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8小说 - 都市小说 - 安家先宠妻在线阅读 - 第5页

第5页

    怀王与智王,这两位皇叔在皇宫展开血战。

    经过一日一夜,怀王胜出,生擒智王,放出皇太后及一众太妃太嫔,也安抚了一直忐忑不安的小皇帝。

    经此一役,东瑞国的大臣才知道,先皇藏了一支秘密军队在怀王手上,为的就是这一天。

    先皇固然睿智,但那更要怀王忠心,怀王也是皇家血脉,如果他杀了小皇帝,然后推说是智王杀的,这时他再打着给皇帝报仇的名义杀了智王,等一切风平浪静,怀王便可顺理成章的登基——可是怀王没这么做。

    皇帝十六岁大婚后,便下了命令,为表扬怀王忠心,怀王之子,一律享有郡王封号——所以庶出的江瑾瑜,这才被封为平云郡王。

    皇上的儿子都还年幼,现在朝廷上,最信任的就是怀王,连带的,怀王膝下的三个郡王也都受到重用,其中,最受重用的即是平云郡王,在司农部当个闲差,说好听是给司农卿帮忙,实际上,就是监视司农卿,因农业米粮乃国之根本,绝对不可以有任何差池,只是东瑞国没有郡王兼任官职的先例,所以只能拐个弯。

    有个郡王在监视自己,司农卿胆子再大,也不敢搞鬼,因此一担粮,一粒米,都精算得清清楚楚,就怕自己稍有闪失,官位不保不说,人头也不保,他一大家子可都住在京城里。

    对于江瑾瑜而言,这职位倒是轻松愉快。

    他从小善于算数,不过三岁就读起《孙子算经》,不要说那只是百位数,千位数,连上万他都能瞬间心算出来,而且记忆极好,譬如柳州今年米粮乍看之下不少,但实则比去年少了千担,这就得让司农卿去找原因,明明这几年风调雨顺,没道理一下子粮食减少这么多。

    对于江瑾瑜如此锱铢必较,怀王当然举双手赞成,一个国家要稳,就不能马虎,哪怕只是一点小地方,都得知道原因,这样他们东瑞国的江山才能稳固,将来他大归,才能有脸面对皇兄。

    江瑾瑜若说有什么不太好,就是已经十七岁还没成婚,但这也不能怪他,怀王长子江东成婚至今,膝下只有女儿,身为庶子的江山柏跟江瑾瑜,又怎么好在这种时候成亲,万一一举得男,那不是挺尴尬。

    嫡母怀王妃是个很神经质的人,如果庶孙比嫡孙先来,绝对会大发疯,是故排行第二的江山柏,跟排行第三的江瑾瑜,都不约而同的想,宁可再等等大哥,也绝对不让嫡母有借口摆脸色的机会。

    所以即便是六月节这种日子,江瑾瑜也只是写写诗,表示表示,但绝对不带个色字,是故写花签从来不写出身。

    成亲最重要的就是门当户对,不写出身的花签,是得不到回应的。

    但一般来说,姑娘收到这种花签也是高兴的,有人喜欢,怎会不高兴,不成缘分也没关系,至少代表自己不错,将来还可以跟儿女炫耀一下,当年六月节,娘亲收到的花签那可是多得不得了,是你们爹好运,这才娶了我。

    江瑾瑜也没想那么多,就想夸夸那姑娘琴艺精湛,如此而已。

    秦玫霜一曲弹完,收到四张花签。

    心里自然是得意的,不过她是秦家精心教养出来的小姐,自然面上不显,在外人眼中看来,秦小姐又得体又端庄,还不骄傲。

    秦家祖父是黄门侍郎,正四品门第,一般来说,除非朝中有贵人相助,否则到五品就很难往上了,秦老爷子却凭着勤快,得到圣上嘉许,一个白身出身的进士,居然爬到四品,是故秦玫霜也高看自己一眼,比起攀亲带故的高升,自己的祖父那可是实打实的本事。

    四张花签中,门户有高有低,低的当然不说,高的……却也只有四品,那怎么成,她秦玫霜这等才华才貌,可是等着要进入一品门第的。

    大丫头安儿掌起灯,奇怪道:“小姐,居然有人没落款呢。”

    萍儿接着笑说:“大抵是进士举子,有功名却没出身,这便不好写。”

    池嬷嬷多长了心眼,问那送花签的渔女,“那船只是谁的?”

    渔女连忙回道:“朱家的船,是大户。”

    池嬷嬷一想,“哎哟,老奴老糊涂了,应该是光禄卿朱家,不然谁敢这样两层大船开出来,朱家只剩下一个公子没成亲,叫做朱豪,那写这花签的人便是朱豪公子的朋友了。”

    秦玫霜心里不屑,“光禄卿的孙子怎么跟个连出身都不敢写的人在一起。”

    字虽然不错,苍劲有力,但字好又不能当饭吃,她秦玫霜要的不是琴棋书画,是荣华富贵。

    池嬷嬷笑说:“这不就只是单纯想夸夸小姐吗,他也有自知之明,没要姑娘回信,姑娘就当得了个赞美就好,六月节这种信也不少的,以前大小姐二小姐也都收过,夫人年轻时曾经遇过一船新进举子,一口气来了七八封呢,不过都没署名,只是赞美夫人琴艺过人,托这节日的关系,可以一饱耳福。”

    池嬷嬷一边笑着说,一边心里喊苦,这三小姐实在太难伺候了,别家姑娘收到信都是开开心心的,只有自家姑娘总想着人家不配。

    要让她说,姑娘家心性太高,不是好事。

    秦玫霜却还是不高兴,干么要为这种单纯的赞美欢喜,她苦心练琴是为了找个好人家,其他闲杂人等不配听。

    心里一想,便有了主意,“嬷嬷,刚刚落水的是哪家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