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8小说 - 历史小说 - [红楼]红楼之晚韶华在线阅读 - 第135页

第135页

    淡菊答应一声,自去料理。

    次日一早,李纨收拾妥当,与贾母王夫人请安后便带着丫头婆子们坐车往温泉庄子上去了。

    此次淡菊夏竹碧月等人都一道随行,只留下了贾兰的奶母张嬷嬷和几个小丫头在家看屋子。

    主仆一共加上铺盖妆奁,衣裳包袱,各式绸缎等行李,足足装了三四辆车。

    温泉庄子离京城有一段路程,李纨一行人卯时三刻出发,足足坐了一个多时辰的车才抵达山庄。

    李纨坐在车中,从纱窗内望去,远远便见一片粉墙,从山脚绵延至半山腰,红柱黛瓦,雕甍绣槛,皆隐于山坳树杪之间。

    山脚下却是一片姹紫嫣红,花香鸟语。

    原来这山脚下的几亩地也都是属于翠微山庄的,李纨先前觉着有些浪费,便命人将山脚下的几亩地开辟出来,种些香花香草,一来可供欣赏,二来也可以供两个胭脂铺子做脂粉香膏用。

    看着这一大片花海,李纨的心情也舒畅起来,胸中郁气一扫而空。

    刘大娘早已带着十来个仆妇在大门前候着,五间正门大开着。

    车子慢慢驶进大门,李纨迎面便看到大门匾额上的‘翠微山庄’四字,字体挺拔遒劲,潇洒肆意间隐含霸气,显见是男子手笔,心下不禁暗自猜测,这样的字迹绝非一般人可有,莫非这匾额是出自七皇子之手?

    正猜想间,车子已经停了下来,刘大娘摆好矮凳,上来揭开车帘,道:“奶奶请下车罢。”

    李纨回过神来,扶着淡菊的手下了车。

    其他仆妇丫头们也都陆续下了车,开始搬卸东西。

    淡菊夏竹带人在一旁看着,随后便叫人带着去了主院,收拾铺盖,安插器具

    。

    李纨则在刘大娘的引领下参观山庄,才发现这座温泉庄子比她预想中的要大许多。

    假山流水,亭台楼阁,点缀在茂林修竹,花木湖泊之间,那门栏窗俱是细雕时新花样,并无朱粉涂饰,一色水磨,自成一格,不落富丽俗套。

    正院名松风院,是一座三进的院落,正房七间,五明两暗的格局,左右厢房各七间,前厅后舍俱全,约有三四十间房屋,极为齐整阔朗。

    松风院后便是一方池塘,池中种着莲、菱、荇、鸡头米等。

    如今正值阳春三月,天时和暖,池沼都已解冻,池中荷叶田田,亭亭玉立,游鱼细石,清澈见底。

    池塘两岸绿柳如丝,燕语呢喃,蜂飞蝶舞。

    过了池塘,不远处是一座怪石嶙峋都假山,转过山石,李纨不禁眼前一亮,原来假山后却是一大片花圃,放眼望去,只见青翠萦目,红紫迎人,佳木茏葱,奇花烂熳,一派初春光景。

    花圃后头便是一座清雅小院,粉墙黛瓦,颇有江南水乡之趣。

    李纨见小院匾额上题着“清溪居”,便笑道:“这处院子倒有些意思,咱们进去瞧瞧。”

    刘大娘便领着大家从正门进去,两边俱是抄手游廊,众人顺着游廊步入,只见数间清厦,连着两间退步,绿窗油壁,院中种着两本垂丝海棠,一株阔叶芭蕉,相较松风院更显清雅幽静。

    后园则种着几株梨树、桃树,一道羊肠小径从后门蜿蜒至半山腰,掩映在青松翠竹之间,颇具意趣。

    随后又逛了文杏阁、凝翠馆、梧桐苑等几处院落,又去后山桃林走了走,直到晌午时分才将庄子逛完。

    众人回到松风院,夏竹淡菊早已将屋子收拾好了,帐幔,帘子,并陈设玩器,古董等也都已安置妥当。

    逛了大半天,李纨出了一身的汗,只觉浑身不自在,好在淡菊早就想到了,提前叫人烧好了热水。

    李纨梳洗了一番,换了件家常月白撒花褙子,白绫弹墨百褶裙,软底绣花鞋,又卸了簪环,松松挽了个倭堕髻,这才觉得松快了些。

    夏竹捧了盏茶上来,笑道:“奶奶走了这大半日,吃杯茶润润罢。”

    碧月也奉了茶与刘大娘。

    李纨喝了口茶,抬眼间忽然看见

    门上挂上的葱绿撒花软帘,忽想起一事,对刘大娘道:“各屋里的靠背引枕、椅搭椅袱和坐褥等都换过了不曾?那些花样不合规制的赶紧换下来。”

    那些龙纹、四爪金龙之类的花样可不是她们能用的。

    刘大娘忙放下茶盏,笑道:“奶奶放心,都按照奶奶的吩咐换成了家常花样的,这次选的丫头仆妇中有好些颇通针线的,被褥帐幔也都是叫她们新做的。”

    李纨点了点头,问道:“后日我要请老太太、太太和姑娘们来逛逛,可都预备好了不曾?”

    刘大娘道:“厨房的锅灶都修整了一番,碗碟杯盏也都是齐全的,先前都已经擦洗过了,略微收拾一下就能用了。”

    淡菊正端了个点心攒盒过来,闻言便道:“这倒罢了,治酒席的鱼rou菜蔬才是要紧的。”

    刘大娘笑道:“这倒也容易,咱们这庄上现养着好些鸡鸭鹅,池子里又养了鱼,鸡鸭鱼蛋,瓜果菜蔬都是现成的,去年几处田庄上的租子也都按奶奶的吩咐送到了这边,米面粮炭都尽够了。”

    李纨便问道:“去年送来的租子还剩多少?”

    刘大娘早有准备,从袖中掏出账本,翻开瞧了瞧,道:“五十担碧粳米和两担御田胭脂米都是主子的份例,现在还没动过;咱们庄上人少,一百担下用常米半年下来也只吃了两担;碧糯,白糯,杂色粮谷各剩了五十斛;柴炭还剩一万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