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8小说 - 历史小说 - [历史同人]大宋皇太子日常在线阅读 - 第176页

第176页

    一场射箭比赛,拉近了赵旸和他的亲卫军的距离。

    此刻,晏殊去了曹家。同时,远在滁州的欧阳修踏上回汴京的路程。

    第45章

    三年前, 新政失败,欧阳修和范仲淹等人被贬出汴京。

    这三年来,欧阳修他们在外地任职,励精图治, 造福百姓, 做出了一番漂亮的政绩,所以这才能被调回汴京来。

    牛车上, 欧阳修正在看信。

    信是赵旸一个月前写的。

    赵旸得知欧阳修即将回汴京, 特意写了一封信给他, 期待他早日回来。

    欧阳修看着太子殿下写给他的信,嘴角不觉扬起一个笑容。三年不见, 不知道太子殿下长大了多少,不知道太子殿下跟晏相读书读得怎么样。

    这次欧阳修回汴京, 除了回汴京任职,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那就是教导太子殿下读书。

    与此同时, 还有一行人也在来汴京的路上。

    这一行人就是苏洵父子三人。

    苏轼和苏辙思考了三年, 终于决定来汴京考太学。

    虽然苏洵不太愿意让两个儿子来汴京考太学,但是两个儿子决定考太学, 他这个做父亲自然会支持,所以他亲自带着两个儿子来汴京。

    船上, 苏洵正在教导苏轼和苏辙读书。

    “休息下。”苏洵收起书,“先喝口茶。”

    “是, 爹爹。”

    父子三人一边喝着茶, 一边吃着点心。

    “哥哥, 我们来汴京考太学, 不跟福慧说吗?”苏辙面露疑惑地问道, “福慧之前还写信问我们要不要来汴京考太学,我们真的不跟他说吗?”

    苏轼笑着说道:“我想给他一个惊喜。”

    苏辙茫然地眨了眨眼:“惊喜?”

    “我们到了汴京,直接去相国寺找他,他见我们来了,一定会非常惊喜。”苏轼是真的想给赵旸一个惊喜,他非常期待福慧看到他们的表情。

    苏辙明白了他哥哥的意思,一脸恍然地说道:“那福慧肯定高兴坏了。”说完,他面露好奇地说道,“三年不见,也不知道福慧长什么样呢。”

    “应该是越长越好看。”这三年来,福慧每个月都会写信给他们。虽然他们三年不见,但是因为每个月通信,他们之间非常熟悉。“福慧说他今年正式启蒙了,不知道他学得怎么样。”

    “福慧那么聪明,应该学得很好吧。”虽然这三年来,一直和福慧有书信往来,但是苏辙心里还是有些想福慧的。“三年前,福慧还没有正式启蒙就读了不少书,现在正式启蒙了,应该读了更多的书了。”

    “等见面了,得好好地考考他。”

    “哥,福慧说过,如果我们考上太学,他也会考太学,到时候我们就能在一处读书了。”

    “等我们考上了太学,再教福慧考太学。”虽然福慧比他们小很多,但是要是能在一块读书,也是一件美事。

    苏洵听着两个儿子的对话,打趣道:“你们倒是很有信心考上太学啊。”

    苏轼对他爹爹笑了笑:“有爹爹您的教导,我们一定能考上太学。”

    自从两个儿子决定考太学后,苏洵就请他汴京城的朋友帮他弄到往年太学入学考试的题目。

    苏轼和苏辙做了几份太学入学的考卷,考得都不错,他们这才有信心来汴京考太学。

    苏洵看着两个儿子,在心里微微叹了口气,也不知道让两个儿子来汴京上太学是对是错,毕竟太学……唉,算了,两个孩子都来了,他在想这些也没用,不如相信两个儿子。

    “等你们考上太学,我回去把你们的母亲接来。”这次,只有他们父子三人来汴京,没有带上家里其他人。等苏轼和苏辙考上太学后,苏洵打算把妻子接来,一家人在汴京城里定居。

    “爹爹,如果您不喜欢留在汴京,您还是回眉州吧。”苏轼知道苏洵不太赞成他们上太学,也知道苏洵不太喜欢汴京。“我会照顾好弟弟,您不用担心。”

    苏辙忙说道:“我也会照顾好哥哥的。”

    “你们兄弟俩在汴京,我怎么能放心。”苏洵是不太喜欢汴京,因为汴京太过繁华,而且有太多权贵,稍微不小心就会卷入到权利的漩涡中。

    “爹爹,我们都不是小孩子了。再说,我们吃住都在太学,您不用担心我们。”不少外地的学子考上太学,都会住在太学里。苏轼他们要是考上太学,也会住在太学里,不用特意在汴京城里租房住。

    “不成,你们两个在汴京,我们不放心。”苏洵对两个儿子笑了笑,“我已请朋友在太学附近租好了房子,日后你们去太学读书也方便。”

    这次在来汴京之前,苏洵都安排好了一切,请他朋友帮忙租好房子,找好下人。

    在照顾两个儿子方面,苏洵是非常舍得花钱的。不过,因为汴京城的房价太贵,想要在汴京城里买下一套房子不太实际,所以还是租房比较划算。

    如果苏轼他们兄弟俩高中留在汴京任职,到时候再买房子也不迟。

    “父亲……”

    苏轼刚想说什么,被苏洵打断:“你们在太学读书会很辛苦,我和你们的母亲都不会放心留你们两个在汴京。”

    见爹爹心意已决,苏轼和苏辙也不好再说什么。

    “爹爹,是我们任性了。”

    “你们没有任性,你们想来太学读书并没有错。”苏洵一直以来以两个儿子为豪。他的两个儿子不仅聪明,而且非常听话,很少让他们cao心。“爹爹还是那句话,既然决定来太学读书,那就好好读书,不要做其他的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