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8小说 - 历史小说 - 父子俩的穿越日常在线阅读 - 第二百三十五章 制成

第二百三十五章 制成

    做程老大这行,嘴皮子不利索不行,三言两语就把那妇人的背景解释得清清楚楚了:“郎君不必担忧,这妇人娘家早就没人了,婆家也没什么人,男人又犯了赌卖了她,我还特意打听过,那人拿了她的卖身银子当天又钻赌场去了,结果一溜全输光不说,还欠了赌场不少银子,莫不是失心疯了,赌场的便宜是那么好占的?昨儿还听说被打断了一条腿给扔出城了,这会儿子活没活着都不知呢。”

    既然身家清白,也不能惹上什么麻烦,赵保国自然没什么顾忌:“那算她一个。”

    程老大闻言脸上就带了笑,当下就哎着应一声,而后招手让那个妇人过来:“温氏,快来见过你的主家。”

    那温氏出列上前,俯身行礼,口称见过郎君。

    赵保国摆手示意她到一旁待着,而后把厨娘及浆洗婆子和负责打扫的人以及小厮等都挑选齐了,九个下人拢共才二十一两银子。

    最值钱的是厨娘及绣娘,一个要四两银子,然后是两个十四五岁的丫环,一个要三两,俩小厮年纪跟两丫环差不离,却还要便宜些许,一个只二两银子。至于洒扫浆洗婆子及做粗活的大汉,都只一两银子一个。

    人命还真是不值钱呢。

    就这,签的还是死契呢。

    程老大乐呵呵的收了银子,向赵保国拍胸脯保证他把后续的事儿都包了,明个儿就能把官契送过来,让赵保国安心使唤这些下人云云。就领着其它没被选上的人离开了。

    赵保国板着脸先敲打一番,才让刘大家的带他们下去安置。

    晚上赵保国就吃上了新来的厨娘做饭,摆盘精致品相也漂亮,吃到嘴里觉得还行,但也没程老大说的那么夸张,不过手艺确实比刘大家的要强些。

    这晚上赵二牛就没回来,赵保国也不担心,直接就去睡了。

    早上离开前赵二牛就说过,今日要开始制炭,他得留在那里盯着点儿,不仅是他,就是跟着去学的赵愉赵恺,也留那山上的茅草屋了。这刚烧窑呢,有些细节他们不清楚,什么时候该加柴了,什么时候该泼水了,什么时候该通一下气孔了,没赵二牛盯着说不成。

    赵保国估计他爹得等这一窑炭出了才会放心回家睡。

    第二天中午赵二牛回来了一趟,高兴得满面红光,赵保国见了就笑:“是成了?”不成不能这么高兴。

    “不想想你爹是谁,出马还有能办不成的事儿?”赵二牛往椅子上一坐,新添的丫环就给端茶倒水了,赵二牛瞧了一眼没多看,只说:“我这一晚上没回来,家里就添人了?”

    赵保国也坐过去,顺手端了一杯茶往他爹那儿递:“这不家里人手不够吗,前几天不还说过的?正好昨儿下午程老大找齐了人,就给送过来了。”

    赵二牛灌了一杯茶水下去,茶杯就空了,旁边的丫环见状就赶紧再去添,赵二牛摆摆手示意不用,反而自己拿了茶壶往里倒。

    那丫环有就有些不安的抬眼望向赵保国,赵保国就示意没事,侧了侧头让她退下去。

    “驴蛋儿他们哥几个背了去叫卖了。”赵二牛又喝了一杯茶:“你二哥六哥还在山上收柴火呢,招了人准备再开几个窑。”

    赵保国对此没什么意见,只说:“也不知好不好卖。”

    赵二牛说:“反正总不至于卖不出去,最低级的黑炭那也是炭,总比木头经烧,这炉里搁上一些,管一宿都不用半夜起来添柴火了,要不都用柴烧,天不亮就得冻醒起来再烧炕。又没多大成本,咱卖的也不贵,只比木柴贵上两番,仔细算算也划用,这老百姓再笨,也不至于算不明白。”

    这到了冬天,谁家不是大捆大捆的往屋里子屯柴火?不然过冬不得冻死。可都是小老百姓的,谁还是一大家子人住了,哪有那么多空屋子专门来装这个,夏天倒好说,往外头去一趟砍柴回来就成了。

    冬天咋能这样?冰天雪地的天天出去,谁还不怕冻不怕危险了。不是那实在贫困的,多半还是买炭用的,或城郊的农户挑了柴来城里卖,可冬日专门来卖柴的人也少,往往有人来卖了,不进城就能被人抢了买走。而且这价钱还涨价,其实也不比买炭划算到哪里去。

    赵保国也不指望着这个多赚钱,只希望他们能卖出去,然后自己有个生计而已。

    “那你还得多去看几回吧?”赵保国问:“就这么一窑,估计二哥他们也没能瞧明白。”

    赵二牛点点头:“那肯定得多教几次。”

    赵二牛中午回来吃了个饭,就又出去了,晚上也没回来。赵保国就随他去,反正跟二哥六哥他们呆一块儿呢,不能有什么危险。

    他就按部就班的过着自己的日子。

    这夜不归宿的日子过了将近半月,赵二牛才回归了正常生活,赵愉赵恺算是上了手,生意也步入了正轨,每天都有收入。

    都十一月份过了,人们早就添了厚厚的衣裳,这炭火需求正是比较旺的时候,好卖得很。

    赵二牛自从不再插手那边的制炭工作后,回了家就又蹲回木工房里去了,不到饭点儿轻易不出来,还拉着牛二一块儿,也不知道神神叨叨的在忙活些啥。

    赵保国也不管他这个爱好,自己且没空闲工夫呢,要忙着教于家哥俩儿,自己的进度也不能放下,还有施祭酒那边只要一来信,就免不了要提让他每天多写几首诗。

    这天难得出门溜达溜达,找了个茶楼点了一壶茶水品着,支着耳朵听着城里的大小消息。

    不管天气是冷是热,城里各大酒楼茶楼都不缺生意。

    茶楼自来受文人的青眯,这文人向来注重风度,这温度一般没风度重要。

    这不,隔壁那桌上的同仁们在那儿高声议论国家大事,一脸忧国忧民之色溢于言表,说到激动时还以茶代酒猛灌,以此来抒发情怀。

    但在赵保国看来嘛,这喝茶估计是因为冻得受不了,喝点儿热的暖暖,不想想看,这么冷的天气,外头就件绸衫,连皮子都不穿,难怪个个冻得跟乌鸡脖子似的,就这,手上的折扇还一扇一扇的,带着那股冷风,赵保国都替他们打哆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