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1页
书迷正在阅读:朝思慕暖(GL)、南家有位哥儿、穿成娇软废物在末世封神、汉宫椒房、假孕后我继承了帝国(穿越)、臣服于你(堂兄妹 1v1)、迦南、无巧不成合(1V1,h)、风情月债(民国H)、清釉(办公室1v1)
来向谢宝扇传话的银环脸色发白,她道,“章先生这样的年龄,生产如何能不凶险,这可怎生是好?” 谢宝扇绷着脸,她问道,“齐硕可曾赶去了?” “齐太医早就过去了。” 时辰尚早,横竖今日谢宝扇没有心思打理朝政,她对银环说道,“你出去吩咐,哀家这就出宫去看看。” 银环唬了一跳,谢宝扇见她还呆站着,便道,“楞着做甚?快去准备吧。” 银环连忙往外传话,那谢宝扇放下手里的经书,进殿换了一身寻常衣裳,便带着几人,出了宁寿宫。 且说马车一路出了宫门,飞奔朝着章宅赶去,到了章宅,最先迎上前的是珊瑚,她早已接到传话,得知谢宝扇微服出宫,一见谢宝扇,便对银环说道,“太后cao劳国事,本就辛苦,这里有宫里派来的接生嬷嬷,你怎么也不拦着太后呢。” 谢宝扇说道,“先别说这些,章先生怎么样了?” “章先生从昨夜就发作,她是头胎,年龄又大了,几个接生嬷嬷都说只怕不容易下来。” 谢宝扇抬脚就往里走,进了里院,能听到屋里传来一阵断断续续的哭喊声,正门挂着厚厚的门帘,丫鬟婆子们接二连三往里送水,虽说有些忙乱,倒也没出大错。 齐硕在外边煎药,还没来得及见谢宝扇,谢宝扇是经历过生产的人,她站在窗前问接生嬷嬷,“产妇的精神可还好?” 那接生嬷嬷说道,“已经能看到头,刚才给产妇喂了一些参茶,如今又有力气了,虽说不大容易,产妇还算争气。” 听了接生嬷嬷的话,谢宝扇略微安心,先前传话说章素青难产,她心里难免焦急,这会儿亲眼过来看了,多少能放下心。 屋里的章素青不知何时才能平安生产,珊瑚又过来请她到外间歇息,谢宝扇正要过去,又听到屋里传来压低的呻|吟声,似乎还有一个男人的声音正在宽慰章素青,谢宝扇微微有些诧异,那声音实在有些耳熟,是姜桦? 第188章 章素青挣扎了大半夜,…… 章素青挣扎了大半夜, 九死一生生下了一个小哥儿,她还来不及多看一眼,便累得沉沉睡去, 谢宝扇得知她母子平安,先进屋看过小哥儿和章素青,在章宅停留了一盏茶的工夫,也登上马车,深夜返回宫里。 待她回到宁寿宫,进宝也已回来复命,谢宝扇换了一身衣裳,招来进宝问话。 进宝从陈府带回一些消息, 他见了谢宝扇,少不得一一道来, “据陈老爷说,那山西商人姓胡, 专门贩卖小麦为生,兼着倒卖盐票的买卖,原也有万贯家财, 可惜这两年做买卖亏空, 连家乡也不回,如今就寄居在他相好的姘头家中, 靠着四处借钱度日。” “这人说封穆收了他的好处,又是从何说起?” 进宝接着说道,“那年封大人管着朝廷和鞑子国互市的差事,这些进京的大商户都争着想要做代表,便时常宴请封大人,姓胡的这人也时常跟着一起, 只是他家底儿薄,到底也没能选上,本来能进商贸团的皆是各地的大富商,这也不值甚么,谁知这人今日告到京兆府,说是封大人收了他家传的《踏歌图》,京兆府尹梁大人去封府问话时,那副《踏歌图》就挂在封大人的书房里。” “如何证明这副《踏歌图》就是他送的呢?” 进宝回道,“胡姓商人当年进京时,为了附庸风雅,曾多次拿出这副《踏歌图》请人共赏,有不少人亲眼见过,京兆府的人也查验过,封大人书房那副《踏歌图》正是他那副无疑。” “封穆怎么说呢?” 进宝出宫后,除了前往陈府,也往封穆府上去过一趟,他道,“封大人自然是不认,只说是花了一千两银子从姓胡的这人手里买来的,那封大人还反告胡姓商人诬陷,奴才到封府去时,封大人已从京兆府回来。” 谢宝扇低头思索半晌,心里隐约也有几分明白,大约是这姓胡的商人拿了家传的宝画去讨好封穆,封穆这人一向谨慎,多少花了一些银子,谁能想到胡姓商人忽然反口。 “这官司还有得拉扯,你时时叫人留意京兆府的动向,有消息再来回我。” 进宝回道,“是。” 这一日,接连出了几件事,谢宝扇早就身心俱疲,殿外的银环见到进宝出来,端了一杯热牛乳进殿,她见谢宝扇只盯着案上的琉璃灯发怔,轻声说道,“太后,夜深了,早些歇息吧。” 谢宝扇回神,她幽幽叹了一口气,扶着银环的手进到寝殿。 那封穆原是摄政王的心腹,如今又是谢宝扇的左膀右臂,此番他牵扯上官司,按照以往,必定会有不少人上书弹劾,谁知一连七日,朝堂上都是静悄悄的,倒叫人摸不着头脑。 这日朝会,兵部禀报,朝鲜国战事已停,出征的战士开始陆续返回大邺朝,大约一个月左右,便能全部撤回。 此番助力朝鲜国,外界亦是有许多议论声,皆因虽打了胜仗,主张出兵朝鲜的摄政王却下落不明,眼下皇太后当政,朝野内外对她不满的人不在少数。 谢宝扇认真听完兵部的禀报,对户部尚书吴谦说道,“这些将士们为国出征,战死战伤将士们的抚恤和补偿务必要做到一人不漏,若有遗漏的,哀家只向你问罪。” 此事谢宝扇最为关心,每隔三五日都要找户部的人询问,户部上下谁也不敢懈怠,那吴谦恭恭敬敬的说道,“回禀太后,抚恤金和补偿金皆已按批次下发,户部始终在着人督办,并不敢遗漏一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