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节
应mama转头一看,发现来人正是白日里她心中极为不屑的那个“秀仪巷乔姑娘”,嘴角便禽上了一丝儿鄙夷的冷笑。
“这位姑娘可有帖子?”应mama说道。
“帖子我倒是没有,不过,应mama,我白日里刚刚和信梁侯府的阮家小姐一起来过……”
乔玉妙的话还没有说完,就被应mama打断了:“那这位姑娘,是哪家世家的女眷啊?递上名帖我也好去通传。”
“我也并非哪家世家的女眷,”乔玉妙说道,“一时之间,我也来不及去找帖子什么的。事从权宜,我有急事在身,还请应mama通融一下,带我通传一声。”
“放肆,”应mama突然一喝说道:“大长公主府是什么地方?酒楼茶馆吗?你想来就来,没有帖子,又没有世家的名帖,就妄想能见到大长公主?你就这样大大剌剌的跑到大长公主府来,就求见大长公主?笑话。”
“哼,快回去,快回去。”千里应mama的手往外挥了一挥,“别来捣乱了。”
乔玉妙心里着急,真是恶人好打,小鬼难缠,乔玉妙实在无心跟这个应mama多做纠缠,可因为这个窦mama的阻碍,她却没有办法进这大长公主府。
乔玉妙正急急想着应对之策,只听见年轻女子的喊话声:“应mama,这是在很谁讲话呢?”
应mama一个转身,只见一个十七八岁的女子穿着一身翠绿,正慢慢走了过来。
应mama立刻典起笑脸:“原来是青儿姑娘啊。青儿姑娘,这么晚,还要出来给大长公主采买物件吗?”
“大长公主吩咐我出门,自有她的道理,你问来做什么?”青儿说道。
应mama一滞,脸色稍微变了一变,就又乐呵起来:“瞧青儿姑娘说的,我哪能置喙大长公主?我这也是随便问问罢了。青儿姑娘教训的是,确实是我不该,我多嘴,该打。”
“算了,算了。你刚才在谁讲话啊?”
青儿转过身看到乔玉妙,便道:“这不是乔姑娘啊?我记得没错的话,乔姑娘,你刚刚从大长公主府离开,怎地又过来了?”
看到青儿,乔玉妙一喜:“青儿姑娘,我有急事找大公主,但是进不了门。”
“来,乔姑娘,我带你进路。”青儿说道。
“哎,”乔玉妙说道,“青儿姑娘原本是要出门帮大长公主办事的,倒是耽误了青儿姑娘的正事。”
“不耽误,送乔姑娘进去怎么就不是正事了?大长公主刚刚还跟我夸您来着,”青儿说道,“走吧。”
“嗳,”乔玉妙提步上前,错身经过了那应mama。
应mama看着青儿十分热情的把乔玉妙迎了进去,愣了一会儿,随即她一拍大腿,“哎唷”了一声。
景蓉看到去而复返的乔玉妙,吃惊的问道:“怎么又回来了?脸色怎么那么白?”
乔玉妙急忙在上前福了一礼说道:“方才我在回去的路上,听说国公爷出了事,被抓进牢里去了,我一时心急,就又过来叨扰大长公主了。”
刚才她在回程的路上,听到茶棚里有人说,齐国公进了刑部大牢,然而,其中细节,她却是一概不知,那几人话语间也是带了推断和猜测的。
至于卫陌,她也不指望能从卫陌那里得来更多的消息。卫陌是训练有素的军人,服从命令已经已是融入血液的本能,齐言彻让他转达一句话,他绝对不会说两句。他能默认了她的猜测,已经是钻了空子,再想让他多说一些,却也是不可能的了。
况且卫陌只是一个统领,朝堂上风云变化,他也一定不会知道太多的。
她也派了窦mama却街上打听,但是街坊传言,作为参考是可以,却不能尽信。
所以乔玉妙才会想到来找大长公主,大长公主对皇帝影响力不小,甚至对朝政也有一定的影响力。齐国公下了狱,朝中那么大的变故,景蓉不可能不知道,也只有景蓉才能知道其中的细节。
乔玉妙现在还不知道该怎么做,但是有一点是确定的。她需要了解事情的真相和细节,只有这样,她才能根据所得知的信息,寻找可能,才能决定下一步她应该怎么做。
景蓉听到乔玉妙的话,愣了一下,随即眼角的细纹皱出慈爱的意味:“你和齐国公……”
“恩,”乔玉妙贝齿轻咬了一下唇,点了下头。
随后,她又摇摇头:“我和他,现在,恩,我也说不明白……”
景蓉的眼眸中露出了然:“他是好的,你也是好的,来,过来坐吧。”
“嗳。”乔玉妙应了一声,走上前,坐到了景蓉的身边。
“齐国公的事情,我还是真的知道一些的,”景蓉说道,“十几个文官联合起来弹劾齐国公,说他在私底下对皇上不敬。”
“这,怎么会这样”乔玉妙说道。
“嗳,朝堂之争,说白了就是利益之争。我们大景朝从开国至今,一直都是重文轻武的,同样的品级,文官的地位要比武官高上很多。在世家贵族之中,像齐国府那样靠自家军功立足是极少的。大多数世家子弟,都是靠着祖上传下来的庇荫、名声、人脉,在京城里谋个一官半职。此外,还有很多靠读书考出来的学子,为官之后,也是属于文官这一派的。”景蓉说道。
“这些都是人才是朝堂的主流吧。”乔玉妙道。
“正是,朝堂主要就是由这些人构成的,他们之间也会相互争斗,但那是文官互相之间的争斗,”景蓉说道,“若不是这几年北方鞑子大举进犯,齐国公大败北方鞑子,朝堂就会一直都是这样的局面。”
“国公爷回来之后,这局面就改变了吗?”乔玉妙问道。
“变了,齐国公在边疆立下赫赫战功,皇上心中欢喜,对齐国公也是十分看中的。齐国公自己也是世袭罔替的贵族,这倒也没什么,但是皇上也渐渐地开始赏识起军中武官来了,最近提拔了不少武官上来,在武官中扶持了不少新贵,武官在朝堂上,越来越有影响力。要知道武官看待事物和文官看待事物,总是会有所不同的,文武官常常在朝堂上分为两派,争吵不休。而每一次,皇帝都会偏向武官了。”景蓉说道。
乔玉妙沉默了一会儿:“可是,国要富,兵也要强。国富了,兵更要强。”
“皇上大约也是因为近几年北边的战事,意识到了军队的重要,才以才会……”景蓉顿了一下说道:“把重文轻武,改成文武并重。”
“这样就触动了一部分人的利益了?”乔玉妙说道。
景蓉轻声道:“何止是一部分。”
乔玉妙说道:“朝堂上的那些武官都是以齐国公马首是瞻,所以那些文官一派的人,就打起了齐国公的主意来了吗。”
“说什么不敬皇帝了,”景蓉说道:“不过是欲加之罪罢了。”
“玉妙,”景蓉看着乔玉妙柔声说道,“齐国公的案子,牵涉深广,里头的浑水也是深得很,你可千万不要掺和进去了。”
------题外话------
齐国公的案子很快就会有结果哒~
“这位姑娘可有帖子?”应mama说道。
“帖子我倒是没有,不过,应mama,我白日里刚刚和信梁侯府的阮家小姐一起来过……”
乔玉妙的话还没有说完,就被应mama打断了:“那这位姑娘,是哪家世家的女眷啊?递上名帖我也好去通传。”
“我也并非哪家世家的女眷,”乔玉妙说道,“一时之间,我也来不及去找帖子什么的。事从权宜,我有急事在身,还请应mama通融一下,带我通传一声。”
“放肆,”应mama突然一喝说道:“大长公主府是什么地方?酒楼茶馆吗?你想来就来,没有帖子,又没有世家的名帖,就妄想能见到大长公主?你就这样大大剌剌的跑到大长公主府来,就求见大长公主?笑话。”
“哼,快回去,快回去。”千里应mama的手往外挥了一挥,“别来捣乱了。”
乔玉妙心里着急,真是恶人好打,小鬼难缠,乔玉妙实在无心跟这个应mama多做纠缠,可因为这个窦mama的阻碍,她却没有办法进这大长公主府。
乔玉妙正急急想着应对之策,只听见年轻女子的喊话声:“应mama,这是在很谁讲话呢?”
应mama一个转身,只见一个十七八岁的女子穿着一身翠绿,正慢慢走了过来。
应mama立刻典起笑脸:“原来是青儿姑娘啊。青儿姑娘,这么晚,还要出来给大长公主采买物件吗?”
“大长公主吩咐我出门,自有她的道理,你问来做什么?”青儿说道。
应mama一滞,脸色稍微变了一变,就又乐呵起来:“瞧青儿姑娘说的,我哪能置喙大长公主?我这也是随便问问罢了。青儿姑娘教训的是,确实是我不该,我多嘴,该打。”
“算了,算了。你刚才在谁讲话啊?”
青儿转过身看到乔玉妙,便道:“这不是乔姑娘啊?我记得没错的话,乔姑娘,你刚刚从大长公主府离开,怎地又过来了?”
看到青儿,乔玉妙一喜:“青儿姑娘,我有急事找大公主,但是进不了门。”
“来,乔姑娘,我带你进路。”青儿说道。
“哎,”乔玉妙说道,“青儿姑娘原本是要出门帮大长公主办事的,倒是耽误了青儿姑娘的正事。”
“不耽误,送乔姑娘进去怎么就不是正事了?大长公主刚刚还跟我夸您来着,”青儿说道,“走吧。”
“嗳,”乔玉妙提步上前,错身经过了那应mama。
应mama看着青儿十分热情的把乔玉妙迎了进去,愣了一会儿,随即她一拍大腿,“哎唷”了一声。
景蓉看到去而复返的乔玉妙,吃惊的问道:“怎么又回来了?脸色怎么那么白?”
乔玉妙急忙在上前福了一礼说道:“方才我在回去的路上,听说国公爷出了事,被抓进牢里去了,我一时心急,就又过来叨扰大长公主了。”
刚才她在回程的路上,听到茶棚里有人说,齐国公进了刑部大牢,然而,其中细节,她却是一概不知,那几人话语间也是带了推断和猜测的。
至于卫陌,她也不指望能从卫陌那里得来更多的消息。卫陌是训练有素的军人,服从命令已经已是融入血液的本能,齐言彻让他转达一句话,他绝对不会说两句。他能默认了她的猜测,已经是钻了空子,再想让他多说一些,却也是不可能的了。
况且卫陌只是一个统领,朝堂上风云变化,他也一定不会知道太多的。
她也派了窦mama却街上打听,但是街坊传言,作为参考是可以,却不能尽信。
所以乔玉妙才会想到来找大长公主,大长公主对皇帝影响力不小,甚至对朝政也有一定的影响力。齐国公下了狱,朝中那么大的变故,景蓉不可能不知道,也只有景蓉才能知道其中的细节。
乔玉妙现在还不知道该怎么做,但是有一点是确定的。她需要了解事情的真相和细节,只有这样,她才能根据所得知的信息,寻找可能,才能决定下一步她应该怎么做。
景蓉听到乔玉妙的话,愣了一下,随即眼角的细纹皱出慈爱的意味:“你和齐国公……”
“恩,”乔玉妙贝齿轻咬了一下唇,点了下头。
随后,她又摇摇头:“我和他,现在,恩,我也说不明白……”
景蓉的眼眸中露出了然:“他是好的,你也是好的,来,过来坐吧。”
“嗳。”乔玉妙应了一声,走上前,坐到了景蓉的身边。
“齐国公的事情,我还是真的知道一些的,”景蓉说道,“十几个文官联合起来弹劾齐国公,说他在私底下对皇上不敬。”
“这,怎么会这样”乔玉妙说道。
“嗳,朝堂之争,说白了就是利益之争。我们大景朝从开国至今,一直都是重文轻武的,同样的品级,文官的地位要比武官高上很多。在世家贵族之中,像齐国府那样靠自家军功立足是极少的。大多数世家子弟,都是靠着祖上传下来的庇荫、名声、人脉,在京城里谋个一官半职。此外,还有很多靠读书考出来的学子,为官之后,也是属于文官这一派的。”景蓉说道。
“这些都是人才是朝堂的主流吧。”乔玉妙道。
“正是,朝堂主要就是由这些人构成的,他们之间也会相互争斗,但那是文官互相之间的争斗,”景蓉说道,“若不是这几年北方鞑子大举进犯,齐国公大败北方鞑子,朝堂就会一直都是这样的局面。”
“国公爷回来之后,这局面就改变了吗?”乔玉妙问道。
“变了,齐国公在边疆立下赫赫战功,皇上心中欢喜,对齐国公也是十分看中的。齐国公自己也是世袭罔替的贵族,这倒也没什么,但是皇上也渐渐地开始赏识起军中武官来了,最近提拔了不少武官上来,在武官中扶持了不少新贵,武官在朝堂上,越来越有影响力。要知道武官看待事物和文官看待事物,总是会有所不同的,文武官常常在朝堂上分为两派,争吵不休。而每一次,皇帝都会偏向武官了。”景蓉说道。
乔玉妙沉默了一会儿:“可是,国要富,兵也要强。国富了,兵更要强。”
“皇上大约也是因为近几年北边的战事,意识到了军队的重要,才以才会……”景蓉顿了一下说道:“把重文轻武,改成文武并重。”
“这样就触动了一部分人的利益了?”乔玉妙说道。
景蓉轻声道:“何止是一部分。”
乔玉妙说道:“朝堂上的那些武官都是以齐国公马首是瞻,所以那些文官一派的人,就打起了齐国公的主意来了吗。”
“说什么不敬皇帝了,”景蓉说道:“不过是欲加之罪罢了。”
“玉妙,”景蓉看着乔玉妙柔声说道,“齐国公的案子,牵涉深广,里头的浑水也是深得很,你可千万不要掺和进去了。”
------题外话------
齐国公的案子很快就会有结果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