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8小说 - 历史小说 - [红楼]红楼之晚韶华在线阅读 - 第131页

第131页

    李纨道:“还不曾定下,这事还得看沈先生的意思,明儿我便打发人去沈先生府上问问。”

    按理说这拜师是大事,应当找个黄道吉日才是,只是李纨虽然在这个世界多年,骨子里还是现代的灵魂,受前世的影响,对这些并不太在意。

    沈颐也不是那等讲究俗礼的人,直道也不必

    找什么良辰吉日,随意便好,因此最后双方商议了一番,便将拜师的日子定在了三日后。

    李纨命丫鬟给贾兰赶着做两身新衣裳,预备着拜师那日穿,又叫了淡菊过来问道:“前儿吩咐你预备的拜师礼可都打点好了?”

    淡菊忙道:“奶奶放心,都按你的吩咐料理妥当了。”

    说罢忙命人将东西抬进来给李纨过目。

    拜师礼,其实说白了就是束脩,分别是芹菜、莲子、红豆、枣子、桂圆、rou干六种物件。

    这“六礼”其实都有讲究,芹菜寓意为“勤奋好学、业精于勤”;莲子心苦,寓意为“苦心教育”;红豆则含有“鸿运高照”之意。

    枣子寓意为“早早高中”,桂圆意在“功德圆满”,而最后的rou干则用以表达弟子心意,乃是从孔夫子手上流传下来的规矩。

    更贵重的东西他们自然给的起,只是当下约定成俗的规矩就是如此,多添了反倒视为失礼。

    李纨细细检视一番,见无遗漏,方点了点头,命人抬下去好生收着。

    除此之外,李纨又特意挑选了两个机灵的伴读小厮,一个是贾兰奶母之子王成,今年七岁,一个是素云幼弟赵义,年方九岁,都是忠厚本分的性子。

    贾母和王夫人依旧有些不放心,将两人叫过去亲自验看了一遍,又敲打了一番,方赏了两个荷包,命他们好生服侍主子。

    到了这天,李纨早已把书笔文物收拾停妥,打点好了衣包,如今刚出正月,天气尚冷,除了家常替换的衣裳,额外添了斗篷,雪褂子,此外手炉,银霜炭,香料和点心等也都色.色齐备。

    贾兰起来,梳洗妥当,换上了新衣裳,来到李纨屋里请安。

    李纨招手叫他到了跟前,细细打量了一眼,见他里面穿着件白色暗花交领袄儿,外面是金色底子五彩竹叶吉祥纹样玄色镶边缎面的圆领袍,月白色绸面撒花裤子,系着攒珠银带,最后裹着件枣红织金缎面狐皮斗篷,点了点头道:“这样倒还暖和。”

    之前还不觉得,真到了上学这一天,才突然有些舍不得起来,此时她才体会到了前世那些送孩子上学的父母的感受了,不禁叹了口气,轻轻抚了抚他的小脑袋,嘱咐道:“大毛儿衣服

    ,我已让人包好了交给小子们去了,手炉,银霜炭和点心也交出去了,在外面比不得家里有人照顾,好歹想着添换,别冻坏了,有什么事便打发人来传信。”

    贾兰想说老师家里都预备着手炉炭盆,也不缺吃食点心,但也知道这是母亲的一片心意,便道:“mama放心,儿子自己都会调停的,您不必担心。”

    李纨到底不放心,又嘱咐了两句,方命他去见贾母、贾政和王夫人。

    贾兰答应着,方出来见贾母,贾母也不免有几句嘱咐的话;然后去见王夫人;又出来到书房中见过贾政,不过也是嘱咐他好生用功,不可懈怠等语。

    另一边车马业已打点妥当,贾兰带着一应小厮长随去了沈府,拜见了沈颐,行过拜师礼,奉上束脩,自此正式成为了沈颐的入室弟子。

    此后,贾兰便开始跟着沈颐读书,每日辰时起来,去顾府读书上课,午饭也是在顾府解决,酉时末才回来。

    上午学经史子集,下午学习骑射及诗词书画,有时候沈颐也带他去街上,感受民间百态,有时也会带他去参加文会,甚至去郊外打猎踏青等等。

    不过沈颐也不是那等严苛之人,凡事都张弛有度,每旬都会让贾兰歇息一日,与家人小聚。

    为了方便贾兰念书,沈颐还特意吩咐管家收拾了一处齐整小院给他住着。

    有时候天色太晚,或者碰到雨雪天气,或者天冷的时候,贾兰只管打发人回家报个口信,干脆直接在小院住下过夜,也免得来回奔波。

    贾兰自幼丧父,从来不曾有人像这般教导关怀过他,心下感激不已,隐隐间便拿沈颐当父亲看待,对老师极为孝顺贴心,沈颐待小弟子也越发喜欢。

    沈颐发妻早逝,此后也不曾续弦,膝下也没有儿女,渐渐地便把贾兰当亲子看待,沈家的下人都是沈颐从家中带出来的老人,最是明白主子的心意,也将贾兰当小主子看待,处处周到妥帖。

    贾兰跟着沈颐如鱼得水,李纨也真正放下心来,开始料理温泉庄子上的事。

    西山的温泉庄子原先是七皇子所有,现在主人换成了她,许多规制都不合适,自然要一一改过来,否则便是逾制之罪。

    原本这事早就该料理的

    ,图纸也早已请人画好了,只是当时已是腊月,天气太冷,又临近年节,不好动工,便一直搁置着,直到如今才开始处理。

    好在不必大动,只有几处大节和一些细处需要整改,倒不是很麻烦,不过费几两银子罢了。

    李纨自己不便出面,便都交给了陪房刘有福夫妇料理。

    因梅香嫁的好人家,全是托了主子的恩典,因此刘有福夫妇十分感激,越发尽心竭力,处处周全妥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