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8小说 - 历史小说 - 重生六零甜丫头在线阅读 - 第95节

第95节

    没过多久,一温润光滑的小瓷碗显露出来,它比旁人生活所用晚一些,外面是淡雅明澈的青白瓷,碗的内璧仿佛用精细的笔触描着一对活泼俏皮的翠鸟,栩栩如生,颇有童趣。

    “这是青花瓷吗?”

    甜妹儿悄悄问道,对着手里的小瓷碗爱不释手。

    白老爷子笑赞道:“原来甜妹儿也知道瓷器啊!”

    反正他祖祖辈辈都是大夫,对瓷器什么都不懂,也听说过什么唐青花之类的,三岁娃娃能知道这词儿,很厉害的样子

    “傻兔崽子,眼瞎啊!这哪是青花瓷。”夏老爷子吐出一口烟雾,毫不客气吐槽。

    甜妹儿撅起嘴巴道:

    “我只知道青花瓷嘛!”

    对于瓷器,她只听过一首耳熟能详的好歌。

    叶老爷子维护孙女,怼夏老头:“那你知道它是啥子?”

    夏老爷子斜他一眼。

    然后,接过小瓷碗,先去用手轻轻敲打碗壁,便可以听到清脆的声音。

    举起来借着月光细瞅,薄薄的碗壁似乎变得透明起来。他随意一转手指,小瓷碗跟着转动,在仿佛浮动的朦胧月色下,两只翠鸟似乎生动起来,在嬉戏玩耍。

    “釉色青白,胎质坚致腻白,色泽温润如玉,这是影青瓷,瓷中珍品。”夏老爷子判断后,将它随意扔到丫头的手里。

    甜妹儿傻兮兮笑,想象着娘娘庙遍地大木箱,里头全是瓷碗瓷瓶,或者金银珠宝,或者装着各种武林秘籍的匣子。

    啪啪!

    小屁股挨了两下。

    甜妹儿终于回过神来,带着满满激情,撅着屁股继续挖掘、寻找神秘珍贵的宝藏。

    木箱宝贝匣子啥的都没见找。

    在影青瓷碗的周围,她倒是发现不少大小不一的碎瓷片儿,以及一个接近完整的瓷碗,碗璧里是一支海棠花。

    甜妹儿将之统统挖出来,有的竟然还是破碎瓷瓶一角,真是太可惜啦!

    转站其他地方,很多坏木头上都已经生长着一些青绿色喜阴植物,充满潮湿腐朽的味道,很多东西都已经破碎不堪,看不清原来模样,比如,有一本古书被毁掉大半,留下些残页。

    “看来这娘娘庙不简单。

    ”白老爷子下结论,虽然他不懂这影靑瓷器是啥东西。

    “夏老头也不简单吧!你收甜妹儿为徒究竟是——”叶老爷子对瓷器一点兴趣都没,只惦记着孙女。这么多年来,他都不知道夏家有啥特别的,小时候他们还一起长大呐!

    对此,夏老爷子回答的特别简单:“养老送终!”

    叶老爷子:……我家小孙女干嘛要给你养老送终!

    另外的一个枯木头下,有许多小瓷瓶,里头散发出难闻的味道,有的口璧上还有几只干枯昆虫的尸体。

    “臭老头师父,这都是啥啊!这是影青瓷吗?”甜妹儿捏着鼻子,指着一堆小瓶子,闷着声音问道。

    “傻兔崽子,你瞧这些瓶,有的已经有缺口与裂纹,从这些裂纹来看,它烧制的时间不长,工艺也不久……总之,不过是些青花粗瓷罢了。”

    甜美儿听得晕晕乎乎,直到最后一句,像是不值钱的样子,又继续挖掘其他地方。

    白老爷子灵敏的鼻子闻到草药味道儿,情不自禁蹲下来,仔细查探,发现里头很有可能是未知药方,制作的药粉或者药丸,不由小心翼翼将之一一捡起来。

    叶老爷子却把目光投向旁边的神像碎片,心里默默祈祷与道歉。

    碧山村的老人们,都对它们充满敬畏,仿佛一个不敬的想法和神情,都可能得罪这些神祇,哪怕它们已然破碎成片。

    “唔?爷爷你们快看,这里有两盏油灯!”甜妹儿指着埋在草丛与泥土堆里,已经被她用小木片,挖出来的一角。

    确实,两盏油壶比他们家里头的都要好一些,油盏璧上还刻有暗纹,可惜一盏损坏严重,另一盏似乎修修补补,还能用得上。

    叶老爷子与白老爷子,也蹲下来,帮她刨土挖坑。

    不多时,很多乱七八糟的旧物,出现在他们眼前?比如锈迹斑斑的剪刀、看不清字迹的印章、精巧的小铜锁、碎了半块的铜镜、黑漆漆的牛角……

    “唔,还挺多‘宝藏’的。要不是咱们今晚上来,恐怕还发现不了!”白老爷子把玩着手里的牛角,将它上面粘着的泥土,仔仔细细清理干净。

    “你二十年不上二碧山顶,村里人一向敬畏娘娘庙,又怎么可能来随意挖坑。”夏老爷子把空空的烟杆垂下,叹息一口气道。

    “咳咳!”白老爷子重重咳嗽两下,抬头望一眼朦胧的月光,皱眉道,“我没计算时间,你说他们现在出发没?咋要不要先躲起来?”

    兴致勃勃的甜妹儿,从土坑里抠出一整块旧脏布,隐隐约约看出布原本是红色的,被泥土染灰,且它似乎包裹着什么块状的东西。

    “我来吧!”

    白老爷子十分温柔地对待这个大家伙。

    用硬木块一点点挑开布,第一层很薄,基本快与泥土黏为一体,轻轻挑开它,再下面,又是一层鲜红布,里头还是包裹着一沓厚厚方块物品的鲜红布。

    甜妹儿的目光充满期待,这红布竟然包裹的如此严密,管它里头的宝藏最后属于谁的,挖宝的过程是快乐无限的。

    叶老爷子好笑摇摇头,单单这些泥土的红布,细腻光滑柔软,就已经是宝,却不是他们村里人能穿得上的。

    白老爷子,将鲜红的布一层一层剥开,就在里头的东西块要露出真面目时——

    “啊啊啊!”

    山下头,似乎传来几声年轻男女的尖叫?

    作者有话要说:  叶子:长长长啊~

    影青瓷,汉族瓷器珍品,百度的,哈哈……显得夏老头博学一点,以后才好教出坏脾气丫头以及——嘘!

    **

    话说晚上的山里头,夏天最多的是蚊虫,那这么美腻——不过天气凉爽倒是真的。

    叶子爸之前在二?山,山腰处某水厂上班。

    噗哈哈,真的不是叶子不会起名,只是把现实的山变了个字而已,还真有二~三~,这是某著名山系。

    既然是水厂,山上水质超好,绝对是避暑好去处。

    夏天天热的时候,西瓜放在流动的活水假山池里,跟放冰箱一样一样的,爽!

    在平地,太阳晒,在山上晚上凉风习习,得盖比较厚的被子,唔——,想起曾经去那挖玩的时候。

    **

    第91章 月夜坟林事

    年轻气盛的声音, 像划破长空的鸣笛, 尖锐刺耳, 穿破整个二碧山, 还能反射回来三五声回音, 惊吓到山间一群或沉睡或半夜活泼的鸟雀虫蛙们。

    山下的村民们‘心知肚明’,相视一笑, 互相爆料对方年轻时的丑事儿。

    “唔?又有小伙子小姑娘, 去二碧山打牙祭, 然后被吓傻了吧?”

    “说不定是去偷偷摸摸见面, 嘿嘿嘿——”

    “现在人人能吃饱喝足,他们这是闲的无聊!话说八年前,我记得你上二碧山,去坟林那边,被蛙子他……”

    “得,别说半夜三更, 我那加入外村的大妹子,白天去挖野菜的时候……”

    二碧山与三碧山,两座青山都没有啥野猪狼熊瞎子之类的凶兽, 山脚下还有不少户人家。

    先前队里活干完,不少村民都会上山挖野菜、采野果、下陷阱, 被相互吓到,已经成为村里头的一种乐事儿。

    **

    半山腰处,李勇峰、崔玉涛、李娇红三位同志,可不认为这是一件乐事儿。

    今夜月色暗淡, 青山草深林密,枯枝烂叶覆盖的泥土,杂草叶的山间夜露,到处乱飞的蚊虫,树叶沙沙沙声音,树影摇晃……恐怖的气氛从一开始,就环绕着三人。

    “我们还是回去吧!明日白天再来。”崔玉涛用一根长竹竿努力打草惊蛇,轻了怕没效果,重了泥土山露倒出飞。

    啪!

    打掉一个蚊子!

    李娇红激烈反驳道:

    “当然不行,村里头砖不是用来修队部仓库,就是用来造大食堂,咱们要建造二十个高炉,根本不够数儿。”

    碧山村娘娘庙是无意中听几个老人说的,建国后已经拆掉。

    据年轻人说,村里很少人上来,他们要是去挖里头的东西,三村会有一溜达老人,会直接上吊一百白了。当初砸庙,就有三个老人,被气没啦,他们说得有板有眼,一副煞有其事的样子。

    李勇峰想起自家奶奶,想要放弃娘娘庙的砖头,提议他们先修两座高炉,炼得铁拿到县城公社里,要是能让他们满意,一定能得到大帮助的。

    崔玉涛觉得村里头老人们都不错,尤其是白老爷子白老太太,他旁敲侧击问了几句白老太太,便同意峰子的方法。

    李娇红认为,来回一趟县城不容易,公社里好多地方都建数十小高炉,他们建两个不是笑话嘛?先建二十个,好把第一批钢铁都炼出来。

    娘娘庙不行,不是还有坟砖。

    她听说,北方树木少的地方,有的人偷偷摸摸将棺材板都——

    李勇峰,崔玉涛:……村里比县城要难搞得多。

    县城不缺砖头,木材都是由附近山林砍去的,城里头的树林也在砍,至于铁,家家户户都提供,还可以去河里头淘铁沙,据说,县城附近一座山发现铁矿。

    激烈讨论一番后,三人决定,背着村里的老人,来娘娘庙瞅瞅,要不要把砖头们,运下去。

    不明刺球飞入打到脸上或身上,蜇红一大片嫩rou。那些藤蔓树枝趁机挂在衣裤上,衣服裤子划开几道细口子,夏天穿得都是单衣,里头rou也是生疼生疼的。

    只是前面的山路仅是身疼。

    越往后,越看不清路,看哪都觉得黑黢黢一片,心里渐渐慌张起来。

    当到达半山腰,看着一座座长着荒草的坟堆,旁边还有各种树,有的坟茔旁丢着一些旧盆烂碗,周围有一些残砖碎瓦。

    “这——这就是坟——林吗?”

    三人害怕得心砰砰直跳,两腿也禁不住软绵绵的,鼻子也似乎很奇怪的味道,不知道味源在哪里,或者说坟墓里尸体腐烂的味道。

    在很多人心中,坟地就是埋死人的地方,这里一定有死人的鬼魂。而且,大多数人都是从小听鬼怪故事长大的。

    李勇峰三人,明明知道这世界上并没有鬼,老师书本上也讲过不怕鬼的故事,但心里头就是偏偏怕得要命。

    当然,有人也相当爱面子。

    “这里好多……好多砖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