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页
王珩派人去查杨太后,得知了个耐人寻味的消息。 当年尹笠与杨虞文交好,杨太后与尹笠之子尹襄算是青梅竹马,两家有结亲之意。 结合后来杨太后在宫中的表现——虽说有不受先帝喜的因素在,但或许可以猜测杨太后对尹襄还有情,所以避居栖安宫,专心侍佛。 杨太后家族还发生了件事情,约两年前,杨虞文阖家被杀害。 那件事对杨太后的打击甚大,至此她不再出现在人前。 与杨虞文有如此血海深仇的,只有尹笠。 或许就是与尹笠相关的人,办下这起案子。 谁有这个能力? 说来杨虞文阖家是被山匪入宅杀害的,那群山匪怎么也找不到。 而司马妍曾经被匪寇劫过道,之后匪寇也消失得无影无踪。 然后司马妍就遇见了萧翊。 萧翊恰好是萧氏外室之子,十余岁被接到萧氏族中,没多久,就被道士预言——“此子命福非轻,萧氏门庭将显。” 达到目的的做法如此相似,还有道士莫名其妙的预言,极有可能说明,萧翊与尹襄之间有联系。 九成确定他俩为同一人的线索,是王珩派人查了萧翊在建康,时常去的一家食肆,食肆是邵陵郡人开的。 尹笠是邵陵郡人。 完全确定的线索,是王珩想起他从司马链那看到,司马妍画给萧翊的画。 司马链告诉他,杨太后身边的侍女秋云看到过这副画。 秋云没过几天便死了。 或许太后确认了萧翊的身份,才把知情人处死。 那么,从杨太后的角度来看,整件事的开头可能是,太后看到画后起了疑心,就用某种方式确认了萧翊的身份,萧翊察觉到自己被杨太后认出,突然离京投靠宗绍。 之后萧翊要娶宗明姝的消息传至建康,杨太后因妒派人去刺杀与萧翊联姻的宗明姝,刺杀未果,就采取杀害宣元帝的方式走向朝堂,掌握权势。 其一是为破坏掉这门亲,其二是帮助萧翊一方扭转形势。 那么之后,明明宗绍萧翊一方占据优势,还要解除婚约的行为就可以解释了——极有可能是杨太后的要求。 王族长听完,脸色很难看,若萧翊就是尹襄,又跟宗绍结盟,几乎能肯定,他们会谋反。 好在提前知道萧翊的真实身份,好好利用,一定能杀他个措手不及。 王珩又道:“李喜曾找到我,说勒死宣元帝的沈美人是杨太后的人。” 宣元帝果然死于杨氏之手,但是…… 王族长问:“李喜?他不是失踪了么?” 李喜好些天没出现在朝会上,他着人打听,收到消息说李喜突然失踪,怎么也找不到人,以为被谁暗杀了。 王珩道:“他在我的别院。皇上生辰宴时,杨太后要他带公主去跟宗明锡幽会。杨太后带人撞破,便能逼迫公主嫁给宗明锡,我早知此事,等在凉亭,李喜见到我,知道计划失败。去跟杨太后复命后,害怕杨太后处死他,便来找我,要我保下他的命。我让他换了衣裳,伪装我的仆役,带他出宫。 我问过他,他说逼宫和宣元帝之死为杨太后和杨阶的谋划,杨黎并不知情。” 也就是说,杨黎是被他两人逼着叛变的。 这几段话的信息量过大,王族长喃喃:“竟是如此……” “所以我们得早做准备。”王珩道,“若宗绍和萧翊联合攻打建康,以江州的兵力必定拦截不下,必须在徐州和兖州召募劲勇,组建新军,拱卫京师。” “不可。”王族长道。 徐州和兖州谢氏的藩地,这二州接邻建康,他怎么能看着谢氏在离建康这么近的地方组建军队。 王珩有些无奈。“伯翁,现在的形势,不能不让步,且我们可以跟谢氏共同建军。” 一个月后,京里发生了件大事。 四月春光辉耀,公主出来踏青,不慎跌入湖中,王珩正巧路过,见状立刻跳下去救人。 众目睽睽之下,王珩抱着湿透了衣服的司马妍。 ——如果没人看到大可当作什么事都没发生,但公主掉的地方是青溪,青溪岸边人多,这下事情就大了。 王族长顺势提出让王珩娶公主。 谢延不同意。 但是在小皇帝的强烈支持,与王族长的据理力争之下,谢氏还是同意了。 ——同意的报酬是王族长上书皇帝,称为了拱卫京师,需要在离徐、兖二州不远的京口组建一支军队,推举出身陈郡谢氏的谢轩为建武将军,监江北诸军事。琅琊王氏的王凡之任参军辅佐。 明面上合情合理,哪一方的面子都没落,三方皆大欢喜。 朝廷上上下下,唯有杨太后激烈反对,但建康现在还是谢延说得算,她说得没用。 “在徐、兖二州建军是为拱卫京师,遥想大晋建国伊始,便是因为建康位处下游,又无强师,才数次让贼人攻入城中,致使生灵涂炭,现下既然有解决之法,太后为何不允?”谢延在朝堂义正辞严地问。 杨太后自然不能说为了方便萧翊攻进来,阴沉着脸,半天没说话。 小皇帝附和:“谢公此话在理。” 听朝臣商讨了半天细节,杨皇后冷着脸喊退朝。 豫州,兴湖。 萧行禹报告完军中和族里的情况,道:“建康城有新动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