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8小说 - 历史小说 - [历史同人]小王爷能有什么坏心眼呢在线阅读 - 第356页

第356页

    太平烦恼的就是朝堂上,朝堂上许多人算是几朝老臣了,他们没别的本事,就是资历深,先后侍奉过李治,李显,李旦还有武则天,现在又是太平,又仗着太平刚刚登基,根基尚浅,因此各种倚老卖老。

    这些人其实也就是只能在嘴上说说,但是地方上,还有边境的军方,对于太平来说,都是问题,当年武则天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一方面大肆任用酷吏,鼓励告密,另一方面就是给这些地方上的地头蛇放权,你没点好处,谁跟你混呢?而如今到了太平这里,她就想要将这些权力收回来,毕竟,真要是让下面那些人自行其是惯了,那还是她的天下吗?

    总之,登基之后,太平还没来得及多回味一下至高无上的皇权,就开始糟心起来。不说薛绍还有几个孩子,他们其实还算消停,尽管太平保留了控鹤监,大明宫中还有几个男宠,不过也仅仅就是男宠而已,太平并不打算给这些男宠什么特殊的身份,她这个年纪,也不可能再冒着风险去生孩子了,所以,即便薛绍有些别扭,但是也还是认了。至于几个孩子,他们看惯了自个外祖母的作风,再说了,这年头这样的事情多得是,作为女皇,甚至不需要跟其他人一样有什么道德上的压力,所以,几个孩子也都习以为常。如今太平刚刚登基,很多事情还没梳理好,几个孩子也刚刚适应了身份的变化,所以,即便是想要争权夺利,也还没到那个份上。

    太平糟心的就是外朝的那些事情,但是经历了那么多事情,还有就是武则天之前几年给她的教导,她也明白,什么事情都不能太着急,她如今也不算老,如果没有什么意外的话,再做个十几二十年的皇帝也不成问题,所以,她就打算慢慢来,总不能将这些再留给下一代,到时候只怕要尾大不掉了。但是哪怕做好了这个准备,心里头也不是不憋屈的,如今遇上一个可以说点心里话的明珠,太平真的是一肚子的话要说,因此,她当即将明珠留在了宫里。

    这对好闺蜜在宫里秉烛夜谈的时候,杨瑶和李晞也迎来了一波又一波的访客。

    武则天的驾崩让所有人都松了口气,哪怕觉得上位的是个女人,许多人暗自觉得不爽,但是好歹权力算是平稳过渡了,因此没有造成什么流血事件,这也让许多当年在武则天手下瑟瑟发抖的人变得轻松了起来。毕竟,比起她亲妈,如今这位女皇其实手腕要柔和得多,所谓人善被人欺,这才是太平在朝堂上被人掣肘的原因之一。

    作为李唐宗室中最成功的那一支,大家对于琉球,对于海外的好奇也是在所难免的。虽说大家都有着□□上国的心理,只觉得月亮就是自家的圆,其他地方的都有瑕疵,但是,不想要离开中原,不代表他们不喜欢来自海外的财富啊!

    现在大家都知道,李悦的地盘上,光是金矿就有好几个,这可是硬通货,谁不喜欢这些金灿灿的小可爱呢?何况,海外好东西是真的很多,像是现在,琉球已经研究出了比起蜀锦更加精美的锦缎,另外还有用一种芭蕉做出来的布料,因为清爽不沾肌肤,是制作夏衫最好的选择,也非常受欢迎。

    另外就是瓷器,因为南海特有的青料,琉球那边出产的青花瓷也成为了中原的新宠。骨瓷什么的,自从配方被公开之后,已经变得不值钱了,起码上层不喜欢这玩意了,搀着骨灰什么的,听听就觉得膈应,所以,新搞出来的玉瓷就变得受欢迎起来。

    南洋虽说高岭土储量不是很丰富,质量比起景德镇的差一点,但也差不到哪里去,而且这里丰富的矿产资源也给瓷器带来了更多的色彩,加上李悦上辈子在博物馆见过的各种瓷器,找那些工匠摸索着烧制出了一系列的精品瓷器,虽说变了名字,但是,审美是共通的,尤其,李悦还控制了精品瓷器的产量。所以,如今琉球或者说是南洋出产的各种精品瓷器简直是供不应求。高端主要就是这些,另外还有一些其他的,比如说用椰棕,棕榈制作的各类产品,在许多地方也很畅销。

    除了各种精加工过的产品之外,名贵香料还有珍珠珊瑚宝石什么的,也是琉球出口的拳头产品。李悦已经选了一些海域搞起了海水养珠,因为选用的贝类品种问题,养殖出来的珍珠可比淡水养殖珍珠好看得多,当然,成本其实也更高一些,毕竟,海里面的生态环境可比河流湖泊之中复杂得多,这年头又没法用什么尼龙网笼,只能是放养,出一点什么变故,说不定放养下去的这些贝类就跑路了。

    总之,如今大家一谈到琉球和南洋,一个个想到的都是金灿灿的钱,只是琉球那边说开放也开放,他们欢迎各种自由贸易,但是相对的,说封闭也很封闭,你若是没有拿到与琉球交易的许可,那么,在海上,你就是琉球海军的靶子。在这样的情况下,那一张“贸易许可令”在中原简直是卖出了天价,但是这玩意不是拿到了就好的,不同的许可令有着不同的期限,超过期限之后,你就得再次申请,而琉球那边有着严格的审核机制,会查看你这么多年来的交易情况,最重要的是查税,只要查出你有偷税漏税的情况,不仅要处以巨额罚金,还会被吊销许可令,并被记录在黑名单上,按照你的情况恶劣程度,决定你会被在黑名单上放多少年。

    老实说,这对于那些习惯了挖朝廷墙角的人来说并不友好,他们早就习惯了钻规则空子,放贷的时候大斗进小斗出,还要让下面的管事踹几脚,分田的时候,买通负责此事的官吏,他们的地是大亩,普通人的只能是小亩,同样是一亩田,在黄册上,是记成上田还是中田甚至是荒地,同样得看你的本事!而大唐本身比较疏漏的商税政策也给了他们更多钻空子的余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