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8小说 - 历史小说 - 大宋女首富发家记在线阅读 - 第105页

第105页

    价钱倒是其次,主要是赵二娘那句“四十只鸭子就能换一件”实实在在把羽绒服贬成了低贱玩意,这不是拐着弯说她们没见过世面,被一个乡野丫头唬了吗?

    贵人们顾及着面子,虽不至于退货,但也不愿再穿。至于那些交了定金还在排队的,一见这架势干脆取消了订单。

    一时间,羽绒服的销量呈断崖式下跌。

    事情甚至传到了宫里。

    皇后本就因林悠然送刘娥衣裳的事憋着火,这下借题发挥,专门把赵兰蕙传至宫中要一个说法。

    这么一闹,涉及到的就不单单是一项买卖了,若处理不好,那些别有用心的人甚至有可能给林悠然扣上一个大不敬的罪名!

    赵兰蕙连夜赶回南山村,同林悠然商议。

    赵惟谨冷着脸,道:“‘四十只鸭子换一件鸭绒衣’的消息是如何传开的?”

    说到这个,赵兰蕙就忍不住红了眼圈,哽咽道:“都是我大意,没安抚好二jiejie,叫她多了句嘴……”

    “果然是她。”赵惟谨冷哼一声,看向林悠然,“别怕,我年底返京,会亲自向官家与皇后解释。”

    林悠然连忙摇摇头,说:“不行,若再把你牵扯进来,事情就更说不清了。”

    赵惟谨在京中的处境,林悠然早就从吴英那里套出来了,赵惟谨护着她,她也心疼赵惟谨,她怎么也不可能让这件事成为吴英那帮人攻击赵惟谨的把柄。

    赵兰蕙同样唯恐赵惟谨被攻讦,急切道:“就算要请罪,也该是我去。我到底姓赵,又是女子,皇后娘娘就算再生气顶多斥责一二,悠然别担心,只管把这件事推到我身上就好。”

    林悠然惊奇,这还是从前那个精于谋略、明哲保身的赵兰蕙吗?

    她勾了勾唇,曼声道:“都不用急着做炮灰,这一次,谁都不会有事。”

    赵惟谨瞧着她的模样,眉头一松,笑道:“小丫头又有什么鬼主意了?”

    林悠然狡黠地眨眨眼,当然是用魔法打败魔法呀!

    作者有话说:

    谢谢【洛菱】【酒野生】宝宝的霸王票~宝宝们晚安!

    第54章 义商

    赵惟谨到底不放心, 亲自去了趟东京。

    年根底下,皇家总有诸多活动,带着亲眷去勾栏瓦舍听听讲史、看看相扑, 也算体察民情了。

    这日,官家赵恒带着皇后郭氏与宠妃刘娥出宫看戏, 随行的还有包括赵惟谨在内的一众宗亲。

    三福瓦子的参军戏最好看, 每月都出新戏,今日得知贵客光临,班主特意上了一出诙谐有趣的新戏码。

    参军戏早期表演形式类似现代的相声, 一般是二人演出, 一名“参军”,一名“苍鹘”, 内容多滑稽搞笑。

    二人一唱一和, 讲了个诙谐讽刺的故事。

    话说, 某朝某代某时某地有一乌姓富贾, 平日里最爱烧香拜神仙。起初只是祈盼神仙保佑生意红火、家人平安, 愿望被满足之后渐渐贪心起来, 米粮不够了也拜, 衣服没得穿了也拜。

    神仙并没有白白地给他, 而是让他用香火钱来换。乌氏精明地算计一番,发现非常划算, 于是心满意足地驮着粮食出了神仙庙。

    没想到,回到家却遭了夫人一通骂。乌夫人言道, 你烧三炷香才得一袋米, 可知城南老翁一炷不烧就能白得?

    乌氏不信, 自去找老翁求证。走到半路便瞧见了那个瘦骨嶙峋的砍柴老翁, 恰好, 老翁背上扛着粮食袋子,同他的一模一样。

    乌氏上前问道:“老丈老丈,你这粮食打哪儿来的?”

    老翁答曰:“神仙给的。”

    乌氏又问:“烧了几炷香?”

    老翁又答:“哪有钱买香?用柴禾换的!”

    乌氏不由大怒,原来这神仙还长着一副偏心肠呢,他的那些香火钱能买十车柴禾了!乌氏转头去找神仙理论。神仙只问了一句:“你可愿同那砍柴老翁换一换?”乌氏毫不犹豫点了头,这样的便宜不占白不占!

    于是,神仙轻轻吹了一口气,乌氏背上陡然一轻。麻袋还是那个麻袋,里面的粮食却由原本香软可口的稻米换成了仅仅用来果腹的黍子!

    这还不算完,等他回到家,发现雕梁画栋的房子不见了,换成了四面漏风的茅草房,满院的仆人牲口也没了踪影,全家最值钱的东西仅仅是一把破了口的柴刀……

    两位表演者配合默契,姿势滑稽,逗得观众笑声不断。

    赵恒边笑边道:“乌氏虽为商贾,却也讽喻了吾等,与民争利,徒增笑料。”

    刘娥柔声道:“既然官家喜欢,不如赐个戏名吧!”

    赵恒略一沉吟,道:“便叫《好生之德》吧!”

    “当真贴切,戏中的神仙不就是个有‘好生之德’的好神仙么!”刘娥眼波流转,看向人群中不显山不露水的赵兰蕙。

    赵兰蕙激动地与赵惟谨对视一眼,心知这事成了。

    有了官家赐名,《好生之德》大火,京城中人争相观看。那些生着七巧玲珑心的贵人们渐渐咂摸出戏文背后的深意。

    恰逢年尾,各地官员考评送到官家案头。小太监得了宰相寇准的好处,将杨延昭的那份放在了最上头。

    赵恒对于挖了多少溏泺、增了几许兵力无甚兴趣,倒是瞧着末尾那句“腊月大雪,保塞境内无一人冻饿而死”起了兴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