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春天已经遥远
好端端的太阳被突然涌起的云团遮掩,接着刮起一阵风,雨便哗哗地落下,打在水泥路面上,溅起一个个酒杯大的旋窝。我和我率领的民警们,并未因暴风雨而退却,各自坚守在事先准备好的位置上,不让别的车辆和行人上路,以保证首长安全通过。 我们今天保卫的是哪一级领导,是哪一位首长,大家都不知道。这是秘密,不能公开,不许打听。不过有一点大家心里都明白:这是一个大人物。不然,岂会出动这么多警察?!我站在风雨中,想像着这个大人物。不知为什么,我突然联想起我这一生中第一次见到大人物时的情景。 那也是一个春天,一个已经遥远的春天。融融的阳光照耀着大队部兼学校的院落,整个院子里显得很宁静,除了我没有别的人。学生、老师们放学回家。大队支书、大队长、妇女主任们都在各自蹲点的小队抓春耕生产,上级不来人、公社不召开电话会,谁也不到这里来。我因为要给大队部守电话,放学后没有回家。我利用这难得的清静时光,关在那间属于我的小木屋里,埋头业余写作。笔下哗哗,纸上沙沙,我一气呵成了两篇小通讯:第一篇名叫《深夜护宝》,写大队党支部布置各个小队长,夜间突击检查耕牛饲养户,牛栏屋里是否干净、暖和,牛肚子里是否喂饱,牛披的簑衣、戴的斗笠是否备齐。牛是农家宝。要保证春种春播及时完成,饲养、保护好耕牛至关重要。第二篇名叫《老支书的粪筐》,写年过半百的大队党支部书记邓应林,一年365天,不论上公社开会,还是下小队检查,手中都带着一只粪筐,牛屎、猪屎,沿途收捡,每年为集体积肥十几吨。我写完,从头至尾检查一遍,感到很满意,欲抄正几份,分别投寄给公社、县广播站、省报和省广播电台。“当当当!”突然,我听见cao坪里传来一阵自行车铃声,据我的经验,这是上级来人了。敲铃,就是打招呼,看大队部有没有人值班。我赶忙迎出去,只见cao坪里走来两位身着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装的军人,头上的红五星,肩上的红领章被太阳照得闪闪发光。 “小同志!这里是熊家铺大队的大队部吗?” 这两位解放军微笑着朝我走来,发出亲切的招呼。我连连点头。平时,解放军在我心中是最可亲可敬的人。当我真正面对解放军时,我感到很拘谨。我不知怎么称呼他们,也没有发出“屋里坐”的邀请。 这两位军人倒是蛮随和,自己把自行车停了,从我站的门口跨进大队部,随便往长条凳上坐下。那个瘦个子的年轻军人,看见桌上摆着一只茶壶,起身走过去看了看,问:“小同志,这茶水还能喝吗?” “能喝!能喝!”我连声回答,急忙过去给他们倒茶,可年轻军人已倒了满满一杯,递到那位年长的军人手上。 年长的军人一饮而尽。他抹抹嘴唇笑呵呵地问:“小同志!你叫什么名字?”我拘谨地做了回答。他一下站起来,抚摸着我的头,一连串地说:“原来就是你呀!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我们找的就是你呀!” 我被他说的弄糊涂了。找我?找我干什么呢?要我去当兵?那就太好了,我做梦都想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不可能,眼下还不到征兵的季节。他们究竟找我干什么呢? 年轻的军人又问了一遍我的名字,我再次做了回答。接着年轻的军人又追问:“你就是那个向县广播站、向省报和省广播电台积极投稿的农民通讯员?”我说:“是的。” 那位年长的军人问道:“你又写了新的东西没有?”我讲了我刚写成的两篇小通讯。他要我拿给他看看。我说没有抄正。他说没关系,只要能辨认。我递给他《深夜护宝》和《老支书的粪筐》。他戴上老花镜,看得很认真。那位年轻的军人也凑过来,一起往下看。由于我在纸上涂涂改改,乱七八糟,实在难以辨认。年长的军人把稿子还给我,说:“还是你给我们念吧!” 我念完。年长的军人显得很兴奋,宽阔的长方脸膛微微泛红,两只眼睛灼灼闪光,他把我拉到他身边的长条凳上坐下,说:“很好!很好!这两篇文章都很有典型意义。你赶快抄正,投寄出去,播送或刊出来,广大基层干部听了,看了,一定能从中受到教益。” 他问我为什么会想到要写这两篇通讯。我告诉他,这都是我身边存在的人,我身边发生的事,觉得有向社会宣传的意义,所以我就写了。 他夸奖我的方法对,走的路子正。他说:“百闻不如一见。你们公社的郭志才书记在我面前赞扬了你好多次,我也从广播中、报纸上,听过,看过你的文章,总觉得你边教书边务农,还边坚持业余写作,实在难能可贵。所以,今天我和县里文化组的佘组长特意来看看你。我们要把你的做法、经验介绍到全县去,希望有更多的回乡知识青年能像你一样,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 我惊讶!我不知他究竟是什么身份,我想他一定是个大首长、大人物。他说的话都被那个年轻军人记录下来。我看看他,他也看着我,满眼慈祥,满脸温和。我感到有一股暖暖的热流在我浑身涌动,我受到了莫大的鼓励和鞭策。我壮起胆子,问道:“首长!请问您是……” 年轻军人停下了笔,连忙接过我的问话,说:“哦!还没给你作介绍呢!他就是县委书记、县武装部政委白连清同志!” 我惊呆了。县委书记、武装部政委,这是全县的最高首长,最大人物呀!推着自行车,踩着雨后未干的泥路,到偏僻的洞庭水乡来看望一个乳臭未干的农民通讯员,这可能吗?这是在做梦吧!我不相信这是事实。我仍在发呆。 这时,白书记对我说:“时间有限,我们还要赶到雷家坡大队调研,你去把你们大队的邓应林支书找来。” 老支书的家离大队部不远,绕过一座汪汪的水塘,穿过一片沙沙的竹园,就是老支书的家。已是吃早饭的时候,老支书肯定在家,他是从不在外面吃饭的。我跨进那个屋后翠竹掩映,门前碧水流过的小院,果然,邓支书满腿满脚的泥巴,刚从秧田里回来,形影不离的那只粪筐也才放下。他听我说县委白书记来了,喜得呵呵直笑。不愧是老支书,以前当过公社书记,为改变我们大队的落后面貌,向组织打报告,不当公社书记,要当这个大队支书。他见过许多大领导。他不急不忙,从身上掏出一元人民币,嘱我拿了,赶快去两里路以外的老渡口供销分社,那里rou食水产站设了一个供应点,每天向周围的群众供应一头猪的rou。我刚出院门,他又喊住叮嘱,如果猪rou卖完了,就用那钱买些鸭蛋和海带回来。末尾他强调:“不要买油的钱不买盐,买盐的钱不买油。根据情况灵活着办吧!” 他乐滋滋往南走,我风呼呼朝北奔。 我用邓支书给我的一元人民币,买了一长条猪rou,还用我身上仅有的五毛钱,买了一把海带,背起脚板往回奔。一路上我想:有猪rou,有海带,加上老支书家里的鸡蛋、冬苋菜、窝笋、蒜、葱招待白书记、佘组长,算得上很丰盛了。 邓支书的老伴正在小院门口等我,她一把接过猪rou海带,轻悄悄走进了厨房。我从她那神情和动作明白,邓支书已经把白书记、佘组长请到家里来了。我也往厨房跟去。我从堂屋门口经过时,看见白书记、佘组长、邓支书正坐在堂屋里交谈,谈什么内容我不知道,只听一阵阵笑声不时传出。 吃完早饭,白书记、佘组长要走了,老支书苦苦挽留也留不住。佘组长掏钱,交两人的伙食费。老支书不肯收。白书记说:“这是规矩。老邓你就收了吧!”邓支书没法,只好叫老伴收下。 上路时,佘组长还给我《深夜护宝》《老支书的粪筐》两篇原稿,说:“我和白书记给你各抄了一份,带给县广播站,以便及时采用。你自己抄了,分别寄给省报和省广播电台。” 我捧起两篇原稿,只见上面圈圈点点作了许多修改。真没想到,县委书记会亲自为我这农民通讯员改稿,抄稿,真没想到……嘿!真没想到的事情太多了。我内心激动,嘴里不知说什么才好。 这时佘组长递给我一支钢笔,两个采访本,几刀文稿纸,说这是对我的奖励。白书记拍拍我的肩,嘱我展劲写,要越写越多,越写越好。我连连点头。 白书记、佘组长上路了,老支书要送,他俩不让,老支书派我去送,他俩也不让。两辆自行车,在泥路上辗出两道深深的辙痕,往前延伸。两颗红五星,两身绿军装,在肥沃的田野上,在彤红的朝阳下,闪闪发光。 …… 这时,国道线上传来一阵急骤的警笛声,把我从回忆中惊醒,我的注意力立刻从遥远的春天,从家乡的田间小道,回到了眼下担负的保卫工作中,我扫视分布在国道线上的民警,都尽职尽责地守护在指定的位置上。很快,车队驶过来,呼啸而去。几分钟后,指挥部传来命令:首长已经安全通过,所有路口敞开通行。 我如释重负,情不自禁地嘘了一口气。 后来听说,首长问身边陪同的地方官,这么长长的国道,为什么看不到一辆汽车,一个行人。地方官回答说,为了首长安全通过,我已下令禁止所有车辆和行人通行。后来我又听说,首长的脸色陡然变得非常严峻,从牙缝里挤出三个字:乱弹琴。后来我还听说,那个地方官已被降职调离。这些仅仅是听说,真伪难分。只有那个已经遥远的春天所发生的事情,才是我亲身经历的,没有半点水分,如今想起,依然是那么温馨。 1995年春于宁乡县公安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