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8小说 - 历史小说 - 长命女在线阅读 - 第95节

第95节

    萧礼道:“血溅公主襟前,还有什么情?”

    表弟还是向着自己的,桓琚嘟囔一声:“阿姣……”

    萧礼没有听清楚:“圣人?”

    “你说说。”

    萧礼道:“公主是圣人的女儿,那是圣人的家事,臣等不便过问。臣只说谋逆案。”

    “说下去。”

    “崔颖是个能干的人,圣人知人善任。不过……表兄,表弟的提醒,我至今还记得二十年前的事情,梦中边关锋火,常把我惊醒,再也无法入睡。杜云的母亲姓萧,虽与我出了五服,仍需尊一声姑母。杜云诸母皆出身望族,万望圣人对诸姓加以安抚。即便是杜氏宗族,也不是没有纯臣。”【1】

    【当年的事情我当然也记得!】桓琚狠狠地捶打,拳头不断地落在御案上,萧礼膝行向上抱住了他的手臂:“表兄!”

    桓琚挣开萧礼,又将萧礼抱住,泪流满面:“阿姣!阿姣!我一向以为自己做得很好,纵有妃嫔皇后仍不失尊严,中宫无子仍然保她尊贵。敬她的母亲高于诸妇人之上,外戚之家笏满床。那个毒妇,杜氏,她、她、她居然说,做了皇后是前世不修!她怎能如此?怎能如此?”

    帝王展现了他柔软的一面,表弟也心疼不已,回抱住桓琚,萧礼哽咽道:“受国之垢

    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她这般说你,可见你是天子。”【2】

    表兄弟俩相拥而泣,良久乃止。桓琚不好意思地擦着眼泪:“嗐,我怎么跟阿姣一样爱哭啦?”

    萧礼爬起来,扭头便走,桓琚一把攥住他的衣摆:“回来,回来,你是大理,岂能置身事外?你的意思我也明白啦,趁我还能做得动,将家国天下归拢归拢,才好交给三郎呀。不要让我等太久,我也等不了多久。让程为一陪你去政事堂。”

    萧礼郑重下拜:“臣领旨。”

    ~~~~~~~~~~~~~~

    杜家出事的消息到第二天京城中大部分人才有所耳闻,这些人里面就包括了梁玉。

    由于各种原因,她知道消息算晚的。

    头一天,消息灵通之士嗅到了气味不对。第二天一早,朝上便炸开了。梁家都是散官,也不是每天都上朝,也不是每个人都够格去上朝。直到下午外面传开了,梁府上下才知道这件事情,知道的还不全。

    彼时梁满仓最倚重的宋奇因为公事无法脱身,是宋义抽了个空过来告知梁府此事的。宋义此来还有一个任务——问一下梁玉跟丰邑公主到底是怎么“谈”的,怎么就谈出一个谋逆案来了。

    梁玉依旧是在梁满仓的书房里见的宋义,宋义匆匆将事情讲了:“丰邑公主首告杜氏谋逆,杜驸马父子系狱,杜府被周明都封锁,杜皇后亦下掖庭。三娘,你究竟与丰邑公主聊了些什么?”

    梁满仓揣着手蜷在一边,听完前情,吃惊地从个虾米抻成支笔杆,直挺挺弹起来站到女儿面前:“三娘?你都干了啥?”哑巴了都没能碍着你作夭啊!干得好!

    梁玉认真听完,慢慢地写道:不是我的主意,我只劝她离婚。

    想了想,又添了一句:不离婚恐为杜氏所害。

    宋义想了想,道:“那便对上了,丰邑公主的录事伍繁被杜驸马斩杀在公主面前,所以公主害怕了,索性就降驸马告发了。”刚好给皇帝提供了一个契机。

    梁玉写道:眼下情势如何?

    “很不好,”宋义诚实地说,“圣人点了萧司空、黄侍中、纪京兆会同大理寺、御史台审理此案。三娘可知,即便是谋逆案,审理也不用这么多人的,主事者一人,余者听命而已,待查明案情,判罚时才用得着大臣廷议。”

    梁玉写:为何?

    宋义道:“大哥说,圣人为求稳妥罢了。如果稳妥不能如愿,接下来就是暴风骤雨了。”

    梁玉摇摇头:晚了。

    宋义是知道梁玉的,虽然有各种底子浅薄带来的问题,但是敏锐。宋义忙问:“三娘何出此言?”

    梁玉写道:叶拦马告凌。

    这件事情大家都知道的,叶勤是高阳郡王的旧仆,拦了卢会的马,一状告翻了凌庆。酷吏,不是你不愿意扯他进来,他就会甘于寂寞的。总有个事情会把他扯进去,不扯,他自己削尖了头也要往里钻。

    宋义拍案而起:“想到一起去了!大哥也是这么说的!大哥命我来见梁翁与三娘,就是要提醒此事,万不可招惹酷吏。纵然对杜氏不满,对德妃的憾事有怒,也不可给酷吏提供借口。”

    梁满仓急忙说:“不敢不敢,我叫他们都许瞎说!谁惹事儿,就都赶出家门,别跟我的姓了。”

    梁玉也写道:我未安排。

    宋义道:“我这便去告诉大哥好叫他放心。如今纪公不得不扑在谋逆案上,京兆的事情千头百绪,我大哥也忙得紧。”

    梁玉做了个请的手势,心里却非常的不安——宋奇说过,酷吏是没有“停止”这个选项的。他们就像一匹疯马,遇谁踩谁,直到口吐白沫疯死倒地,又或者被壮士中途截杀。如果不及时制止,他们一定会奔向太子。

    梁玉站了起来,梁满仓道:“你要干啥?别猴!”

    梁玉写道:见三郎。让他别生气。

    梁满仓道:“哦,那这样也成。”

    梁玉笑笑,先去见南氏。南氏认了常用的一、二百字,个个认得,写出来却缺胳膊少腿儿,只能靠字型去猜。一个个写得拳头一般大,复杂一点的笔画糊成个黑团。好在她只要认字就行了,会不会写都没关系。

    梁玉写道:我见三郎去,阿娘有话要带么?

    南氏连认带猜,认得个“我”“三”“娘”,急出一头汗:“你要娘干啥?”

    黄娘子低声读了,南氏说:“嗳,那好,你……”她本想叫女儿照顾外孙,一想女儿也哑了,这怎么个照顾法呢?最后憋出一句来:“那跟他说,好好孝顺圣人。药人的不吃,违法的不干。”

    梁玉心头像被人拿大锤捶了一记,半晌没喘过气来,憋着气点点头,抖着手写:我去了。

    第82章 不如人愿

    东方未明, 梁玉起了个大早。现在却不是出行的时候, 一则坊门未开,二则最早出门的一拨人里是官员居多的——他们得上早朝。在乡下的时候, 穷人天天早起干活, 最大的愿望是当个大大的地主, 每天可以睡到日上三竿, 到了京城才知道, 越大的官儿起得越早, 真是闻者伤心。

    慢悠悠地去吃早饭,梁家的三餐都是聚在一起吃的。踏进门槛,梁玉就觉得有些不大对头, 一看南氏,正正经经的出门打扮。南氏看到她, 先说:“你坐下,我跟你一道去宫里。”

    【对哦, 阿娘也有门籍的。】

    南氏经过了仔细的思考,认为还是得亲自看着闺女点儿。她如今对于离开自己视线的儿女都有一种焦虑感, 尤其是梁玉, 三个闺女就剩下这一个了,还成了个哑巴, 不担心的就不是亲娘了。

    梁玉点点头, 示意:好。

    梁满仓敲敲盘子:“开饭吧。”

    杜家的遭遇梁家已经知道了, 无论主仆心里都不免有些大仇得报的快意。活该!谋逆!可不得好好杀一杀吗?谁家亲人被害死了, 听到仇人遭了报应不开心呢?好在梁家进京之后遇到的打击不少, 心里高兴,也没有将这份快意说出来。

    梁满仓心道,偷着乐就得了,现在可不是得意的时候。啥时候杜家真完了,啥时再杀鸡宰羊也不迟。

    默默吃完一顿早饭,南氏与梁玉同车往东宫去。南氏低声问道:“玉啊,你想去干啥?金的仇现在就能报吗?”她是想给闺女壮声势,又不想女儿太鲁莽。

    梁玉摇摇头,她这一去,落在旁人眼里,一定是去提醒太子不要忘记了杀母之仇的。但是不去又不行,大姐叫杜家人给害了,现在杜家人倒霉了,梁家没有点表示,岂不太诡异?为了安所有人的心,也得有人跑这一趟。

    再者,她也想去看看桓嶷、给桓嶷定定神。她本心并不想催促这件事情。催得太急根本是在帮倒忙,万一皇帝不耐烦了,换了卢会上场怎么办?!还嫌死的人不够多吗?她只是希望在这种时候能够陪一陪桓嶷,给桓嶷稳一稳神。桓嶷现在有什么人陪呢?他可能会有许多的属官,但总不会如一个哑巴姨母能够提供足够安静的陪伴,让他冷静思考。太子一旦冷静下来,这事就稳了。

    南氏识字不多,梁玉便在吕娘子手上写了几个字,由吕娘子代为翻译。

    南氏听了,叹了一口气,说:“也对,三郎能安稳了比什么都强。金也得是这么想的,当娘的人啊。”

    【那是当然,他虽为太子,但是朝中的博弈他很难插手。一个太子,闹得太凶那是找死。】对这一点梁玉是非常有经验的,进京前后,梁满仓从很听她的意见到将她闪在一边,其中的变化就能说明一切了。固然有“疼闺女就把她娇养在家里不要cao心”的想法,也未尝没有“你老子还是你老子”的底线。

    让桓嶷稳住吧,对仇人的痛恨稍有表示就可以了,不要太锋芒毕露了。皇帝肯定还是需要稳定的,不然就不会派萧司空他们出面,宋奇也不至于着急把宋义派过来通气了。千万不能把皇帝给逼急了。

    君臣在朝会,母女二人便进了东宫。她二人都有门籍,入宫是没有阻拦的,守门的军士、迎接陪同的宦官宫人都有些侧目——这二位怕不是来催促太子为母报仇的吧?

    说她们不恨杜皇后,谁信呐?

    母女两个还就能沉得住气,在东宫直等到下午也不见有什么焦虑。梁玉在东宫熟门熟路,还扯过了纸来,教了南氏两个字。午饭是在东宫吃的,上菜之前,先有宦官拿银匙银箸将每道菜都尝了一口才献上。

    两人无声地吃完饭,消化得差不多了桓嶷才回来。

    见到外祖母和姨母,桓嶷略带疲惫的脸色重又振奋了起来:“外婆!三姨!”

    南氏颤抖着起身:“三郎啊!哎,累了吧?吃了吗?”

    三人让了一回,重又坐到了一起,桓嶷瞄了眼纸,上面工整的是梁玉的笔迹这个他认识,另一个歪歪斜斜不成体的就是南氏的字了。桓嶷用力捏一下鼻子:“看来是都知道了。没那么快有结果的。”

    南氏忙说:“我跟她过来不是催你,知道你们都难。”不难能把一件明明白白的事儿拖到现在?

    【还是外家懂事。】桓嶷道:“事关重大,审案子嘛,总要理个前因后果,讲求个证据的。”更要命的是,李淑妃设法给桓嶷传了一个消息——丰邑公主是真的有身孕了。这事便与杜云说的“公主面养挑衅驸马”合上了,眼看谋逆案里又得掺进一桩皇室丑闻,桓嶷糟心得无以复加。

    【朝上还得掰扯个十天半个月的,】梁玉心里翻了个白眼,【这都算快的了。圣人还想废后,估摸着这事儿更麻烦。毕竟杜皇后一直以来口碑还不错。】

    南氏道:“我们在家的时候就说好了,不是来催你的。就是来看看你,叫你别心慌。你的心定了,该怎么干咱们都听你的。”

    她老年人说话缓慢,桓嶷耐心地听完,答道:“是,我明白的。”

    梁玉慢慢地写道:国家大事,不要冲动。

    桓嶷看了一眼,答道:“我有耐心。”道理他都明白,他等就是了。

    梁玉拉过他的手,在手心里写字:你有心事。

    两个少男少女说这个话题,桓嶷苦笑了一声,脸上一红,低声道:“这个么……三姨,淑妃娘娘的消息,大姐有孕了。”

    梁玉写道:外间有传闻。

    桓嶷道:“我知道,只是没想到竟是真的。这事是没办法瞒下去的,到时候又是一场官司。三姨,你可以为阿姨喊冤,绝不能再与大姐交往过密了。”

    梁玉写道:我曾劝她离婚。

    桓嶷道:“这个无妨。”

    梁玉将写过的纸都留给桓嶷,最后写了一张:这些你拿着,不要让人胡说我们来迫你。那对你不好。

    等他看完,梁玉将最后一张纸就手扔进炭盆里烧了。

    上好的纸被木炭引燃,火苗往上一蹿,在熏笼上舔了一口又伏了下去。

    南氏道:“那我们得走了啊。”

    桓嶷犹豫了一下,他很想让这两位亲人多留一会儿,终于忍痛道:“路上小心,近来什么事都不要参与。”

    “哎。”南氏沉沉地答应了。

    梁玉心道,但愿不要再横生枝节了。

    ~~~~~~~~~~~~~~~~~

    事情却又并不如人所愿。

    事发当天。

    崔颖向桓琚呈上了杜云的口供,桓琚大怒,大骂杜云:“污蔑公主、全无心肝!”又嫌弃崔颖糊涂,居然纠缠细枝末节,不去审谋逆案。

    桓琚训斥崔颖,将萧、黄、纪三人惊出一身冷汗,崔颖都不行了,难道要上卢会?黄赞抢先说:“圣人息怒,崔颖就是太直白了,有什么事都不知道瞒一下。”

    桓琚骂道:“他年轻直白,你也是吗?还有你们,我是让你们查杜云有什么冤屈的吗?”

    皇帝公然撕破了脸皮,毫不掩饰他宁愿不要脸也要置杜氏于死地的决心。萧、黄、纪不再争执,一齐跪倒:“臣惶恐,臣领旨。”

    三人挟崔颖、萧礼回了政事堂,萧司空道:“事已至此,谁都不要躲懒了,开始吧!”

    直到此时崔颖才发现这些平日里慢慢吞吞、养尊处优,一副成竹在胸好人样的“前辈”们,真的是“前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