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页
书迷正在阅读:小狗狗能有什么坏心眼、男朋友超爱吃醋怎么办[娱乐圈]、原来我拿的是白莲花剧本[快穿]、被宿敌强娶壕夺后、谁人不爱谢德华、我养的小白花不对劲、听说你好像很难撩[娱乐圈]、洗白师尊的一万种姿势、被无限流大佬看上了、[穿书]穿成短命万人迷以后
管家平时最常做的就是帮拓跋泓收集情报,京中出了这么重大的事,自然是在第一时间就掌握了所有的信息,喝了口酒就滔滔不绝地说了起来:“当初太子刚出事时,大家都怀疑是二皇子,众所周知,二皇子无论是品行还是才能都不比太子差,况且他还掌握着部分军权,可以说太子如果出现意外,那么接下来,他必定会是新的太子。所以大家都觉得是二皇子在暗地里下的手。结果没想到二皇子紧接着也出事了,还是和太子一样的情况,这嫌疑一下子就洗清了,于是,大家又开始怀疑是四皇子下的手。三皇子体弱,基本和皇位无缘了。他和二皇子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弟,他俩抱团是全京都都知道的事,二皇子死了对他来说并没有好处。而剩下的三个皇子呢……四皇子明哲成太子的可能性又比其他二人大,所以大家更倾向于是四皇子下的手。” 拓跋泓听完轻笑了一声,左手托着腮,右手在桌面轻轻敲着,道:“不愧是京都,连百姓都要比别处聪明一些。” 明珩呛了一口酒水,有些哭笑不得。明明是在谈正经事,怎么还说起冷笑话来了。 拓跋泓的注意力一下子就移到了他的身上,停下谈话,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帮他顺气。 其余二人也跟着看了过来,明珩被看得不自在,赶忙道:“你们继续,不用在意我。” 拓跋泓点点头,又问管家:“最近京都有没有异族人出没?” “异族?”管家拧着眉头思考了一会儿,自言自语了一句,“难不成真的不是我眼花?\ 其余三人一听这话不禁对看了一眼。拓跋泓追问道:“你看到谁了?” “唔,具体是谁我不清楚,我也只是匆匆一瞥,”管家对众人讲述道,“五天前,我去东街口的药铺取药,在门口撞到个人。那人穿着安陵的衣服,但是身形高大,我就多看了一眼,发现那人的样貌有些奇特,远远看去和中原人无异,但是细看的话鼻子比中原人高,眼睛的颜色也比较浅,并不是纯黑色。怎么说呢,那个人给我的感觉不像是纯粹的中原人,反倒跟少爷是一样的情况。” 管家是贺家的家仆,从拓跋泓五岁的时候就照顾他了,少爷少爷的叫习惯了,至今都没改过来。 拓跋泓吃饱了,索性放下筷子,抱着手问:“你是说,那人是掖揉和安陵的混血?” 管家也无法肯定,只道:“看着像是这么回事。不过少爷你也知道的,京都不比其他地方,是严格控制外族人进入的,而且那人面生得很,应该是近期才来得京都。” 拓跋泓点点头,又问:“那你有没有去调查。” 管家显然是很有经验的,点头道:“我当时觉得奇怪,于是在那人离开药铺后偷偷跟了上去,我一路跟着他到了城东的一处宅子。后来那人从宅子的围墙翻了进去,没走正门。” “回家都不走正门,摆明了身份有问题。”乌蒙道。 “那处宅子……”一直没有参与谈话的明珩突然出声问管家,“那宅子具体在什么位置?” 管家也不知他问这个做什么,但还是老实回答道:“在碧波潭附近,宅子挺大的,看着应该是哪位大户人家的别院。” 明珩闻言脸色变了变。 拓跋泓注意到了,轻声问:“怎么了?那处宅子有问题?\ 明珩看了他一眼:“那处宅子是我四皇兄偷偷买的私宅,宫里没人知道,他也从不去,是用来金屋藏娇的。” “四皇子?” “金屋藏娇?\ 管家和拓跋泓异口同声,但关注点完全不同。 拓跋泓八卦道:“他都是皇子了还要金屋藏娇?喜欢什么美人直接送进府里养着呗。” 明珩挠了挠下巴,小声解释道:“你也知道的,名满天下的美人大多出身不是太好,大多都是风尘女子,四皇兄又偏爱这类女子,又不好大张旗鼓地带回王府,所以看上了哪位头牌就以别人的名义为她赎身,然后把人安排在那处宅子里,哪天来兴致了,等天黑了就让人抬着轿子从侧门送进王府,第二天一大早再送回去。” 拓跋泓嗤笑道:“皇帝找人侍寝都没他有排面。” 明珩虽然觉得背地里说兄弟坏话不是很合适,但还是忍不住点头赞同。 拓跋泓又好奇问:“明哲那狗崽子平日里倒也人模狗样,百姓对他的评价也都挺好,这种事应该也是偷偷做的吧,没人知道才是,你从哪知道的?” “我会知道也完全是偶然,”明珩道,“大概三年前吧,有一日官则约我去城东的无穷山踏青,结果我迷路了,走到了碧波潭附近,就看到一座宅子。所实话,碧波潭那地方虽说景致不错,但很偏僻的,平时很少会有人来,所以当时看有人在这里安家觉得挺新奇地的,就在周围多看了一会儿。正巧这时候大门打开了,我就看到几个家丁抬着一顶轿子出来,而领头的那人我刚好很熟悉,是四皇兄身边的一个侍卫。我当时很纳闷,四皇兄的侍卫为什么会在这里,就留了心,回去之后就托好友对那座宅子调查了一番,结果误打误撞发现了四皇兄的这个秘密。” 拓跋泓觉得疑惑:“你知道后也没有什么行动?” 明珩一脸迷茫:“我该有什么行动?” 拓跋泓一脸认真地教他:“你知道了你四皇兄的秘密,就相当于他有把柄在你手里了,你完全可以用这个威胁他。生在帝王家,怎能没有一点心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