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8小说 - 历史小说 - 为人民服务[快穿]在线阅读 - 为人民服务[快穿] 第210节

为人民服务[快穿] 第210节

    她这么一说,陈立恒倒有些担心了:“大家手上能拿出这么多钱来吗?”

    “你怕什么呀?”田蓝老神在在,“我告诉你,现在已经有人卖炒瓜子卖成百万富翁了。只是还没爆出来而已。”

    陈立恒惊讶不已:“百万富翁?”

    按照他听广播的结果,万元户都已经被大肆宣传了。如果有百万富翁的话,那岂不是门槛都要被记者踩平了?

    田蓝笑道:“人家不是闷声发大财吗?等着吧,过不了几年这事就会曝出来,还惊动了中央呢。这人也神奇,他的遭遇堪称改革开放前十五年民营经济的发展史。”

    因为旁边有人,所以他俩聊天是俄语夹杂英语,说的怡然自得。

    田蓝原先不会俄语,还是跟苏联专家合作时逼着自己学会的。陈立恒差不多,组建哈军工时,他全国到处跑,请来的不少专家都有欧美留学背景,为了工作,他也从头开始学英语。

    倒叫他们都练出来了。

    旁边的知青们本来还在叽叽喳喳劝说大队书记,到后面声音越来越低,渐渐阒静无声,只剩他俩还在有商有量地有说有笑。

    知青们都羡慕地看着田蓝和陈立恒,尤其是英子跟几个姑娘,眼睛珠子落在田蓝脸上就挪不开。

    乖乖,这叽里呱啦的洋文,说的可比英语老师强多了。

    其实他们倒也不是真羡慕这两人会说外文,因为连“改革开放”这4个字对他们来说也是外面的世界,跟他们仿佛没有一点关系的世界。而且现在高考英语也不计入总分,除非专门搞外语学院的对这方面还有点要求,其他专业根本不在意。

    所以,大家真正羡慕的是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

    就他俩坐在灶台边,吃的也不过是跟大家一样的拔丝山芋,穿的衣服同样半新不旧。废话,天天围着灶台干活的人,还指望能穿出什么鲜亮模样吗?

    可就这样不起眼的两个人,往灶膛门口一坐,说说笑笑的,就自成一个世界。

    他们都不敢过去打扰的世界。

    只敢在心里隐隐约约浮现出个念头,我要是能像他(她)一样就好了的世界。

    英子胆子大些,由衷地冒了句:“花花姐,你真好,我真想变成你。”

    田蓝笑道:“你要变成我,你爹要气死了。”

    大队书记正懵着呢,他还是头回听叽里呱啦的洋文,心里唯一的念头就是不愧是城里的娃娃,跟他们赵家沟的娃就不是一个品种。

    现在被戳破了心思,大队书记就绷了脸:“你们也不小了,该讲的道理都跟你们讲了,你们怎么就比我这个老头子还顽固呢?酿酒也就算了,还卖糖,生怕人家看不到你这个靶子吗?”

    陈立恒正色道:“叔,你担心什么我们心里都有数。放心吧,我们明年就要高考了,现在谁有功夫管我们?”

    这事儿他和田蓝商量过,两人都干过管理工作,大概能够揣摩基层管理者的心态。

    就是即便在他们眼中属于违规的行为,只要持续时间不长,是暂时性的,而且不至于造成严重后果,那他们就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因为真严格管理起来,成本太高太麻烦,有那纠缠的功夫,时间点都过去了。

    现在,大家都知道他们明年要高考。无论公社还是县里,都会对他们这些还没有返回城里的下放知青更宽容些。

    况且任何政策调整时期都意味着队伍清洗,原先风头盛的人说不定现在正夹着尾巴小心做人呢,未必有精力出来找事。至于新上任,前些年被吓怕了,这会儿尾巴还不敢大翘,估计也是求稳为主,能不折腾就不折腾。

    正是因为分析了局势,所以他俩并不担忧。

    田蓝还能放大话:“不管酿酒还是制糖,都是我们下放知青干的。到时候真有人找事,推到我们头上就行。”

    本村的知青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立刻不答应了:“兰花花,你这是什么话?事情是大家一块做的,总不好把我们撇干净。”

    他们嘴上的糖还没擦掉呢,现在就翻脸不认人,那也太不要脸了吧。

    田蓝露出了微笑,点点头道:“那行,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大家现在是一条船上的人,就齐心协力把咱们的酒坊糖坊办好吧。”

    大队书记一惊,他还没表态呢,他们就多出了个糖坊,这不乱套了吗?

    知青们却发出欢呼声,个个兴高采烈。

    眼下在农村,无论红糖白糖还是冰糖,那都是正儿八经的宝贝。谁家来了客人能端上碗糖开水或者打个糖鸡蛋,那绝对是贵宾中的贵宾。

    就连生娃娃的女人,想弄二斤红糖补补身体,那也要绞尽脑汁费尽周折,也未必能得偿所愿。

    长平兴奋地强调:“咱们的糖肯定不愁卖!”

    另一个叫小云的知青不好意思地问田蓝:“咱们这糖怎么卖呀?我能赊账吗?我姐刚生了娃,我想先赊一瓶糖给她补补身体。她连奶水都没有。”

    田蓝给她出主意:“催奶的话得喝鱼汤,要是没有鱼,河蚌之类的也行,总之要补充蛋白质。不过糖可以先赊给你。我记得供销社糖瓜是七毛钱一斤,那个是干的,得要票。咱们这个也不要票,同样七毛。先给你两斤,到时候结工分再扣。”

    小云高兴地点头,立刻痛快答应:“行,到时候扣我的工分。”

    她一开头,其他人跟着要糖。

    现在的糖供应紧张到什么程度?就说大队书记家的那斤冰糖吧,可是他去县城走了关系才买到手的。

    会计叔为了给儿子办喜事,托人买糖花的钱比糖本身更贵。

    就这么夸张。

    田蓝痛快地答应:“可以,都给你们记上账,过年的时候统一算。”

    这下大家都激动了,赶紧跑回家拿瓶拿罐子,不然也不好用手捧着蜂蜜一样的糖浆回家。

    他们走了再回来,13号人就翻了两倍不止。

    现在家家户户都住在一起,左邻右舍根本没秘密。听说知青点熬出了糖稀,大家都激动的拿着瓶瓶罐罐过来沾沾甜味。

    谁家亲友还没个身体虚弱的老人孩子和刚生产的妇人,就是暂时不需要的,过年时也得冲碗糖水招待贵客吧。

    7毛钱一斤糖稀,可比1块5的高粱酒划算多了。

    知青们熬了大半锅糖稀,瞬间就被耳聪目明的社员分刮了干净。来晚了的人还拍着大腿后悔,怎么就不走快点呢?

    可没有就是没有了,他们本来就是头回做。

    用田蓝的话来讲,他们一开始根本就没打算卖呢,准备留着自己吃。谁知道大家的鼻子这么灵啊。

    没买到糖的社员赶紧预定,下一锅必须得有他们的份。

    好不容易得到保证,大家才悻悻地离开。

    陈立恒转过头,瞧见大队书记还没走。不知道是天黑还是他的脸黑,反正就是黑黢黢的一片。

    陈立恒感觉好笑,开始和书记谈判:“叔,你也看到了,现在广大社员同志迫切希望可以甜甜嘴,而且还舍得在这上面花钱。”

    他跟大队书记算账,“山芋干不要粮票,8分钱一斤,可变成糖稀之后,就能买7毛钱,几乎翻了9倍。而且这玩意儿说白了根本没多少技术难度,大家都会做。要是我们赵家沟放开了手脚好好搞这个,肯定能形成规模,干出产业。”

    大队书记眼睛瞪的滴溜圆,火冒三丈:“不行!开什么玩笑?山芋那是我们的口粮,打口粮的主意,我看你们真是无法无天了?”

    他这一声吼,吓得还没走的本村知青都开始哆嗦了。

    田蓝这半点儿都不怵,反而直接抓住了他的话尾巴:“那我们不动口粮,绝对只用喂猪的东西。”

    大队书记鼻孔里发出一声哼,到底没在说什么,背着手走了。

    秀秀询问英子:“你爹啥意思呀?”

    二柱看了她一眼:“你不废话吗?能有啥意思?”

    英子却默默地看了眼田蓝和陈立恒。她隐隐约约地怀疑,其实他们根本就没想过用山芋干做糖,他俩这一招应该叫以退为进。

    就像鲁迅先生说的那样,你要开一扇窗户,人家肯定反对。但你说你要拆了房子,旁人大惊失色拼命阻止的时候,你再退而求其次,说要开一扇窗,旁人就不会多啰嗦了。

    真奇怪,下放的知青都这么厉害吗?以前他们可真能藏,半点都不显山露水。

    英子在心中暗暗打定主意,她以后一定要好好跟他们学,不仅仅学文化知识,学技术,还得学他们做人的手段。

    陈立恒却做出遗憾的模样,标准的得了便宜还卖乖:“我本来还想尝尝山芋糖的,那个熬出来的糖色做红烧rou最好吃。”

    众人都被他勾起了馋虫。红烧rou啊,猪圈里还养了大肥猪呢。因为天天吃发酵过的青饲料以及酒糟,所以它们见风长。

    田蓝笑道:“山芋糖啊,你等着,我肯定给你做出来。不用山芋我也能做。”

    大家都来了精神,秀秀头一个发问:“山芋又没山芋棒子,难不成用山芋藤做吗?”

    田蓝笑着摇头:“不需要,这个发酵过后直接喂猪效果就挺好的。大家仔细想想看,咱们村的山芋晒干除了直接吃之外,还有什么其他用途?”

    众人满脸茫然,想了半天只给出一个答案:“做粉丝粉条啊。”

    现在天冷,几场大风一刮,晚上说上冻就上冻了。粉坊的人也开始忙碌起来,把粉璇子都拿走了,好开工做粉条。

    大家也欢迎,因为不管怎么说粉条粉丝都比山芋干好吃。

    田蓝继续引导:“那山芋做粉条会剩下什么东西?”

    这问题没难度,肯定是粉渣和粉液。大队养猪场的猪腊月里增膘,主要就靠这些。

    话一说出口,秀秀等人都恍然大悟。没错啊,粉渣也可以制糖。

    现在他们都明白做糖的原理了,说白了也简单,不过是将淀粉糖化变成麦芽糖。

    粉渣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嗐,全是淀粉,既然玉米芯都能变成糖,粉渣肯定没问题呀。

    长平兴高采烈道:“还省了咱们打成粉的功夫,现成的就是渣。”

    粉坊的粉渣也对外出售,两分钱一斤,都卖给人喂猪。

    他们直接拿粉渣做糖的话,两分钱变成七毛钱,天哪!那可是翻了35倍。

    二柱赶紧喊:“可玉米芯子更不值钱啊,我看都没谁卖。要是一分钱一斤收,保准大家都拿过来卖。”

    陈立恒笑容满面:“都拿过来都要,多生产几个品种,咱们也能扩大经营规模。”

    最后大家定下来,高粱壳子做糖就不想了,专门酿酒。玉米芯和粉渣则用来做糖,到时候根据销售情况来判断要不要做进一步的加工,比方说做成糖果糖块或者山楂糕之类的糕点。除此之外,玉米秸秆也不能浪费,这个同样能够酿酒,如此一来,就能增加酒的品种。

    田蓝笑道:“其实粉渣也可以酿酒的。”

    大家却赶紧喊停:“不行不行,咱们的发酵池不够用了,锅也跟不上。”

    田蓝遗憾,看来还得盖房。想要多挣钱,就得有投入。

    “行吧。”她退而求其次,“现在咱们人手少,也顾不上许多。等后面经营上正路了,再进一步扩大规模。”

    所有人都说的热火朝天,畅想未来,展望蓝图。

    这一刻,他们都忘记自己明年要高考,如果考上了,他们也该离开这个小山村了。

    管他呢,明年再说明年的事,现在,他们先把手上的事做好才是真的。

    第114章 八零知青不回城

    入冬之后, 整个知青点忙得不可开交。

    大队书记不吭声,就意味着赵家沟的领导班子对酒坊和糖坊的发展都采取默许的态度。随你们怎么闹腾吧,反正就当没这回事, 起码不能明目张胆地表示支持。

    田蓝和陈立恒也没指望大队开绿灯。对创业者来说,不指手画脚找麻烦的领导, 就已经是好领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