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8小说 - 历史小说 - 宝扇记在线阅读 - 第242页

第242页

    她看了一眼李善,对李恪说道,“摄政王见识得多,皇上闲了,可向摄政王请教。”

    李善还在把玩火铳,这火铳里没有填充弹药,进宝解释道,“鸿胪寺的人说这是泰西人的火铳,杀伤力极大,稍有不甚就会走火,弹药在送进宫前,就已经取出来了。”

    “除了这件火铳,送进宫的还有一个千里眼,一件自鸣钟,另有一张坤舆万国全图。”

    李善端起火铳,试着描准窗外的梨树,他问道,“泰西人送这么多东西,就为了和我朝通商?”

    李善像是得了新玩物的稚子,很快就摸索出填充弹药的地方,他扣动着把手处的扳机,对他的内侍说道,“叫钱桑明日下午到摄政王府找我。”

    钱桑便是鸿胪寺的少卿,谢宝扇见李善肯见他,笑道,“我就知道殿下喜欢这件火铳。”

    说起火铳,李善说道,“太宗在位时,朝廷里也有一支火铳军,只是这东西杀伤力太大,容易炸膛,屡次弄出人命,后因异议声太多,朝廷便废除了火铳军,今日我观泰西人的火铳制作精良,似是比我见过的火铳更为安全可靠。”

    谢宝扇一听这话,略微有些忧心,“这么说,泰西人已经在用这种火铳,咱们却还在用刀剑?”

    李善笑了,他心知谢宝扇的担忧,说道,“泰西那几个国家,一年能产多少铁,多少银?”

    他扬着手里这件渡银火铳,“便是这件火铳,在他们泰西,也是少数人才能用得上的东西。”

    谢宝扇见此,笑道,“我一个妇道人家,到底不比殿下有见识。”

    李善放下泰西火铳,他正视谢宝扇,说道,“你只从泰西人送得这几件礼物里,就看出是有用的东西,若是连你都说自己没见识,那班尸位素餐的老家伙越发该埋进黄土里了。”

    谢宝扇被他称赞得脸上微红,“火铳我没见过,不认得泰西人做得是好是坏,我只看那千里眼,比先前进贡给坤安宫的那只看得更远,我私心想着,坤安宫进贡的东西已是极好,这件却更好,可见泰西人也有值得咱们学习的地方。”

    “这个道理未必人人都能懂,有一起目光短浅之人迂腐可笑,偏偏还自命不凡,凡是番邦进贡的东西,那必是不值一提,便说这千里眼,也是自泰西传来的,咱们大邺朝还不会造。”

    他二人说话时,李恪好奇的拿过火铳把玩,这也是因没有填充弹药,要是有弹药,是万万不敢让他触碰。

    李恪听到他俩的话,举着火铳问道,“那咱们自造不就好了?”

    谢宝扇笑了笑,说道,“皇上说得是,这东西有用,咱们应该自造。”

    看过泰西火铳,另有几件礼物,自鸣钟常见,李善不稀罕,只是造形不同罢了,谢宝扇对进宝说,“把千里眼和万国图拿来。”

    进宝先送上千里眼,李善多年在云州行军打帐,勘察敌情常用到千里眼,因此对于这物什并不陌生,他拿起千里眼,走到窗前朝外看,赞道,“这个千里眼果然不错。”

    李恪跑到他身边,扒着李善说道,“皇叔,朕也要看。”

    李善单手把他抱起来,让他稳稳的坐在自己的手臂里,又把千里眼递给他,李恪眯起一只眼,他透过千里眼看到远处的屋顶,惊讶的说道,“看得好远,朕连屋顶上的石狮子都能看到。”

    “等会儿我带皇上登上仙楼,在高处看得更清楚,今日天气晴朗,许是还能看到宫外的百姓们。”

    李恪拿着千里眼爱不释手,李善对他说道,“以前在外打仗,野外常要用到千里眼,我那个已经算是看得远了,有了千里眼,敌军的动向就能勘察到,于战局大大有利。”

    李恪惊讶的说道,“这样的好东西,朝廷应该多造,且要比泰西人做得更好才是。”

    他下定决心要工部造出千里眼,李善说道,“古有阳遂,和千里眼的道理类似,只因匠人地位低下,得不到朝廷得重用,即便做出好东西,也不如读书人更容易出人投地。”

    李恪生气的说道,“这可是大怪事,咱们衣食住行,哪一样儿离得开匠人,为何看不起匠人?”

    “世人心里的成见非一日形成,不光匠人,商人的地位同样低贱,实则在我眼里,只要于国于民有利就是有用之人。”

    李恪点头,他道,“皇叔说得对,朕要勉力工部的人,叫他们多多做出有用的东西。”

    李善怀里抱着李恪,他二人从千里眼,谈到知人善任,谢宝扇坐在他们身后,静静的听着这一大一小的声音,过了许久,李善回头望着她,“不是还有一件坤舆万国全图么?”

    谢宝扇叫进宝把万国图展开,这万国图有四尺见方,陆地,海洋,岛屿,图案绘制得清晰明了,李善一见,瞳孔微微震动。

    李恪从李善身上滑下来,他跑到舆图前找了半日,方才指着一个小角落说道,“这是我们大邺国。”

    李恪的乾明宫也有一张大邺国的舆图,大邺国已是地域辽阔,但是和万国图相比,大邺国就显得不那么大了。

    李善的目光一直盯着舆图,他缓缓说道“鸿胪寺也不全是庸才,钱桑这人还是有几分见识。”

    李恪新奇的说道,“原来在大邺国以外,还有这么多国家呢。”

    李善和李恪并排而立,除了大邺国周边的高丽,百越等国,在海外还有许许多多的国家,有的他知道,有的他甚至连名字都没听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