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8小说 - 历史小说 - 武夫当国在线阅读 - 第1节

第1节

    书名:武夫当国

    作者:闽南愚客

    第一部分:滦州

    第1章,滦州郊外

    已经是入冬的天气了,滦州一带早已是一片银装素裹。

    震惊宇内的武昌起义在一个多月前发生,给这个原本寒冷的冬天带来数不尽的火热。

    但凡能识得几个字的中国人都不难想象,大清国的江山总算让人给被撼动了。

    然而,即便革命烈火燎原之势,全国各省纷纷宣布独立,可烧到直隶时不知不觉竟弱势了不少,毕竟是靠近近畿的地方,纵然清廷的气数已近强弩之末,但总有几个实力派的身影笼罩在这里。

    在滦州东南荒郊的山路上,一支身穿蓝色新式冬装军服的新军小队正慢慢悠悠的前进着,队伍前面是六骑骑兵领路,马蹄和脚印在厚厚的雪地上留下一道逶迤的痕迹。一眼看去,领头的骑兵全部身穿着新军军官服饰,其中两人还披着厚实的狐裘披肩,可见职衔不低。

    至于跟在骑马军官后面的士兵,粗略算去也有三十多人。队伍整体上显得松松散散,士兵们一个个将双手交叉插在袖筒里,缩着脖子埋着头,就像是午后散步的乡野村夫似的,一副心不在焉的迈着步子。

    袁肃正是领头的六名骑马军官之一,只是此时他整个人显得神志恍惚,脸色异常惨白,微微躬着身子,让脸颊尽量躲在狐裘披肩的领子后面,彷佛大病缠身似的。

    倒不是因为他受不了这苦寒的天气,而是在一个月前发生的“滦州兵谏事件”时,被一名情绪激动的革命士兵开枪误伤,子弹正中肩窝,险些就伤在心脏要害上,抢救了大半个月才保住性命。枪伤未愈,伤口又渐起炎症,因此身体状况不是很好。

    事实上,从袁肃再次醒来的时候开始,他已经不再是以前的袁肃。

    身为二十一世纪的一名刑事警察,在一次周末聚会时饮酒过多,回家途中不幸遭遇车祸,没想到醒来时居然穿越到了一九一一年,附身在这个同名同姓的新军军官身上。

    虽然穿越造成的落差在袁肃心里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冲击,不过好在经过五、六天时间的休养,总算渐渐接受了这个现实。只是身负重伤,精神脆弱,他浑浑噩噩也不知道接下来路的该怎么走,面对辛亥革命之后的历史洪流,竟有一种空洞的不知所措。

    随着与这副身体的记忆融合,袁肃了解到一些目前的情况,严格的说他还不是一个正式军官,而是保定陆军预备大学堂深造班的学员,由于进入最后的第三学年,故而被陆军预备大学堂循例派遣到地方部队实习。

    保定陆军预备大学堂正是后来鼎鼎大名的陆军大学,做为北洋第一重臣袁世凯培养私人将才的重要摇篮,所有学员自然而然会得到悉心的训练。哪怕之前袁世凯赋闲在家,朝廷这边依然有不少北洋旧部经营这些产业。

    正好赶上陆军部举行第三次秋cao,于是袁肃与另外几名学员被调配到参与秋cao的各路部队中见习。他现在的身份是第二十镇第七十九标参谋处见习参谋副官,可以说是这批派到地方部队实习学员中军衔最高的人。

    这并非因为袁肃有过人之处,相反是因为他是一个投机者,在清末这段动荡不安的岁月里,自己既与革命党人积极联络,又对保守官僚毕恭毕敬,故而从学堂乃至军旅都混得左右逢源。除此之外,他还时常对外吹嘘,自称是袁世凯曾祖父袁耀东庶出一脉,至于是真是假无从考证,不过外人听来倒是确有几分噱头。

    尽管现在的袁肃对自己的前世颇有鄙夷,可对比一下二十一世纪的险恶人心,又觉得这是情理之中。更何况恰逢乱世,不说为了出人头地,哪怕是最基本的生存也都需要精心工计。

    此时,袁肃带着这队士兵前进的方向,正是滦州东北方向的安山镇。此行的目的是奉第七十九标标统岳兆麟之命,向安山镇大户征收革命经费。

    要是放在两个月之前,这一定是大逆不道的死罪,可是武昌起义点燃了全国上下的革命火苗,才短短一个月的光景,大半个中国的省市都已经宣布脱离清政府而独立,革命已然成为最主流的趋势。

    再者,附身之后的袁肃依然发挥了前世投机的特性,他向岳兆麟建议,哪怕全国上下革命烽火浓烈,也不宜将事情做的太露骨,虽是征收革命经费,但对外可将其称为“保境军资”,不仅名目堂皇,更是避免不必要的风险。

    正因为这个折衷的建议,让岳兆麟省去不少后顾之忧,欣喜之余便将这份“肥差”交给袁肃负责。不管是真革命还是假保境,乱世之中浑水摸鱼之事如同家常便饭,只要交到上头的是大数,个别军官私收小数合情合理。

    山路渐渐崎岖颠簸起来,马蹄踩在碎石块上,突然将原本昏昏欲睡的袁肃惊醒过来。

    “梓镜,你可好?”

    跟在袁肃身后的一名军官打马赶了上来,语气关切的问道。

    “无甚,马蹄绊了一下而已。”袁肃勉强打起精神回答道。

    “这一趟就不应该让你来,岳标统实在强人所难,你枪伤才养了小半个月,天寒地冻的让你带伤到处跑,万一养不好伤口那可会留下终身隐痛。”年轻的军官一副认真的样子,说话时也是一丝不苟。

    “仁卿,你我身为军人,岂不说服从命令,这次关乎大举,标部之内也只有我等可以信任,自然要亲力亲为才是。你放心,我身子骨还弱不到那种程度。”袁肃笑着说道。

    这位叫作“仁卿”的军官正是袁肃在陆军预备大学堂的同窗,本名林伯深,字仁卿,出身于上海豪商之家,家境颇有优越,原本可以在上海做一个衣食无忧的富家公子。无奈上海汇集了多国列强势力,国际气氛十分浓厚,使得林伯深在少年时便接触许多西方新锐思想,自此埋下革命深根。

    为了能尽快实现革命宏愿,林伯深放弃优越的生活环境,毅然选择投戎从军。其父虽然是一个商人,但也希望家里能出一个掌权的大官,因此非但没有阻止儿子参军,甚至还多番疏通关系,希望能让儿子的前途顺坦一些。

    不过如果林老爷子一早知道儿子一味心思想干革命,只怕打断腿也不会让其离开上海。

    在袁肃看来,林伯深是一个十足的理想主义革命者,满脑子除了革命义理之外别无他物。正因为如此,林伯深轻易相信袁肃是一个纯粹的革命同志,处处将其当作是自己人来看待。

    二人不仅在陆军预备大学堂里的关系很好,转到二十镇实习后更是交往密切。毕竟初到二十镇人生地不熟,相互之间提点关照在所难免。

    袁肃在滦州兵谏时意外中枪事件,多多少少与林伯深有几分关联,因此这段时间林伯深内心之中颇有愧疚。为了照顾袁肃的伤势,林伯深还特意用私人财产购买了一件狐裘披肩送给袁肃,生怕枪伤会给袁肃带来终身影响。

    “唉,说来,当初若是张统制果断一些,直接揭竿而起,我们现在说不定已经打到京城去了。倒头来只是虚闹了一场兵谏,不仅未能逼迫清廷就范,反而还向满清透露了我们的动静,早早的做好一手防备。真是可恨、可气。咱们二十镇现在四分五裂,连军费都被扣得死死的,害得梓镜你要东奔西跑。”林伯深摇头叹息的说道。

    一个多月前,天津第六镇统制吴禄贞联络二十镇统制张绍曾,第三镇卢永祥、蓝天蔚两位协统,合谋在第三次秋cao时以实弹攻击cao演对象四协禁卫军,趁势直取京城,一鼓作气推翻清政府。这原本是一个很好的计划,只可惜张绍曾是一个举棋不定投机客,吴禄贞根本无法驾驭第六镇,蓝天蔚和卢永祥也各怀心思。

    最终张绍曾没有按照原定计划,他的麾下分成两派,高级军官一致反对革命,只有部分中下级军官赞成起义,为了不造成二十镇内乱只好选择折衷的办法,发起兵谏警示清政府。于是就有了辛亥革命时期著名的滦州兵谏。

    兵谏发生之后,清政府大感惶恐。本来武昌起义已经闹得举国不宁,突然家门口出了一场这么大的兵变,这绝对不是火上浇油这么简单的事情。

    正是因为滦州兵谏,使得清政府将拖延了十数年的立宪立刻颁布下来,同时宣统皇帝公布《罪己诏》,之前贻笑大方的皇族内阁也就地解散。

    清政府看似下定决心推行宪政、维新变革,可事实上仍然只是缓兵之计。

    不到十天的时间,朝廷以嘉奖“忠勇”的名义提升吴禄贞为“山西巡抚”,委派张绍曾为“宣抚大臣”南下江南督办地方新政。

    在两位统制削除兵权离任的第二天,陆军部即刻整顿第六镇和第二十镇军务,将所具有革命倾向的军官全部调走,各镇也以标为单位,分散到各省各地,彼此之间失去联系。

    轰轰烈烈的滦州兵谏就以这样的结局收场。

    【新书上传,请各位大大多多支持。这本书的选择立场可能与很多书有异样,权且做一个尝试罢了。今日三更!】

    第2章,安山张府

    即便如此,以张绍曾为首的革命军官们依旧天真的寄希望于清政府改革。

    直到大半个月前,也就是十一月七日,石家庄传来一则骇人听闻的消息,正准备前往山西赴任的吴禄贞在火车站遭人枪杀。

    至此,参与滦州兵谏的各路部队幡然醒悟,清政府又一次诓骗了大家。

    失望和愤怒萦绕在众人的心头,正因为这样,二十镇还驻留在滦州的几支部队进行了秘密会商,决定在年关之前发动一场真刀真枪的起义,用荷枪实弹来彰显对清政府革命的决心。

    “之前我已经说过很多回了,张统制不足以成事,一部分是他个人的原因,另外一部分是咱们第二十镇和第六镇的原因。”袁肃微叹一口气,故作深沉的说道。

    林伯深自然不是第一次听袁肃这么说,在滦州兵谏之前,袁肃就在私底下指责张绍曾优柔寡断,不可能带领二十镇发动武装起义。只可惜当时没有人听进去,革命派的军官依然积极怂恿张绍曾起义,没想到最终张绍曾拍拍屁股南下走人,兵谏也真是囫囵结束。

    之前就连林伯深都认为袁肃是害怕参与起义,不过现在看来,才知道对方是深有远见,心中不仅消除了以前的介怀,反而更生出几分钦佩。

    “岂不说第六镇在清廷眼皮底下,单说吴统制之下的所有军官全部只听命于袁宫保,要想跟他们串谋攻打京城,只能说是比登天还难。至于咱们二十镇的情况就不用多说了,看看之前那些标统、协统,要么是顽固不化,要么是见风使舵,内部斗争的痕迹再明显不过,由上而下是一盘散沙,除非有天相助,否则更难成事。”袁肃紧接着又说出了一番大道理。

    当然,这些话全部是他个人的见解,与前世丝毫无关。在二十一世纪时他最大的爱好就是钻研清末民初的历史,对辛亥革命前前后后的细末之事大多了如指掌。

    要说前世对待滦州兵谏的态度,表面上是一副漠不关心,骨子里却是反对起义,因此当他看到二十镇大部分高级军官态度坚硬时,就已经意识到起义之举大有不妙。

    “唉,之前你不表态,还真让我错怪了你。”林伯深尴尬的笑着说道,他是直肠子,心里有什么话总会憋不住,但凡稍微熟悉一些的人轻易就能倾诉而出。

    “并非我不表态,而是无论如何都轮不到我表态。”袁肃苦笑着说道。

    “那这次武昌军政府派来的代表帮助我们策划起义,梓镜你怎么看?”林伯深将战马靠拢了一些,压低声音询问道。

    历史上的滦州兵谏与滦州起义是两码事,虽然参与其中的部队大部分是第二十镇的士兵,可领导人以及事件性质截然不同。在兵谏失败之后,武昌军政府派出革命代表胡鄂公,与天津共和会会长白雅雨、山东铁血会会长孙谏生共同密谋,在滦州发动武装起义。

    只不过革命党人错误的估判了全国形势,以为大半个中国纷纷掀起独立,清廷在近畿地区的根基早已松动。他们甚至不知道真正掌握近畿军权的人是谁,只知道要趁势揭竿而起,尽快结束清王朝腐败无能的统治。

    在起义之前,二十镇各路部队的长官都是模棱两可的态度,大部分只是抱着投机取巧、顺水摸鱼的心理。而革命党人更是想法天真,一心认为只要起义打响,单凭声势就会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其中,殊不知整个起义计划早已经是漏洞百出。

    历史上的这次起义事件,革命党人预想的情况根本没有发生,甚至还出现起义部队临阵倒戈的情况,到最后只有两个营的兵力按照约定起义。整个行动仅仅进行了一个晚上的时间,最终在临阵倒戈叛军和其他清军合围之下遭到歼灭,除了胡鄂公之外,革命领导人全部被捕就义。

    归根结底,滦州起义只是一场几百人的小规模军事行动,在辛亥革命的洪流之中根本不足为道,其历史意义也远远逊于著名的滦州兵谏。而正是因为袁肃深知这场起义的最终结果,这才让他对未来的处境感到忧虑,单凭区区几百人的就想占领滦州,简直比登天还难。

    暗叹了一口气,袁肃深远的说道:“仁卿,我只问你一句,倘使起义成功了,我们下一步又能如何?占据滦州,四面环敌,寸步难行,又是近畿之地,敌人调动起来比我们要快捷的多,到时候又能坚守几许?”

    听到这里,林伯深立刻皱紧了眉头,他心里一直对武装革命怀有冲动,哪怕自己知道袁肃是在做长远考虑,但情绪上多多少少还是有所影响。他忍不住说道:“这次起义不是为了攻城略地,国内上上下下已经宣布独立的诸省如今不在少数。这是什么?这是一股声势,一股可以给清廷带来恐慌的声势。我们要做的,就是为这股声势推波助澜,让革命之火扩散的更快,让革命之势扩张的更广。”

    袁肃当然知道这个道理,只是这注定是一场失败的起义,他怎么可能盲目的参于其中?再者,这次起义主要领导人白雅雨根本连最基础的常识都不懂,仗着自己是革命党头目,竟以区区队官的身份一而再再而三的向标统、协统等高级军官指手画脚,这岂不是自掘坟墓?

    他本来还想劝说林伯深几句,可一来自己负伤在身、精神不济,二来又深知林伯深是一个固执的革命者,“固执”和“革命者”结合在一起已经超越顽固不化的境界,就算自己说破嘴皮子只怕也难动摇对方的想法。

    深吸了一口气,他用虚弱的声音说道:“仁卿,并非我怕事,只是最近伤口炎症久治不消,思绪冗沉难知,白队官那边几乎又不跟我们走在一块,起义之事究竟会如何我也很难预料。这段时间,我只能做我力所能及的事情,至于其他的事,还得多仰仗你们了。”

    林伯深没有多疑袁肃的话,他对袁肃的伤势再清楚不过,伤口发炎可大可小,哪里还有多余的精力去应付其他事。他郑重的说道:“当务之急,梓镜你什么都不要管,还是安心养伤最要紧。不管如何,举义之事势在必行,不成功则成仁。”

    袁肃知道林伯深心意已决,他不打算再继续说下去,只是不可置否的点了点头,然后把脖子缩了缩。虽然他对林伯深很有好感,出身于富家子弟,却心怀崇高理想又够义气,实在是难能可贵,只是自己刚刚穿越来到这个时代不久,都不知道接下来的路该怎么走,哪里还有多余的心里去照顾其他人?

    只能听天由命了!他在心里无奈的叹息道。

    队伍翻过了积雪的山坡,继续沿着官道行进了半个钟头,前方渐渐出现几座小土屋,再向前走了几里路,路边的屋子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密集,很快就到了安山镇的路口。此时正值午后,镇子上的百姓们大部分在家里休息,零星有几个赶路的人在看到一队官兵出现时,也都吓得加快了步伐。

    袁肃让一名队官打马上前去问路。他们从滦州城出发之前已经打听清楚,安山镇有一个张姓大户,是光绪十一年的举人,家里坐拥着安山镇一半的良田,足以堪称是安山镇第一大地主。这次来要赞助首当其冲就是这位张大户!

    不过之前城内早有传言,据说这位张举人在京城颇有背景,连省府的官员都要给他几分面子。然而时下政局混乱,眼见京城的主儿要倒台了,再加上二十镇又都是关外调来的兵,完全不在乎这些地方名绅,不管大革命成功与否,这事以后想查都难。

    一番周折之后,从一个过路百姓口中打听到张举人家的地址,其实并不难找,镇上最大最豪华的宅子就是张府,沿着唯一一条街道走下去一眼就能看到。

    虽然袁肃和士兵们没顾得上吃中午饭,赶了好几个钟头的山路,大家又累又乏,不过到了该“干活”的时候,这一众人等立刻都打起了精神,一个个摩拳擦掌,就等着到大户家里去搜刮一通。

    队伍浩浩荡荡的沿着街道走到尽头,果然看到一座朱门高墙的大宅。来到正门,两座石狮更为这府邸徒增几分气势。大门门梁上悬挂着一块烫金铜匾,宋体写着两个大字“张府”。

    “啧啧,看看,这年头一个举人的乡间宅邸倒是比知州大院还要有派头。”袁肃揶揄的冷笑道,说完之后挥了挥手中的马鞭,让一名队官上前去打门。

    队官下马,带了两名士兵快步上了门前台阶,他没有去拉大门上的铜环,只是粗鲁的用手掌在门板上狠狠的砸了几下。

    过了一会儿,门内传来一阵零碎的脚步声,有一个身影在门后闪过。对方先从门缝里看了一眼外面的情况,发现是一队官兵之后,立刻小心翼翼的询问道:“几位军爷从哪里来?来此可有什么公干?”

    第3章,保境军资

    队官毫不客气的回道:“少说废话,赶紧开门,我们来找你家老爷谈正经事。”

    门内人一见官兵是这样的阵势,哪里还敢开门,连忙说道:“军爷,我看你们是找错地方了,我家老爷素来不与军政界打交道,可谈不上什么正经事,几位军爷还是请回吧。”

    队官冷哼一声,冷冷的威胁道:“你要是再废话不开门,老子可是带手榴弹来的,别怪我把这大门给炸开。”

    听到这句话,门内人心头一紧:这哪里是官兵,就是一群土匪嘛。

    当即,他自然不敢开门,连忙回头叫来一个下人去通知老爷和护院的枪手,不过想来是无用的,张家的护院枪手别说人数不够,武器装备也与新军相差太远,平时只是充充门面而已,真要是交上手肯定只有挨打的份儿。

    队官在外面又拍打了一通大门,不耐烦的催促了几句。

    门房无奈,只好先把大门打开,他只道老爷是有家世背景的人物,谅这些官兵也不敢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