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8小说 - 历史小说 - 七零之穿成反派妻子在线阅读 - 七零之穿成反派妻子 第67节

七零之穿成反派妻子 第67节

    如果姜宴堂真的不是他们姜家的孩子,姜立民不知道妻子能不能承受的住。

    他是妻子最疼爱的小儿子。

    然而……他真正的小儿子,却在贫穷的乡下受苦,那人故意调换了他的孩子,心思歹毒至极。

    姜立民的心沉了下去。

    此时的谢雅知却还在他的耳边喋喋不休,自顾自的说着小儿子婚事相关的话题:“你不担心?你还是早点想办法让他去读个大学,小心他明年就给你带个农村媳妇儿回来。”

    “还是那种没文化的,说不定就读了个小学。”谢雅致嗤笑道。

    姜立民:“那是他们没条件。”

    “哼,反正我是不会接受一个小学文化的儿媳。”谢雅知把手中的咖啡杯塞进姜立民的手中,转过身就走了。

    姜立民站在原地,凝视着手中那杯咖啡。

    他看到了那边送过来的资料,那个叫做谢明途的孩子,从小在养母的欺辱打骂下成长,原本一个白白嫩嫩的孩子给折磨的不成样子,后来成婚之后,村里人才发现他是个长相五官十分优秀的男人。

    他就是小学文化,娶了个同样小学文化的妻子,叫做苏晓蔓。

    这也是他暂时不告知妻子的原因,还不知道她能不能接受这样一个事实。

    *

    苏晓蔓和谢明途把屋子收拾好,第二天去苏家,今天一出门的时候,许多村里人对他俩指指点点的,倒是没说什么闲话,反而很是同情和关心。

    “真没想到孙梅她居然能做出这样的事情。”

    “晓蔓,你们家谢老——哦不,谢?明途他要回去认亲吗?”

    “……”

    也没有跟这些人聊几句,苏晓蔓两人到了苏家,一进门,就对上了顶着两个硕大黑眼圈的柳淑凤。

    苏晓蔓:“……”

    谢明途:“……”

    昨天夜里,他们两个人睡得和谐美好,苏晓蔓估计谢家人是睡不好觉的了,但是没想到她娘柳淑凤愣是也没睡个好觉。

    这是担忧成什么样子?也熬出了这么两个黑眼圈。

    “娘?你这是……”

    柳淑凤在她肩膀上拍了下,“还不是为了你这娃子,娘两天都没有睡个好觉了?”

    苏晓蔓:“为什么啊?”

    “前一天,你跟女婿终于要分家了……”柳淑凤为她高兴啊,一晚上都想的是女儿女婿以后在村里的未来,怎么在村里盖房子,以后生几个娃,“就连你们新房子盖那个地头,我都想了好几个地方。”

    苏晓蔓无语凝噎:“……”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古人诚不欺我,可她娘想的也太远了。

    “可现在又弄出了这样的事情。”柳淑凤又是一个晚上没睡着,原本以为是分家,现在她女婿直接就不是谢家的孩子,变成了另一家的儿子。

    就连她之前畅想出来的未来,都似乎要跟着改变了……

    前一天夜晚白想了。

    柳淑凤把目光投向谢明途,谢明途则是关心道:“娘,你想选哪个地头?”

    柳淑凤:“……现在的重点不是盖房子,你俩先进来坐吧。”

    就怕他们夫妻两个以后不想待在乡下,要到城里去,晓蔓她以前就一直想去城里,再加上……就她女婿谢明途那样的脑袋和才能,柳淑凤光想想也知道他待在乡下种田是屈才的。

    果然,她就知道孙梅肯定生不出这样聪明的孩子。

    柳淑凤现在对谢明途母爱泛滥,没办法,她一想这个孩子的过去,完全就是苦水里泡出来的,原本一个好好的公子哥,愣是被孙梅抱回来,没享受过几天父母疼爱的日子。

    再想想之前的姜知青,完全不能往这边想,越想越为他感到难受。

    “现在村里人都在聊这个事,今天村口还来了两辆警车,好多人去围观,下来了七八个人,现在都在找村里的人问问题。”

    苏晓蔓和谢明途点了点头,报警还是他们俩报的,已经在派出所留了笔录,还提交了证据,不仅是血缘鉴定的报告,还有一件从乱七八糟的疙瘩里翻出来的旧衣服。

    之前苏晓蔓就打算找一找谢明途曾经用过的旧物,以孙梅那个雁过拔毛什么都要占点便宜的性格,指不定会顺手牵羊还拿走一些什么东西。

    果不其然,在旧物里翻出来件小孩衣服,哪怕已经又破又旧,擅于辨别布料的苏晓蔓认出了这大概率不是谢家能用得起的。

    把衣服仔细地翻了翻,居然在一个十分隐蔽的小角落里发现“姜宴堂”三个字的绣纹,这三个字绣的很糟糕,也有大半脱线了,如果不是提前知晓这三个字,一般人看,根本不会辨别出绣的是什么玩意。

    只是谢明途在看见那三个字的时候,脸都绿了。

    如果没有被调换,那么姜宴堂就该是他的名字。

    可他一想到这个名字,就觉得十分不舒服。

    苏晓蔓能理解他的不舒服,亲了好几下,才把他安抚下来,苏晓蔓觉得他不太想认回姜家,估计就是膈应这一点。

    “咱村里的人可喜欢凑热闹了,也不怕什么警察,毕竟咱没犯错啊,一个个积极主动的东一句西一句说话。”

    “昨天分家凑热闹的太多了,听见那些话的太多了,还有你们知道嘛,昨儿个孙梅还跑去了知青点。”柳淑凤一边说着,一边去把糖罐和开水壶抱出来。

    她觉着女婿之前太苦了,必须多喝点甜水补一补,往后的日子里,这对小夫妻应该在糖水里泡着。

    苏晓蔓点了点头,孙梅去知青点找姜宴堂的事,她和谢明途也知道了,当他们知道孙梅对着姜宴堂说了什么话后,就连苏晓蔓都……叹为观止?

    也不知道是说孙梅不要脸呢?还是该说她大脑简单地令人发指。

    偏偏就是因为这么一个头脑简单的女人,干出了这样的事情,完全不计后果,害了谢明途十几年。

    苏晓蔓一边想着,一边抢过柳淑凤手里的糖罐,往杯子里加了一小勺糖,倒了水,端给谢明途。

    她觉得他们家狗子哥已经很难了,就不要再给他灌糖。

    “你啊,你这孩子。”柳淑凤见状,在她头上敲了一下,“咋不多放点。”

    “娘还是能有糖给你俩吃的。”

    “明途他不爱吃糖,你就别欺负他了。”

    “是吗?这样啊,他爹和你几个哥哥就爱吃……”

    谢明途抱着手中的糖水,积极冒了一句:“娘,我也爱吃。”

    苏晓蔓回头在他头上敲了一下,嫌弃道:“你知道你现在像是什么吗?就像是一瓣蒜拼命往橘子里挤。”

    柳淑凤愣了:“什么意思?”

    谢明途:“……”

    “证明自己不是个橘外人啊。”

    *

    县里的公安下到桥心村来走访群众,了解关于孙梅偷换孩子的案件信息。原本乡下的人们,对这等穿制服的人,总有一种天然的恐惧感。

    但是现在……因为这几天听到的刺激消息太多了,他们憋得难受,实在是有太多的话要说了。

    偷换孩子!!还是偷换干部的孩子!!这两孩子还差点被同一个女孩子看上!!!!小说故事都不敢写得这么离奇!!

    这个故事简直太刺激了!说个三天三夜都说不完!

    于是桥心村的群众主动邀请警察来家里坐坐,他们真的是有一肚子的话要说,全家人齐上阵,七嘴八舌使得警察都被他们可怕的热情给吓一跳。

    “那个孙梅就不是个好东西,她从小对谢狗子忒差了。”

    “她能干出这种事也不稀奇。”

    “是她故意换的,咱们都听到好几次了,都可以作证,好多人听到了……”

    ……

    而在这些被走访的人中,最特殊的证人要数曾经的谢三嫂,周小卉,她现在离了婚,独自带着两个女儿生活,现在警察来问询,她说起孙梅的罪状,那叫一个如数家珍,说的是涕泪满面。

    以前在谢家,地位最低的两个人就是她和谢明途,没有人比她更能证明孙梅平日里是怎么对待谢明途的。

    “她根本都不把他当亲生子看待。”

    “太惨了啊……”

    ……

    周小卉这个没有多少文化的女人,拉着警察的手,足足说了一整天,两个女儿春娟夏娟也在一旁补充,这母女三人太可怜了,说得警察都义愤填膺,知道她现在离婚之后,还准备给她申请个妇女帮扶。

    警察走了之后,周小卉擦干了眼泪,她看向自己的女儿,发现她们母女这日子还能继续过下去。

    以前她也以为这离了婚的女人,一出门就会被人说三道四,闲言碎语就能把她们母女给逼死,而现在就不一样了,因为她前脚刚离婚,后脚就爆出了孙梅偷换孩子的事情。

    现在别人的焦点都放在偷换孩子,至于她离不离婚,跟谁离婚,是个什么样的女人,都没几个人有兴趣来聊她的闲话。

    只要有人说起她跟谢老三离婚,也就几句话带过,立刻就转去了谢家分家,姜知青,孙梅,偷换孩子什么什么的,还有孙梅在知青点嚷嚷“千万不能让他抢走你的身份……”。

    另外,苏晓蔓、谢明途、姜宴堂这三个人曾经的纠葛就更令人唏嘘惊奇了。

    村里人茶余饭后的闲聊都轮不上她的事。

    现在又有警察来家里待了一整天,还说要给她弄个妇女帮扶,周小卉心里安定下来了。

    怎么说,他们家里也是有公安来过的,还说要给她帮扶。

    现在人证物证都有,没几天孙梅就被带走了,孙梅也只是个在家里横行霸道的纸老虎,被抓的第二天就老实交代了当年她是怎么偷换的孩子。

    第45章 写信   也就是那么一回事。

    孙梅被带走的那一天, 姜宴堂并没有去看她,而是照常上工。

    然而那天上工的人极少,不少人去谢家看热闹, 他们也不害怕什么公安,甚至跟这些警察小哥已经很熟了,毕竟犯罪的人又不是他们。

    这种热闹可是百年难得一遇啊!

    孙梅被警察带走的时候, 她仍然有恃无恐地反抗, 甚至嘴里还在嚷嚷着:“你知道我亲儿子的爸爸是当什么官的嘛, 你就敢抓我, 还不把我给放了!”

    ……

    围观的村民对着孙梅指指点点,“她换了人家的亲生子,为什么还觉得人家会放过她?”

    “这也太不要脸了。”

    “说不准的,万一姜知青要给他的亲生母亲求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