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8小说 - 历史小说 - [清穿同人]我和四爷互穿后在线阅读 - 第101页

第101页

    武拂衣就此说开了去,是在一本洋文手札了瞥见了一段话。

    大致意思是1688年,法兰西有人用浇注法制作出了平板玻璃。那样的玻璃被用到玻璃窗与全身玻璃镜上。

    英吉利人想要获得相关技术也得不到,只能看着法兰西以此玻璃制造方法大赚一笔。

    “儿臣听说玻璃窗的售价之高,倘若能压低造价再卖出,推广牛痘接种的经费也就有了。”

    武拂衣表示希望去玻璃厂实地考察一番。

    “近些年,玻璃厂在纪大人的技术加持下制作出了精美物件。但纪大人终究来自异国,在造物风格上也偏向西洋。没能充分挖掘御制玻璃厂的潜力。”

    这话说得很委婉了。

    纪理安来自德国,是不是全心全意为康熙效力?

    即便是,他也有力所不能及的地方,比如没能把价格奇高的大块玻璃搞出来。

    既然如此,四阿哥愿意一试,说不定会有奇效。

    康熙闻言不由一愣。

    老四惨败于老大,他没有意志消沉是好事,但这会申请去玻璃厂搞出奇货可居的大块玻璃,这真不是受刺激严重到异想天开了?

    说句真心话,老四真要是能行,堪比财神爷转世了。这叫人如何相信?

    作者有话要说:  文中,清朝玻璃制造历史,参考文章《康熙厂御用玻璃厂考述》,出自《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10

    第四十二章

    虽然康熙不信儿子是财神转世, 但没有直接打击老四。

    比起老八想在户部里插一脚,老四愿意尝试去开拓财源,至少这份勇气可嘉。

    “设立玻璃厂已有五年, 朕也想过能研制大块玻璃, 可惜迟迟未有音讯。你若想去玻璃厂,朕允了。”

    康熙这样说着,潜台词就是老四做不出成果也无妨。

    他对此本就不报什么希望, 哪怕是皇帝, 却不会异想天开地认为想要的东西就全部能拥有。

    当下, 唤来了分管玻璃厂的造办处官员,让王郎中给安排妥当雍郡王在玻璃厂所需的人手与器物。

    “这事,你也不能一直与它死磕下去。”

    康熙愿意让老四试一试制作玻璃窗, 而明知成功率极低就不会让儿子一直在这上面耗着。尤其老四的性子认真,不先设定时间期限就怕他一直在玻璃厂熬着。

    武拂衣听得懂,这次康熙算是为四阿哥考虑了。

    她主动争取了截止时间, 给了一个适中的日期。“十月十五, 下元节之前, 儿臣如果没能有所收获就暂停在玻璃厂的实验。”

    那意味着从今天开始只剩不满三个月的时间。

    康熙算了算老八那一边的事务,胤禩去调查京城需要接种牛痘的人群数量, 再给他三个月也该完成摸查了。

    到时候就让户部先拨一笔款钱,让老四统筹着安排先给哪些人接种。

    为什么不让老八做主事者?

    道理很简单,表面上是安抚老四没能研究出玻璃窗的失落, 实际上是不可能老八想要实权就给他实权。

    有的东西,皇上可以给, 其他人不能索要。

    “行,就以十月十五下元节为界限。老四,朕等你从玻璃厂传回好消息。”

    康熙面露鼓励之色, 事实上压根不认为此事能够成功,也就谈不上什么期待与失望。

    武拂衣领旨离开,将所谓的记录着玻璃窗信息的那本手札留了下来。

    主体是复制了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的英语译本手札。与买到的原本不同,仿制的这本中添加了不少阅读批注。

    当然,不是以四阿哥的口吻,而是假托于伦敦某读者的笔触。

    这些批注有对《原理》的解读,也有一些碎碎念。比如作为普通伦敦人对世界其他地方的看法。

    这书上交了。

    哪怕康熙现在不读,等到玻璃窗问世的那一天,他一定会忍不住拿出来翻一翻,到时候由不得他不信书里的内容。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京城内没有掀起什么波澜。

    康熙今年没有去承德避暑,而是在畅春园内一直住到了九月下旬。

    或是因为皇上没有离开京城,少了一些暗流汹涌。

    接种牛痘的各式小故事时不时在酒楼茶观被说书先生谈起,至于直郡王与雍郡王的比赛旧事已经散在风里。

    人们热闹地度过一个接一个节日,中秋过后是重阳,吃了月饼又喝菊花酒。

    悠闲的生活,却不是谁都可以拥有。

    胤禩从六月开始就一刻不得闲。

    从南城到北城,从内城到外城,是为调查清楚京城究竟有多少要种痘,而分清楚不同区域的不同接种环境。

    这都是他自己找来的事。因为向康熙提议了请国库拨款牛痘推广经费,被要求先做一套详细的摸底。

    原本查阅户部、八旗的京城人口记录就好,但七月下旬被康熙要求务必实地调查,而让顺天府配合协作。

    询问每一户是否听说过牛痘?是否有接种意愿?如果愿意接种,最希望在哪个时间段?

    巨大的工作量竟是要在十月十五就完成。

    胤禩觉得有些仓促,却又不敢明着违抗圣意。尤其是几个月前郭络罗氏惹怒了康熙,作为丈夫是要为她将功折罪。

    时间不够,拉上了九弟与十弟帮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