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8小说 - 历史小说 - 荣锦路在线阅读 - 第57节

第57节

    另外,在大齐,三品以上的诰命夫人也是可以拟折上奏的,不过这上奏的对象是卫皇后和谢太后而已,这些诰命夫人都是嫡妻出身,没有谁是愿意看到一个妾室对嫡妻不敬,即便这是皇家,是后宫之中。

    若是宫中都不重礼法,不分嫡庶,如先帝时期一般,大臣们也以纷纷效仿,以此为荣,宠妾灭妻,那大齐的嫡妻还有什么地位可言?先帝时期,便是如此,宫中谢太后一开始被逼得紧锁宫门不出,宫外有多少正室被逼得尊严扫地,连孩子都护不住,和离甚至自杀得都不在少数。

    凡是经历过那段时期的,没有人愿意回首,再经历过一次这样的事情,特别是一些宗室王妃,当年险些被废得不再少数,对妾室挑衅正妻的行为,可谓是厌恶之极。

    对于何妃,卫皇后只是冷冷地扫了一眼,根本就没有搭理的意思。

    一旁的淑妃,看卫皇后没有说话的意思,才出声道:“何妃倒是有自知之明,既然知道这礼是受不起的,就应更该对着皇后娘娘还大礼,以示自己对娘娘的尊敬不是?本宫相信何妃meimei是最懂礼仪尊卑不是?”

    如今的后宫之中,除了大皇子魏王的生母德妃,便只有她位列四妃,而德妃同魏王一般身子一直不好,在宫中闭门不出,这样的场合只有她身份最高,能在何妃和卫皇后说话时插的上话,其余的人,不是不便,就是不能。

    沈皎看着淑妃巧笑倩兮地说着这些充满警告和威胁的话,好似玩笑一般,但这样的话,不仅维护了卫皇后的尊贵,更让何妃不得不对着卫皇后行大礼,如此,卫皇后不仅没有因为何妃而颜面尽扫,反而会告诉众人,卫皇后的地位尊崇,不会因为何妃而有所动摇。

    何妃在淑妃的话落后,心中怒火翻滚。淑妃的话,虽然令她生气,但也仅仅是生气,在宫中这么多年,什么话没听过,什么事没经历过,淑妃的这些话,还不值得她动怒。

    看着皇后在一旁从始至终,都是一副高高在上,对她不屑一顾,连话不自己回答,而让一旁的淑妃出头,对于皇后对她的态度,她真是气愤极了,皇后永远是清高自持的模样,似乎她们这些妃嫔都入不了她的眼,这让她如何不厌恶愤恨。

    但此时,因着淑妃的话,她只能忍下,她不可能在众人面前认下自己是不分尊卑之人,毕竟天和帝谢太后是最重礼法尊卑的。

    何妃拉着一旁的正要对着淑妃出言顶撞的永宁公主,一齐对着一旁的卫皇后行大礼:“臣妾参见皇后娘娘。”

    “儿臣给母后请安。”永宁公主不情不愿地跟着一旁的何妃行礼道。

    “起吧。”卫皇后在何妃和永宁公主行完礼后叫起,就不再理会二人,然后对着一旁的女官道:“去兴庆宫。”

    随后,内监唱喏,众人按照品级,一同朝兴庆宫中而去。

    能进入凤仪宫的人不多,而能被恩赏进入兴庆宫的人更少。

    谢太后已经多年不问事,宫中和命妇的一应事宜全由卫皇后打理,从不插手,平日里只在兴庆宫礼佛,喜爱清净,便是平常的宫宴也见不到谢太后的身影。

    所以,能进入兴庆宫的,除了谢太后的血脉至亲,宗室的王妃,朝中重臣和镇守边关的将领的家眷,以示恩典。

    谢太后召见众人的时间并不长,只是对一些重臣家眷问候了一番,表示皇室对其的看重,然后和宗室众人叙了些话,便示意众人可以退下,可以前往太清宫入席了,身边只留下卫皇后一人。

    沈皎出了兴庆宫后,和淑惠长公主请示了一下,便朝着对自己笑着招手的谢晴走了过去。

    “阿晴,好久不见。”沈皎和谢晴的手拉在一起,关心地问道:“最近还好吗?”

    “元嘉,之前多谢你,若不是你让我提醒祖父和父亲他们,早有准备,不然……”谢晴的话没有说完,谁能想到晋王会像一条疯狗似的在朝上不分青红皂白地乱咬,好似要将每个人撕下一块儿血淋淋的rou来,特别是对谢家敌意很大,若不是事先早有准备,谢家这种武将出身,不善言辞的人,真的对晋王应付不来。

    “元嘉,真的谢谢你。”谢晴真诚地道谢道:“祖父说,谢家欠你一个人情。”她虽然不清楚阿皎为什么知道这个消息,但能告诉她,必然是冒着巨大的风险的。

    “和舅外祖父说一声,不过一句话的事,不用如此。”沈皎说完后,看向谢晴,“不过,你欠我一个人情就好了。”

    “好。”谢晴回答的很是郑重。

    “元嘉,我将自己的想法和祖父说了。”

    第115章 万寿节

    太清宫

    宫中的乐人合奏着, 仿效百鸟朝鸣般,内外肃然,半空中仿若鸾凤和鸣, 高贵优美, 动人心弦, 仿若仙乐。

    天和帝高坐于御座上,卫皇后和谢太后坐于其旁,阁臣, 王爵公侯和各国使节坐于殿中, 群僚和外使随员坐于殿外两廊,家眷坐于其身旁。

    一曲完后,乐人退下, 接下来便是向天和帝进献贺礼的时间了。

    在大齐,按照身份,由太子开始祝寿献礼,然后是诸皇子, 接着是各国的使节,再然后是宗室诸王和群臣献礼。而未出嫁的公主则是在皇子后献礼, 皇孙在其之后,出嫁的公主则是和夫家一同了。

    至于皇后和诸妃的礼物,则不会在太清宫中直接进献, 毕竟是后宫女眷, 有些贺礼也不适宜拿到朝堂上来展示。

    “太子和诸皇子献礼。”胡喜唱到。

    “儿臣祝父皇天保九如, 圣体永康。”太子说完后, 站在一旁的内侍便立时唱到:“太子,进百寿图一幅。”

    “此为儿臣所作,还望父皇包涵。”

    这时,后面的内侍便将此图缓缓展开,一百个不同形态的寿字,排列在图上,笔法飘逸,铁画银钩,气势勃然,不说别的,单是要写好这一个个不同的寿字,便极为不易了,更何况要将其排列出美感。

    “太子有心了。”天和帝点了点头,含笑道,俨然心情不错,特别是在听到太子说这是其亲自所做后,脸上的笑意更大,

    “回头将这幅百寿图挂到紫宸宫。”天和帝对着身旁的胡喜吩咐道。

    “是。”

    “儿臣谢父皇恩典。”

    太子笑着谢恩行礼后退下,宠辱不惊,储君之风尽显,之后便是按照长幼之序,从魏王依次献礼。

    魏王没有什么特别之处,按照惯例,送了一对带寿字的玉瓶,和前几年一样,没有什么出彩之处,但也挑不出错来。

    勇王抱病在家,没有出席今日的宴会,原勇王妃被降为侧妃后,勇王妃一直空缺,只是命人进献了一件青铜杯。

    接下来便是晋王,晋王很是意气风发地走上前去,身后跟着由四个内侍一同抬进的一个巨大的青花万寿瓷瓶,对着天和帝拜道:“儿臣祝父皇寿与天齐,万寿无疆。”

    沈皎看着晋王身旁的青花瓷瓶,俨然是精心烧制而成。整个瓶体用青花釉写满一万个不同形体的隶书“寿”字,其寓意正如同之前晋王的祝寿词一般,此为万寿无疆。

    以大齐工匠的水平,能烧制出这样的一个不小的瓷瓶,并在其上面绘上一万个不同的寿字,可谓是万分艰难,便是烧制出,其所耗费的人力物力等银钱,绝对是不可胜数。若无意外,晋王今日进贡的礼物,可算得上是诸皇子的贺礼中最为贵重的了。

    至于是不是最用心,便不好说了。

    天和帝看着这万寿青花瓷瓶,点了点头,道了声:“不错。”也没有多说什么,便摆手示意其退下了。

    晋王告退时,明显没有了之前的意气风发,反而带着些失望和懊恼。

    接下来,其余诸皇子中,年龄还小,没有出宫建府的皇子,送的礼物价值稍微轻一些,至于赵王韩王,接如魏王一般,贺礼皆是贵重而不失礼即可,而燕王的贺礼却有些新意,是一件由象牙雕制的群仙祝寿龙船,虽然不是极为贵重,但胜在精致小巧,龙船分三层,每一层雕制的人物都栩栩如生,生动形象,灵气逼人。

    对于这件贺礼,天和帝还特意让人拿到自己面前欣赏了一下,虽然没说什么,但只这番动作便足以说明一切了。

    诸皇子贺礼结束后,便是公主进献寿礼,因着礼同公主的身份,沈皎也属于这一批。

    比起诸皇子费劲心思搜罗各种贵重的寿礼以博得天和帝的喜爱,公主们虽然也有些发愁,但却简单多了,毕竟有什么能比自己亲手做得更有孝心呢?

    况且,因着女儿少的缘故,天和帝对,公主们很是宽容,特别是作为唯一没有出嫁的女儿五公主。

    “儿臣祝父皇洪福齐天,寿与天齐。”五公主笑盈盈地祝寿道。

    “五公主进蜀锦长袍一件。”内侍唱道。

    “亲手做得?”天和帝和蔼地问道,然后对一旁的胡喜道:“拿过来让朕瞧瞧。”

    “儿臣亲手所做才敢拿到父皇面前,才是儿臣的孝心。”五公主回道。

    天和帝看着眼前的长袍,针线缜密,上面仙鹤等图案虽比不上自己平日里的衣裳,上面的寿字也无论是绣工还是字的水平都只算得上一般,但意义可是大不一样。

    “朕的五公主就是心灵手巧,蕙质兰心。”天和帝夸奖道,然后又吩咐道:“将这衣服拿回紫宸宫收起来。”

    “儿臣谢父皇夸奖。”五公主笑着谢恩到。

    一旁的胡喜立时将衣服接下,应是。看着手中这连宫中最普通的绣娘十分之一都比不上的衣服,胡喜吩咐着一旁的内侍小心收起来。这公主自然不能和普通绣娘相比,这能做出一件衣服来就是好的,就会被陛下喜欢,毕竟之前几年几位公主送的都是一些小物件的绣品,五公主能做出一件常服,就是好的。

    特别是最近永宁公主和其驸马的事情又闹到了陛下面前,外面到处传皇家公主骄横跋扈,目无王法,仗着身份对丈夫和夫家肆意欺凌,损害了皇室的名誉,陛下正有些恼怒,如今五公主的贺礼正好说明了皇家公主也是蕙质兰心的,也是心灵手巧的,更是孝心可嘉,而永宁公主只是个例,毕竟其她公主也都是夫妻不是?

    下方众人看着五公主的贺礼,居然和太子得到一样的被收入紫宸宫的待遇,并被天和帝赞扬,这连太子都比不上,看着五公主的圣宠,不禁在心中各自算计起来。

    五公主看着便不是永宁公主骄纵跋扈的性子,娶这样一位公主回去,对家族的帮助不言而喻。公主都有些脾性,毕竟是天之娇女,在正常不过,可要是向永宁公主一般,娶回去究竟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便需要好好权衡了。

    一旁的晋王看着五公主只准备了一件衣服,就被自己父皇如此赞誉看重,出尽了风头,心中怒火中烧,他的那件寿礼可是从半年前就开始烧制,废了不知多少银钱,就得了句不错。

    而太子和五公主呢?

    晋王的脸色越来越难看,因着知道这是天和帝的寿宴,才勉强压制住了怒火,低声嘟囔了一句:“父皇偏心至极。”

    坐在一旁的晋王妃听到这句话,嘴角微微抽动,对晋王没有丝毫要关心的意思,端庄地坐在一旁,正色低声道:“殿下,这是宫宴。”

    说完,也不待晋王回话,只是继续将目光放在殿中的少女身上,完全没有灾搭理晋王的意思了。

    第116章 寿礼

    沈皎从容的走到殿中, 对着天和帝贺寿道:“  能当浊世为清世,始见君心是佛心。九野黎民耕浩浩,百蛮朝骑日駸駸。今朝献寿将何比, 愿似庄椿一万寻。”

    “元嘉祝皇舅舅万寿无疆, 寿与天齐。”

    “元嘉郡主进温凉玉圭一件。”

    “温凉玉圭?拿来给朕瞧瞧。”天和帝笑着吩咐道, 眼中带着好奇。

    内侍将玉圭呈上,只见一枚刻着“日月星辰”和“海水江崖”的玉圭被放在紫檀木所制的盒子中,上手拿起盒中的玉圭, 眼中不禁有些诧异, “此玉上温夏凉,倒也不愧温凉玉圭之名。”

    “一温一凉之感,能生于一块玉之上, 倒真是奇特。”天和帝把玩着手中的玉圭,赞道:“这样的玉,怕是天下也难有第二件,元嘉能寻到此物给朕祝寿, 当真是孝心有加。”

    晋王听到天和帝这样的话,刚刚平息的怒火又再次兴起, 他的父皇还真是一如既往的偏爱元嘉,给父皇送礼,谁不是花了千百个心思, 如此说来谁不是孝心有加?

    只偏偏称赞元嘉一人, 也不知道其究竟给父皇灌了什么迷魂汤, 让他父皇的心偏成这样。

    “此物是元嘉机缘巧合之下, 在一位商人那里得到的,见此玉温凉双生,实为罕见,便命人将此玉雕成玉圭,进于皇舅舅为寿礼。”沈皎将此物的来处一一说出。

    听到沈皎的话,天和帝深深地看了一眼沈皎,之后笑道:“元嘉有心,胡喜,在朕身旁为郡主设座。”

    “是。”胡喜没有任何诧异地应道,这几乎是每次宫宴上必然会发生的事情,之前元嘉郡主还小时,陛下还经常将元嘉郡主一同抱在龙椅上和自己同坐。

    这些年,随着元嘉郡主年长,在和男子同坐终究是有些不便,陛下才会让人将自己的御座旁给元嘉郡主设座。

    “元嘉谢皇舅舅恩典。”沈皎谢恩后,从容地向前方,天和帝的御座旁走去。然后安然地坐在天和帝的身旁,和天和帝同桌。

    大齐朝臣看着元嘉郡主一如既往的圣宠,早已习以为常,但心中盘算地更为厉害,和五公主比起来,元嘉郡主能给一个家族带来的助力似乎更大。

    至于来朝恭贺的各国使节,看向御座旁边的沈皎,很是诧异和惊奇,不少人开始和一旁自己一国的随使开始小声交谈起来。

    沈皎坐在位上,她觉得自古以来当权者将自己的座位放得最前方和高高在上,不是没有道理的,除了表示自己的地位外,更能够将众人的各种表情行为尽收眼底。

    沈皎环顾了四周,对众人对她的各种羡慕,嫉妒,厌恶,算计等等的目光视而不见,心中没有半分波澜,最终将目光,停在了卫赜的身上,她已经有好久没有见到卫赜了,算一算已经有一个多月的时间了。

    这些年,她和卫赜还从没有分别过如此之久。

    她的心,在这些天,思念着,卫赜。

    正在这时,卫赜突然抬头,对着沈皎望去,让沈皎触不及防地和卫赜对视在了一起,但只是一瞬,她便立时错了回去。

    这是天和帝的寿宴,她又坐在如此万众瞩目的位置,自是要万分小心,刚刚晋王看着时,那眼中的嫉恨,她不是没看见,自是要万分小心。

    虽然只是一瞬,但卫赜眼中的思念和情意,她却是感受的分明。

    这样互相思念着的感觉,她觉得感觉,似乎很温暖,很不错。

    坐在下方的卫赜,在和沈皎对视后,看着上方已经长成少女的女孩,眉眼间染上了些温暖和笑意,但放在袖中的左手却紧紧地握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