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8小说 - 历史小说 - 篡权君王偏要强求在线阅读 - 篡权君王偏要强求 第3节

篡权君王偏要强求 第3节

    言罢,王氏命婢女把几盒精致的糕点提了过来,说:“这是你大哥哥前几日去赴宴,尝着汇波楼的点心不错,待你回来,一早就打发了人去买,让我给你送来。”

    沈书云看看食盒里的糕饼,确实都是她喜欢的口味,心头一暖道:“多谢婶母和哥哥总想着我。”

    如果说这个乌烟瘴气的家里,除了祖父,沈书云还能钦佩什么人,那就是堂兄沈雷了。尽管是庶枝的长子,沈雷却有一股子耀阳般的精气神。十九岁的年纪,已经在按察司领了检校的缺,虽说只是从七品的小官,但对于一个要入仕的世家子弟,却也是个好的开始。

    沈嵩夫妇原本也住在府内,后来何氏总是挤兑他们,翁姨娘便求了公爷,让他们在一街之隔的地方另外置办了宅院,虽比不得荣恩公府气派,倒也落得清静自在。

    “我方才去给公爷问安,恰遇到曹管家进来通禀,说是世子爷明日就要到府上了。”王氏正色对沈书云说:“我听说就住在你隔壁的存雄居,你知道了么?”

    沈书云点点头,存雄居是祖父定的地方,她是知道的。但听闻“明日”,也一愣,感叹:“这么快么?”

    “曹管家说得还能有假?方才过来时,下人们都在讥讽,这位世子爷也是能掐会算,选这个日子来,真是‘活见鬼’了。”王氏提起来这烫手山芋,也是一脸嫌恶。

    沈书云数了数日子,明日是七月十五,恰逢鬼节。赶上这天下榻自家府邸,这个朱霁还真是个不祥之兆。

    ***

    次日一早,阖府上下都安安静静,竖起耳朵等着安王世子如期到来。沈崇和沈嵩也告假休沐,在各自的院子里听吩咐,随时准备去迎接这位皇亲国戚。

    可是荣恩公却打着哈欠,一早喊来了老部下赵世康将军,让他陪着自己下棋,仿佛安王世子的到来,在他这里不过是一件不起眼的小事。

    两人端坐在正厅前的庭院中,坐在石桌椅上一边下棋一边闲聊。

    “公爷此番在东山疗养,精神也比开春时好些了。”赵世康一边给沈公斟茶,一边宽慰。

    “他们蒙我也就算了,你怎么也糊弄老夫?这身子骨,也就这样了。”沈公爷接过茶水,突然拿起棋子发难:“将军——!”

    趁着赵世康走神,他棋胜一招,赢了整局,便朗朗地大笑起来。

    只是笑了几声就忍不住不停地咳嗽。

    沈书云正端着汤药进来,见此情形,忙放下药碗,上前轻拍祖父的脊梁。

    止住了沈公的咳嗽,沈书云才起身,对赵世康端正行礼:“书云拜见将军。”

    作为沈公的门生,赵世康是看着沈书云长大的,此番得见,更觉得从前的小丫头,一转眼出落成了夺目的佳人,便对沈公夸赞:“公爷子孙辈里人才辈出。大姑娘气度雍容,画才闻名于世,连先帝也曾交口称赞。公爷还有无尽的后福呢。”

    提起家里的子子孙孙,沈公爷方才赢棋的兴致瞬间不见了,对赵世康道摆了摆手:“除了跟前这一个,剩下的都是一帮子不肖子孙,提他们作甚?”

    沉了一息,沈公爷似乎是对赵世康,但同时又是对自己道:“我一生对先帝恪尽职守,忠心报国,以为是这就是人间正途,却不知自己何等无知。所谓为万世开太平,其实不过是为子孙谋前程。若是没有教养好自己的后人,再大的家业和军功,也是徒劳,守不住的。”

    赵世康没敢直接接话。他听得出,荣恩公抱怨的不只是自己的不肖子,还揶揄了如今龙椅上那个并不英明贤德的新君。

    “安王世子今日就要到府上了吧?”赵世康岔开话题,不再惹老人家动气。安王驻守蓟州多年,实力雄厚,意图篡位的传闻这些年也是沸沸扬扬,赵世康也想借此机会听听老人家对未来局势的见解。

    沈公爷却气定神闲,只将沈书云端进来的汤药豪饮而下,喝药也如同喝酒一般豪迈。放下药碗,沈公才对赵世康说:“年岁大了,睡得浅,梦还多。昨夜又梦到了先帝,我对他说,与他地府会师之前,老夫再替他那不争气的孙子,守一回国门。”

    这个不争气的孙子,说的正是现在的永续帝朱雯。因先太子英年早逝,就由先帝的嫡长孙继承了大统。严格来说,当今圣上,论辈分是安王世子的堂哥。

    赵世康低头,就更不敢接话了。

    正在这时,安王世子的龙虎舆到了门前了,曹管家进来禀告:“安王世子随行的侍卫本有百十来号人,镇抚司的人在城隍上迎接,当场解除了世子爷一行的刀剑,把大部分随从扣在了外城,只一辆马车并四个侍从到了府门前,四宝太监已经去门前接人,这就过来。”

    “扶我起来,看看是什么阵仗。”荣恩公站起身,沈书云扶着他,往正厅里走。

    刚刚扶着祖父坐下,沈书云还没来得及告辞,就看见了一个身量颀长的男子在曹管家和四宝太监的指引下,款步进入了厅堂。

    朱霁长身玉立在厅堂中央,因赶路进京,并没有穿朝服加冠冕,而是一身燕居常服,深衣素带,外罩圆领纱袍,只用一枚碧玉簪束发,看上去很有一份日月入怀的朗逸之气。不过纵是这样简素的衣着,仍然盖不住他气质中的傲然。

    荣恩公虽然见过幼年的朱霁,却早已忘记他的样貌,更何况这么多年过去。

    但此刻,他和赵世康看着厅前的人,都有片刻的恍惚,仿佛一瞬间回到了几十年前——他与先帝长得十分相像,特别是眉宇间的神情,简直如出一辙。

    “沈公爷安康!”朱霁俯身至与心平齐,对沈公拱手一拜,行了平礼。

    本朝亲王世子承袭侯爵,沈廷恩是公爵,侯爵见公爵本应该揖手行拜礼,但因朱霁是宗室子弟,先帝正经的皇孙,所以抬高一级,礼仪上与沈公算是平级。

    沈公颔首回礼:“安王世子下榻寒舍,实乃老夫之幸。今后若有不周之处,望世子海涵。”言不由衷的语气冷冷淡淡,朱霁却始终挂着浅浅的微笑,看上去谦和温润。

    旁边的赵世康只有官衔没有爵位,便俯身要对朱霁跪拜,朱霁却立刻示意四宝将人扶起来,对赵世康说:“在蓟州已经闻听赵将军是沈公爷的得意门生,如今一见,果然是师徒风采。此处是不是朝堂,将军不必拘谨。”

    这期间,沈廷恩的目光一直在审视着朱霁,他的形容与举止都无可挑剔,是王孙贵胄里一等一出挑的人物。

    只不过沈公四十年沙场点兵、宦海浮沉,心都磨老了,不用眼睛也能看到安王世子,甚至他那远在蓟州的老子身上,那副心怀异志的反骨。

    沈书云本打算等他们寒暄后就简单告辞,朱霁却先一步看到了她。

    这张面容,三年来无数次出现在他的脑海,先帝寿辰宴上的惊鸿一瞥,化作后来不断观摩她画作的欣赏与崇拜,此时此刻终于见到了真人,比三年前长开了许多,二八华年绽放出大气夺人的美。

    朱霁看向她的眼神中蕴含了无尽的渴慕与野望。

    沈书云低头避开了他投来的目光,甚至直到赵世康都看出了不同,朱霁才回过神,对沈公改了一副敬慎的语气问道:“这位,是府上的千金么?”

    “此是老夫的嫡长孙女书云,世子也知道的,会画画的那个。”沈公爷提到沈书云,带着自得的神气,语气温柔到不像个武将:“云娘子,来见过世子。”

    “见过世子。”沈书云简单行礼后,便喏声道:“小女就此告辞,世子与将军请便。”语罢便带着婢女,拾了祖父的药碗和托盘,往后宅去了。出了正厅的庭院,她回头看一眼院墙,在心里暗自道:明明就是认出了我,还能这般装模作样问我是谁,真是个虚伪狡诈之徒。

    孙女一走,沈公爷的表情骤然转冷,示意朱霁与赵世康都坐下,整了整衣襟,肃然道:“圣人命世子勤王,凡在我府上一日,便得担待起来。老夫从武出身,说话直截了当。从今以后约法三章,还望世子海涵。”

    朱霁早也有所预料,并没有什么不高兴,还十分谦和地附和:“事无不可对人言,沈公爷有话直说,是最好不过了。您请讲。”

    作者有话说:

    沈廷恩:您的孙子要造反,反的也是您的孙子。

    先帝:朕孙子多,造反的是哪一个?

    沈廷恩:长得帅的那一个。

    先帝:像朕的那个吗?

    沈廷恩:……

    第五章

    沈廷恩的语气中带着金规铁律般的严肃:“所谓约法三章,一是世子在寒舍擅自与人会面,需向管家报备;二是老夫府上不乏女眷,为防流言蜚语,还请世子爷只在存雄居内行走;三是世子身份贵重,为了避免闪失,未经老夫许可不能擅自出府。”

    朱霁听完,嘴角忍不住露出来一抹笑意,反问沈廷恩:“若是按照公爷的约法,根本就是将我软禁在府上了。公爷何不直接把敝人送入昭狱,也省去了看管的责任和麻烦?”

    沈廷恩心里说:你以为老夫不想但是面容上还是保持了长辈的风度,道:“世子说笑了。老夫岂能把堂堂先帝皇孙不问黑白投入大狱,岂不是让世子承受覆盆之冤么”

    “既然如此,沈公倒不如等抓到把柄,再捆住晚辈的手脚不迟。”朱霁的神情流露出一丝嚣张,但转瞬又藏起锋芒,压低了声调,抬起眼眸,恢复成晚辈温顺的语气说:“不过思量一番,公爷的前头两条约束,的确是这么个道理。府上还有未出阁的姑娘,名节为大。孔阳自当恪守规矩,尊道贵德,不令公爷为难。”

    说到尊道贵德四个字,沈廷恩几乎要笑出声了。他在军中也是有许多门生的,早就听说安王在蓟州的私卫,在册的都已有三万人之众,不能示人的还不知道有多少精兵强将。招兵买马需要真金白银,一个亲王如此卧薪尝胆,若是没有反心,鬼才信。

    “那也就是说,世子爷一定不能禁足,偏要满世界乱跑了?”沈廷恩双手握住雕刻着瑞金兽的紫檀手杖,微微抬起下巴,威严十足地再逼问他一回。

    “的确如此。”朱霁微笑着回答,神色坦荡到近乎诚恳。

    空气中都弥漫着剑拔弩张的气氛,赵世康也算是在战场上走过几遭的武将,额头上此刻都已经冒出了薄汗。他没想到沈公爷叫他来下棋,其实是为了今天给安王世子的“下马威”做一个见证。

    而令赵世康更加意外的是安王世子的应对。不过鲜衣怒马的年纪,却如此强硬有决断,即便在沈公爷这样铁腕的人面前,也没有落一丝下风。赵世康忍不住揣测着,在他身后,安王的势力到底积蓄了多大,才能让他如此有恃无恐。

    “老夫一辈子点兵点将习惯了,提出来的要求并不喜欢被人打折扣。”两人僵持了片刻,沈公爷再言,语气里却收了刀锋。

    沈公爷明白,手里没有铁券书,唬不住这种权欲满心的人。今日本就是阵前仗,压一压敌营的嚣张气焰也好,便转换了话题,问:“世子何时去禁中面圣?”

    “司礼监已经定了后日。”朱霁说。

    “既然如此,世子舟车劳顿,便让曹管家带世子去存雄居歇息,如有不妥善的地方,请世子直言。”

    “有劳公爷费心。”朱霁又对赵世康颔首,出了正厅,往存雄居去了。

    ***

    从正厅去往存雄居的路上,曹管家详细周到地介绍着荣恩公府内的设置,朱霁的目光扫过庭院里的一草一木,心里却都是那个让他牵挂了三年的人,这里是她长大的地方,每一个台阶、每一处长廊,她或许都曾经长长的驻足,凭栏远眺时的倩影应该是楚楚动人的吧。

    还没有走到存雄居,已经听到了墨泉声如隐雷的喷涌之声。他幼年时,是在京中长大的,早就听说过荣恩公府里有一眼闻名于世的墨泉,此时还未见雪涛四溅的壮观,就已经感受到了泉水在附近的清凉水气 。

    曹管家有几分自豪地说:“府上庭院虽然精美,但想来是不能与王府和禁苑相提比论,唯独这墨泉,整日里开锅似的往外冒泉水,确实称得上是一景。”

    朱霁由曹管家带着去墨泉边观澜,见到了才觉得的确是了不起的景象,泉水腾空三尺,浩然而下,蔚为壮观。沿着泉池砌成汉白玉的方形护栏,一边的碑刻上是前朝名家手书的“墨泉”二字,另一边还有一块小石碑,上面是两个有几分稚气的字,曰:“焚炭“,倒是十分有趣的样子。两字之下还有提款:恒昌四十二年书云手书。

    朱霁在心里默数年头,沈书云题写这两个字的时候,应该是十岁。

    “焚炭,这两个字刻在这里,是什么讲头?”朱霁问曹管家。

    “这是大姑娘小时候的游戏之作,当时逗得公爷哈哈大笑,非要命人刻成碑,也竖在这里。”曹管家好记性,府上的大事小情他都镌刻于心,对朱霁娓娓道来:“当时大姑娘还小,她说墨泉两个字,是黑土旁边白水,可以对林火之后山灰。林火之后山灰,可不就是焚炭嘛。”

    朱霁附和道:“的确诙谐有趣。”他不由得去猜测,能玩这种文字游戏,她那端庄气度之下,肯定还藏着几分淘气的性子,脸上就忍不住浮现了欣喜的笑意。

    到了存雄居,绕过影壁,院中是高耸的赤色太湖石,很有几分文人雅趣。走进正堂,却见悬挂着一幅横幅,刚才看到了“焚炭”,凭笔记已经能猜出这幅也是出自同一个人之手,只不过应该是最近的作品,褪去了稚嫩,字体遒劲,苍然有力,乍一看不似女流之辈所书。写的内容也很有英雄的胆气,是唐代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里的一截。

    “行神如空,行气如虹。

    巫峡千寻,走云连风。

    饮真茹强,蓄素守中。

    御彼行健,是为存雄。

    天地与立,神化攸同。

    期之以实,御之以终。”

    存雄居,应当就是出自其中这一句“御彼行健,是为存雄。”

    曹管家见朱霁看得出神,便道:“存雄居地方偏,从前一直空置着。大姑娘给取了这处院落取了名字,本来说是要做画斋。这幅字也是大姑娘写的。世子若是嫌碍事,我这就去喊念春姑娘来拿走。”

    朱霁忙道:“不妨事,这字挂在这里,很应景。”

    曹管家又对朱霁身边伺候的四宝太监交待了许多府内的禁忌与规矩,对世子的饮食起居做了尽可能详尽的安排,才恭敬地告辞。

    见荣恩公府上的人都离开了,四宝上前对朱霁道:“甘露寺的宏庵法师听说世子已经入京,今日一早私下里差人传话,要约世子一见。还有司礼监的秉笔太监王瑾,也有要事商量。”

    朱霁目光沉着下来,考虑到荣恩公已经动了软禁他的心思,势必还要有所行动,不如尽快把京中该见的人见了,该安排的事情都安排停当,以免夜长梦多。

    他一边任由四宝侍奉他沐浴更衣,稍事休息,一边安排下午就出府去甘露寺。考虑到后日要入宫,他便安排明日就秘密会见王瑾,探听一下禁中的虚实。

    四宝应喏,他做事利落沉稳,经手的公务皆能做到有条不紊。

    似乎主仆二人多年以来,早已经习惯了这样马不停蹄的生活。安王就藩蓟州时,朱霁只有十二岁,边境还十分不太平,那时候他就敢随父策马亲征,击退北方来犯的夷狄。七八年来,蓟州境内已然安稳繁荣,世人却不知道父子两个人为此度过了多少个忙于军政的不眠之夜。

    ***

    甘露寺是千年古刹,坐落在京城外不远处,法相庄严,古树参天,许多勋贵中的善男信女,死后都将莲位供奉于此。

    今日是七月十五鬼节,整个荣恩公府都在等候安王世子,沈书云不能去祖坟上为早亡的母亲扫墓,便在中午时分带上念春,备好马车,去甘露寺为亡母的莲位上几炷香。

    她不足周岁时,生母便驾鹤西去,原本对母亲就没有什么印象,因此每年的七月十五,她也谈不上伤怀,不过是遵从祖父恪守孝道的规矩。

    拜过莲位,她便去大雄宝殿后侧的群房里寻监院贤二法师。贤二见了她来了,很是相熟的模样,十分和蔼地行合十礼,道:“大姑娘请随本座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