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8小说 - 历史小说 - 尽心上[女尊]在线阅读 - 第214页

第214页

    炸鸡、香煎鱼的魅力无人能挡!一顿午膳迅速拉进了大家伙的关系。

    而状元娘子也有自己的‘小灶’,就是一小笼一口就能吃完的小菜包子,但见她吃得极慢,四个小包子,细嚼慢咽的吃了半天,好像在吃什么人间难遇的美食。

    有人忍不住也想尝一个,马上被大妞制止住,“那是大公子早上亲自磨的新面,特意做给家主吃的,数量不多,每日只有一人量。”

    都是寒门学子,天之娇女,这差距也太大了吧!

    雁洛兮看气氛好,趁机赶紧把藏书的关键:干燥及借阅回来的书籍一定要先做好消毒处理,仔细地跟大家说了一遍。大家都是爱书之人,自然知道她说的都是重点。

    经沈音沐指点过的魏大妞,趁热打铁,忙不迭地邀请大家,可以顺便参观一下舒夫子的藏书阁。

    --------------

    第106章 春欲放,仇人现

    雁洛兮如今当差,最初的日子十分辛苦,也没了以往时间上的自由。下了值还要与同僚们一起出去‘聚聚’,以便早日融入‘集体’,日子就突然从一个自由职业者倒退成了繁忙的‘上班族’。

    出入了几次‘附庸风雅’的娱乐场所,还真就让她有了些意外收获。

    舒夫子的藏书阁,那真不是吹的!带着庶吉士们逛过几次,不用她去打报告,就连邱祭酒都亲自来‘关心’过她几次。于是雁洛兮就以舒夫子开清谈会的名义,请了几位翰林院大学士到夫子的藏书阁一聚……

    这座藏书阁是集舒家的财力,雁庄的科技生产力,舒夫子的才学,及雁洛兮对现代图书馆的了解,精心打造而成的顶级藏书阁。

    若翰林院也想要这样的藏书阁,大祭酒和阁老们势必要有所选择……?

    雁洛兮在心里偷偷笑。

    夫子的藏书阁是后院专门辟出一块地,建造的三层水泥浇筑的建筑。

    整个建筑都用上了大块的双层琉璃(厚玻璃)窗,保证了室内的光线,如果看书累了,还能远眺青山,近观后花园的小桥、湖水、鲜花……

    院子里还有辛勤工作的园丁们、荡秋千玩跷跷板的小孩子们、一有空就忙着捡杂草枯枝、挖蚊蝇蝗虫卵,或拾动物粪等,用来换取积分的小大人们,真真是人间热闹,生活放松!

    这日翰林院下的早些,雁洛兮走着回到学士路的牌楼处,发现街边居然支了个杂货摊子?

    按照这一带住户的讲究劲儿,便是肯定不许这样的。雁洛兮没有那么多计较,世人要养家糊口,生活艰难,只要守法讲卫生,便也愿意给这个方便,还特意停下来买了两枝‘春欲放’匆匆往家赶。

    她最喜欢的,就是到家时看到一家老小平平安安,高高兴兴,干什么都好。

    而这时阿爹和阿音,正面对面地坐在花园的花椅上,轻声读着一本书。花椅旁都有小小的青铜神龟火桶,正热烘烘地温暖着坐在边上的人。豆豆带着两个弟弟、钱氏姐妹围着沈音沐,坐在边上安静地听他读书……

    而孙辽和三娘子围着阿爹,一人托着一条腿正在轻柔地为阿爹按摩。

    沈音沐第一个看到她回来,放下手里的书就快步迎了出来。

    雁洛兮温柔地看着他热切的眼神,把手里的一枝花插在他的云鬓间,就笑道:“果然,花面不如夫面好!”沈音沐就羞红了脸颊,轻声回应:“奴在花间小筑备了些果蔬,妻主一起来进些夕食吧。”

    雁洛兮这几日回来晚,他就傻傻坐在门房里等,见到人了才放心跟着宫人回自己院子休息。

    雁洛兮就忍不住把手里多出的花也一并插上去。

    结果一个没弄好,就把两枝花都给弄掉了。两人都忙低身去捡,一着急,头就碰到了一起,刚才卖货娘的一嘴大黄牙,就在她大脑中快闪……雁洛兮捡到手里的花忽就掉到了地上。

    自己的妻主从来不会如此慌忙,沈音沐便不安地叫了一声:“妻主?

    雁洛兮镇定住情绪,站直身,在他耳边低声说:“刚才在外面,应该见到仇人了。我出去抓人,你乖乖回屋等着,哪儿都不要去,让大妞跟着,那些宫人最好别让近身,放些药让他们都睡过去。”

    才说完,豆豆已经冲过来找师傅,雁洛兮弯腰把他抱起来,送到阿爹身边,笑道:“阿爹,这天看着马上就要变了,春日的傍晚还是凉的,您赶快回屋去热炕上继续烘腿,让豆豆和夫子多帮着按按。我刚想起,翰林院还有晒的书没收好,孙辽你俩跟我走一趟。”

    一抬头,看到被救活的‘扬州瘦马’,正坐在不远处帮着看孩子。

    “三娘子,去告诉鹰卫首领,马上派人在院子里巡查。”她小声吩咐完,扭身就往外走。

    孙辽可不知道她把外人带到家里来,犯了大忌。她就紧赶慢赶跟着,这一路老大也不说话,脚步贼快,满面阴沉,直到三娘子追了上来,孙辽太阳xue上的青筋都开始突突跳了,一直到了学士路牌楼,老大才停下脚步。

    雁洛兮四下看看,刚才卖花和杂货的商贩已经不见,她就笑眯眯地问道:“你们可注意到这里有个卖杂货的货娘,有个鸡窝头,满嘴黄牙。”

    三娘子点头,很沉稳地答道:“这货娘在咱这街上有几日了,看她是咱东江省口音,小七还跟她买过几次小玩意给孩子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