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节
书迷正在阅读:每天早上亲一下、欲壑难填、地下室男孩、喜欢你从见色起意开始、玉奴(1v1.H)、南疆记事:密林诡境、亲了我,你要负责、在竹马的书包里发现了姨妈巾怎么办?、带着系统到处苏[快穿]、侍妾翻身宝典
从头到尾,皇帝维护的便是“皇后”这层身份的体面与尊荣,而不是何皇后本人。 钟意有些恍惚的睁开眼,不知怎么,就想起当初崔氏同她说的话了。 “那是初九宫宴,你祖母身体不适,未曾出席,太后便将我叫道身边说话,那位置离皇后很近,她发作的突然——要知道,估摸着日子,皇后原该正月十五临盆的。太后吓了一跳,我也惊住了,赶忙扶她进了内殿,又遣人去请陛下。” “太后留在内殿,我也陪着,秦王出生后,我还看了一眼。” “你傻了不成……我好歹也是国公夫人,每逢宫宴,便能见皇后一回,再则,即便我认不出,难道何夫人这个母亲也认不出女儿,那么多命妇都认不出皇后?” 钟意扶着墙壁,怔然坐起身,脑海里忽然闪过一个近乎荒唐的念头。 有没有可能,初九宫宴那日,阿娘见到的……其实是第二位皇后?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第一位皇后与第二位皇后必然生的非常像,甚至于……是双生姐妹。 钟意也曾做过母亲,她相信,世间不会有母亲认不出自己的孩子,何夫人也一样。 但她什么都没有说,也不觉得意外,这是不是说明,何家对于先后两位皇后的事情,其实心知肚明? 可是,钟意不得不去想一个有些费解的问题——假如那日出席宫宴的是第二位皇后,同一时间,第一位皇后在哪儿? 从时间顺序而言,她才是皇帝真正的原配嫡妻,然而出席宫宴,母仪天下的却是另一人,这等奇耻大辱,她居然忍了,何家也生生忍了? 前世,钟意也曾被皇帝不喜,然而那是因为李政太过偏爱她,影响子嗣的缘故。 事实上,皇帝尽管不喜,却也没为难过她,他的视线所及在乎天下,不会长久的拘束于内宅。 同时令两位皇后并存,于前者而言,绝对是极为难堪的羞辱,若非真的动怒,想必他是不会这么做的。 皇后忍了,何家也忍了,是因为他们碍不过皇帝威仪,还是因为他们理亏? 如果那两个宫人所说为真,确实有过另一位皇后的话…… 钟意在心里梳理一系列脉络。 皇帝登基之前,娶何家的女儿为妻,生下秦王世子睿,登基之后,又顺理成章的册立前者为皇后,后者为太子,那时候,他们的感情的确很深。 可是何家与何皇后在这段关系中,担当了极为不光彩的角色,皇帝登基没几年,便发现此事,随即娶小何氏入宫,生下了李政。 从皇帝对李政的态度,乃至于给予他生母皇后尊荣的待遇而言,他对小何氏应该是非常宠爱的。 出于某些不知名的原因,何皇后与何家都忍了下去。 后来,小何氏辞世,皇帝便将李政接到太极宫,亲自照看。 而这么做的缘由,很可能是他不信任何皇后,往深处揣度,小何氏的死,很可能同何皇后有关。 同时,太子失了圣心。 顺着这条思路来想,一切都能连成线了。 不,也不对。 这个小何氏,究竟是从哪里冒出来的? 何皇后的同胞姐妹,大族何氏的女郎,事先竟无一人得知? 难道何家在生下这个女郎之后,便将她送到别处教养了? 倘若真是如此,又怎么会留下何皇后,而将小何氏送走、叫她隐姓埋名? 钟意手指轻揉额头,思来想去,不知怎么,便想到李政身上了。 他们今生第一次见面,便是在青檀观。 他问她:“你为何会在此处?” 难道小何氏一出生,便被何家人送到青檀观里去了吗? 益阳长公主也在青檀观出家,她是不是认识小何氏? 而她与何皇后的不和,是不是因此而生? 青檀观是道观,难道小何氏也曾出家? 钟意出家之后,第一次在弘文馆见皇帝时,便是身着道袍,那时他怔然良久,是因女色失神,还是思及旧人? 二十年前,这座宫阙里,到底发生过怎样的故事? 又是什么力量,将这些过往封锁住,从此不现人世? 前世钟意做过秦王妃,也曾做过太子妃,在这座皇城中,也是能数得上号的人物,可这些过往,她却连一个字都不曾听过。 不过,有一个人,必然是知道的。 益阳长公主! 钟意坐起身,想往偏殿去寻她,顿了顿,忽又停住脚步。 她不会说的。 倘若钟意的猜测为真,那对于皇家,对于天下,都是石破天惊的大事,她先前连那院落的原主人都不肯讲,怎么会告知她那些旧事? 钟意重新瘫倒在塌上,不由自主的回想起前世今生无数次疑惑过的事情。 怨不得,皇后偏向太子睿,李政同母亲兄长也不怎么亲近。 而皇帝对所谓同胞所出的兄弟二人,态度也是迥然不同。 假设那些推论为真,何皇后竟能引而不发,除去维护嫡长序列之外,对太子睿与秦王政一视同仁,究竟是因她慈善宽宏,还是因为心机之深沉,远超常人? 小何氏的死,她有没有插手其中? 秦王政自幼顽劣的传闻,她有没有推波助澜? 还有,前世自己的死…… 是否同她有关? 这念头在心里转过,钟意便再也平静不下来了。 …… 到了四月,天气回暖,嘉寿殿前的花儿也都开了。 归德县主与和静县主在同一日出嫁,假期也逐渐近了,太后全力庇护这两个孙女,见她们有了归宿,既是欢喜,又是欣慰,正逢钟老夫人入宫相见,便顺势叫人请益阳长公主与钟意入宫,小聚一番。 钟意入得门去,便见太后端坐上首,身侧是祖母钟老夫人,下首处是皇后,再之下则是二位县主,倒有些怔住。 益阳长公主不轻不重的哼了声。 引着她们入内的女官低声解释道:“皇后娘娘是来商讨县主出嫁当日诸项事宜的。” 钟意轻轻应了一声,上前去同她们见礼,含笑在和静县主身侧坐了。 毕竟有喜事在,太后兴致高涨,对着皇后,都难得的露出几个笑脸,午间宴饮持续了一个多时辰,直到未时方歇。 钟老夫人留下同太后说话,益阳长公主与钟意看了天色,却是起身告辞,正逢皇后一道出殿,钟意便笑问道:“娘娘近来安好?” 皇后见她主动问询,有些诧异,却仍笑道:“还好,有劳居士挂心。” “我听闻娘娘宫中有几株翡翠牡丹,花瓣重重叠叠,雍容华贵,倒颇难得,”钟意笑着询问道:“不知是否有这个福气,前去一观。” “自无不可,”皇后极温婉的应了一声,又转向益阳长公主,和气道:“益阳也爱牡丹,是否要一起同行?” “免了,”益阳长公主不客气道:“我头有些晕,先行离去。”言罢,也不看皇后,同钟意一颔首,径直离去。 皇后被她下了情面,也不动气,反倒向钟意解释,轻声细语道:“益阳性情直爽,惯来如此,居士无须在意。” 钟意微笑道:“娘娘宽宏,雅量非常。” 皇后笑而不语。 钟意不是第一次进清宁宫,然而这一次,心中却没有了先前的赞叹感慨,多了几分叹息与怅然。 皇后带着她进了内殿,又吩咐人上茶,态度亲切,隐有热络。 “不必麻烦了,”钟意含笑推拒,道:“我有几句私密之语要同娘娘讲,请您屏退左右。” 皇后微怔,诧异笑道:“居士倒是吊起我的好奇心了。”言罢,又摆摆手,示意殿中宫人退下。 “明人不说暗话,我便开门见山了,”钟意手指摩挲着紫檀木的桌案,道:“还望娘娘不要见怪。” 皇后笑道:“这是自然。” “娘娘,”钟意莞尔,目光静静落在她面上,道:“杀死泾阳候世子的人……真的是李政吗?” 皇后猝不及防,面上笑意霎时僵住,虽然只是一瞬,但也足够被钟意捕捉到。 她心里忽然有些酸涩,叹口气,道:“是太子,对吗?” 第58章 旧事 在聪明人之间,那些暧昧的话是不需要的。 皇后的神情有转瞬阴冷,随即又恢复原态。 她没有肯定,但也没有否定,只道:“居士怎么会这样想?” “陛下对太子的态度,未免太冷淡了些,即便因“不类己”,也不必表露的那样明显。而当年事发之际,也正逢圣驾幸东都洛阳,不在长安。” 钟意垂下眼睫,轻声道:“再则,我打探之后发现,泾阳候世子的名声,其实也不怎么好,只是斯人已逝,尘埃落定,他又是苦主,也就没人愿意,再对已逝之人口出恶言了。” 皇后静默良久,倏然一笑,道:“居士果真聪慧,名不虚传。” 她既肯这样言说,便是默认了太子杀泾阳候世子一事,但钟意半分疑惑得到验证的释然也没有,反倒更觉沉郁,心中恻然。 “既然杀死泾阳候世子的是太子,”她抬起头,平视皇后,缓声道:“那为什么,罪名却落到了秦王头上?” “这都是已经过去很久的事情了,陛下那里过去了,太子那里过去了,秦王那里也过去了,”皇后神情微冷,淡淡道:“居士,你这样聪慧的人,不该自讨没趣。” 钟意莞尔,随即笑意落下,长叹口气:“娘娘,真的过去了吗?” “陛下不在长安,太上皇与太后并不理事,那段时间,宫中诸事便皆委托于皇后之手,”她平静的看着皇后,道:“事实上,泾阳候世子死后,也是娘娘通传长安,定了秦王罪名的,不是吗?” 皇后端丽的面孔微微泛白,连酒后新补的腮红,都遮不住半分。 可她仍然没有说话。 “娘娘,”钟意半合上眼,心中既酸涩,又有些难言的哀意:“对你而言,这些真的过去了吗?将太子的罪名洗清,加之于秦王身上,你一点都不觉得抱歉吗?” 皇后丹朱色的唇颤了颤,似乎想说什么,然而最后,却未曾开口,她合上眼,泪珠簌簌而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