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8小说 - 玄幻小说 - [综历史]衣被天下在线阅读 - [综历史]衣被天下 第133节

[综历史]衣被天下 第133节

    跟着村子的乡亲去将使者的船只拉回来之后,三郎并没有直接回渔村,他有幸被一位和善的大人选中,有了一份很不错的差事,后来,他成为了家里的骄傲,还得到了那位大人的赐姓。

    他将因为父亲过世而被退婚的jiejie风光送嫁,养大了年幼的弟妹,让他cao劳半生的母亲终于有了歇息的机会,也走上了属于他的风光大道,但他没有想到的是,这份光辉岁月竟然如此短暂。

    他跟随的那位大人是此次政治清理中被打压的对象,作为亲信,他自然也没有了往日的风光。而那位大人已经决定远走他乡,他也决意一路追随。

    这一走,就不知道何时才能回来,也不知道要去何方,甚至都不知道还能不能回来。对于追随那位对他有知遇之恩的大人,他无怨无悔,但是对于独居在家的母亲,他却很是内疚。

    母亲辛苦半生将他们养大,又无法说话,姐妹们嫁得不算近,况且家中也各有一摊子事,想要照料也是有心无力,家中的弟弟又常在外做工,他若是远行,恐怕母亲是不会同意的。

    但是就算母亲不同意,那也是他一心想要追随的人。

    三郎捏了捏拳头,下定了决心,但是他想要推门的手却停在了半空中,因为他看到自己的母亲正在和几个穿着明国官服的人说话。

    等,等等?

    三郎不由自主地擦了擦眼睛,一双小小的眼睛渐渐瞪圆,是他看错了吗?那个在和明国官员说话的是他的母亲?可,可是他的母亲,他的母亲是个哑巴啊!

    从他有记忆的时候开始,母亲就从来不曾开口说过一句话,父亲也从没说过母亲以前的事情,他也没有见过母亲的任何亲人,所以在父亲死后,他对于母亲的过往可以说是一无所知,他只知道母亲会烹饪美味的食物,而且有办法让苦涩带着怪味的鱼变得好吃。

    三郎当然没有问过母亲是怎么变哑巴的,作为一个孩子这么问母亲,这不是在挖她的伤口吗?作为懂事的长子,三郎是非常敬爱他这位靠着处理鱼获的手艺将他们拉扯大的母亲的。

    但现在,三郎不由自主产生了自我怀疑,怀疑他是不是太久没回家了,所以将旁人认作了母亲。

    他不由自主地揉了揉双眼,凝神再看。

    那边的女子有着整个村子的女人都羡慕的如云乌发,干净明朗的眉宇始终带着从不曾散去的忧愁,她的站姿十分好认,整个村子……不,整个和泉国就没有比他母亲站姿更漂亮的女子,那些贵女也比不上。

    他母亲的脊背始终是挺直的,就连在他父亲的葬礼上,家里最绝望的时候也是挺直的,仿佛没有什么能够让她折腰。

    三郎也曾经遇到过最绝望最难过的时候,但是在他的心里,母亲纤弱却挺直的背影就是一道丰碑,一次次地让他从那种情绪中走出来。

    所以,三郎自然不会认错,那确实是他的母亲,更何况那女子身上的衣服,也是他第一次寄东西回家时为他母亲购买的唐布——他当时没什么钱,所以买的是所有布料中最劣等的蓝染布,但这已经是当时的他能送给母亲最好的礼物了。

    他记得那时候母亲收到这块布料十分喜爱,当即喜极而泣,此后更是将这块布料珍而重之地存放起来,也不舍得拿来做衣裳……

    对了,这块布他母亲并没有做衣裳,但前头那女子身上分明穿着正常的一套,所以是凑巧?

    此时此刻,三郎的情绪十分复杂,他的内心已经认出了对方,但是理智却一次次地推翻,因为那熟悉的人给他的感觉太过陌生,让他难免生出几分自我怀疑。

    虽然想了这么多,但其实只是一个瞬间,就在三郎拼命给自己洗脑的时候,却见远处的那女子忽然弯下了腰,捂住了脸,泪水从她的手指缝隙中流下,掉落在了黄泥地上。

    三郎的脑袋“嗡”得一声炸开了,他的身体先于大脑有了动作,等他意识到的时候,自己已经挡在了母亲跟前,正用防备的眼神看着面前的明国使者。

    见对方面露诧异,又距离自己的位置有几步远,显然不可能是自己所想的“欺负”母亲,三郎定了定神,吸了口气,收回自己不太友好的目光,客客气气地躬身行礼:“失礼了,不知明使寻我母亲有何贵干,母亲只是平常的渔妇,若是有什么需要,请同小的说。”

    他此前长期在堺港工作,那里的主要客户便是大明以及琉球的商人,为了方便,三郎也努力学了汉文,但汉文学习实在困难,他又只是偷偷学,因此说出来的话总有些磕磕绊绊。

    但这不打紧,语言的强大之处就是在于哪怕语句词汇都有问题,却不会影响沟通。果然,这几位明国来的使者看了他一眼,表情很有些微妙。

    片刻后,三郎看到了一封展示在他面前的诏书。

    这上头是用汉文书写的,如今的日本虽然有自己的语言,但并没有自己的文字,日本国的官方文字如今还是中国的汉字,因此只要识字的人就能看得懂汉文。

    三郎定睛一看,发现这份盖着大明官印,以楠木为轴的诏书上写的是之前曾经引起他们热议过的大明召回令。

    大明第一次发出这样的召回令的时候,三郎所跟随的那位大人还是和泉国的一位参政之人,他也听过自家大人对此的看法和思考,但总体来说都是不看好的。

    日本前后数次从中土掳掠了不少人口,主要是匠人和女人孩子,之所以掳掠人口是因为日本缺乏劳动力,但别的地方不敢说,起码在和泉国内,这些被掠来的人口都已经散落到各处,并且定居了下来。

    虽然早期的倭寇将人抢回后的确是做了不少糟糕的事情,但自从大明建国之后,因为其早期的海禁政策以及后期的网状防御,抢东西也就罢了,要抢人是绝对办不到的。

    所以现在留在日本的多是十几乃至几十年前掠来的人,这些人早已度过了落地时候的苦难生活,活下来的大多已经在日本落地生根,学会了他们的语言,适应了他们的生活方式,甚至还有了子嗣。

    种过地的人都知道,能挪来挪去的唯有幼苗,绝没有老树迁移还能活的情况,人也是如此。

    树有根茎,人有羁绊,道理都是一样的。

    而且这些人在这里都有了赖以为生的生活资源,放弃一切回到那块陌生的土地,去见一见早就陌生的家人,哭过一场之后再白手起家,谁会有那么傻?

    所以,虽然有些恼怒于大明试图做出这种打脸日本政府的事情,但是日本当局的不少官员对此都有些不以为然,甚至于带着几分幸灾乐祸,等着看大明的使者无功而返。

    当然,也不至于真的就空手而归,总有那么一些人会因一时冲动想要归家,或者是在这里混得不好,觉得反正没什么可失去的了不如回去闯闯,说不定会有另外一番际遇。

    而日本当权也做了双保险,他们早就宣传过了——一旦离开日本国,那么就不能再回来。是放弃以前的亲人,还是放弃现在的,只要不傻都知道该怎么选择吧。

    三郎这样想着,然后露出了笑容:“您是想要寻找会说日文的帮您宣读这些诏书吗?在下可以毛遂自荐。”

    使者微微一愣,摇了摇头。正当三郎纳闷的时候,他感觉到肩上落下了一只手,然后,一个他从来没有听过却感觉并不陌生的声音在他的身后响起:“三郎,他们是母亲找来的。”

    不会吧……不会吧不会吧不会吧?

    骗人的吧?

    三郎已经意识到了什么,但他的脑中还是被这两句话来回刷屏,所以,他问出了一个堪称愚蠢的问题:“找,找您干什么?您也不会……”

    他刚想说母亲不会汉文,也不会说话,和附近的人也长期保持距离,帮不了任何忙,但他突然发现母亲说的话是比他更流利的汉文,也能够正常开口,这,这这……

    见他的表情五颜六色频繁变化,女人在儿子的目光中缓缓点了下头,说出了堪称死刑一样的话语:“三郎,我是汉人。”

    接下来,三郎在一片恍惚之中听到了一个被父亲隐瞒、母亲也闭口不提的故事。

    母亲原是元国辽东金州人,在元末的抗元战争中,这个地方曾被红巾军短暂占领,但后来日本寇华时将这个地方夺取了去。

    元政府认为这块地方与其给红巾军还不如给日本,毕竟当时日本还是元朝的藩属国,藩属国攻下这块地方叫做“为主国分忧”,比起被敌人利用并且在当地获取物资可好太多了,于是还发文表扬了日本。

    如此的荒唐之举带给当地人的是无比的伤痛。

    既然有了宗主国的承认,日方自然可以名正言顺地攫取当地资源。

    日本此前长期战乱,战争年代让女人的数量大幅度减员,大量的单身汉和出生人数下降是当时的新政府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问题。

    要怎么解决?很简单,从别的地方掠夺女性就行了。于是,除了物质财富外,像三郎母亲这样的女子也成了重要的物资。

    三郎的母亲阿幸就是这样来到日本的,她永远也忘不了自己和同村一起被掳来的阿姐一起在市场上被拍卖的那一幕。那一刻,下头喊价之人贪婪地在她身上流连的目光和谈斤论两挑着缺点还价的模样让她觉得自己和牲畜没有两样。

    她的同村阿姐被一户有着三个成年男人的家庭买了去。

    从那一家三人在“提货”时候就开始对阿姐随意动手动脚的轻亵态度,她能够想象得到同村阿姐最后的结果。

    因为恐慌和绝望,她在当时完全失去了说话的能力。不能说话,再加上她当时不过十二岁,还没有来过葵水,没办法立刻生孩子,这些都成为了重要的减分项,所以她被以十五条鱼的价格卖给了三郎的父亲。

    这不得不说是她的幸运。三郎的父亲是个很能干的渔民,收入在这个村子来说还算不错,因此,他对于这个需要养上几年才能发挥用处的货物态度还算不错,在吃喝上都没有亏待她,甚至还给她取名叫阿幸,幸运的幸,显然,他也认为阿幸能被他选中是一件十分幸运的事情。

    但他不知道的是,他每叫一次这个名字,就是在阿幸的心里剜上一刀,因为说来也巧,阿幸的本名叫做阿星。

    阿星的母亲在生下她的时候就去世了,在那个小村庄,她是不幸的孩子,但是她那对元朝廷失望至极而辞官的父亲却对她极其疼爱,常常抱着被小伙伴排斥的她指着天上的星星,告诉她星星的故事。

    父亲指着她出生时候最亮的那颗星星,说那是她的母亲一直在看着她,他教授她星图,传授她历法,为她出色的计算能力赞叹不已,说她以后说不定会成为有史以来唯一的女性钦天监院士。

    但阿星没有了,她死在了十二岁的那年。

    那年,她被活活从父亲的怀中抢走。看着文弱的父亲被贼寇一脚踢在地上,看着被推搡倒地的祖父祖母哭叫着她的名字,久久无法坐起,看着心爱的小花狗尾随时被暴虐的贼人随手一棍敲晕,倒在黄土上再也没有起来。

    她什么都做不了。

    所以,阿星死了,活下来的是阿幸,是一个渔民花十五条鱼买来的妻子,是一个哑巴。

    她很懦弱,她不敢像同村的阿姐一样撞死在大树上,也不敢跳入那深邃又寒冷的大海,她唯一的反抗就是不开口,不说一句这里的语言。

    她做到了。

    除了在三郎刚出生的时候,她为了哄哭闹不休的长子睡觉哼过家乡的小调外,再也没有开口过。

    阿幸那早出晚归的丈夫到死都不知道她其实不是个哑巴,她的孩子也不知道母亲非但不是个哑巴,在她年少时候还因为美妙的歌喉被选去唱诵祭文。

    她如今已经快五十岁了,她以为自己最后的结果就是在这块待了三十年还生不出半点感情的土地上闭上眼睛,然后被葬在丈夫的身边。

    其实,她已经想好了,她希望儿子到时候能将她火化,然后撒入家门口的这片大海,海水或许可以将她带回自己的家乡,让她去看一看自己的家人怎么样了。

    她一直挂心着自己的父亲和祖父祖母,她想知道他们还好不好,有没有因为她被抢走而悲伤,她离开后他们是不是顺遂平安,想看一看那条忠心护主的小花狗,她希望它没有倒在那冰冷的土地上,而是能够被家人寻回,安安稳稳地娶妻生崽,好好过完一辈子。

    她多想再抱着它一起躺在麦垛上,听父亲给她说星星的故事,多想穿上家里的衣裳,梳起家乡的发型,唱起家乡的小调,然后安静地回到那片星空中。

    这是子女都有了归宿后,她最后的愿望。

    但是,当大明和日本重新建立朝贡关系,当家乡的货物渐渐涌入和泉国,当家乡的商人踩上这块土地,阿幸感觉自己又重新能呼吸了。

    她将脸埋在儿子送给他的蓝染布料上,贪婪地吮吸着那上头残留的家乡气息。

    她想要告诉儿子他被骗了,蓝染的布料在她的家乡是最末等的,靛蓝易得,且容易上色,所以这种颜色是街上最常见的色彩。

    尤其这匹布料连半分花纹也无,显然是最劣等的货品,压根不值那么多钱。

    她也想告诉儿子这没关系,靛蓝虽然廉价,蓝草却是很不错的药草,所以使用靛蓝为染料的布料不会像旁的染料那般容易引来虫子,反而更耐放。

    但最后,她什么都没说。

    她只是将这块布料放在匣子里,日看夜看,从那经纬之间读取着家的气息。

    三郎曾问过她为什么不用它做上一身新衣裳,她的手艺很好,她的女儿们出嫁时候的嫁衣都是她亲手缝制的,即便是再穷困的时候,三郎和孩子们身上的衣裳也都不曾有过一处漏洞。

    她不是不会,而是不愿。

    她不想用家乡的布料缝出这个地方的衣服。

    更不想穿上这样的衣服,哪怕她如今闭着眼睛也能缝出这里的服装。

    但她就是不想。

    阿幸原来以为自己最后这一块蓝染布料成为自己的裹尸布,她真的没有想到会有将它重新制成衣裳的那一天。

    那一天,她无意间听到一则流言。

    有人带着嬉笑半是嘲讽半是感叹地说,大明的先皇帝在临退位前都不忘留下命令,召回大明遗落在外的民众。

    那一刻,她的心重新跳动了起来。

    渴望归家的心让她混混沌沌地回了家,当下就将这匹蓝染布制成了她少女时最为流行的开襟半袖衫和襦裙。因为在缝制时候,她的手一直在颤抖,所以,这件衣裳是她成年后做过最丑的一件衣裳。

    但她还是穿上了这身衣裳,拦下了来到此处的大明使者。在对方要求她证明自己的身份时,阿幸唱响了家乡的曲调。

    她唱得极其顺畅,虽然她真的很久很久没有开口了,也有三十年没有唱起那个调子了,但她真的唱得好极了,曲调悠扬,就连使者都不由自主地微阖了双目。

    在异国他乡,其实他也有些思念家乡了。

    他思念滇南之地带着青草香味的风,也思念应天府湿润的空气,那烦乱纷杂的朝廷,还有信任着他的殿下。

    这个妇人真的唱得好极了,所以,当她战战兢兢问他是不是可以证明自己身份的时候,马和没有多做为难,他点了头,告知了她回航的时间。

    此次使节团的成员会走遍日本的大部分地区,然后将证实了身份的汉人一同带回,所需要的时间比较长,等他们归程的时候可能要到秋末了。但好在大明的船只就停靠在堺港,对于阿幸来说,她可以在家中住到船起航前再行出发。

    正当马和准备给她签发身份证明时,这个一直都沉稳安静倾听的女人却突然哭泣了起来。

    对于她突然爆发的情绪,马和其实并没有太多的意外。

    在这一路寻找汉民的道路上,他见到了太多这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