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节
我对他们说:“是这样的,你们还记得又开始这些陶俑活了的时候,并没有马上来袭击我们,它们首先攻击的是那个丹炉!” 唐云馨想了想说:“没错,一开始我还以为我们会像是在双王墓中一样马上就会受到袭击了。但是我很好奇的是它们竟然去攻击那个巨大的炼丹炉,当时我还很庆幸,以为这样会逃过一劫。” 我接着唐云馨的话继续往下说:“没错,当时我也很奇怪,为什么先去攻击那个炼丹炉而不是我们。刚才我才明白了,因为炼丹炉在一开始的时候温度要比我们高。到了后来炼丹炉慢慢冷却下来了,我们就成为这里面温度最高的,所以他们又转过来攻击我们。” 徐平这个时候插话了:“为什么那些泥巴都来攻击我们,这位女士早已经进来了吧,为什么不去砍她呀!” 那个女孩子没好气的哼了一声:“你怎么知道就没有陶俑来攻击我呢?” 我接着说:“这里面的陶俑太多了,而且咱们又被包围着,很难看得到再往外的那些陶俑在做什么!这样的话我就明白了为什么这里面从来不让点火把,似乎是一旦到了一个高温点,就会激活这些陶俑,然后这些陶俑就会疯狂的攻击每一个温度高的东西,直到将洞内的超过这个温度的东西斩杀殆尽。” 唐云馨也说:“所以,古人们才根据闪电落在萤石上会使萤石发光的原理,发明了这些简易的电池和这些萤石球。就是为了防止在洞内点燃火把,然后温度会激活这些守护这里的陶俑,从而遭到杀身之祸。这就像是计算机里面的一个软件,要运行必须需要一条指令,而这个温度就是激活这些陶土人的指令。” 徐平听得有点云山雾罩:“你说他们这是为了什么呢,这么大费周章!” 我摇了摇头:“那我就不知道了,也许为了一种神秘感,也许是为了炼丹的需要。但是我感觉这个炼丹炉纯属是一个机关,或者是只能在特定的情况下才能点燃,不然的话也能激活这些陶俑。不管这东西具体是做什么,但是我们知道了这个原理,那我们就有办法来应对,就有希望离开这里!” 为了证明我的猜想是正确的,我叫起徐平准备到祭台的另一边做一个实验。突然那个女孩子拦住我们:“先别着急,我们先检查一下这个祭台上是不是会有危险的东西,这样冒失的行事,容易发生意外。” 我刚要发作,唐云馨赶忙拦住我,先是摇了摇头又点了点头。唐云馨是告诉我先不要贸然行事,还是听一下这个女孩儿的一件,小心驶得万年船。我想了想也是,安期生的手段太出人意料了,还是先检查一下四周是不是还有危险。这个女孩子站了起来,好像不小心拉动了伤口,身体一阵僵硬。唐云馨见到了赶忙上前去扶了一把,没想到却被这个女孩子轻轻地推开了。 徐平悄悄地对我说:“真爷们,我就喜欢这样的,死也不投降!” 我厌恶的把徐平扒拉到一边去,这是什么爱好,你干脆去做断背山好了。我才不喜欢这样的男人婆,一点女人味都没有,我还是喜欢唐云馨这种的女神类型。我们照了照这个台子的上面,这个祭台和我最初设想的一样,上面并不是很大,也就是四五十平方米大小。在手电筒的光线下,可以看得出这个祭台上面也是那种红色琉璃一样的石头搭建的,能够反着手电筒的光。 在祭台的的头上好像是一张是小石台,应该是在以前放贡品和香炉进行拜祭的地方。其余的地方什么都没有,只是在台子的周围每隔着一米就会有一个石柱,估计是栏杆之类的东西,防止有人掉下去。我倒是很奇怪,这个洞内每个地方都会有一个萤石石球作为照明的光源,这祭台上面这么神圣的地方却没有一个这样的萤石球。难道是四周的光线够用了,就不应在这上面修建了,没这么简单吧。 正在我和徐平两个人那这周电筒胡乱的照着四周的时候,突然传来一声尖叫。不对,不是一声,应该是两声,只不过是两个女人同时发出的,所以很容易被认为是一声尖叫。我一把扯出那把宝剑迅速站到了唐云馨前面,将唐云馨护在身后。旁边的徐平也拿着枪站到了那个女孩子前面,警惕的看着对面。这个徐平行啊,立马开始行动了,已经开始做护花使者了! 我打着手电照着前面,只见那个石台的下面,好像趴着一个死人。我小心的向前看了看,果然是一个死人,不知道已经死了多长时间,靠着后面的石台斜躺在地上。因为这个洞府内似乎空气流通的比较差一些,这个人身上的衣服还没被腐蚀掉。依稀能够辨认出上面的花色来。我松了口气,真是大惊小怪,不就是一个死人吗,还不知道死了多少年了,还怕他站起来不成! 唐云馨这个时候在我后面说:“对不起,我不是怕死人或者是骷髅,只是没有做好心理准备,冷不丁的看到前面趴着一个人,吓了一跳!” 这个时候那个女孩子也说话了:“我是被唐小姐给吓了一跳,所以才叫的!” 听着她的声音中也有点不好意思,我没有专门打着电筒看看她的脸是不是已经红了。 既然知道是一个死人,既不用担心了。我让她们先停下,我拿着长剑慢慢往前走了走,小心翼翼的戳了戳前面已经躺在地上的那位前辈。这里真不愧是一处洞天福地呀,地上的这位不知道死了多少年了,但是尸身还保存的相当完好,但是已经成了一个木乃伊了。从服装外貌上,这应该是一名男子。身体中的水分虽然都已经挥发完了,但是皮肤看起来还是挺有弹性的。我又使劲的戳了戳,确定这位已经死透了! 我转过身来:“一个死了不知道多少年的古人,没事的。” 招呼三个人上前,我和徐平小心翼翼的将这位古人抬到祭台的一侧放好,给我们稍微腾点地方。尸体失去了全部的水分,轻得很,身上的衣服看起完好无损,但还是经不住时间的腐蚀,稍微一使劲,有些地方就碎了。 我和徐平又返回那张石桌前,这张石台前面一米就是台子的边缘了。我让徐平拿出一发照明弹,向着台子下面打一发看看,验证一下一下我刚才所说的是不是正确。徐平卸下背包放到地下,从包里面拿出一发照明弹,安在枪中然后向着下面开了一枪。 耀眼的照明弹瞬间又将下面照的通明,可以看得见下面已经站满了陶俑,具体有多少个就不得而知了,反正是里三层外三层包围着整个祭台。照明弹刚开始往下落的时候就能看到一些陶俑开始慢慢动起来,好像是因为照明弹温度的缘故。当照明弹完全的落下,落在了其中一个陶俑上。 正如我所想,周围的陶俑一下子就将这个身上有照明弹的陶俑给打碎了。整个过程干净利落,一点犹豫都没有。照明弹落在了地上,从地上陶俑间的缝隙中发出光来。这个时候周围的陶俑似乎是围着这个照明弹打转,一直找不到下手的对象。 照明弹慢慢的灭了,我和徐平抽回往下探着的身子,徐平对我说了一句:“乖乖,这是干脆利落,上来就把同伙给干掉了。” 我对他们说:“看到吧,它们是循着温度行动的!” 这个女孩子发话了:“那你准备怎么对付他们?” 我摇了摇头,表示还没有想出来。这个时候几个人都没有说话,各自坐了下来,边休息边想办法。 唐云馨建议说:“我们先从那具尸体上找找线索吧,也许能够发现出去的办法!” 徐平说:“拉倒吧,唐小姐,他要是有办法出去,还用得着死在这里吗?” 我倒是挺同意唐云馨的建议的:“那可不一定,也许他不是被困死在这里的呢,也许他是自己愿意死在这里的呢。不管怎么样吧,找找看,有总比没有好。” 第二十四章 帽子里面的文章 我还是没有从这个女孩儿身上问出一些什么,所以只能作罢。我看着下面不断围着照明弹转动的陶俑,心中隐约猜出了这些陶俑的活动的秘密。在我们想要进一步了解陶俑以便从这里逃出去的时候,我们在祭台上发现了一具古尸。 我们又重新走到尸体前面,准备从尸体上找一下有没有相关的线索。这具尸体身上穿着古人的那种大袍子,腰上系着一根镶嵌着玉片的腰带。我小心翼翼的解下这根腰带,腰带应该是用金银丝织成的,拿在手中坚韧无比,如果是丝质麻质的拿在手中一搓早就成灰了。想一下在马王堆汉墓中出土的那几件丝帛,密封在棺椁中没有遇到空气还是鲜艳无比,一遇到空气就开始氧化变黑,颜色都退掉了。 这具尸体上的衣服也是如此,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身上的衣服都已经氧化的不成样子。一开始在石台那边还算完整,但是经过我和徐平这么一抬就有些破烂不堪。周身上下似乎除了这条腰带,就再也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了。我脑袋中不知道为什么突然这么想,这个时候还在想钱,是不是穷疯了。我又仔细的在这具尸体身上找了找,并没有发现什么。我示意唐云馨将手电筒照一下头部,看看这上面有什么东西。 尸体因为严重失水,脸上只剩下皮紧贴着骨头,牙往外呲着,眼窝深陷,倒是有点瘆人。他都上带着的东西倒是引起了我的注意,我小心的将这个东西摘了下来,这是一根簪子和一个上面镂空并前有动物图案的圆环。这是用来束头发的东西,电视中经常看得到。 唐云馨见我将这个束头发“怎么了,这东西有什么问题!” 我将这个梳头发的东西发到手心中对他们说:“这个东西叫做武冠,顾名思义就是武士或者是习武之人带的冠顶,而且是身份很高的人才能带的。这个东西只有在春秋战国和秦汉时期最为盛行,后世就很少有带的了。这就说明这个人最起码也是汉朝的人,不能晚于西汉。一般武冠上面就是常见的鶡形雕刻,这上面除了鶡竟然还有熊头。汉朝的时候不会以熊最为勇武的象征,倒是南方的少数民族会有这种图腾崇拜,据说蚩尤的化身是一头巨熊。” 徐平有些不信:“就从这么一个小小的绑头发的圆环上能够知道这么多。” 我点了点头,岂止是这么多,还能更多。中国的冠服制度能够告诉我们很多事情。中国冠服制度初步建立于夏商时期,到了周代逐步完善,春秋战国之交被纳入礼治。冠服制度是封建社会权力等级的象征,作为封建社会统治阶级精神支柱的儒学,则把恪守祖先成法作为忠孝之本,强调衣冠制度必须遵循古法,特别是作为大礼服的祭服和朝服,不能背弃先王遗制,故称法服;它具有很大的保守性和封闭性。 我们先不说服装的问题,就单单说这个帽子,现在的帽子就是帽子。现在的帽子除了实际功能外,就是美观的作用,不会再有其他的说法。而古代不同,从一顶帽子上就能看得出你是哪里人,你的年龄是多少,家里有什么人,你的地位是高是低,你是文人还是武将,你是当官的还是平民百姓。 最早的帽子不叫帽子,而是叫“头衣”。在我国古代,人们把系在头上的装饰物称为“头衣”,主要有:冠、冕、弁、帻四种,其中“冠”是专门供贵族戴的帽子,汉代的时候,冠的种类非常多。古人会在男子二十举行“加冠礼”,女子在十五岁举行“行箆”或者是“行笄(笈)”。这样就表示成年了,所以男子一般在20岁左右叫“弱冠”等等。 起初,发冠是套在束起的发髻上的一个罩子,人们戴发冠只是为了美观的需要,样式也没有什么具体的规定。大约在商朝,开始出现冠服制度。到了汉代,衣冠制度又被重新制定,通过冠帽就可以区分出一个人的身份和等级。 大约在商朝,开始出现礼冠制度。到了汉代,衣冠制度又被重新制定,通过冠帽就可以区分出一个人的身份和等级。汉代主要的冠帽有:冕冠、通天冠、长冠、进贤冠、武冠和法冠等等。不同身份、不同场合所戴冠帽有严格规定,帝王在参加祭祀大典的时候要戴冕冠;在朝会和宴会上,帝王一般戴通天冠;长冠是参加祭祀时官员所戴的冠帽。武冠是各级武职人员在朝会时所戴的礼冠;进贤冠专门为文官和儒士所佩戴。 咱们看老版的《三国演义》的时候看到,唐国强演的诸葛亮一开始出来的时候一袭白衣,仙风道骨。头发是用一根青白色布条绑着,那个叫做逍遥巾也叫荷叶巾,是身上没有功名的人带的。不过到了后世,因为这种逍遥巾是诸葛亮未出茅庐前所带,边传这是诸葛亮所创造的的,所以也叫诸葛巾,被一些不去做官高人隐士还有一些沽名钓誉的人带着。 等诸葛亮做了刘备的军事,被刘备封为军师将军的时候,又换了一种。这种帽子稍微向后倾,上面竖着有一些波浪一样的突起,这种叫做进贤冠,但是诸葛亮带的这种进贤冠和帝王带的那种通天冠很像。其实最常见的进贤冠也是《三国演义》中的那些谋士上朝时带的那种两边有纱巾的,头顶上是有一个部位像是桥梁的那种帽子。 在唐朝的时候礼冠制度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峰,高祖李渊(公元618年至636年)于武德七年(公元624年)颁布新律令,即著名的“武德令”,其中包括服装的律令,计有天子之服十四、皇后之服三、皇太子之服六、太子妃之服三、群臣之服二十二、命妇之服六。 唐朝时期群臣的光帽子就有衮冕、鷩冕、毳冕、絺冕、玄冕、平冕、爵冕、武弁、弁服、进贤冠、远游冠、法冠(獬豸冠)、高山冠(侧注冠)、委貌冠(与皮弁同制)、却非冠、平巾帻、黑介帻、介帻、平巾绿帻,一共有19种之多。 然后我举起手中的这个武冠又继续解释。武冠,即“武弁”。古代武官之冠,亦称武弁大冠、繁冠。汉侍中、中常侍加黄金珰,附蝉为文,貂尾为饰,名赵惠文冠。或加插双鶡尾,竖左右。称“鶡冠”。相传乃战国赵武灵王效胡服时始用。秦汉因袭不变,乃作武士之冠。尤其是在西汉时期,只要有军功的人,都可以带着种武冠。 《古禽经》:“鶡冠,武士服之,象其勇也。”鶡性好斗,至死不却,武士冠插鶡毛,以示英勇。《后汉书?舆服志下》“(武冠)加双鶡尾,竖左右,为鶡冠云。” 鶡冠具体形状,大抵与河南洛阳金村的战国狩猎纹铜镜上骑士之冠相同。西汉砖、石刻上,也见有具体描绘。但是到了三国之后,这种武冠就不见了踪迹,至于那个好勇善斗的鶡鸟,倒还是作为武士的象征。明清时期的武官补子上曾经见过,就是官服上表示官阶大小的那个图案。 我拿着这个武冠说:“所以说这个人是应该是秦汉时期的人,应该还是南方的武官。不过说起来秦汉时期,我倒是比较倾向于西汉这个时候。相遇秦始皇的大一统,西汉的大一统更有说服力,这种雕刻镂空技术我在西汉的墓中见的比较多。” 徐平在旁边说:“哎呦我的娘啊,一个帽子就有这么多的说法,古人真麻烦。不过你说的靠谱吗,我则么听着这么悬呀!” 我正要发作,我什么时候说的不靠谱过,倒是旁边的那个女孩子说了:“他说的没错,这的确是西汉时期,应该是汉文帝汉景帝汉武帝这三个时期,而且的确是南方的武官。” 徐平很惊奇,这个女孩子竟然帮我说话:“你怎么知道的,也是从这上面看出来的?” 只见她有了摇头,拿出那条金丝玉带,我不是将这条玉带交给徐平了吗,怎么到了她的手上了?只见她翻过玉带,将玉带的背面朝上。我突然看到玉带的背面的鎏金带钩上看到几个字,刚才一时大意没有看到。 她叹了一口气:“我还没有他那么厉害,能够通过服饰之类的推论出这么多东西,看来以前真是小看他了,以为就是一个只会做办公室的小科员,中国当官员的一多半都是酒囊饭袋的废物。” “你说谁是酒酿饭袋,谁是废物。”我站起来,唐云馨赶紧把我给拉住,示意那个女人继续说。 “这个玉带的带钩上写着‘南越武鉴’,这应该秦末汉初时期的南越武帝赵佗的人。刚才他说那个武冠上面除了鶡这种图案,还有熊的图案,这些都是南越的东西。”这个女孩儿指着玉带说。 我看了一下,果然在玉带的带钩上面用秦小篆在后面刻着“南越武鉴”,整条玉带很具有岭南的特色,花草和奇兽的花纹。我又看了一下这具干尸上面的服饰,果然,上面也是还能隐约看出花纹。看花纹的样式也是少数民族和边疆的风格,不像是秦汉时期的很规整的对称的花纹。 一般当时长江以南或者说是楚地以南,都是蛮荒地区,在秦汉时期刚开始开发,再加上那个时候是汉民族刚形成的时候,所以中原的文化和蛮夷少数民族文化像话交融。搜索一服饰什么的还保存这本民族本地区的特色,都是一些天马行空的想象。 我们竟然在这具古尸上面发现了南越王国的痕迹,这让我们大惑不解。 第二十五章 供桌 为了躲避陶俑大军的围攻,我们躲上了祭台。在祭台上面我们发现了一具不知道什么年代的古尸,为了找到陶俑弱点,为了从这个鬼地方逃离,我们想要从这具古尸上找出些什么。 我因为是科班出身,很快就从这具尸体上面发现,这不是中原人的服饰。那个女孩儿也同意我的判断,并递给了我一个东西。 看着唐云馨和徐平在在求证似的看着我,我点了点头说:“他她说的没错,这上面的确写的‘南越武鉴’,与此说明这是南越武帝赵佗的人,另外服饰之类的都是岭南地区的风格,具体的还需要慢慢考究。” 想到这里我转过头来,对这个女孩儿说:“看不出你还是一个行家,让一般的人就算是相关专业的人看这些东西,也很难辨认,这些秦朝的小篆也不是随随便便能够看得懂得。” 那个女孩子将玉带又交给了徐平,徐平接过来收好。不用问,肯定是徐平这家伙见色忘义,那个女孩儿说要看看,他肯定屁颠屁颠的就给人家了。这个不靠谱的家伙,男人都是下半身思考的动物。不能这样说,这样说似乎是连我自己都要骂了。 唐云馨突然问我:“南越武帝赵佗,似乎听说过,好像是秦朝的时候的一个很出名的人物,不知道在哪里见过了。” 我说:“是秦末汉初的一个人,是岭南的统治者,等出去后再细说。我现在奇怪的是为什么这个地方有赵佗的人,难道赵佗也知道其中的事情。” 我说到这里,心里一想,完了,这下坏事了。我们千辛万苦的到了这里,难不成赵佗比我们捷足先登,已经将这里的东西拿走了。是呀,这个祭台是存放重要东西的地方,这个洞府内没有比这里最安全最为神圣的地方。我们上来的时候没有看到我们想要的东西,难不成我们要的东西已经不见了。要是真的去了岭南,那么就没有确切的线索了,岭南这么大的地方,要去找一个盒子,比大海捞针还要费劲。 我将我的想法和唐云馨以及这个女孩子一说,两个人也表示,不排除这个可能。我们决定现在这个祭台上面找一找,然后再再想办法尽快离开这里。 突然徐平说:“老李,快过来一下,这个地方似乎有字,你们过来看看!” 我听见徐平在放贡品的石台那里喊我们,原来这个徐平不知道什么时候跑到哪里去了。估计是刚才看我们讨论过来讨论过去,去都是自己不懂得东西,就干脆自己在胡乱找事干。我们一看,徐平这个家伙正在蹲在石台这里,往地下看着什么。 我们三个人连忙跑了过去我,我问道:“在哪里,什么字!” 徐平对我说:“在这个石台下面的地面上,就是刚才那个死人躺着的地方,还不少呢,你快过来看看。这些字它们认识我,我不认识它们。” 刚才那具干尸躺过的地方,我和徐平光顾着抬走这具尸体了,没有注意石台下面的地面上究竟有没有字。又因为想从这具干尸上面找出离开这里的线索,所以都围着这具尸体打转了,也没有地面上有字。 我打开了头盔上的战术灯,用手轻轻地将地面上的浮土给清理掉。这面密密麻麻的刻着数百字,都是用刀剑一类的东西刻得。越往后刻痕越浅,估计到了后来身体已经虚弱的不行了,没多少的力气,所以刻痕很浅。这些也是一些秦朝的小篆,不知道什么原因,这些字刻的似乎是很匆忙很急促,不是很整齐的排列的。我慢慢的读了一遍,这是刚才躺在这里的那位的遗书。 上面写的是就是这位兄弟还有和他一起来的人在这里面的经历:“臣末受南越武帝之托,寻长生府,为得承天宝匣及暖魄。此长生府是武帝秦时为官,得始皇帝之命而建。始皇帝信从齐人术士安期生,修建长生府以求长生。然武帝初为此谏始皇帝,然始皇拂听未果。后武帝问安期生,安生显种种神迹为武帝,武帝信服,与安生相交。安生告武帝曰,唯承天宝匣与暖魄能求长生之道。后因始皇东巡驾崩,武帝戍边与岭南,数宝都安放于长生府。后岭南安定,后元元年余遣我等入长白寻得承天宝匣与暖魄,为求始皇帝长生之道。临行,特嘱,长生府内不可祝融求光??????后只得承天宝匣去,暖魄仍存洞内。余有负武帝大恩,愿来生得报。” 我看完了上面的字,又惊又喜,我看了看那个女孩子,脸上的表情也是和我一样,估计她也看懂了这上面的意思。我惊的是原来这个洞府果真是和安期生有关,是秦始皇让按照安期生的意思修建的。我没想到竟然是赵佗作为监工,修建的这里,过不得这些人能够这么容易的到了这里,而且也知道不能在这里面生火。 令我们欣喜的是,我们也可以确定当初承天宝匣的一部分也是在这里的,当初安期生所说的三件宝物在这里的那件叫做暖魄,依然放在这里。这上面说来了两个人,没有看到另外一人的尸体,估计已经出去了。既然古人们能够出去,我们也能出去。 我对旁边的唐云馨说:“这上面写的很明白了,承天宝匣和盒子里面的宝物都在这里放过。但是似乎什么原因,承天宝匣被拿走了,暖魄还在这里。” “哎,老李,这上面有没有告诉我们怎么出去,怎么才能摆脱这些该死的泥巴人!”徐平在一旁问我。 我看了一下:“这上面有是有,但是对于我们来说还是比较难的。我们还是先找到东西,然后在研究这件事情的可行性。” 唐云馨说:“既然还在这里的话,应该就是在这上面了,我们分头找一下,看看这上面又没存放这些东西的地方。” 四个人在祭台上面一人一个角开始排查,并没有发现能够放东西的地方。这上面除了那个放贡品石台以外,并没有任何很招人眼睛的东西。我们连地面上面的石砖都一块块查看了,也没有很可疑的地方。 最后四个人重新聚在石台旁边,突然唐云馨哎呦了一声,我赶忙问:“怎么了,出了什么事情!” 唐云馨将手指头放到嘴里吮吸着:“没什么,好像被石台什东西给划破了。” 石台上有什么东西,刚才我们并没有注意石台上有什么。我趴下来小心翼翼的将石台上面的厚厚的尘土给吹掉,发现上面放着一把短剑还有一块铜牌一样的东西,估计划伤唐云馨手的东西就是这把短剑了。我们找遍了祭台上的角角落落,唯一就忘了这个石台。 当初我们先入为主,以为这个石台就是放祭品贡品的,不会有什么,所以并没有仔细的观察着上面。另外,上面厚厚的一层浮土,遮盖住了这上面的东西。用高中政治老师的话说,形而上学和唯心主义害死人呐! 我拿起那把短剑,吸了一口凉气。这把短剑的剑鞘早已经腐烂没了,光剩下宝剑了,寒光闪闪,竟然是一把薄如蝉翼的软剑。按照史书和发掘出的文物说秦汉时期还是以青铜作为兵器的时代,铁制兵器虽然渐渐开始多了,但是还没有到这种地步。 这把剑如果是青铜做的,不会这么薄这么软,因为青铜的延展性和韧性很低;如果是铁制的,2000多年应该早已经生锈了,因为现在制造枪械的瓦蓝钢如果一个月不打油放在空气中也会锈迹斑斑的。 一把好剑,不会比我从双王墓中抢来的那把剑差到哪里去。我将这把剑交给唐云馨,让她作为一件防身的武器。唐云馨接过来本来想要给那个女孩子,但是看我的眼神还是作罢,将短剑掖在腰间。剩下的那块铜板一样的东西,正确的说这应该是一块铜牌,一块铸成炎鸟形状的特殊的铜牌。 我拿起这块铜牌,正面刻的是炎鸟的形状。这倒是不难理解,岭南处于中国的南方,守护神兽当然是炎鸟或者朱雀了。这只炎鸟处在铜牌的正中心,四周被熊熊火光包围着。这块铜牌还是挺沉的,足有一斤,按照大小根本到不了这么沉,还不知道这是什么材料铸成的。 我翻过来看铜牌的背面,背面上嵌着几行金字,也是秦小篆,内容很简单:武帝炎凰令,见令者,如见武帝。持令者可寻近调动兵勇不必请示,生杀如一。 这是一块像是免死金牌和尚方宝剑一样的东西,这肯定不是铜的,应该是紫金的,怪不得这么沉。 “这上面写的是什么?”那个女孩子问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