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8小说 - 玄幻小说 - 我在异界写网文在线阅读 - 第422页

第422页

    回复:“就是就是,反正期待就可以啦。”

    ……

    新章评论区突然提到女皇,让易夏有些意想不到。

    她不是没想过写女皇,只是很难写,她在另一个世界看过不少女皇的影视剧,其中多少都有夸大的成分,也有戏说的成分,她要写,要把握好女皇那个度,至少在现在来说,并不容易。

    不过她也不是完全没有计划,她是打算先在别的文章里,从侧面描述女皇的生平,然后再一点点引出女皇的全部情况。

    这个过程会很漫长,但就像读者所说,她还有好多时间写文,哪怕是漫长的一本本小说堆积出来的真实背景故事,她也可以做到。

    至于现在,当然还是继续写面前的文章。

    ……

    所谓“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自然并不虚假,亲眼所见,也确实能让人更加印象深刻。

    被怂恿到县城的胡大人,便亲眼见到了真实的县城。

    实际情况,甚至比他想象中还要好。

    “‘胡大人这般吹捧,莫不是亲眼所见?’

    朝堂之上,众位官员正在讨论徐絮的任命问题。

    原本以徐絮的官位,她的任命还不足以拿到朝廷上来讲,只不过这些年从徐絮手中递出的种植方法,以及改良种子的方法,已经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且都已经得到了初步的成效。

    这两年别的不提,至少百姓的生活改善了许多,国内大体环境可以说是一片四海升平的景象。

    所以对于使得出现这一景象的徐絮,大家都愿意多说几句。

    可朝堂从来不平静,有喜欢徐絮的,自然也有不喜欢徐絮的,所以胡大人对于县城的评估情况一出,立即引来旁边官员的不满之声。

    听着这样的质问声,胡大人心里松了口气,心里对怂恿他亲眼去见见情况的林大人也多了几分好感,当即便昂首挺胸,理直气壮道:‘是,启禀圣上,臣确实亲自去见过,上书所言,全是臣亲眼所见,绝无半句虚假。’

    坐在上头的那位,自然知道胡大人去过,眼见着底下的官员还有不服,神色平静道:‘既如此,爱卿便为大家说说亲眼见过的情形吧,务必实话实说,不得弄虚作假。’

    ‘是。’胡大人立即答应下来,眼中带了笑,从他进县城开始,聊起他的所见所闻,以及当地百姓的状态。

    当今圣上是为务实的皇帝,不允许底下的官员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所以对于所有在京城的官员,要求就是每两年都必须找一个县城实地去瞧瞧,这两年因为种植技术和种子的推广,走出京城去往四处的官员比以往更多一些,他们自然知道普通的县城是什么样。

    而徐絮所管辖的县城,原先是出了名的穷山恶水,可如今在胡大人口中,那里居然变成了桃源之地,让人很是难以相信。

    可胡大人摆出一副理直气壮的模样,却叫人完全挑不出问题来。

    有些官员想质疑,可既然胡大人敢在圣上面前这般态度,他所说的话大概率是真的,这时候质疑,反倒会叫他们成为笑话。

    听着听着,有些年迈将要致仕的官员,却有些心动了,忍不住低语:‘若是能在这样的地方养老,倒不失为一个好去处。’

    ‘或许可以与那位徐大人交流一番,看怎样能改善县城环境,我们再与家乡的县令聊一聊,这样一来,彼此都好。’

    两人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同样的情绪。

    他们这些官员致仕后,日子大多要比寻常百姓好,可要是有更好的日子,他们自然也不会不要。

    带着这般想法,他们对徐絮那可是好感度满满,要不是知道圣上对徐絮可能有另外的打算,他们怕是都恨不得将徐絮拐到他们的家乡去。

    将徐絮拐走的想法实现不了,给他一点面子还是可以的,眼下给点面子,以后万事好说。

    于是乎,在一众实干派官员的追捧下,以及一群即将要致仕的高官给面子的情况下,徐絮的下一个位置被定了下来。

    她一下子就正七品知县升到了从四品知府,虽然给的也是不太好的区域,但地理位置却很不错,也是之前一直都想要改革的区域,只是好多年都没有成效,若是还能再做出实事,她的前途将会变得一片光明。

    升迁的消息传到徐絮任职的县城,引起满城轰动。

    ……

    ‘大爷,真的不能收了,徐大人之前说了,一律不收。’

    ‘要的要的,就是自家种的豆子,官爷通融一下吧。’

    ‘我的,我的也是自家种的。’

    ‘还有我的。’

    知道徐絮不久就要离开,百姓便自发来县衙送东西,希望徐絮走的时候,可以将他们送的东西带走。

    东西不多,可在近处住的,几乎家家户户都会来送,住的远的,也会请人带来,一点点积攒下来,东西堆积了不少。

    ‘絮絮,这可怎么办?这么多东西,一辆马车带不走啊。’徐母在帮徐絮收拾东西,看到这么多百姓送来的东西,一边欢喜一边苦恼。

    徐絮不贪利,县衙里的东西极少,马车倒是重新打过,但马还是之前那匹,带上徐絮原有的东西就算了,再多带一点,怕是装不下。

    徐絮想过之后,将事务吩咐下去:‘分出一部分,在县衙门口煮一锅粥,让大家分食,然后再送一些去京城,就说是百姓感恩朝廷的,剩下的请人送回老家吧,叫祖父母也尝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