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古代当先生 第92节
书迷正在阅读:前夫以为我对他念念不忘[重生]、失忆后我踹了我的豪门老公、美艳攻被迫清心寡欲(穿越)、和营业对象穿进OOC同人文里、重生后师尊被迫崩人设、沙雕攻他总想分手(穿越)、戏精打脸日常、法师迷惑行为大赏、明月映芙蕖、重回九零花开好
他对卫苏是感激的,如果没有卫先生的指点,就不会有他今日的荣光。天底下有多少有才能之士,有几个能像他这般,毫无根基就能在短短时间内坐上太守的位置。而且,相信只要他能保持初心,得秦王与卫先生看重的话,将来前途可以说是一片光明。 卫苏摆摆手,笑着道:“不必多礼,你如今已经是蜀郡太守了,今非昔比,前途无量啊。” 孙章虽然不善言辞,可此时此刻却笑笑道:“先生玩笑了,若不是先生提点,学生哪里会有今日?” 他们之间无需客套,卫苏也不转弯抹角,直接说出今日见他的目的。“今日找你不为其他,你来蜀地也有那么久了,想来对这里的了解也足够多了。所以,很多事情找你了解肯定不会有错的。” 孙章点点头,“先生放心,学生必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卫苏将人绘制的蜀郡地图拿了出来,这样比照起来,才能更一目了然,“据我所知,这一片属于丘陵地带。这些地方是蜀郡出产茶叶的主要地点,谢家的茶叶基地就在这一块。我没说错吧?” 孙章顺着他的手指看过去,“没错,秦王已经发了王令,对于谢家的茶叶买卖也是十分看重的。因此颁布了一系列的政令下来,可以说许多的政令对此地的茶农都很有助益。其目的就是为了调动百姓的积极性,让茶叶的产量增加。” 这点卫苏是知道的,准确来说,应该是他叫秦湛这么做的。丘陵地区粮食产量比不得平原地区,取长补短的话,还不如主要负责生产茶叶。种茶的百姓多了,产量起来了,税收这一块就是大头,可以填补很多的不足。卫苏将这一块看得很重要,仅次于粮食。 自从茶叶兴起之后,蜀南之地的经济明显盘活了。以前这里的百姓所种的粮食还不够自己吃的,还要交税,剩下的就只能挖野菜草根填肚子活命。这还是风调雨顺的时候,才能够勉勉强强的有一口吃的。若是遭遇天灾人祸,那就不是这般光景了。 而现在,从谢家人来了之后,这里的百姓没有想到,这些遍山的野树叶还能赚到银钱。谢家人召集了许多的人手,花了大把的银钱买下大片大片的山地。后来还亲自教当地的百姓如何种植茶树,如何采摘茶叶,然后将采摘下来的茶叶送到谢家建造的作坊之中。 听说这些茶叶经过谢家秘法制作之后,就会运出蜀地,将他们销往中原各地。而且这些漫山遍野的东西,很受外面的那些世家贵族追捧。往往都是自己捧着大把的金送到谢家手中。 这一进一出都是银钱,却没有人眼红,因为当地的百姓都万分感谢谢家人。有了谢家人,有了茶叶,他们便是不种粮食也能够吃饱穿暖。比起以前的日子来说,不知道要好到哪里去了。 而秦湛上位以后,更是大力支持谢家人的茶叶产业。可以说依靠茶叶的税收,让秦国慢慢积聚了不少的经济实力。 卫苏询问了关于茶叶的不少问题,孙章都一一答复。不得不说他这个蜀郡太守是下了很大功夫的,否则不会对答如流。 卫苏很是满意,果然当初选择孙章是对的,“你要多多留意茶叶的事情,有什么问题要立即发现,立即解决。实在解决不了的,可以来信问我。” “是,学生明白,谨记于心。”孙章应道:“其实,茶叶问题不大。最大最难的问题,还是蜀地道路难行,需要人背马扛。唉!谢家说了无数次了,这地理条件在这里摆着的,我这也不是没有办法嘛。” 卫苏自然知道的,他入蜀地,一路上早就领略了道路的艰险难行。他思索了一会儿,“这件事的确有些难度,不过我会好好考察规划。蜀地的路难行的问题还是有必要在下一步开始计划。毕竟茶叶,粮草这些都需要从蜀地供应出去。如果路的问题不解决,将来只怕就会束手束脚。” 听到卫苏这么说,孙章高兴了,“如此最好不过了,”随即又皱起眉头道:“不过如果真要规划修建道路,只怕所需要的人力物力不在少数。” “是的。话虽如此,可我们该做的却不能少,这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之大事。路修建好了之后,百年甚至千年后都能够惠及子孙后代。我们有能力去为子孙后代做这些事,为什么不尽早去做呢?”卫苏说道。 他已经考虑好了,要致富先修路,这不只是口号而已。其利以及作用,卫苏可以说是一清二楚的。 孙章听这话,自然也就想到了这样做的结果,也只有卫先生才有如此魄力,能看得如此长远吧? 这事还不急,卫苏提上一嘴,目光又落到了地图之上,他指着北边的平原,思索道:“粮食主要就是靠这些地方种植了,不知道这些地方水利情况如何?” 粮食必定离不开水源,虽然如今的蜀地的水患问题经过历任先王的治理,水患已经不成问题了,可水利还是重中之重。 孙章看了一眼,“这个先生大可放心,蜀郡中如今已经普及了先生的水车。百姓饮水浇灌是大大方便了,这两年粮食产量比以前增产了两成,这都是先生之功啊。” 卫苏摆摆手,“可不能算做我的功劳。我知道,秦王为此做出的努力不比我少。还有就是像你这样的,或者底下基层的官员,有你们尽心尽力,方才有今日。” 孙章还是第一次听到这样暖心窝子的话,心中感动,他来到蜀郡也有两三年了,当然知道百姓的辛苦以及官员的不容易。上任太守的遗留问题不少,那些蜀地的世家阻碍之力也是不小。好在有秦王一力支持,他接手这个烂摊子后,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理清头绪,让蜀郡的政务走上正轨。 当然,其中他耗费了不少精力,可以说是心力交瘁。然而他毫无怨言,他知道,自己只有守稳了大后方,才能让大王,让先生放眼天下。这是他的责任,也是他的抱负。 现在先生看到了他们的辛苦付出,他也得到了先生的肯定,夫复何求? “先生过誉了。”孙章谦虚道:“我们也只不过是尽自己的本分罢了。” “有你在蜀郡支撑起来,我是很放心的。你要记住一点,农,天下之本也,万万不可忽视。” 孙章深以为然,就听卫苏继续说道:“我希望你能办学,召集经验丰富的老农,或者头脑灵活的年轻人,让他们学习做研究。” “学习,做研究?”孙章疑惑,“种地也能像学宫中那般学习研究?” 卫苏笑道:“如何不能?这可是一门大学问呢。” 见孙章依旧不明所以,卫苏这才进一步解释道:“老农根据四时变化,看准天时进行耕种。土地的肥沃,作物耕种的深浅距离都是很深的学问。将它延伸总结出来教学,将好的经验留下,不好的糟粕则取缔。形成一套真正的理论与实践的体系出来,你看怎么样?” 孙章还没消化掉卫苏的话,卫苏沉思了片刻,自言自语的又道:“仅仅这样还不够,还要有思想的年轻人,培训钻研。将这个真正当成学术研究,改良种子,改进方法让粮食多产量产。过程虽然会很漫长很艰难,可总比固步自封,不思进取要好。” 孙章听得一愣一愣的,卫先生的话一个字一个字分开来,他能听懂。可连在一起,他怎么就一个字都听不懂起来? 卫苏回过神才看到懵逼的孙章,笑着拍拍他的肩膀,“你现在听不懂没关系,以后会明白的。最最重要的是要留意人才,不管哪方面,只要有思想,有才能,那就是可造之材。” 孙章似懂非懂的点点头,卫苏叹气。可惜他却不能在这里多待,否则他一定要将初步的架子搭起来才敢放手。他所说的这些东西都是破天荒的,这个世界没有的理念。现在只能说是慢慢探索,万事开头难,只要能带一个头,相信人的创造力是无穷的。 “你放心,我也不是马上就要离开,我在这里的时候会尽量做一个安排计划。另外我之前还在娄国主持种植茶树之时,就费了些功夫,整理了不少有用的东西,相信到时候能够用得上。” 当初弄茶树之时,他就跟经验老道的茶农探讨了树木嫁接,土壤气候对农作物的影响各个方面。加上他脑袋中还有不少来自后世的见闻,后世人总结的经验,应该可以应付一下。只要将他们引到一个正确的研究方向上,具体的卫苏可以放手不管,让人可以自行发散思维。 卫苏其实也有些头疼,他还想着能在这里等半年。到时候娄国的风云变幻肯定也是需要应变之策的,如果自己在这里也能随时应对。有什么问题也能及时的引导方向,让秦国也能抓住时机得到最大的利益。 可是秦湛哪里可能等那么久?朝中事务还等着他决断。他能来蜀地一趟,只能是短时间内,时间一长,谁知道朝中的魑魅魍魉会不会蠢蠢欲动。别忘了宫中还有个颛太夫人不安分呢,虽然秦湛暂时肃清了其他势力,可谁知道还有没有潜伏在暗处没人发现的。 自己本就打算了让秦湛先回,可秦湛理由也多,甚至让卫苏无法反驳。 “所有的事总不能让你一个人cao心完了吧?该怎么做,完全可以安排下去,给底下的人一个锻炼的机会。否则你全都做完了,下面的人又能做些什么?不给他们机会又如何能成长起来? 况且,你又怎么会知道这些事他们就一定不行?秦国大大小小的事务这么多,都一个人cao心完了,累死又能做多少?你要知道,秦国并不只有蜀郡,还有草原戎夷,还有邹国的欺压。军备问题,变革问题,这些也都是重中之重。需要齐头并进尽快采取措施,越早实施越好。我等了这么久,等到就是这一天,先生你难道不愿意看到秦国尽快强盛起来吗?” 道理是这个道理,卫苏心中也都明白,只是很多事情旁人都不会理解。像孙章,谢灼,陶瑾他们还好,他们都是他的学生。受到他的思维熏陶,只要解释透彻一点,他们也都还能理解。 可是旁人就没那么容易了,这也是他cao心的原因之一。不过卫苏听了秦湛的一番话,已经妥协下来,答应尽快安排好一切,就随他一同回王都。 第129章 孙章到最后总算是明白了卫苏的意思, 仔细想想,觉得卫先生的设想也不是不可能。他是见过卫苏的手段的,所以对于卫苏提出来的弄出一个学习研究农学的地方来, 研究粮食种子之类的也很赞同。同时他也将此事用心记下了。 要是真如卫先生所说, 研究出成果来, 提高粮食产量, 对于秦国来说,那可是天大的好事。 听了卫苏一席话, 孙章也有所明悟, 他本就不是个蠢的。这种事,真正成功了,他也能获得一份功劳。不试试看怎么知道成不成?他定会照卫苏所说的去做的。 卫苏欣慰的笑了, “这件事不用太过着急, 慢慢来。现在最主要的还需要你盯着娄国那边的消息,你应该知道娄国如今的局势。谢灼与陶瑾已经开始将之前布的局收网了, 只要娄国一乱,就大有可为之机。” 孙章用心听卫苏说话, 将重点都记在心上。毕竟要是卫先生离开蜀地去了王都, 那时候有什么问题就不好当面问了。就算快马加鞭, 那也得千里迢迢来回几个月才能回信。 “你要记住,其他的什么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人口, 若是能趁乱将娄国的人口大规模引入秦国,这就是大功一件。”卫苏嘱咐道。 “这……”孙章挠挠头, 人口?按道理来说, 不应该首要的城池地盘吗?就算他们秦国离娄国距离太远, 城池是不可能肖想的。可实在不行就争夺物资, 至于人口,他还真没想到这个。 看出来他的疑惑,卫苏笑笑,“有了人才有发展创造力。种地需要人手,征战也需要人手,社会发展更需要人手。” 孙章点点头,很有道理,“可是要怎么才能将娄国百姓带来秦国?人都有感情,讲究落叶归根,远离必然会思故国。百姓若不是真的无法可想,求一条出路,是不会离开故土的。”很明显的,出兵掠夺肯定行不通的。人毕竟跟其他东西不一样,要不愿意,强行带来只怕会闹出事来。 “动动脑子想一想,人需求什么。娄国一乱起来,其他诸侯国必定会趁火打劫,出兵抢夺城池,夺取物资,会将利益瓜分殆尽。百姓则生活在水生火热之中,想想看,百姓没有安定的生活会怎么办?” 孙章皱眉想了想,“会流离失所,为了躲避战乱,四处流亡 。” 卫苏打了一个响指,“没错,若是我们承诺,只要他们拖家带口来到秦国,我们就会给他们安定的生活。只要入秦籍,就能分配给他们粮食,只要他们愿意开垦荒田,那么开垦多少,这些地都可以归于他们自己,并且开垦出来的荒地可以免税三年。你说说看,这样的优惠民策一来,他们愿意来我们秦国吗?” 孙章目瞪口呆,喃喃的说道:“如此惠民之利,只怕他们再娄国也没有如此待遇吧。换做是我,且不说得遇战乱了,便是没有祸乱,我也愿意来。” 卫苏笑着道:“没错,只要我们给出足够的饵,你说他们愿不愿意上钩?” 孙章点点头,又有些犹疑道:“可是,这合适吗?秦国的百姓会容许他国之人前来瓜分他们的利益吗?如果两方引起矛盾,起了争端,那便如何?还有如果大量的娄国百姓进入秦国,他们聚众闹事的话,又该如何?” 孙章所言,句句在理,这些后果卫苏不可能想不到。 “我是打算先在蜀地试点的,这些人来到秦国,当然不可能让他们所有人都聚集起来。有必须要打散开来,以一村一里一乡为准则。一两户或者三五户安排进去,做好思想工作,让秦国百姓能相助外来之人,大家邻里之间和睦相处,互相帮扶。” 卫苏手指敲击着桌面,脑袋里一刻也没有停止过思考。“这样一来,就能避免他们聚众闹事。还有就是官府必须要跟上监管,秦人也不得欺负新来之人才是。嗯……我说的这些都只是大体情况,具体细则可以根据不同地方不同风俗规划布局。” 孙章越听眼睛越亮,卫先生大才,什么事情落到他的眼中那都不叫事儿。有了卫苏的提点,他现在已经明白他下一步该做什么了。 “我已经吩咐了谢灼与陶瑾,他们会按照我的意思,吸引人来秦国。第一批我就将他们安顿在蜀地了,趁现在还有半年左右的时间,你可以照我的意思计划周详。记住了,能不能将人留下,就要看你怎么实施了。有你们这里成功的案例,其他的地方则顺理成章,不足为虑。将来传言出去,就会有更多的百姓愿意选择来到秦国。” “是,学生已经明白了,会照先生所言去做。” 卫苏又叮嘱了几句,孙章也将自己还有不通透之处提了出来,请卫苏解答。卫苏也耐着性子一一解释清楚。等到告一段落之时,这才发现已经过了大半晌了,天色已经快黑了。 卫苏一拍脑袋,他都忘记时辰了,看看膳食时间都过了。他有些歉然,要留孙章用些饭食。 他打开门,正准备让人送上膳食来,就见秦湛等在门口。 卫苏一愣,脱口而出,“大王如何在此?” 秦湛已经等了好些时候了,都已经心焦如焚了。可他也知道卫苏的习惯,但凡谈及正事之时,不喜欢任何人打扰。正是因此,他才只能等在外面。不过他是一国之君,就算贸然打扰,卫苏也不会说什么。只不过,秦湛却下意识不愿意以这一层身份去要求卫苏做什么。所以,才会心甘情愿等候良久。 赵立还从未见过大王有耐心能静候一个人如此之久。虽然他在旁也能看出大王的焦急,只是大王始终没有更进一步前去打扰的想法。只在门外等着,以示尊重之意。 “先生这么晚了,还未用膳食,寡人有些担心,又怕打扰到先生。只能等你交代完事情,我们再一起用膳。”秦湛也没隐瞒,将自己的担心说了出来。 卫苏却听到了关键词,疑惑的问:“大王也没用膳?” 秦湛脸色沉下来,眼中一片幽怨之色,“今早我便与先生说过晚食一起用,先生莫不是忘了?” “呃!”别说,卫苏还真给忘记了。他看了一眼身后的孙章,又看了看秦湛,“这样啊,不如我们三人一起用些饭食?” 秦湛皱起眉头,眼神扫过孙章身上。孙章一个激灵,笑着揖礼道:“先生,不必了。学生也没什么事情了,这就告辞,否则家中妻儿该担心了。” 他一开始没有拒绝,是还想着与先生一道用饭食,但凡还有些小问题也能多跟先生探讨。可现在,大王一来,他哪里还敢留下来?有什么问题,日后有暇再跟先生说明吧。回去后,他还得将今日商议的事情整理出来,再给先生过目。 当然,最最主要的,他可不想在这里挨大王的眼刀子。怕是饭没吃完,自己得了心塞的毛病。 卫苏听他推拒的话,倒也不好强留,只能点头答应。孙章辞别秦湛卫苏之后,脚下不停,像是有什么东西追一般,几下就出门不见了踪影。 这下子秦湛满意了,这人还算有些眼力见,也不枉自己提拔他,将来可堪大用。 孙章不知道秦湛已经对他好感提升不少,出来后才大大松了一口气。他从颍阳学宫就认识秦王湛,一直到秦湛继位为王。如今的秦湛威严愈盛,已经成长起来了,让人不敢直视。跟曾经学宫中的王子湛可以说是天差地别,他有理由相信,将来的秦王湛睥睨天下只是迟早的事。 卫苏将秦湛迎进屋中,赵立颇有眼力的连忙让人将膳食布置好。等大王与卫先生净手之后,坐到桌前,上面已经摆满了热气腾腾的膳食。 卫苏是真觉得饿了,秦湛也不多话,使眼色让宫人帮卫苏布菜添饭。他知道卫苏不喜场面上的东西,每每与卫苏单独在一起时,也都不会讲究君王的排场礼仪,只简简单单像曾经在学宫中一样。 两人一边吃一边说着话。赵立心中吃惊,面上却没有表露出来,果然大王待卫先生是与众不同的。大王也不是没与朝中大臣一起用过膳,只是从来没有这样和颜悦色过。在卫先生这里,倒像是普普通通的百姓家中一般自在悠然。 他一边小心谨慎的替秦湛布菜,一边听着两人的对话。 “今日你可是见了钟离将军了?”卫苏头也不抬的问道。 卫苏有事情要做,他这个做大王的也不能闲着。钟离晖是卫苏带来秦国的,不提其他的,就凭他赫赫有名的战神名声,秦湛也不可能怠慢。秦国如今最需要的就是人才,这是毋庸置疑的。 钟离晖前来投靠,无疑是一个信号,给天下的贤能之士一个选择。一个西陲边地小小的秦国值得钟离晖投靠,这就给他们也打开了一扇大门。哪怕是因为好奇也好,试探也罢,只要能来,他们就要想办法将人给留下。 “正是,钟离将军不愧是褚先生的得意弟子。其对于战备军务,以及各国的军制看法很有一套。并不是徒有虚名。”秦湛的语气有些生硬,说出的话来却是大有赞叹之意。 卫苏听出了他话中的意思,笑着问:“怎么了?你们谈得不愉快?”秦湛这个人他岂有不了解的?想来是在钟离晖那里碰了壁,才会这般态度。 钟离晖这人,自己曾经都差点吃亏,更别提他会给秦湛面子了。但凡有本事之人,总是心高气傲的,他被自己糊弄到了秦国,也只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思。想让他一来就衷心卖命,怎么可能?所以还得秦湛这个君王出马,真正能收服,让人能心甘情愿为秦国做事才好。 良禽择木而栖,一个有才华的人到哪里都不会被埋没,只是却要看看为君者值不值得让人效力了。 卫苏一语中的,让秦湛更郁闷了,“也不是不愉快,这人才华横溢,却是个心高气傲的。不过,我相信我一定能让他留在秦国,为秦国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