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8小说 - 历史小说 - 天姥吟传奇在线阅读 - 第180章 糊名制度

第180章 糊名制度

    汴京月城仙居城的建设是营利性质的,花更少的钱,以更短的时间完成建筑任务,也就代表着更高的利润,更短的投资回报期。以五人为一小组、百人为一大组的承包制开始在工地上实施。人人为自个而干,干得多拿得多,每天开支却增加得有限,只要政府言而有信,何乐而不为?民工们人人卯足了劲,再也不用士兵拿皮鞭监工,力气一股的,一天能拿二天的钱,力气大的一天能拿四天的钱,只是,会识字计数的人不多,乐正云秀的一帮不到十岁的学生仔中,家贫的都到工地帮忙记帐赚钱去了。

    最后,连监工的士兵们也眼红了,向丁谓提出,自个的体能比民工强多了,他们每天拿着我们三倍的钱,这不公平,要不,我们也加入建设的队伍中,多赚一份外快?经过讨论,丁谓决定他们加入建设队伍,所得金钱一半归部队,一半归个人。

    士兵年轻力壮,组织性又强,他们的加入使得建筑进度与质量都有了进一步的提高,月城拨地而起,已初具雏型。

    “兵者,国之利器,他们的义务是保家卫国,怎能让他们cao苦役而废军纪,如此做法,一但强敌来犯,国何以御之?”李迪虽被贬官,看到这种现象,极不习惯,不计个人安危,向皇帝进言。

    丁谓广引博证道:“谁言兵不能从事农工?汉文帝时,大臣晁错就曾建议“徙民实边“。汉武帝时,赵充国建议「屯田」於边防,戍卫与垦耕并顾,国由之而兴,破匈奴、灭楼兰,拓地数千里。曹cao邓艾等都曾实行屯田,成为了国家政权的钱粮收入来源,同时也解决了屯田军民生计。我大宋与大辽交好,四海升平,国无战事,以士兵从事农工,一可省朝廷军饷,二节省民力,三得士兵之心。士卒归心,才可无敌于天下。”

    丁谓口齿便给,李迪一时语结。丁谓见此,得理不饶人,继续说道:“当今大宋,民得安居乐来,所以,天降祥瑞不断,实证明圣天子得天之佑,功可比拟于秦皇汉武。臣在坊间,偶得《盛世华章》歌一首,与诸位大臣共勉。”

    《盛世华章》

    凤冠霞衣,抖落历史风尘,

    京腔京韵,梦绕紫禁。

    谁又临摹,贵妃一笑一颦,

    不经意,唱醉了,天下黎民。

    百年人生,回首沧海一瞬,

    昨日霸王,今是何人。

    看我国粹,历久弥新,

    静心听,听几许,天籁之音。

    君从远方临,四海唱升平,

    盛世华章韵,起舞踏歌行。

    此歌本是乐正云秀从现代带过来的,一次为助酒兴,偶尔唱了一下,不知怎么的,就传到了勾栏歌坊中,成为大臣们必点的流行歌曲,现在,被丁谓拿来作为皇帝与皇后深得民心的依据。这大帽子一压,谁敢提出异议?

    花更少的钱,以更短的时间完成建筑任务,也就代表着更多的利润。工程顺利推进着,可近万民工需要有效的管理。丁谓按人员分成百人队,下辖十个十人队。十人的民工小队长易选,百人的民工队长难选,为了便于管理,丁谓按民工所来的地域进行划分,从中选出威望高的担任。

    外来民工还在源源不断的涌入中,老乡投靠老乡,邻居与亲戚寻找熟人,亲带亲邻带邻的,滚雪球似的扩大,一个月以后,原来的百人队都在膨胀,规模最大的福建路超过三百人。原因极简单,前几月的万国博览会,福建路在汴京的影响极大,消息传回家乡,人人湧跃,加上福建路为边疆蛮荒之地,经济落后,生活困难,所以改变命运的诉求更强。人多心齐力量大,在承包活计中有了更大的话语权。福建帮成了汴京码头与月城建设队伍中的最大人员,汴京为宋之首都,驻扎着几十万御林军,福建人收保护费之类的事不会发生,但虽然没有正式结成帮派组织,可隐隐地形成了以宋文俊为首的队伍,在承包活计中还是占了不少便宜,缓缓地发展状大中。

    看着从黄河引流后又穿城而过的滚滚流水,乐正云秀的耳边响起了上海滩的旋律。

    《上海滩》

    浪奔浪流

    万里涛涛江水永不休

    淘尽了世间事

    混作滔滔一片潮流

    是喜是愁

    浪里分不清欢笑悲忧

    成功失败

    浪里看不出有未有

    爱你恨你问君知否

    似大江一发不收

    转千弯转千滩

    亦未平复此中争斗

    又有喜又有愁

    就算分不清欢笑悲忧

    仍愿翻百千浪

    在我心中起伏够

    乐正云秀十分好奇类似于十里洋场上海滩的故事会不会在汴京上演,正想着,门房来报,王钦若到访。

    会是什么事呢,不猜也想得到,王钦若刚刚扳回一局,又被丁谓领先了,可能又想从自个身上挖出新点子,所以到这里打听来了。与王钦若同来的是一名叫陈彭年的大臣。言谈之中,愤愤不平地说了自个考试的遭遇,因为与主考官有过节,一连两次都不被录取。宋时科举三年一次,第三次考中了,已是九年之后。

    “人生有几个九年,难道说因为考官的偏见就可以让有才之人一辈子抬不起头?”王钦若愤愤地替他抱不平说:“太子幼师是否能指点一二?”

    乐正云秀记得高考时考卷是采取糊名的,就是将试卷中的考生姓名、籍贯等信息进行弥封,这样一来,主考官也无法知道试卷是哪位考生的。现在高考参加的人上百万,古代考试,特别是进士考试,参加的人员不满千人,作弊的难度要比现代的低了不知多少个档次。千张试卷,又只语文一门,大不了叫书吏照抄一遍,就可避免考官认识考生字迹,或者是考生在试卷中留下的特定文字记号。

    这主意绝了,可以有效地杜绝请托等作弊问题,但同时也是一块烫手的山芋,王钦若思前想后,对陈彭年说:“陈兄曾为此受尽不公正的待遇,以陈兄之名写奏折面呈圣上,陈兄积年之耻可一雪而尽也。”

    都说王钦若jian诈,善长的事情之一就是冒领他人的功劳以为己有,这次,怎么会这么谦虚让陈彭年上奏章,看来外界传言也并不完全可信。送走王钦若后,乐正云秀继续埋头为幼师的教材儿心理学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