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8小说 - 都市小说 - 作者和女配皆大欢喜才是真结局在线阅读 - 第6页

第6页

    晚上7:40,洗澡。

    晚上8:00,写作业,复习。

    晚上10:30,看会课外书,写写感悟。

    晚上11:30,睡觉。

    周末几乎是在图书馆度过的。

    平静的日子就这样一路下去,到了小学五六年级的时候,同龄的少男少女们的“春天”悄然来临,整个班级被粉红泡泡填满。

    下课休息时间,同学们都在谈论自己的偶像那样有气质,发型多么帅气,或者悄悄谈个恋爱,拉个小手什么的。

    而杨瑞呢,如果有人细看,一定会发现坐在角落里的她拿着一本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正看的津津有味呢。

    只可惜大家选择性忽视她这个不合群的怪胎,和她没有一个话题可以交流,即使说上话了,也无法产生共鸣,因此没有人理会她,更不想在她身上找没趣。

    至于她本人怎么想:许多书都还没时间看呢,其它无聊琐碎的事情以后再说吧。

    也可以这么说,其实杨瑞一直在逃避,逃避着与人交流,逃避着给予他人信任与感情,逃避着内心疯狂滋长的阴暗情绪。

    或许对于她来说,只有尽可能避免与人接触,才能避免被其他人看穿她最真实的一面,毕竟她才十一岁,伪装技术还没有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

    至于她总是看课外书或者把时间排的满满的事,一方面是为了扩充知识面,比如说读心理学的书籍可以从另一个侧面了解自己,而另一方面则是为了使自己忙碌起来,这样才没有闲心想其他一些别的事情。

    因为类似于复仇这样的事情在正常人看来是危险而可怕的,那是只有所谓的“罪犯”或者丧心病狂的疯子才会做的事。

    可以说,杨瑞一直在压抑自己内心的阴暗面,她害怕有一天自己会变得疯狂,变得丧失理智。

    现在的杨瑞,已经变成一个外表纯良行为有些古怪内在阴暗疯狂三观不正的女孩。

    转眼间六年级毕业考试快要到了,班主任为了让紧张备考的同学们放松身心,特地在某节班会课上让同学们在一张纸上填写自己最喜欢的三个偶像,并注明偶像的优点以及对自己的积极影响,写得好的同学还可以在讲台上演讲。

    许多同学写的都是某些偶像派演员歌手,某些体育明星,优点不外呼:演技好,长得帅,会打球,唱歌好听……

    那张写满其他同学偶像名字和优点的纸传到杨瑞那里时,杨瑞颇为严肃地大致扫了一眼,然后她呵呵了。

    那些名字都很耳熟的样子,天天听班上的同学提及,至于长相,她并不关注,当然一个也不知道。

    杨瑞沉思片刻,提笔写下三行字:

    始皇嬴政,不破不立,旷世千古的皇帝第一人,首创许多制度被后世沿用。

    阿尔贝加缪,荒诞派存在主义杰出代表人物,人生虽坎坷,但作品内涵深刻,勉励世人。

    托马斯亨利赫胥黎,,英国著名博物学家,进化论的杰出代表,其不可知理论深得我心。

    之后那张纸又传了大半个班级,大家看不懂杨瑞写的是什么,都认为杨瑞是在通过装逼以显示自己的高端格调,心里酸酸的。

    殊不知杨瑞是真的很冤枉,她本人是真没有什么偶像,她的兴趣也很广泛,涵盖很多领域。

    让她写自己的偶像是谁还不如让她默写《唐诗三百首》来得实在,她能想到的就是自己比较喜欢的作品与其作者或者国内外的名人,但这些人并不是偶像。

    她只是出于兴趣和对知识的渴望去了解这些人,对他们的观点或赞同或反对,然后或弃或扬在自己的脑海中形成自己的三观和逻辑。

    她的脑海中只有什么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或者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等等,但杨瑞对他们却没有什么崇拜情绪,顶多是欣赏文学。

    从某一点上,她不搞个人崇拜。

    目前为止,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杨瑞是一个自信到有些自恋的人,当把阿Q精神演绎到极致的时候,她在精神上获得了“虚假”的胜利,竟胜过了现实。

    有时候她看向别人时的目光总不自觉带上俯视和审视,因为她对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地位嗤之以鼻。

    虽然那是她一直奢望的,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能够和谐相处,没有纷争矛盾与阶级的对立。

    如果人人平等,没有人对她施加恶意,或许有些不幸就不会发生在她父母身上了,如果人人平等,那还要领导者做什么呢,群龙无首更能体现平等不是吗。

    很多普世准则和规矩都是人类为了把事件合理化、为了让大部分的人去遵守、为了维稳而编写的。

    有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陆陆续续才有人敢吃螃蟹。

    连鲁迅先生也说过: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

    但杨瑞却能够准确地定位自己,为了在世上更好地活下去,她会遵守世人编写好的行为准则。

    但在她眼里,这个世界是很浑浊的,由于每个人的标准和参照有所出入,也就没有绝对的黑白是非,这世上界限不明的灰色地带也有很多处,包括情与理,道德与律法。

    而她只谈论成功与失败。

    很显然,以杨瑞的标准来看,她认为她会成为一个成功者,起码对于她自己来说。

    而班主任终究没有让杨瑞上台演讲,只是看向杨瑞的眼神变得莫测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