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8小说 - 玄幻小说 - 欲望空间在线阅读 - 第123页

第123页

    有那么一瞬间,我仿佛看见杨微的眼睛里抹过一丝刻骨铭心的悲伤和绝望。

    第一百零二章 暗流涌动

    按照计划,IBB已经开始着手向陈远追讨2.9亿欧元的债务,远大集团立刻宣布,鉴于IBB和远大之间的多年商业来往结下的友谊,远大决定接受IBB的提议,用汉高公司20%的股份来抵偿2.9亿欧元的前期投资,并且欢迎IBB进入汉高公司董事会,以便双方在今后的合作中创造更多辉煌等等……

    我发现商业场上的人,都是他妈天生的政治家,表面上笑语嫣然,背后居心叵测;一面对你笑,一面暗中下刀子,这些伎俩运用得炉火纯青。

    有些傻乎乎得媒体还欢天喜地的报道,说这又是一个双赢的局面,远大和IBB的强强联合,必然会给汉高公司的今后发展,奠定一个非常坚实的基础——当然,也有不少眼光敏锐的媒体报道,这是两家面和心不和的征兆,IBB和远大即将展开一场激烈的斗争,双方的目标就是汉高公司这块肥rou,这些媒体还煞有介事的预测,这场激烈将会是前所未有的惨烈!

    唯一哀叹的就是德国媒体——他们哀叹着欧洲经济的不景气,因为无论是来自中国的远大集团,还是来自美国的IBB投资基金,对他们来说,都是外来者。本国的老牌企业被国外势力吞并,毕竟不是什么让人高兴的事情。但是就在这一小部分的媒体中,仍然分成了不同的派别,而且壁垒分明!

    鉴于欧洲的反美情绪日益高涨,欧盟的成立使得欧洲的经济总量有了和美国叫板的资本,欧洲国家已经渐渐不甘心当美国的跟班了,所以这些德国的媒体,在相比较之下,对于来自中国的远大集团,还是比较友好的,而对于来自美国的IBB,则措辞比较尖刻了。有的甚至直接就称呼IBB为来自美国的投机分子,把IBB和当年掀起亚洲金融风暴的金融大鳄索罗斯相提并论。

    一时间,似乎全世界的金融经济类的媒体都把目光转向了汉高公司,而还有不少非财经媒体的其他类媒体,甚至是一些花边小报,更把目光转向了我和杨微。在他们看来,这简直就是一个天大的炒作点。

    几天时间内,我和杨微所有的资料全部被那些能力惊人的记者们挖了出来。甚至连我中学时候曾经因为对学校教导主任竖中指而被赶出学生会的事情,都被这些记者挖出来了……

    还有杨微,她的履历更让我吃惊。在美国金融届大部分精英都是出自美国本土的哈佛,斯坦福,麻省理工这些本土名牌大学的情况下,杨微居然是英国剑桥大学毕业,并且她还精通四国语言,中文,英文,德语,还有西班牙语!更让我惊奇的是,她居然还选修过西伯莱语!!

    我实在想不到,这么一个看上去娇弱的女人,居然有这么充沛的精力和学习能力,她的商业头脑也相当的厉害,2003年就是她曾经策划了一场大行动,在美国泛太平洋航空面临经济危机的时候,她果断出手,指挥IBB斥资4亿美元,在股市上狙击了这个庞然大物,然后面对对手的反击,在股价拉高后迅速撤离,短短二十天就为IBB赚回了一亿六千万的利润。虽然相比世界上那些万众瞩目的金融巨头们的出手,她的这次出击显得规模上并不是很惊人,但是按照单位时间和效率来看,无疑是非常惊人的了。

    更让我惊讶的是,这个在我面前风情万种,一口一个“亲爱的”,甚至有时候会装出一副故意引诱我的姿态的女人,从幼儿园开始,一直到现在,她居然连一个男朋友都没有交过!用一句美国某著名媒体的话说:“天啊,上帝,她简直比一个天使都纯洁——这个年头,连天使都恐怕不是处女了!”

    相比之下,杨微虽然资料很惊人,但是媒体似乎更加注意我。因为杨微毕竟出身豪门,她身上的光环再耀眼,毕竟身后还有一个硕大的IBB作为背景。而我则被很多媒体称呼为一个来自东方的神秘先生。

    我的履历被记者们挖了个透,所有人都在好奇,为什么我仅仅在远大工作了三个月就成为了汉高公司的第一任总裁,为什么我又会在上任第一天就在酒会上辞职并且和陈远反目,为什么我会投向IBB,为什么我和杨微之间会闪电产生了爱情。

    我则开始担心一件事情了。

    说实话,我没想到这件事情被媒体报道后会闹这么大,那些记者会这么疯狂!让我深深不安的是——如果这些我的消息传到了国内,被司棋知道了,怎么办?

    我简直想象不到,司棋从报纸上看到我要和另一个女人订婚的消息后,会是什么反应——天,这简直太可怕了!

    我一点都不敢奢望这件事情国内会不报道!如果我没有猜测错的话,国内的媒体绝对不会放过我的。

    原因很简单——因为我是中国人。

    我们的媒体都有超出常人很多的民族自豪感,国际上的事情,凡是涉及到了中国人,我们的媒体都会大肆宣传,甚至是夸张无数倍。

    最简单的例子,早年国人的足球梦破碎,于是凡是到欧洲踢球的球员,就媒体热捧——虽然很多球员在欧洲混得其实挺惨,但是媒体的热情从来都不减退。常常是报道言过其实。

    比如,某球员替补上场10分钟,国内的媒体恨不能把这10分钟当成一场比赛来报道——恨不得把球面的每一次跑动,每一脚触球都详细夸大无限倍,最后明明是表现普通,偏偏也要贯上一个非常耀眼的标题——“某球员‘完美’演出10分钟”或者“10分钟震惊世界”等等无聊的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