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8小说 - 历史小说 - (红楼同人)红楼之孤家寡人在线阅读 - 第12节

第12节

    皇后又怎么样了,当初懿元皇后在的时候,不光没怎么花家里的钱,还时常有赏赐下来,就算是前几年,看在故去的懿元皇后的份上,无论是承庆帝还是东宫,对承恩公府都是时常有些恩赏的。结果苏家如今闹这么一出,不说承庆帝那边,东宫是铁定被得罪了,若是苏家的女儿进宫仅仅是个妃位,那么,东宫那边还能相信是苏家的诚意,如今一下子变成了皇后,姨母变继母了,东宫那边又不是傻瓜,怎么会觉得苏家还站在自己身后,铁定恶了苏家,日后想要有什么好处就难了。尤其是老大媳妇,她儿子苏煜还在给东宫做伴读呢,日后太子还能相信苏煜吗?只要东宫那边使几个绊子,苏煜不死也得脱层皮。

    大房这边兄弟还有妯娌两个都是愤愤不平,偏偏苏牧还压着不肯分家,非要倾家族之力,给继后做脸,虽说大家表面上应了下来,私底下,却都有了罅隙,两个国舅爷私底下都要说一声,老爷子实在是糊涂了。

    苏家这边开始闹内讧,眼见着日后是别指望真的全族一心了,承庆帝那边却在安慰徒景年。承庆帝并不想将自己的具体打算告诉徒景年,但是却直接对徒景年道,你是元后嫡子,对继后面上过得去就行了,苏家那边虽说是你的舅家,但是他们考虑自己的得失肯定胜过考虑你的,而且苏家如今也没什么权势,对他们不必太在意云云。

    徒景年心里也在考虑着得失,不过从长远来看,苏家这样对他并没有太多坏处,自从承庆帝登基以来,苏家在朝堂上的话语权已经是每况愈下,先帝的时候,苏牧还做过乡试会试的考官,是许多官员的座师房师,但是这么多年过去了,苏牧在朝堂上没了多少影响力,他那些门生虽然也有出息的,但是,一个个也有自己的利益所在,虽说不会恩将仇报,但是要说能给苏家带来什么帮助,那也有限得很。

    而徒景年说实在的,也没必要依靠苏家,东宫这边已经有了班底,虽说都是承庆帝派来的,但是也受了徒景年的恩惠,只要不是什么狼心狗肺的,将来也不会反水,日后等他有了实权,苏家也没这个脸面问他要这要那,就算将来要向外家施恩,给苏煜还有两个亲舅舅就行了,而且也没什么费事的,允了一人继承承恩公的爵位,另外一个也封个爵,就当闲人养起来便是,费不了多大力气。

    因此,徒景年也很干脆,自己姓徒,将来的一切都是父皇你给的,跟苏家有什么关系。苏家是母后的娘家,不为非作歹的话,就让他们做富贵闲人便是了。

    承庆帝也没觉得徒景年凉薄,这也是他所期望的,他当初受够了自己的舅家,因此,哪怕当时觉得苏家挺识相,但是自徒景年出生之后,就有意阻止苏家人跟徒景年的接触,便是皇后召见娘家人,也就是公式化的几句话,一般连徒景年的面也见不着。懿元皇后也是明白人,见承庆帝的做派,便明白了他的想法,因此,也很少在徒景年面前讲娘家的事情,她那时候想着来日方长,等徒景年懂事了再说不迟,谁知道自个死得那么早,娘家也这么不给面子呢?

    父子两个这边达成了共识,很快,承庆帝再次明发了一个扫了苏家脸面的旨意。

    ☆、第 45 章

    皇后入宫要走的程序比较多,不过按照常理,应该先册封了皇后,然后再册封另外的妃嫔,本朝并不兴那种侧室比正室先进门那一套。结果,承庆帝一纸诏书下来,同一批选秀的人陆陆续续都进宫了,宗人府那边也造了册,算是正式的编制了,压根就没打算等皇后进宫再走个过场。

    苏家那位五姑娘,听说了之后,秀美的脸都扭曲了起来。她这一上一下实在起伏得太快了,一下子从原本在家中并不算受重视的女孩,变成了二房乃至家族的希望,然后又一步登天,居然成了皇后。五姑娘几乎觉得自己就是天命所钟了,谁知道,现实飞快地给了她一巴掌,虽说皇帝给了她一身凤凰毛,但是,在皇帝眼里,她还是那只麻雀。

    不说五姑娘因此生出的怨恨与野心,宫里如今很多人松了口气,很明显,跟先皇后不同,这位皇后的分量实在不怎么样,也就是说,大家不需要太过紧张了,当然了,再不受宠的皇后也是皇后,到时候还得在人家手底下混日子呢,几个位份高,资历深的妃子不用担心,下面品级比较低的小妃嫔琢磨了一下,干脆趁着顶头上司还没来,先好好把握机会,在圣人那里混个眼熟,要是肚子争气,那就更好了。

    苏煜这些日子看起来状态有些萎靡,苏煜虽说一直是徒景年的伴读,但是随着苏家立场的变化,他的位置就变得有些尴尬,哪怕徒景年至今身边只有他和曹矩两个伴读,曹矩这几年跟他关系还算不错,知道了他们家的事情之后,还是比较体谅他的。直说,只要太子还相信你,自然就不用多想了。但是,在宫学里面读书的如今还有一些宗室子弟和他们的伴读,这些人跑到宫学来,也不是为了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本朝的宗室就相当于吉祥物一样,跟皇帝亲缘近一些,或者是关系比较好的,那就在宗人府里面领个职司,多拿一份俸禄,远一些的也就是干拿着宗人府的俸禄,只要不做什么太过分的事情,皇帝也懒得管你。当然了,也不能不学无术,宗室请封世子,还有袭爵,是要考试的,固然没有科举那么难,但是,好歹你也不能是睁眼瞎,没个秀才的水准,好歹也得跟个童生仿佛,该认识的字都得认识,该背的书也得背几本下来吧。不过总体来说,宗室的日子还是挺轻松的。

    本来本朝没有让宗室入宫学的惯例,但是长久以来,宫学就徒景年一个学生,等着二皇子长大,还得些年头,承庆帝琢磨了一下,干脆大笔一挥,让宗室近支选出适龄的儿子进宫陪太子念书,也就是说,这些人就是宗室里面的佼佼者了。

    这里面跟徒景年血缘关系最近的是宁王家的儿子,不过不是长子,没办法,宁王当年就是老大,后来摔断了腿,又被人算计了,直接成了瘸子,自然没了上位的希望,干脆就窝在家里生孩子了。无论是先帝,还是承庆帝,在女人身上都没有委屈宁王,反正是不管大选小选,都会赐下一两个女人伺候宁王。好在宁王虽然腿瘸了,心却没瘸,自然明白他虽说是个亲王,一年有个一万两的俸禄,还有一些禄米,外面还有些产业,不过,如今他没什么权势,自然也没什么人会上门孝敬,这样的情况是养不起太多的妻妾儿女的。而且他如今也比较无赖,上头赐了女人下来,不管是什么出身,就做普通的侍妾吧,没个正经的品级,自然也不需要太好的待遇,花不了多少银子。对大多数侍妾来说,做了运动之后,就是一碗避子汤下去,这也导致了,宁王府里面,至今三个儿子,两个女儿全是正妃和上了玉牒的侧妃所出。如今在宫学里面念书的,就是宁王的小儿子徒景安。

    徒景安是宁王妃李氏所出,宁王妃进门的时候,宁王那会儿还没出事,李氏虽说不是出身显贵,但是其父李希当年也是一省巡抚,李家在当地也是望族。如今徒景安身边的伴读便是李家的人,李希如今也在朝中,因为宁王已经翻不起什么大浪来,承庆帝也挺欣赏李希的精干,因此,李希如今就在工部做左侍郎,另外也是内阁大学士之一。

    李希何等精明的一个人,之前就发现苏家是犯了忌讳,自然会吩咐家里的子孙,离苏家的人远点,若是碰上了,也没必要太客气。除了徒景年之外,宫学里面身份最高的就数徒景安了,李家几个人带头排挤苏煜,当然,是背着徒景年的,主要是徒景年很多时候不跟他们一块儿念书,徒景年自然有詹事府的人给他开小灶,平常还要跑到承庆帝那里,提前进行入职前的教育。因此,更多的时候,苏煜跟曹矩两人只能跟宫学里面那些宗室子还有他们的伴读在一块儿念书。曹矩是大长公主的儿子,也是宗室,自然不会被排斥,苏煜却直接遭遇冷暴力了。

    宫学里面不说了,回家之后还得烦心。苏家如今内部已经貌合神离,大房二房除了没撕破脸,但是也差不多是各家顾各家了。另外因为财政危机,生活档次也下降了不少。幸福生活最大的对手不是别的,其实就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因为手头比较紧,如今苏家的当家夫人,苏煜的母亲刘氏,徒景年的大舅母心情一直很烦,她又是个要面子的,不肯露了怯,因此,只得拿自个的嫁妆先支应着,暂时保持了大房的生活质量,当然,丈夫还有小叔子小妾庶子那边的开支直接缩水了三成,反正家里现在没钱,丈夫是知道的,就算那几个姨娘告到丈夫那里去,她也有话说。

    尤其是二房,当初刘氏对二房虽说算不上精心,但是在吃穿用度上,表面上还是跟大房平齐的,毕竟没分家。但是如今,想到二叔出了那个馊主意,还说动了自己的公公,导致苏家如今陷入了这样的尴尬境地,刘氏就没点好声气!五丫头就算当了皇后,得了圣人的看重,得到好处的还不是她亲兄弟和生父,难道还指望能够加恩自个丈夫不成,何况,想到五丫头之前那副嘴脸,刘氏就一点也不像忍了。等着吧,看看你做了皇后之后,你亲爹和亲兄弟能给你什么好处!

    刘氏悄悄跟丈夫通了气之后,直接就宣布,因为为了给娘娘准备嫁妆,导致公中没钱了,所以全面削减家中的开支,先是趁机放了一批下人出去,然后重新制定了家中的月钱份例,明面上大房二房是一样的,但是大房这边另外有贴补,二房那边就只能靠着缩水了差不多一半的份例过日子了。

    结果二房如今也底气十足了,女儿是皇后了,总不能叫皇后在家吃糠咽菜吧,因此苏均的老婆孙氏直接冲了过来。刘氏直接拿你女儿花了苏家几十年积攒下来的家当把她给堵了回去,苏家那位五姑娘在家里面也是在发火,可惜的是,她亲爹妈和亲兄弟倒是跟她一起义愤填膺,大房那边却是暗自冷笑。苏牧也心里有些后悔,这么蠢的丫头送到后宫,这是福气还是祸害啊!

    好在苏牧治家挺严,这些事情也没传出去,要么,苏家算是成了全京城的笑话了。

    苏家如今反正是见天地有人折腾,苏煜的大哥都干脆收拾了东西提前回老家准备参加乡试了,压根不乐意在家多呆。在这样的环境下,苏煜要是心情好得起来才怪呢!没过多久,苏煜就看着憔悴了不少。

    徒景年自然发觉了苏煜的不对劲,琢磨了一下,还是安抚了苏煜一番,叫他不要多想,苏煜又怎么可能不多想,他年纪不小了,不像是以前还小的时候,可以直接住在宫里面,天天回去,家里都少有安宁的时候,虽说母亲刘氏打击了二房的气焰,但是本质上的问题不解决,还得接着烦心。

    清官难断家务事,何况,在这件事上,苏家做出的选择明面上对徒景年几乎就是一种背叛,因此,徒景年劝了几次苏煜,见苏煜还是有些魂不守舍之后,干脆直接道:“表哥,你现在这种状态,宫学里的几位先生已经快要看不下去了,你若是实在惦记着家里的事情,定不下心来读书,那么,干脆我与父皇说一声,放你回家便是,反正如今我也未必需要什么伴读了!”

    苏煜一下子回过神来,赶紧道:“殿下,之前是我想差了,以后不会这样了,还请殿下不要赶我走!”

    徒景年淡淡地说道:“你是我表兄,当年母后在的时候,亲自安排给我的伴读,就算看在母后的面子,我也不会随便赶你走!你虽然是苏家人,但是,首先,你现在是我的人,苏家那边立场如何,跟你并无太大干系,你若是想要遵从家中的想法,那么,我也会成全与你!日后是敌是友,全凭你今日一言而决,只望你日后不要后悔!”

    苏煜咬了咬牙,终于开口道:“我,我自然是会一直跟随太子殿下的!”

    “这样,便很好!”徒景年脸上露出了一个笑容,“至于苏家的事情,表哥放心便是,毕竟,那也是我的舅家!”

    苏煜脸上却露出了一丝苦笑,不过心里还是渐渐轻松了下来。

    ☆、第 46 章

    时间过得飞快,一晃便是三年过去了,在这三年里面,发生了很多事情,首先,皇后终于入宫了,却没有住在原本懿元皇后所在的长春宫,而是住在了大明宫西侧的华阳宫,又是让这位继后生了一场闲气。

    承庆帝对皇后并没有什么感情,不过是保持着公式化的态度,按理说,皇后入宫,除了凤印和中宫笺表这类代表了皇后的身份,但是却未必用得上的东西之外,后宫的宫务也要全部交给皇后,承庆帝却没有给皇后这个面子,皇后虽说得了宫务的处理权,但是淑妃和贤妃却也得到了协理的权力。另外,借着东宫不属于后宫的理由,东宫的宫务,如今还是大明宫这边的总管曹安平名义上管着,份例之类的东西,走的都是大明宫的帐,华阳宫根本插不上手。

    皇后的日子实在是不顺心,对于皇帝来说,容貌什么的,其实并不是最重要的,天下这么大,只要愿意找,什么样的美女找不出来呢?容貌只能吸引男人一时,而到了后来,能够挽留男人的便是其内在了。如懿元皇后,论起容貌,固然不差,但是也不过是普通的美女,算不上极品,但是,她性情贤淑,有能耐,有手腕,做肃王妃的时候,不光能够将王府后院管理得井井有条,还能够帮着肃王进行交际,对上孝敬先皇,对下为肃王拉拢手底下的官员。做了皇后,也不明确为家族讨要什么好处,而是安安稳稳地管理后宫,起码懿元皇后在的时候,宫里面那些妃嫔都是老老实实的。

    可是现在这位继后呢,等家里开始培养她的时候,性子早就定型了。她颇似先皇后的模样既是优势,又是劣势,把她跟先皇后放在一起,一个是传世的精品,一个就像是粗制劣造的赝品,见过了精品,你会对赝品感兴趣吗?偏偏,继后几年下来了,长进也不大,因为是皇后,可以陪嫁几个丫鬟嬷嬷,苏牧那边专门吩咐刘氏给她找了几个有能耐的丫鬟婆子,可她怎么可能相信刘氏给她安排的人,因此,最信任的是自己的乳母陈嬷嬷。陈嬷嬷算是她生母的陪嫁,他们那样的人家能有多大的见识,不能说陈嬷嬷不疼她,不为她着想,但是皇宫里面,能跟小门小户的后院相比吗?结果馊主意一大堆,徒惹人生厌。搞到最后,如今除了初一十五,承庆帝都不往华阳宫走了。

    如今后宫里面,倒是山头林立,位份高的淑妃和贤妃如今已经年老色衰,就算承庆帝念旧过去了,多半也是盖着棉被纯聊天的节奏,贤妃还有个公主傍身,淑妃可是没有,因此,两人都在想办法,推出几个位份不高的美人,好给自己生个皇子养着。如今最得宠的还是甄昭容,不,她已经晋位了。皇后入宫的时候,被挑拨着罚了甄昭容,结果回头,承庆帝就将甄昭容晋位了,封为嘉妃,差点没把皇后气得吐血。

    嘉妃如今虽说还不是正妃,但是也有了封号,因此,自然是一宫主位,直接就被安排到了含元宫,偏殿也住了几个小嫔妃,每日里争相奉承着,唯一可虑的还是生下三公主后,至今身体还未完全调养好,因此,一直未能怀孕。

    柳昭仪那边养着的二皇子虚岁也六岁了,如今也到了进学的时候,柳昭仪求了淑妃在承庆帝那里提了提,二皇子这才有了正式的大名——徒景平,平字虽说算不上上佳,但是也不差了,毕竟,太子的名字也就是个年字,因此,柳昭仪那边也是颇为欢喜,按照惯例,给徒景平选了两个伴读,便也将徒景平送到了宫学里面。

    徒景平被柳昭仪教养得很是乖巧,他在宫学里面也不强出头,表现也并不出众,不过,比起如今每天在宫学里面待不到半天的徒景年来说,他这个二皇子还是挺有分量的,因此,上学的日子也不难过。

    徒景年如今已经开始听政了,也就是跟着承庆帝上朝,一般也就是听,不需要他发表什么意见。本朝承袭唐制,五日才有一次朝会,一般就是四品以上的实职官员才能参加,当然,平常的时候也不代表不上班了,各个衙门除了十日一次的休沐之外,是天天要上班的,内阁也是如此,皇帝要处理政事,一般就是去内阁,不去也可以,内阁将处理意见拟好了之后,送到御书房给皇帝处理就行了。

    徒景年参加的就是五日一次的朝会,说实话,朝会其实没有太大意思,多半就是在扯皮,很少说到实质的东西上去,一件事情提出来,总有各种各样的意见,有赞同的,自然就有反对的,最后事情还是得递交到内阁去,另外,就是御史的各种嘴炮,弹劾这个,弹劾那个的,比较稀奇的是,一般情况下,弹劾的罪名都不大,看来,就算是御史,也不能将什么人得罪死了,除非得了上头的授意。而且,这会儿朝中党争也不激烈。别说什么君子群而不党,历朝历代,没那一朝没有党争的,只不过如今朝堂上环境还算宽松,大家也敬畏承庆帝的手段,自然不能拿皇帝当傻子,因此,就算是两党相争,也不会为了反对而反对,因此,朝政还算清明。

    内阁那边,徒景年却是去得不多,不过,几个内阁大臣都在他詹事府里面兼任了职位,因此经常能够见到的,这会儿的内阁首辅是吏部尚书周奕,次辅却是现在的刑部尚书林梓。林梓这几年看起来老了很多,就在会试那一年,其妻子过世了,林梓跟老妻感情很是深厚,因此大受打击,给妻子结结实实守了一年的孝,当然,妻子死了没必要丁忧,因此,请假回去主持了妻子的丧礼之后,依旧回来做了刑部侍郎。不过他儿子林海却错过了当年的秋闱,需要为母亲守孝三年,自然承庆帝允诺的赐婚只得推后了。

    林梓做了刑部侍郎没多久,当时的刑部尚书赵谦世就病了,回头就上本告老还乡,林梓直接就顶上了刑部尚书的位置,入了内阁,听起来挺好的,称得上是青云直上了,但是却也颇耗心力,因此,这几年下来,虽说看着依旧清癯,但是消瘦了很多,鬓角的头发也已经全白了,若非为了给儿子撑腰,他也想要告老了。

    这几年朝中也没什么大事,最重要的还是当年制定的引进良种的计划。海外找来的种子虽说多半是些蔬果的种子,尤其是南洋那边的,也就是在两广琼州那边种出来了,其余的地方虽说也能发芽,有的还能开花,但是压根不结果,因此,自然没了多大意义,不过是一些大户人家觉得稀奇,在园子里面种上几棵。

    当然,良种计划也有收获,徒景年预期的红薯玉米土豆都有了,目前还在摸索种植阶段,当然,这时候并不叫这些名字,红薯如今叫做番薯,玉米叫做番麦,土豆叫做番芋,这些差不多都是从欧洲人那边弄来的,原本产于美洲,被印第安人驯化过,这会儿产量很是不低,不过,除了番麦之外,别的存储很不容易,尤其是番芋,若是不避光,就会发绿发芽,这却是有毒的,在皇庄上试种的时候,就有人不小心中毒了,进上番芋的海商差点没因此获罪,好不容易才解释清楚了。

    这些东西都非常抗旱,甚至旱田长得更好,虽说这会儿的产量比不上后世,但是比起如今的稻麦豆子之类的作物来说,强的太多了。皇庄那边初步试验了一番之后,便开始在一些常年干旱的地方推广,收获很是不错。当然,国家更希望推广的还是番麦,这玩意晒干了之后,存储期比稻谷麦子还长,这也就省了朝廷很多事,免去了因为存量霉变之类的麻烦,当然,这个产量虽说比稻子麦子高一点,却也高不到哪儿去,徒景年跟着承庆帝去过皇庄才发现,这年头的玉米跟后世的相差很大,一根杆子上居然能长五六个棒子,但是,每个都比较小,结不了多少玉米。

    当然,解决之道也有,番麦拿来交税,番薯番芋自个拿来吃,这年头没人讲究什么营养结构,能填饱肚子就好了,因此,虽说朝廷不肯收番薯番芋,只肯收番麦麦子和稻谷,但是,如今就算是下田,种上番薯番芋产量也不低,这些却是不用交什么税的,农户们又知道见缝插针,田埂上种上一派番麦,菜园子里面种上番薯,青黄不接的时候,番薯藤也能吃,就算人不吃,喂猪喂牛喂羊都是好的,而且还不用费太多力气打理。

    因此,才推广了一年,附近的州府省份都看到了好处,连南方那边都听说了消息,朝廷一时半会儿发不出良种,没关系,找那些出海的人买,早种一年,早过个饱年。

    而承庆帝在民间的声望也越来越高,几乎被当做万家生佛,好多人家直接给承庆帝立了长生牌位,早晚都要拜一拜,当然,朝臣们也不例外,到处都是歌功颂德之声。

    承庆帝既然得了好处,自然就将引进粮种这个政策一直保留了下来,另外,在徒景年看似无意的提醒下,又下旨宣布鼓励农耕,不管是谁,只要能够改进良种农具耕作方法等等,使得种地投入更低,产出更高的,朝廷都有赏赐,从金银到功名出身,朝廷都不吝啬,一时间,原本日子过得只能说是勉强,几乎少有人问津的农官一下子炙手可热,连同各地经验丰富的老农都变成了抢手货,一时间,整个中原都在热火朝天搞起农业生产来了,眼看着进入了新一轮的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