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8小说 - 历史小说 - 不良臣[科举]在线阅读 - 第210页

第210页

    你们猜闫让是个什么路数?

    今天奖励第四名!

    【走心的手动感谢】

    感谢糖酥的地雷1颗

    感谢雪霁天青的地雷1颗

    爱你们啾咪~

    第115章

    皂靴踏上白石台阶,绯色的袍角越过高高的木槛, 便入了内阁的大门。

    这是唐挽第一次进入内阁。房间四面的窗都关着, 阳光照不进来, 她立了好一会儿,才终于适应了昏暗的光线。眼前是个二十步见方的大堂,大堂正中一张高桌,上面堆满了文书, 一摞又一摞,高矮错落, 像是连绵不断的山丘。高桌两侧各摆着三张椅子,尽头的主位上还有一把太师椅, 看上去比那另外六张椅子的身份要高出许多, 应当就是首辅的位置了。这便是内阁的晨会厅,也是帝国权力的核心所在。

    今日这大厅里空空荡荡, 椅子也是歪七扭八, 可以想见最后一次被使用时,当是在一种极慌乱的情况下结束了晨会。唐挽抬步往里走,四面墙各连着一间阁房,同样也是黑洞洞的, 没有人气。

    “匡之。”突然响起的声音让人心头一惊。唐挽转过身,才看见那西阁里有些光亮,徐阶正坐在桌前望着她。

    “老师。”唐挽走上前, 低身下拜, “学生有负老师重托。”

    徐阶的鼻梁上架着一副眼镜, 深沉的目光透过厚厚的镜片,看向跪在面前的年轻人。

    “起来吧,”他说,“你已经做得很好了。”

    唐挽起身,望着眼前垂头的老者,问道:“老师都已经知道了?”

    徐阶点了点头:“我只是被关着,却不是聋了、瞎了。”顿了顿,又问道,“沈榆可回去了?”

    “是,刚刚送回去了。”唐挽说道。

    “你做得对。”徐阶叹了口气,道,“沈榆是个好后生,就是未免有些太过执着了。”

    徐阶抬眸,望向唐挽,面含笑意:“不像你,懂得进退取舍。我这些学生里,也就数你,最为通透了。”

    唐挽也不知自己为何突然就得了这样的夸奖。不过有一件事可以确认,徐阶并非是像外界传言的那样,是被圈禁在内阁的。

    从唐挽进了宫门,可谓是畅通无阻。只在内阁外遇见了巡视的陈同。唐挽早已做好了同对方据理力争的准备。谁料陈同只是一甩手中的拂尘,好像根本就没看见她。

    所以徐公并非被圈禁,倒更像是在这里躲避着什么。他不想见旁人,只是在等唐挽回来。

    唐挽的心中忽然生出一个猜测,令她不寒而栗。她无法抑制心中的冲动,问道:“老师,皇上的计划,您一直都知道,是不是?”

    他自然是知道的。不然闫凤仪的奏疏怎么会那么快就得到批红?不然江南道督察使的职位为何会落在元朗的头上?不然唐挽密函中的内容,为何会被皇帝知晓?

    徐阶和悦地望着她,目光中有欣慰,亦有骄傲:“那不是皇帝的计划。从一开始,就是我的的计划。”

    “徐公!您为什么要这么做?江南建区是国策啊。只要有益于朝廷,有益于天下百姓,便是闫党又何妨?”唐挽的声音都在发抖,“满朝的期待,士子的信任,都被辜负了。徐公,值得吗?”

    “值得。”徐阶凝眉,起身负手立于窗前,沉声道,“我入内阁三十年,次辅做了二十四年。眼看着闫炳章父子把持朝政,致使社稷沦陷、风气颓靡、同僚戕害,能臣名士永无出头之日。试问这样的朝廷,如何能够被挽救。什么是国策?倒闫才是国策!只有扳倒了闫炳章,才能荡涤乾坤,还天下以公道!更是告慰诸公的在天之灵!”

    不是的。闫炳章父子如何能有那么大的力量?朝廷的堕落岂能归结于几个臣子的贪腐。真正的弊病是制度,是那个高高在上,妄图以权谋来cao控一切的君王。

    可这些话,唐挽并没有说出口。她的目光落在徐阶书桌前,那幅打开了一半的画卷上。

    青衫白裳,曲水流觞。画上的内容她实在太熟悉。老师的书房里有,凌霄的道观里有,如今徐阶书桌上,也有。

    “是卢焯先生的画。”唐挽说道。

    徐阶的背影微微一僵,转过头来看唐挽,惊诧于她如何会知道卢焯,甚至知道这是卢焯的画作。低眉一看,那露出来的半幅正好有卢焯的落款。再一想,至和元年那一场科举,卢焯原是主考官。于是也就明白了。

    “卢焯卢继盛,亦是因闫党而死,”徐阶的手将画中人一一拂过,隐忍着心中沉痛,道,“还有唐奉辕、赵谡……亦都是被戕害的同僚。”

    徐阶抬袖,拭去眼角的泪光,道:“匡之,我知道你胸怀广阔,定然觉得我这一次是不顾大局,意气用事了。我亦知道,朝廷如今这局面,也并不能将根由全都归结于闫炳章父子。可他们的确是罪魁祸首。”

    原本是有机会的。二十年前,如果那场祸乱没有发生,如今的朝廷当是另外一番局面。

    徐阶入仕的时间早,在七人之中的年龄最大,很得几位朋友的敬重。因此,当唐奉辕想为这份盟约寻找一个保密人的时候,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他。

    那是一份生死盟约。缔结盟约的两方,就是唐奉辕和闫炳章。两人相约,要穷尽毕生所学,进行一场旷日持久的制度革新。他们要让行将就木的大庸,迎来新的生机。

    这势必会损害许多显贵的利益,也势必会遭遇无法预估的困难,甚至连皇帝也都将站到对立面去。所以他们将身家性命都托付给彼此,从此毫无保留,共同进退。徐阶便是他们的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