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页
那清玄散人听见声音转过身, 手持浮尘向他微微行礼道:“贫道见过王爷。” “免礼。” 定南王抬了下手,清玄散人从言直起上身。 只见她面色红润,五官精致, 双目有神。嘴唇不厚不薄,唇边带着一抹若有若无的笑意,既显得亲和又不失庄重。若非眼角和脖颈以及露在外面的双手都布有几缕皱纹,定南王完全不能想像眼前这人竟是一位已到了头发皆白年纪的老人。 都道相由心生,清玄散人如此气质,若非世间罕有的神骗,那就真的是得道高人了。 定南王一见之下,心里便生出些许好感来,端出一副和善的微笑朗声道:“道长近来好大的名声,本王听人说起过数次,今日一见果然非同凡响啊。” 清玄散人颔首垂眸:“王爷过奖了,浮名乃身外之物,贫道借松平观宝地讲经说法,非图虚名,全是为了开坛度人,普济众生。” “哎,道长不要谦虚。”定南王哈哈一笑,“本王听民间皆传道长好本事,天下之事俱逃不过你的法眼。今日原想请道长来府上一叙,不料派出去的人回话说道长你出门去了。 本王刚才还在疑惑,莫非道长不待见本王,算得本王有事相邀特意避开?幸亏紧接着就听到管家来报,不然本王可就错怪了道长了。” 他这一段话讲得语调生动风趣,好像真在说笑话一样,可那双眼却像鹰似的紧紧盯着清玄散人,想要从她的反应中寻出破绽来。 清玄散人不急不忙,不知是没听出他的话外之意还是早就知道他会如此试探。 只听她徐徐说道:“贫道于三日前便算知王爷今日会有此一邀。王爷虽不是我道门中人,但镇守一方数十年,令百姓安居乐业,行得亦是福泽万民的善事。贫道与徒儿云游四方,向来是两手空空,既推算到要来见王爷,总不好空手上门,是以前日便带着这两个徒儿进山采了些药材,望王爷千万莫要嫌弃。” 说罢她向定南王介绍了自己的两个徒弟,大弟子宣和莫约二十多岁的年纪,看上去沉着稳重,二弟子宣机十七八岁,眼中还时不时会透露出少年人特有的好奇。 篮子挎在大弟子宣和的胳膊上,清玄散人揭开蒙在篮子上的布,篮子中躺着一株灵芝和两株老参 。 定南王上前一步拿起灵芝端详。那灵芝表面呈灰褐色,断面新鲜,上面的泥土和虫蛀的地方还未洗净,并非是药铺里晾干的成品。 他放下灵芝,又去看那两株老参。同灵芝一样,这两株人参也是新鲜未经处理的,芦、体、须上都粘有泥土,应是刚挖出来不久。 难道这清玄散人真是采药去了? 定南王垂下视线去瞧这师徒三人的鞋子,清玄散人的鞋隐于道袍之下看不见,她那两个弟子的鞋边缘均有不同程度的泥痕,倒像是走了山路的。 “本王以为似道长这样的出家人都是不拘泥于凡俗礼节的,道长肯光临鄙舍已是本王的荣幸,何故还费心准备这些?”定南王道。 “拘泥与否不在于礼节本身而在于人。若只为盲从而无本心,便是拘泥。贫道敬王爷平素行善事积善德,故自愿为王爷呈上此礼以表谢意,又岂是拘泥呢?” 定南王听了清玄散人这番话很是受用,先前因她与王妃产生争执的不快之心已去了大半。 这老道姑不仅长得仙风道骨,谈吐也不俗,目前看来又是个知情识趣的,倒是可以再多了解一下。 “如此本王便却之不恭了。”定南王唤来管家老齐将篮子收下,又假作生气斥责他道:“不是叫你请客人上座给客人看茶的吗,怎么把人弄得都站在门口?” “这……仙姑她不肯坐呀!”老齐接了篮子,苦着脸说。 “哦?道长这是为何?”定南王转向清玄散人问。 “贫道修行之人,不惯坐椅子……”清玄散人道。 定南王一拍脑袋:“是本王疏忽了。来人,把椅子都撤走,上坐塌来!” 他吩咐完,家仆们立刻行动,不到片刻大堂中的椅子已全部撤换完毕。 “请。”定南王打了个手势,清玄散人回了一礼,随他一起进入大堂。 二人谦让了一番,定南王率先在主位上跪坐下来,清玄散人一展袍摆,在侧下方的客位正襟危坐,她的两个弟子则仍旧一左一右端端正正立于她的身后侍奉。 下人端上茶来,定南王拿着盏托边缘小啜了一口,放下茶盏笑容满面道:“还是这样坐着好啊。本王记得小时候大家都是这般坐在榻上,后来也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椅子就流行了起来。本王不想随波逐流,拗不过家里各个儿都说椅子舒服,非得要换上。这坐椅子舒服是舒服了,可本王就觉得人坐在上面比起从前少了些精气神。做人呐就是不能忘本……” 定南王发表了不少感慨,清玄散人多数时候都静静地听着,偶尔接上一两句,说的都是些陈年旧俗。 定南王表面上是个随大流的人,骨子里却守旧的很,平素在家叨叨个几句,后辈们听不懂,听得懂的王妃和母亲又不怎么赞同他,剩下那些个家仆手下不管他说什么都恭维他“是是是、对对对”,一点意思也没有。 清玄散人跟他们这些人都不同,她博文广知,自己说的那些个事她都知道。 她既不像他夫人那样总爱胡搅蛮缠,也不像他手下那般凡事都阿谀奉承。她说话的时候从语气到表情都是淡淡的,有时候会反驳他几句,却也说的有理有据,发人深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