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奇葩一家亲 第238节
暗涌在这一天,又逐渐掀了起来。 这是属于上层的交锋,卫子英是个被保护得很好的小姑娘,别人不提,她就不会知道。 看完报纸后,卫子英眼里透出点可惜。 哎,要是那卫星没与地面取得联系,那漂亮国肯定就要准备下一次发射了。 一次失败,可是顶得上华国好多年的外汇储备的…… 反正他们钱多,多烧烧也没啥。 说到外汇储备,华国从华夏网现世之后,其实已从负数转成正数了,虽然也不多,但至少不会再像以前那样,借钱过日子了。 卫子英也是前段时间才知道,华国之所以引进那么多小日本的东西,甚至还让小日本到华夏大地上来办厂,其实是因为欠了别人的钱。 华国停滞了十年,真真是被闹得锅都揭不开了,国家要养活这么多人,只能放下历史问题,先让人民吃饱饭再说。 欠钱是要还的,也因为这个原因,华国刚改革时年年都负债…… 但卫子英弄出来的华夏网,却挣回来了不少钱。 发达国家希望自己国家也能通网,自己研究,不定还要花多少经费,华国这里有现成的,只要将技术引进就成。 华国也就是靠着卖这技术,把家里债给还了,还把负数变成了正数…… 不但华夏网,连计算机也能出口了。 以前计算机这一块,可只有漂亮国才有,不管哪个国家想买,都得找漂亮国,但是现在却不用了,因为华国也有,并且,华国的计算机便宜不说,性能比漂亮国要好。 这笔账,除了傻子,谁不会算啊。 卫子英失望过后,就把这事给抛到了脑后,中午吃了顿她裴叔叔做的大餐,然后就埋头忙起了自己的事。 她这会儿,正在画一个发动机。 一个能带动她以后飞船的发动机。 核燃料已经研究出来了,再弄出一个能将核燃料转化为动力的机械出来,她第一步差不多就能成了。 不过这关系到动力学,这只是她目前的一个设想,想要把这个设想实现,还得花费很长的时间。 这次来江省,她的计算机没有带过来,一些运算与设计只能靠她自己手动,不过她耐心好,写写画画,一点都不见烦躁,反而还特别沉入。 在家里呆了几天,卫子英成了撕纸大王,这几天弄出来的东西,全部被她推翻了,知识累积还没到,脑中有关发动机的数据,还没有完全展现出来,卫子英觉得,自己该去一趟科大,找任文翰借书了。 说干就干,活动了一下筋骨,卫子英喊上杨志标和裴平家,就去了科大。 去的有些不凑巧,任文翰去了电力研究院,卫子英扑了个空。 小丫头有点小失望,转而往科大的图书馆走去。 借不到书,那她就自己去图书馆淘书。 不过今天好像对她有点不利,图书馆那儿竟还要有证件才能进去。 卫子英:“……??” 本统太难了。 觉得自己难的卫子英,连跑了三天科大,终于把任文翰给蹲到了。 任文翰听完卫子英的要求,啥也没说,直接给她办了一张图书馆的借书证,让她自己去图书馆借,并且告诉她,他在动力学这方面,涉及的不多,想要深层学习,得去找物理界的泰山北斗陈教授。 卫子英自认自己和陈教授也是共事过一场的,应该能向这位老人家借书,在图书馆借了几本自己需要的书后,当天就让杨志标带她去了深山中的研究院。 这个研究院是江省的军工研究院,卫子英也算是熟人,虽然不是研究院的正式员工,但在打了报告后,她进了研究院。 陈教授很忙,卫子英找到他的时候,他正和另几个老教师设计下一颗定位卫星。 老人家听到卫子英的来意,热情地把书借给了卫子英。 卫子英这一趟收获特别丰富,把几个物理教授的珍藏,全给搬回了家。 书有点多,足够卫子英在江省这段时间看了。 借到书了,卫子英就不咋出门了,每天醒来,不是写写画画就是看书。 二十多天后,卫子英接到了任文翰的邀请,说请她一起去电子工程研究院那边看看,那边联合另一个光电研究院,把纳米空间技术运用到了刻蚀机上。 这技术目前还不成熟,但也是一个实验。 这项新兴科技是卫子英发明的,卫子英现在就在江省,这么方便,任文翰那边当然不想错过。 卫子英接到任文翰的邀请,收掇了一下便出了门。 电子工程研究院和光电研究院都在科大里面,卫子英一到,就被任文翰接了过去。 卫子英在改造自己第一台计算机时,就对刻蚀工艺有了解,到这个研究院,倒也还插得上话。 “英子,把纳米技术运用到刻蚀工艺上,的确能解决我们很多麻烦,你瞅瞅,这一百多纳米的光刻技术,怎么样……”任文翰带着卫子英参观完了研究室,然后来到两个研究院合力改造出来的刻蚀机前,道。 卫子英看了眼刻蚀机,小脑袋点了点:“差不多够用,但想要芯片技术更好,就得再缩减纳米空间。” 任文翰:“国外还没有这种纳米光刻机……” 卫子英:“暂时没有,但不代表以后没有。” 任文翰神情一楞,旋即颔首:“确实,但目前我们的技术,只能做到这样。” 卫子英闻言,歪头在这台新鲜出炉的光刻蚀机上看了看,寻思着道:“在束光和光曝上研究一下,缩短波长,不定会有冲破。” 这是她从数据库里得到的讯息,多的,她便不清楚了。 她只知道,这种刻蚀技能和极紫光有关系,到底怎么样,还得自己去研究,她只能给这项研究提供一个方向。 任文翰和另几个工作人员,听到卫子英的话,都陷入了沉思。 也不知道他们到底想出了什么,很快,大伙就转移了话题,任文翰提议可以将这款光刻蚀机投入生产,目前国内各大无线电厂所用的刻蚀技能都比这款光刻机要差,先把这款机械投入生产,至少能提升国内自主生产的计算机芯片的性能。 这个话题卫子英没办法参与,在研究室里呆了半天,就回家了…… 家里有些冷清,苏步青和许曼如一去就没了音讯,直到暑假快过完了,他们也没回来。 卫子英要不是接到了她姨爹从海城打来的电话,怕都等不下去,要去陇省找人了。 没错,就是从海城来的电话。 电话里说,她外公外婆从陇城转道,去了海城。 一去就在那边呆了快两个月,直到卫子英看到报纸上说,华国在国际奥数比赛上取得优越成绩,她的初中同学冯秋露拿下一块金牌,她的外公外婆才回来了。 老两口是带着希望离开江城的,回来时,两人眉间蕴了惆怅。 卫子英看他们神色,一点都没出声寻问她大舅的事。 她这么会看脸色,又岂会看不出外公外婆这趟,收获并不多…… 卫子英没问,但苏步青却还是给卫子英说了。 这事说来很复杂。 苏步青和许曼如在陇省找到当年寄养苏壮志的那位老乡,并从他们那里,拿到了一封寄了两年,才寄到陇省的信。 苏壮志果然如老两口心中所猜测的那样,被带去了湾湾那边。 前段时间,他辗转海港那边让人带了封信回陇省,并把地址留了下来,希望能和这边通信。 许曼如看着大儿子从湾湾寄过来的信,热泪盈眶,当即去了一趟海城,托海城那边有港台关系的人,给苏壮志送了封信过去。海港能和湾湾自由通行,她希望那封信,能快些送去湾湾,送到苏壮志的手上。 老两口在海港等了快两个月,却没有等到回信,无奈只得回来江省。 他们在信中留了江省这边的地址,希望苏壮志收到信后,能往江省这边回一封信。 这一趟,对老两口来说,唯一的好消息,就是确定了苏壮志还活着。 只要活着,他们一家就有团聚的希望。 时局如此,卫子英听了她外公的话后,也没啥办法,只能发挥自己的专长,尽量逗两老人开心。 暑假快结束了,卫子英收缀好东西,想在开学之前,回一趟西口市。 从去年到今年,她有快一年没有见过她爸妈了,还有两个哥哥……她想回去看看他们,顺便看看她三爷和大爷。 随着年纪长大,卫子英很清楚,自己以后和他们的独处时间,可能不多了。 这次她来江省,江省的老前辈们三番五次游说她,让她结束课业,正式入住某个研究院,甚至还提出只要她愿意,科大可以另外给她申请独属她的研究院。 很让人心动的条件。 但是卫子英拒绝了。 因为,她想筹备自己的研究室,然后打造一艘飞上太空的飞船。 她的这个愿望,在地球科技没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国家是不会支持她的…… 第127章 卫子英又在江省呆了两天,然后就收拾东西,坐上车回了西口市。 一起带回西口市的,还有四台电视机。电视机是她过年那会儿,就想给家里面的人买的,但是一直没有行动,正好她大姨有点门路,便找人给弄了四台。 这年头彩电稀缺,不大好买,她只买到四台十四寸的黑白电视。 她都打算好了,大爷家一台,三爷家一台,她奶那里一台,最后一台放和平街,给她大哥二哥看。其实她三爷家要不要电视都没啥,毕竟他三爷和三奶都听不到,但家里还有个卫谷蓉小姑姑呢,还有一个人能听,所以要送,就两家都得送,不能只送一家。 开了一天一夜的车, 第二天上午十点过,卫子英终于回到了西口市。 西口市比江省热很多,江面上掀起的风,都透着股热浪。 卫子英先回的和平街,和平街还是原来的老样子,没有太大变化。 自从一年前,卫子英和潘玉华去了海城后,潘宏军两口子就搬回了老家,而卫家这边,则只住了在上高中的卫志勇和卫志辉两兄弟。 卫永华和苏若楠都很忙,家里儿子又长大了,能自己照顾自己了,这两口子就把家安在北山的家具厂里,极少回和平街这边。 卫子英回来的很不巧,这个暑假,周桂把卫志铭带回了老家,卫志勇和卫志辉也跟着回了去,这不,她回到和平街,楞生生没进得了自己家的门。 也怪她回来时没先给她奶通电话,这下子,门都进不了。 她去北山家具厂走了一圈,陪忙得脚不沾地的爸妈吃了顿饭,下午两三点的时候,就坐车回左河湾了。 卫子英有一年多没有回过左河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