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8小说 - 历史小说 - 大世王朝在线阅读 - 第259章:除三患首谋鲜卑族,明庆功暗聚四方

第259章:除三患首谋鲜卑族,明庆功暗聚四方

    慕容宝扔下这一句狠话后,便气冲冲的离开了,连礼物也顺带拿走了。白佩州的亲兵望着离去的慕容宝一行人,有些担忧的对白佩州劝道“将军,晋阳王可是不能得罪的啊,卫将军如此生气,您看是不是”

    “无碍,”白佩州苦笑着摆了摆手,“晋阳王府现在又不是卫将军当家作主,只要老王爷那边不怪罪,一切都不是大问题。”

    事实也的确如此,慕容宝这句狠话的程度大致相当于今天小学生的“你给我等着”,虽然慕容宝很生气,但这毕竟只是私怨,当年罗恕的事情一直是慕容宝的一块心病,而且还见不得光。这件事如果去找慕容函的话,说不定自己还得被骂一顿。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动用自己的小势力,去解决罗初这个祸害。

    慕容函这几天比较忙,蜀中百废待兴,人事任免、军队调遣、朝野纷争,一切的一切都需要他去拿主意。他已经尽最大的努力去维护所有人的利益,但还是有些不识好歹的人在暗地里嚼舌头根,这让慕容函既无奈又寒心。除此之外,他还要着手去为白佩州担任益州刺史去铺路,照他自己的话来说,他就是个干苦活的命。

    蜀中经历了饥荒、蝗灾、瘟疫、兵灾等天灾人祸之后,早已不复昔日繁华。慕容函首先让各地新上任的官员组织人手,配合各地驻军清理死尸。同时又从凉州、荆州、汉中、交州等地调来了大批的粮草和药物,尽全力修补战后的损伤。在蜀地百姓和世军的共同努力下,蜀中的创伤得以迅速修复,战前的满目疮痍已不复存在。现在的蜀中宛如新生的嫩芽,在阳光和水分的滋润下茁壮成长。

    这些从战火中苟延残喘而活的百姓们,终于有了活下去的动力和希望。天下无战事,四海太平升,这对绝大部分人来说,都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

    诸侯们都被灭掉了,但在某些地方还是有几个不安分的刺儿头,聚众滋事。在凉州北部的张掖一带,有一小股羌族叛军余孽袭扰商旅、劫掠良善,为首的正是当年慕容函遗忘掉的苏木基、王考二人。此二人打仗的本事一般,但逃跑的天赋却无人可比。他们带着四千余羌军在张掖北部自立庙堂,并宣布脱离羌族,建“尔禹族”,公然反抗世国。苏木基自称尔禹王,王考自称将军,手底下的兵卒全都分封了官职,倒真有点搭起炉灶过日子的样子。

    对这种未经许可就另起炉灶的行为,世国是绝不允许的。在尔禹族正式成立的第三天,世军就打来了。

    面对昔日仇敌,苏木基和王考丝毫不敢大意,他们将手下的四千多人分为四队,又挖了许多壕沟,以抵御世军的冲击。他们甚至还从西域一些国家那儿借了两千兵马来,其中还有五百多名精锐的骆驼骑兵。

    而世军,仅有三千多人。

    六千打三千,平均两个人打一个人,怎么算都能赢。这大致就是苏木基与那些前来助战的西域兵马心中所想的了。但等真的对上了,西域兵马只瞅了一眼,便马上反悔了,掉头就跑。连钱都不要了。

    世军的确只有三千人,但这三千人,全是骑兵。

    于是,苏木基的王业美梦就此结束。三千余世军连阵型都懒得摆了,一个齐冲,羌军就崩溃了。苏木基和王考见情况不妙,当即立断,扔下了所有兵马,溜了。

    于是,刚刚建立的尔禹族族人,经此一战,仅剩下了一百多人。

    苏木基和王考逃到一个安全的地方后,坐下来商讨日后的战略方针。苏木基觉得,眼下应该联合其余对世国不满的羌人,等实力壮大了,再与世国一教高下。王考却不这么想,他觉得,去你妈的。

    老子和你跑出来造反,不是闲的蛋疼!现在人都打光了,还拿什么和世军斗?

    别急,有一个地方,可以让我们东山再起。望着颓废又愤怒的王考,苏木基脸上露出了一丝得意的笑容。

    哪里?

    张掖。

    于是,尔禹族移到了张掖一带,“威风凛凛”的尔禹王正式改行做了劫匪路霸。挨了一次打,苏木基和王考也学聪明了,既然打不过人家,那咱就不打。以后只要世军来了,咱就跑;世军走了,咱再出来抢。反正就是不和你硬碰硬,你能拿我怎样?这种战术的确起了作用,在围剿了几次都徒劳无功之后,世军也有些烦了,为了歼灭这百余人,世军每次都得大费周章,实在是太不划算。时间久了,世军也懒得去管他们了,只是不断地加强各地警戒和防卫,以守代攻。

    苏木基的战术成功了,没有人管他们,就意味着尔禹族的春天来了。越来越多不安分的人加入了抢劫大队,毕竟抢别人的比安安稳稳种地来钱快多了。很快,苏木基手上又有了近千人。凭借着这一千多人,尔禹族的名声越来越响,最终成为了西北最大的劫匪头头。

    西北不安稳,东南也好不到哪儿去。水贼、海盗、陈军残党,这儿压下去一个,那边又起来一个。除此之外,还有从海外跑来混饭吃的倭人,也加入了抢劫大军。世军虽然一直在剿匪,但却好像怎么也剿不完。东南自古就是国家赋税的主要来源地,这里受了灾,国库也连带着遭殃。

    至于北方,就是最让慕容皓头疼的鲜卑了。虽然鲜卑被世国给打趴下过,但那毕竟是曾经的事。现在鲜卑在也亥的带领下越来越强大,在吞并了几个较大的匈奴部落后,鲜卑控弦之士已多达十万。要不是有董良嗣提兵坐镇北长城,只怕鲜卑早就打进幽州了。

    更严重的是,由于两家通商的缘故,世国的一些兵刃、甲胄也流入了鲜卑,也亥更是不惜重金,从中原挖掘了不少锻造师、铁匠等技术型人才。此时的鲜卑军早已鸟枪换炮,不再是当年那些身穿皮甲的野人了,而是一支装备精良、进退有度的雄师。

    尔禹、鲜卑、海寇,这就是大世建国初最严重的三大祸患。俗话说的好,柿子要挑软的捏。这三者中,最好捏的绝对是尔禹,但慕容皓却偏偏反其道而行之,他第一个要解决的,就是鲜卑。

    尔禹和海寇不过是小疾罢了,但鲜卑却是世国的心腹大患。奉慕容皓的命令,梁桂将近些年鲜卑的情况全部整理好后,全部转呈给了慕容皓。慕容皓看着梁桂所呈上来的汇总报告,越看越心惊。在此之前,他已经做好了充足的心理准备,但等他正式面对这个暗处强敌时,他才惊讶的发现,在不知不觉中,鲜卑竟已强大到了如此地步。

    除十万鲜卑军外,也亥手上还握着五万余匈奴的盟友军队。除此之外,三韩之地、高句丽等异族都和也亥有着极其暧昧的联系,慕容皓这才发现,如果鲜卑联合以上这些势力突然发起进攻,仅凭北长城和幽州的驻军,是绝对抵挡不住的。

    此时世军的主力部队都在蜀中,北平防卫空虚,令慕容皓不解的是,为什么鲜卑没有及时发动进攻呢?

    他不知道的是,在千里之外的鲜卑王庭,他的jiejie慕容青正在用自己和两个孩子的性命威胁着也亥,不让他对世国宣战。

    也亥虽然贵为鲜卑王,但到现在为止,他的身边却始终仅有慕容青一人,从未再青睐过其他女子。对慕容青,他是又敬又爱,久而久之,慕容青也被他给感动了,从一开始的闷闷不乐,到现在欣然接纳,变成了也亥的贤内助。在许多事情上,也亥都会尊重慕容青的意见。两人相敬如宾,夫唱妇随,一直是鲜卑族中公认的模范夫妻。慕容青也从未和也亥唱过反调,只有在一件事上例外,那就是对世国宣战。

    出于对爱妻的尊重和宠溺,慕容青每次一掉眼泪,也亥就心疼的不得了,只能安慰着将事情给推后了。也正是如此,也亥错过了许多发动突袭的良机。而这一次,是也亥的最后一次机会。

    慕容青从不在意她男人去做什么,杀也好抢也罢,她只会规劝,规劝不得,就默默的陪着也亥。但在这件事上,慕容青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强硬,不仅将也亥的兵符给藏了起来(也亥的一些机密文件和物件都是交由慕容青保管的),还带着一儿一女躲进了大帐,以绝食相逼。慕容青不是泼妇,但有时候这种软刀子比泼妇还可怕。也亥一方面急于开战,一方面又担心妻儿的安危。慕容青和她的一儿一女绝食两天后,听着大帐内三人的哭声,也亥终于顶不住了。转身对自己的一众手下道,打仗的事,再拖一拖吧。

    于是,也亥的最后一次机会就此溜走。此时,世国内部的精锐兵马已经得到了慕容皓的密诏,正在星夜兼程赶赴幽州、并州一带,臣服于世国的匈奴部族也在秘密准备着,随时跟上世国大哥的步伐,宰掉鲜卑这支肥羊。

    儿女情长之人,终究成不了大事。

    为了此战,慕容皓做足了准备。大世尊武二十一年六月末,河北所有可以抽出来的军队都被他集合到了幽州一带,加上北长城的驻军,此时幽州已经聚集了三十万大军。此外,慕容函所率的并州军、慕容赫所率的凉州军、左缙之所率的司隶军也全部抵达了并州。三路赶来的兵马再加上并州本地的一些军队,也足有三十万人。另外还有三万匈奴联军、两万余羌军,也一并赶到了并州,准备参与这场大决战。

    如此大规模的军事调动,鲜卑不可能没有察觉。所以,慕容皓特地为这次进攻找了一个合理的伪装参加庆功大典。在世国有意的宣传中,这些兵马并不是来打仗的,而是来庆贺天下一统的。为了麻痹鲜卑,慕容皓还特意下旨,命各部将军整顿好军队后,立刻前往北平见驾。

    这在也亥等人看来,是一个相对安全的信号。如果世国真的打算对付自己了,那绝不会让将军脱离军队。既然世国想要热闹,那就陪他们热闹吧!也亥在得知了庆功大典的具体时间之后,也派出了一队使节,前往北平赴宴。

    而这个人,也是个老熟人。他就是阿呼力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