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页
书迷正在阅读:战国魏武卒、步步逼婚:慕少强行爱、不合理真相、禁区 强制爱 1V1 斯德哥尔摩、最强赘婿在都市、豪门和流量官宣了、假装对家(娱乐圈)、前妻,再爱我一次、毒宠小谋妃、反派他太过可爱[快穿]
索罗斯毕业多年,仍是生活在梅拉德教授的教导阴影下。 始终想找到一篇真正具有开创性的论文,亲手递交到梅拉德教授面前,洗清自己审稿失误的冤屈。 然而,没有。 《ENE》作为能源类期刊,大部分刊发的论文围绕着当前已有技术展开。 毕竟,谁有开创性理论,会不去投最为权威的《SCS》? 索罗重新点开了一封投稿。 他匆匆扫过标题,觉得有些不对。 “太阳能?现在太阳能转换率是多少?” 马克抬起头,“60%?好像是英国研究团队宣布的吧,但是没发论文,不知道他们具体是怎么做到的。” “哦,这样啊。”已经有人达到了相应转换率,索罗斯就有些兴致缺缺,“这里有个投稿说自己理论模型达到60%的,我还以为是突破性进展了。” 马克发出笑声,“虽然没突破,但也达到国际顶尖水平了。你可以拿给梅拉德教授试试,说不定他会在推特上赞赏你,说你是一个能够吸引尖端科研人投稿的好编辑。” 索罗斯没说话。 他打开论文,仔细的研读,里面提到的太阳能相关术语非常专业,已经超出了他的理解范围。 格式标准,图表齐全。 绝对不是什么碰运气的论文新手。 这是一个专家。 如果不是专家,怎么可能他挑不出一点儿格式错误。 索罗斯下了判断,果断往作者位置看。 但是,第一作者非常陌生,第二作者也不认识,通讯作者…… “威廉.邵!”索罗斯突然大喊。 马克立刻直起身来,紧张的问道:“怎么了?你说谁?” 索罗斯看了那个拼字无数次,当他还是梅拉德教授门下得意学生的时候,就经常仰望这几个字母。 那是拼音。 因为那个人不需要什么英文名什么特殊注明的缩写排列。 所有期刊杂志的编辑和审稿专家、教授都知道他的名字。 “威廉.邵,邵炼,那个离开美国的中国人,不,中国天才。”索罗斯站起来,几乎在冲着马克咆哮,“他是这篇论文的通讯作者,他已经成立自己的实验室开始带学生做项目了吗?” 马克也跟着惊诧起来,“真的是威廉.邵?” 索罗斯重新看了看投稿邮箱。 熟悉的地址和后缀,十几年印在他心里没变过。 他表情像是见鬼,“上帝,威廉.邵给我投稿了?!” 第20章 邵炼统治级别的论文水平,令人记忆犹新。 他经常突然发布最新研究成果,终结不少人努力的方向,甚至改写当时广为人知的基础论调,给出更为准确的研究结论。 而且,邵炼跨界速度比想象更快,只要和人工智能沾边的研究方向,他都能精准证伪/证实,成为新一轮观点的掌旗者。 大有走别人的路,让人无路可走的架势。 国际期刊对他又爱又恨。 爱,发表的理论观点新奇、准确,具有突破性,引领科研新方向。 恨,他怎么不投我们家期刊,一定要投《SCS》,约稿都约不到的! 风靡美国的天才,数次登上顶尖期刊《SCS》,引发了不少人对“中国”这个词汇的讨论和探究。 中国没有科技,中国没有天才,中国没有研究的各种歧视论断,都在邵炼横空出世之后,戛然而止。 取而代之的言论是:邵炼应该在科研的天堂,发挥自己的全部才能。 结果,邵炼走了,并且带着他具有统治地位的研究能力,消失在这个世界。 如果不是那些期刊论文,他仿佛没有存在过。 索罗斯捧着那篇邵炼作为通讯作者的太阳能论文,赶到大学阶梯教室。 梅拉德教授正在讲述能量最低原理,见他进来,眼神都要杀人。 他攥紧了打印稿,鼓足勇气缩在教室最后一排,安慰自己这次一定没问题。 梅拉德教授说下课,果然见到自己不得意门生,带着一叠资料冲了下来。 “又是什么?”梅拉德教授收拾电脑,漫不经心的问。 “太阳能。”索罗斯立刻回答,拿出那叠稿子,“是中国的研究员模拟的太阳能转换技术,光电转换效率能达到60%。” 梅拉德教授目不斜视,提起电脑就走,“中国?我更希望你手上能够收到英国费斯卡实验室的漏斗论文,那才是我想看到的太阳能转换技术。” “老师!可这是威廉.邵指导的太阳能技术。” “你说谁?”梅拉德教授皱着眉,难以置信的看他。 “威廉.邵,Lian Shao,您看,他是通讯作者!” 对中国太阳能技术不抱幻想的梅拉德,随手将电脑扔在身边的课桌上,接过那一堆稿纸。 他动作有些急切,但又心怀困惑。 熟悉的名字太久没听到了,以至于他都怀疑自己听错了音调。 然而,论文通讯作者的位置,明明白白的写着那个名字。 邵炼。 梅拉德教授许多年没有在任何的期刊、杂志、网络上见过这个名字。 此时重现看到这些熟悉的字母,拼起来的名字,心里竟然升起了一丝怀念。 邵炼作为通讯作者的论文,基本等同于邵炼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