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8小说 - 历史小说 - 穿越古代带球跑文里的渣A在线阅读 - 第142章

第142章

    “陛下九皇女楚湘王, 护送李三十敲响登闻鼓,定是天选的赈灾主官, 天灾自是由天选之人平定。”

    简直儿戏,堂堂左相在朝堂上玩什么玄学, 把皇帝一张老脸都气绿了。

    左相不知道怎么回事,身居高位, 却喜欢神神叨叨的, 更适合去钦天监任职, 但人家确实有能力。

    一甲进士出身, 一次就中一甲,可谓是凤毛麟角, 无论是外放的政绩,还是回到上都城的政绩, 全都拿的出手,还曾一人吓退十万叛军,给朝廷赢得了时间。

    这样的功绩,放在文臣当中也是独一份了,就算武将都无法与之相比。

    有政绩有军功的左相,如今也封了国公,当朝皇女没有一个敢在她面前摆架子的。

    哦,有一个,就是前身这个蠢货,在这样的人面前摆架子,能当上皇帝也是怪了。

    总之,左相一开口,比贤妃的枕头风有用,皇帝当即就定下了云丞淮做此次赈灾的主官。

    想必是皇帝也觉得,耽误的太久了,对上都城来说,一天一天的并无差别,对受灾地区来说,简直是度日如年。

    云丞淮接到圣旨,立马安排人收拾,圣旨上的意思,她要带什么人去赈灾,全凭她自己做主。

    估计这也是太女jiejie为她争取的,这样也好,人都由她选,出行的时间也由她来选。

    其实也不需要准备什么,她从东宫回来那日,沈流年就让人准备了,对方比她还相信太女jiejie的能力。

    云丞淮拿着圣旨就去找沈流年,刚看到人就毫不保留道:“夫人,圣旨上说,一切都由我做主。”

    这样很好,没有人拖后腿,也不会有人横插一杠,导致事情变糟。

    “出行的名单,你决定了吗?”

    昨日云丞淮在书房待了一天,她本想跟沈流年商量的,但对方明说了,让她自己想。

    于是,她在纸上写写画画了半天,才确定好了名单。

    也是有了影卫在,她只要告诉对方自己选人的标准,对方就会给她一份详细的名单。

    她需要两个副手,最好是一文一武,剩下的那些人,则是六部里面,做实事又没什么背景的,多是一些小官,由于没有站队,出身不好,还有没有钱财孝敬上官,一直在一些活多官小的位置上。

    如今赈灾需要一些人,要是选中,对她们以后肯定是有好处的。

    她在六部里面各挑选了三个人,再加上别的府衙里面的,一行人也不少了。

    沈流年接过名单,第一眼就看到了两个副官,“顾以柳,许拓?”

    云丞淮干笑了一声,不是她非要选两个情敌,实在是副官重要,这俩人有背景有能力,前者国之重车臣,手握重兵,后者清流世家,文臣中的中流砥柱,还都没有站队。

    况且在小说剧情中,许拓跟顾以柳的能力都不差,不然以后也不会在沈流年的阵营里面,一个如军师般的存在,一个手握重兵,屡战屡胜。

    她们的背景深,为人还可以,不会被人收买了去,也不会有人拼着得罪许家顾家,对她们怎么样。

    “是,顾以柳的出身好,母亲手握重兵,自身是禁军中郎将,许拓呢,大理寺少卿,年纪轻轻就是从四品的官员,再进一步就要穿紫袍了。”

    二十多岁的紫袍,还是文臣,在整个朝堂上,找不出第二个。

    还有一个原因,“这两人无论哪个都可以独当一面,如今都跟我去赈灾,就算底下的官员有被收买的,这两人也不会,她们能做的事情太多了。”

    沈流年点点头,她心里的人选确实有这两个人,没想到云丞淮都选了。

    这人的心思好,但在朝堂上,不需要无用的善良,此次赈灾,两个副官很重要。

    身为主官,走到哪里会被人盯到哪里,很难做事,这个时候,副官的用处就体现出来了。

    她们不仅自身优秀,还有着沈厚的背景,要知道卫城太守,也才是正四品。

    中郎将是正四品,大理寺少卿是从四品,两个的品级放在上都城不显高,放在地方上,那也是高官了。

    沈流年“嗯”了一声,继续看下去,剩下的那些人,官职不高,但都是没什么背景,做实事的。

    她的手虽然还伸不进去朝堂,关于朝堂上的官员也有所了解。

    她的人或许进不去官衙,但进一些小官家里是可以的,看吃穿用度,看处理事情的手段,就能看出来这个官员有没有能力,大致了解对方是个什么样的人。

    当然了,也有伪装的,可不怕你装,能一直装下去,也是本事。

    “你选的人,很好。”沈流年以为云丞淮性格好,有种平和的善良,结果做起正事来,一点儿都不含糊。

    云丞淮要是知道沈流年这么想自己,恐怕要笑出声了,什么叫平和的善良,暴躁的善良还差不多。

    她的善良只对值得的人,那种不值得的人,见到的只会是她暴躁的一面。

    “人员已经选好了,我这就去户部要银子。”

    户部只出十万两银子,对三县来说还是太少。

    按照受灾区域跟受灾人数,沈流年算出来的钱是二十万两到五十万两之间。

    具体还要看受灾情况,但十万两肯定是不够的。

    说来好笑,一座王府一年要支出几十万两银子,那些勋贵世家,最少也要几万两,而赈灾居然只有十万两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