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8小说 - 历史小说 - 我教的纨绔篡位后在线阅读 - 我教的纨绔篡位后 第125节

我教的纨绔篡位后 第125节

    ——万一呢?

    万一当年的战友会信他们呢?

    京军抱着这样的心态,犹豫不决地发起进攻。

    许问见了情形,果真被沈清容所迷惑,“这么快派遣降兵过来,他定是在降兵中安插了自己的人,试图让他们趁乱返回营地。一旦那样,就糟了!”

    许问是刘承望遣来的幕僚,孟鹏举不敢有半点违逆,当即下令:“降兵本就该死!所有降兵皆作敌军处置,切莫留活口!”

    踟蹰不决的降兵刚走到半路,便听京军嘶喊奔来。有几人急于证明自己的清白,都被京军利索地斩首。

    看京军没有半点留情的模样,他们终于悟了——天锋军首领说得是对的。

    他们已入了敌营,即便再怎么辩解,旁人也会觉得他们是叛军。即便他们回了营地,也会饱受唾骂和嫌弃。

    反倒是天锋军......

    这可是当年赫赫有名的队伍,是他们曾经景仰的、可望不可即的神人。

    而天锋军首领在战前训话后,亲自替他们整理盔甲、护送伤患,没有半点架子。他的那番陈词,更是戳中了京军的心。

    他们身为百姓,要的仅仅是一条生路,和一个尊敬而已。

    于是,握刀,反击。

    第100章 .挑拨军械

    降兵开路没多久,沈清容携天锋军上阵,与这群心如死灰的降兵并肩作战,一直斩尽京军万余人,将京军逼退出十里之外。

    至此,京军已被磨去大半。

    京城。

    朝中很快传来京军连败的消息。

    早朝时,众人觑着圣上的脸色,除了大骂“沈贼”,几乎就在劝圣上息怒。

    有人说是京军尚未齐备,有人解释是蜀州地势不利,吵得圣上一声怒呵,“连蜀州都攻不下,兵部是没人了吗?!”

    次日圣上以清剿反贼为由,提拔张慎思为南蜀巡抚,协同刘承望处理南疆之事。

    张家常年守在关外,与朝中势力较少有交集。如今太子一党刚刚倒下,南下的人又有多半是姜鸿轩的人,圣上的心思,大抵是想借张家牵制兵部,让兵部甚至于姜鸿轩不要太过猖狂。

    黎云书知自己做不了太多。

    她在邺京,既不可能跑到蜀州去帮忙,也不可能为了沈清容丢掉性命和饭碗。

    ——但她可以挑拨。

    打仗靠得不仅仅是前线。

    朝中风气,人心向背,后备补给,对局面的影响都是巨大。

    这种时候,朝中最怕的就是四处起火,而最不缺的就是能煽风点火的贪官污吏。

    黎云书从谢初口中知道了圣上器重自己的缘由。不久后,江陵清吏司郎中一职空缺,圣上将机会给了她。

    夜深人静时,黎云书一边写着六部的名号,一边思索他们目前的处境。

    在写到最后一个“工部”时,她用笔端抵住下颌,若有所思地想了许久。

    *

    是夜。

    南下的队伍行程极慢。刘承望与众卫兵每日行不到五十里,便开始驻扎饮酒。

    他连出征打仗都不忘把廖诗诗带上。廖诗诗声称自己不胜酒力,回营帐休息。她在帐中点起炭火,抽出了藏在包裹中的折扇。

    扇骨上有斑点痕迹,是上好的湘妃竹所做,价格不菲。她瞧了半晌,用指尖轻轻旋开扇面。素白的扇面上画了两幅山水画。若是隔得近了,能从画中瞧出两个字:正面是“清”,背面是“容”。

    ——正是黎云书丢失的那一柄。

    那天抄家时,廖诗诗也在现场。

    黎云书家里没多余的钱财,只有满满一墙的书柜。廖诗诗心知会有破绽,循着那贴墙的木柜找了许久,翻到一本书。

    书册上没有名字,纸页颜色却与其他书卷大不相同,显然是时时翻阅的。廖诗诗觉得这书眼熟,抽开一看,扫见了书后藏着的折扇。

    她趁无人注意,将折扇藏在袖中,回府后悄悄添了几笔,消了那两个字的端倪。

    “我若将这折扇呈上去,她可就万劫不复了。”

    廖诗诗抵住扇柄,将折扇悬在炭火之上。

    盈盈火光映得她脸色发红,羽睫下打下一片阴翳,掩住了她眼中晦暗。

    *

    大邺军械所设在工部内。前方一打仗,工部也没有几天空闲日子过。

    京军接连战败后,大量的器械都归沈清容所拥有,军械赶制得正紧张。黎云书旁敲侧击地打听到了新一批器材的进度,又从谢初口中了解到了工部尚书的情况。

    工部尚书曹瀚海,是姜鸿轩的人。

    他借着自己的权力,在京城私自建造许多屋舍,再由交易行转手卖给他人,从中获得暴利。即便是如今,他手中新建的屋舍也足有五栋。

    黎云书上朝时提早起了一会儿,顺路踩了点。

    一天的事情忙完后,她找了一个死士,“知道城西那座最大、最显眼的宅地吗?”

    当夜,曹瀚海手中规模最大的园宅被焚烧过半。

    曹尚书气得跳脚,找到京兆尹府要讨一个公道。事情牵连到高官,京兆尹府将卷宗递到刑部。黎云书去请教刑部侍郎时,“恰巧”撞见这等事,顺水推舟地接了下来。

    一切都进展得很顺利。她找到了纵火的死士,死士自尽狱中,算是解了曹尚书私愤。

    但问题还没解决。

    那栋园宅恰巧要由交易行转卖给一个富商,富商一家因为战事急来邺京避难,给了曹尚书远多于先前数倍的订金。听闻要延期,他们天天都嚷嚷着要还钱。

    重建园宅,需要消耗大量的物力。曹尚书不愿看着到口肥羊跑掉,一咬牙,居然将制造军械的材料拿去补了园宅。

    黎云书拿到消息后,登门拜访张侍郎的家。

    张慎思虽被遣去南疆,圣上却留了张侍郎及一半兵力在军中。黎云书随张侍郎坐定,开口便道:“云书在狱中时,承蒙张大人费心了。”

    张侍郎遣退众人,“黎大人怎么知道那人是我?”

    “我去道观求见了那位道长。他起先不见我,但我说了一句话。佛道之事,我也粗通皮毛,知道当今圣上乃为金命,而我是火命。火,当克金。”

    “看来殿下没有看错人。黎大人愿意归附,实为殿下之......”

    而她打断了张侍郎后面的话。

    “云书还想确认一件事情。你们打算怎样处置姜赋?”

    张侍郎见她眸中带着疏离,想起宫中说她亲近太子的传言,不由得道:“黎大人莫非还想辅佐姜赋登基?”

    “我所求的无非是有个能匡济天下的太平之世,至于上面之人是谁,我并不在意。”

    她分明与沈清容有那么深重的情谊,提及此处竟然也毫不留情。张侍郎听出她说得是真心话,继续问:“黎大人对朝中局势兴许比我还了解。殿下登基与姜赋登基,利弊你可都明白?”

    沈清容在朝中缺朝党,又顶着“反贼”名号。张侍郎手中有为他正名的证据,但针对朝党一事不敢太过暴露,只能离间原本归附于太子或二殿下的人,让他们明白朝堂并非如表面那般太平。

    恰恰相反的是,支持姜赋的人占了多数。姜赋是皇孙,登基也是理所应当。他年纪小,又听黎云书的话,黎云书想做什么也未必会太困难。

    “可黎大人一定明白,你能cao纵姜赋,自然会有其他人也可以控制他——甚至铲除你。”

    家族势力素来都是党争中最为重要的一环。

    所以才有那么多人互相包庇,有那么多事分明进了皇帝眼中,却最终偃旗息鼓。

    “离开天锋军初入朝堂时,我又何尝没想过为国尽忠,想过要让圣上明辨jian佞、匡扶乱世?”

    然而并没有用。

    彼时圣上正直年盛,两位皇子年岁都不算大,他并不需要谁来当刀稳固统治,他只需要听话的人。

    而兵部军纪混乱,人心不齐,又值北蛮犯边。张家一意弹劾贪佞,数千将士联名上书,敌不过权臣的一句耳边风。

    就此,张家被迁至北疆戍边,当年的热血青年一代又一代逝去、老去,都没能完成当年的愿望。

    “姜赋登基,太子的旧臣必定会联手架空他。他还年幼,不辨是非,你一人又如何与他们相抗?”

    “......”

    她一动不动地坐着,双睫轻轻打颤,“那你们,会杀了他吗?”

    这道理,她其实明白。

    但她还是害怕。

    姜赋是皇孙,可也是个孩子,她不希望他死。

    幸而张侍郎笑了,“若我们连这么小的孩子都杀,这皇位还有什么正义可言?”

    在张侍郎家中,黎云书知道了很多内情。

    譬如张侍郎虽为天锋军人,张慎思却并不知情。

    圣上调遣张慎思南下,必然是误以为张家不涉党争,想要借此牵制刘承望。张慎思是个性情中正之人,不会做戏,而队伍中亦有许多人对京军不满。若让他知道他们与沈清容在同一立场,恐怕会露出破绽。

    “既然如此,我也有件事想拜托张大人。我帮助阿容一事,还望大人帮忙隐藏,不要告知于他。”

    她知道沈清容经受了什么,也知他为什么会做出谋逆之举。但黎云书相信,无论他怎么变,骨子里还是当年那个仗义坦率的少爷。

    “沈家蒙冤之后,他学会了以暴制暴,学会了杀之后快,懂得了要争名逐利才能立足,可他从未将自己的刀尖对准百姓。我怕他会因我分神。”

    张侍郎亦是感慨,“当年殿下险些暴露身份,叫沈将军急了许久,不曾想竟改变了你的一生,果然是缘分。”

    二人感怀了许久,黎云书正色道:“我今日还为了一事。张大人,你们或者阿容手中,可还缺称手的军械?”

    数日后,第一批军械完工,被紧急秘密护送往南疆。

    谁知行在半路,被突然冒出的盗匪截了货。

    刘承望的大军及张慎思的人都还在路上,这批军械被劫,京军又没来得及应对,几乎要被沈清容赶出蜀州境地。

    而那群“盗匪”,本是沈清容借机埋伏在各地的天锋军势力,得了军械后立马转道送至蜀州,反让沈清容从中获益。

    圣上听后气得吐了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