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7章
书迷正在阅读:隔壁的jiejie们、情欲加勒比海、全能狂少、夜莺、世家、素锦落繁、我真的是幕后黑手、天作之合【高H,繁】、我创造了巫师、重生之异能王妃
第640章 想找认同感的永乐 在去黄府之前,朱棣两夫妻先去了一趟建初寺。 见了两个人。 姚广孝和张定边。 当今天下,最让朱棣信任的人,除了徐皇后,朝野之间,还有谁? 大多人,估计包括朱棣的三个儿子在内,都会认为是那个官职不高权柄不大,却总是语无声处起惊雷的黄昏。 但只有朱棣心中清楚,他最信任的不是黄昏。 当然,现在信任了。 因为黄昏一番cao作猛如虎,结果把他自己弄成了孤臣,朱棣其实很欣赏黄昏这一手,这样的臣子,他用着才放心。 朱棣最信任的是那个已经官至太子少师,在朝野之间却并无存在感的姚广孝。 靖难,姚广孝功劳第一。 靖难之后,姚广孝不贪荣华富贵和权势,安静的在建初寺诵经吃素,就算到了朝堂和乾清殿,只要朱棣不问,姚广孝从不牵扯政事。 只做僧录司的本职工作,或者在文渊阁编书。 这样的人,朱棣当然愿意信任,也因为如此,朱棣反而喜欢向姚广孝求问。 姚广孝其人,身上总是有一层神秘。 比如他为何要帮助朱棣造反? 没人知道原因。 是为了证明他有屠龙之术? 大概有。 不过靖难成功之后,姚广孝也曾衣锦还乡,可惜被他jiejie骂了一顿赶出了家门,在那之后,姚广孝似乎就成了孤寡之人。 朱棣和徐皇后在大殿上香之后,被请到后殿僧房。 在座的仅四人。 大明天子皇后,黑衣宰相姚广孝,元末第一猛将如今垂垂老朽的张定边。 两人在俗世,两人在方外。 三个男人一个女人。 三个男人,张定边差点改变了这片神州的进程,而姚广孝和朱棣则完全让大明走向了另外一条道路,否则谁也不知道建文章国多年之后的大明会如何。 张定边在场是巧合,他和姚广孝两个和尚,这一两年一起钻研佛法,又都曾是叱咤风云的人物,颇多的共同语言,已成莫逆之交,大多时候都在一起。 大概便是所谓的识英雄重英雄。 简单寒暄。 姚广孝咳嗽一声,“年前文渊阁那边加班加点,整理了不少事务,以微臣估计,约莫再有三五月,编书就可以初步定稿,要等完全誊抄,大概要明年。” 朱棣笑道:“少师辛苦了。” 姚广孝微微摇头,“倒也还好,陛下用了个不错的人,此人编书确实人尽其才,不过……”想起什么,姚广孝摇了摇头。 解缙编书是有能力才华,就是情商不怎么样,这几年在文渊阁没少得罪人。 这位大才子就不适合仕途。 可惜,功利心太强,还在想着编书之后凭此功劳在仕途上平步青云。 朱棣问道:“不过什么?” 姚广孝摇头,“没什么。” 谁人背后不说人,谁人背后无人说。 姚广孝这个年纪,又礼佛多年,加上壮志得酬,早看开了很多事情,不愿意在背后说人坏话,何况还是臣子,这更不好说,索性不说。 朱棣也没追问,道:“其实有些事想少师请教。” 张定边便欲起身。 朱棣急忙道:“大师不用回避,此等事情,您也可以指教我一二。” 自称我,朱棣还是很尊重张定边。 张定边于是重新坐下,也知轻重,绝对不会随意开口,实际上目睹了当下大明的状况,张定边对朱棣是分外钦佩。 早些时候,以为靖难是姚广孝的功绩,可现在看来,并非如此,朱棣此人活该他当天子,登基之后大明稳步发展,又兵不刃血的拿下安南,就此功绩,也足以在历代君王中名列前茅了,何况还编修了一部古往今来未有之全书,连姚广孝说到这本全书时都赞不绝口。 朱棣问姚广孝,“少师可知近来官场事?” 浙江乱局,从始至终姚广孝都没有参与,一句话都没说,包括货币改革和医疗改革,他都只是作壁上观。 姚广孝何等聪慧,笑道:“恭喜陛下。” 朱棣也笑了,“少师也看出来了?” 姚广孝颔首,“很难看不出来,浙江乱局,看似是纪纲和两位王爷在针对黄昏,其实说到本质上,还是国家各个阶层在对待明教一事上的不同看法,陛下和黄昏为长远着想,力主招安,而以纪纲和两位王爷说代表的武臣集团,不愿意看见这个局面,因为明教招安了,那么镇守地方各个卫所的武将,都会少了获取军功的机会。” 明教只要一日尚在,就有暴乱的可能,一旦暴乱,就是地方守将建立功勋的时候。 招安之后,地方守将便真的无事可做了。 这其实是武将都无可避免的困局。 乱世武将,盛世文臣。 不断轮回。 一旦没了战争,武将就没了用武之地,成了无用之人,所以靖难之后,武将会选择朱高煦抱团,原因就在于此。 武将,怕朱高炽登基之后重文轻武。 朱棣何尝不明白这个道理,但他个人认为武将在杞人忧天,至少朱棣认为在他章国的未来几十年里,武将依然会在历史舞台上绽放光芒。 问道:“少师,关于黄昏这个人,可有什么想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