大悟,就在她想着该如何向大家解释的时候,她突然看到一旁的大妈手中拿着傅彬刚刚所说的便利签,经过查看,林筱发现傅彬所说的这个方法的确可以大大减少时间的浪费,但现在最重要的是要让乡亲们知道傅彬的方法能够带来的效果。 思考了片刻之后,林筱对着大伙解释道,“乡亲们,这就是个误会,其实这位是今天来我们这里报道的村官,他是来带领大家摆脱贫困的,刚刚他只不过是想帮助大家减少时间的浪费,能够尽快得到诊断,所以才会询问小磊儿究竟是哪里不舒服。”说完之后,林筱顺势将傅彬给大妈写好的便利签高举在半空中。 经过林筱的解释,乡亲们也终于明白是怎么一回事,所以,大家纷纷向傅彬表示歉意。 当然,这个能够和乡亲们认识的机会,傅彬自然也不会错过,只见他向大家微微点头示意,开始自我介绍道,“各位乡亲们,我叫傅彬,以后你们叫我小傅就好了,今天发生的事情是由于我没有向大家解释清楚,所以才产生了误会,以后我会多加考虑,希望各位乡亲们不要介意。” “小傅,你这么说就有些见外了,你本来是在为我们做好事,但我们却误会了你,真是不应该,你放心,以后只要是你让我们做的事情,我们定不会多想。” 虽然仅仅是一面之缘,但傅彬作为一个城里的大学生,竟然能够设身处地的为乡亲们考虑,不怕被乡亲们误会而帮助他们减少看病浪费的时间,这样的行为和想法很显然已经得到了乡亲们的认可,所以,在面对这份信任时,傅彬一下子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或许是猜到了傅彬的不好意思,也为了让傅彬和乡亲们进一步熟悉,林筱继续说道,“乡亲们,既然误会已经解开了,那就请大家将身体哪里不舒服按顺序告诉傅彬,我和父亲会尽快帮助大家诊断开药的。” 随后,傅彬便继续按照顺利帮助乡亲们登记具体的情况,就算有一些人不知道身体哪里有问题,傅彬也会做详细的记录,方便林筱和林父得到相关的信息。 当林筱解开这个误会返回到房子后,林父便询问道,“筱筱,刚刚发生了什么?” “没什么,就是刚来的村官发现我们看病所浪费的时间太多,乡亲们等候的时间太长,因此他便提前询问乡亲们哪里不舒服,好减少我们与病人沟通所耗费的时间。” “原来是这么一回事,不管怎么样,都不能和乡亲们有冲突。” “哦,知道了,林医生!” 本来林筱是想表达傅彬的这个方法对他们来说很有效,但父亲并没有理解了她的意思,因此,林筱只能是将对父亲的称谓换成了林医生,不过,林父并没有很在意,而是继续若无其事的为乡亲们把脉诊断。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细心询问,傅彬将每一位等候看病的乡亲们的大致情况都写在了便利签上,而林筱和林父在看到傅彬登记好的信息之后,很快就能够知晓病人哪里不舒服,从而快速进行诊断开药。 原本对每一个病人长达十五分钟的望闻问切,现在直接减少到5-9分钟,时间效率大大缩减了一半之多,到了后来,就连林父也开始情不自禁的习惯傅彬的这种方法。 同样,通过傅彬的帮助,乡亲们也不需要等太久,而是可以早早的接受到治疗。 为此,每当乡亲们抓好药离开药堂的时候,总会对傅彬示意微笑,同时还忍不住称赞他,虽然只是帮助乡亲们简单的记录身体的情况,但让傅彬没想到的是,这样一个小小的动作为他以后工作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送走最后一位病人之后,林父看了看手表,十几个病人才用了不到一个半小时,相比于之前的4个多小时,效率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因此,林父情不自禁的点了点头,直接走出门外,打算亲自感谢给他们出好主意的傅彬。 谁曾想,当林父刚走出去,就看到傅彬正在收拾散落在院子里的小木凳子,不得不说,傅彬的这种行为再一次加深了他在林父心中的印象。 “小伙子,休息一会吧,那些木凳子明天还会再摆出来供乡亲们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