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节
说起飞机,首先要提及的必然是类型。 一般从结构上来说,飞机主要分成喷气式飞机和螺旋桨飞机两类。 其中螺旋桨飞机就是最原始的动力飞机,也是我们在老电影和纪录片中看到的那种。 它主要利用螺旋桨的转动将空气向机后推动,借其反作用力推动飞机前进。 具体按照动力的不同,还可以分为活塞飞机、涡桨飞机等等。 不过一有部分航空爱好者会把活塞式飞机剥离出来,作为第三类独立的飞机定义——这部分人的数量不多,只能算是一种冷门流派。 当然了。 螺旋桨飞机虽然历史悠久,但目前却也没完全退出航空舞台,现役的比例大概有小二成吧。 喷气式飞机则是现在的主流机型,像我们现在乘坐的民航客机,大部分都是喷气式飞机。 比起螺旋桨飞机,喷气式飞机的分类就要复杂一些了。 例如可以分成涡轮喷气、涡轮风扇、涡轮螺旋桨和涡轮轴等等。 不过你别看飞机好像很高大上,如果不考虑评分的话,有几种类型手搓起来倒也相当容易。 比如很简单的脉冲喷气式发动机。 这玩意的英文名又叫pulsejet,二战的时候专门用来发射v1导弹,只打约翰牛。 虽然在现代目光看来。 pulsejet的功率低,震动和噪音大,工作不稳定,寿命短且不可控,输出功率可控范围很窄。 但从技艺上来看,脉冲喷气式发动机实在是太简单了: 它最主要的构成就是一个管子,甚至都不一定是无缝钢管。 管子前面用一个单向阀门堵住,让空气进去,再插入一个油泵和点火器就大功告成。 启动的时候用压缩空气冲一下前面的阀门,再配合点火,瞬间就能发动了。 徐云上辈子手搓过三四台简易的pulsejet,推重比逆天的高达500+。 但考虑到这种没啥技术性的设计含金量不足,评分大概率不会太高,估摸着可能就比热气球好点。 因此徐云犹豫再三,还是做出一个大胆的决定: 自己设计一款发动机! 实话实说。 这无疑是一个相当有难度的做法。 虽然徐云对于内燃这块比较熟悉,上辈子毕业后在成飞也负责过相关研究。 但说一千道一万,这毕竟可是宋代。 没有超算,没有精尖的生产设备,和后世的条件可谓天差地别。 除此以外。 流场分析、压气机、涡轮、转子的同步、间隙控制、燃油滑油、轴承、甚至燃烧室的形状,都是一分一毫都不能错的。 反倒是后世极为困难的叶片加工可以相对轻松一些,毕竟只是短暂的应付一下登基大典就行了。 以大宋眼下的技艺水平来说,用钱堆出一套60小时寿命的叶片倒是挺容易的。 但整个过程难归难,徐云心中却有一种莫名的预感: 这个任务的评分至关重要,越高越好,绝对不能敷衍了事。 这个预感甚至令他感到有些沉重,仿佛…… 受益者不仅仅只会是他。 想到这里。 他不由抬起头,看向了小赵,说道: “殿下,想要制造飞机,草民恐怕需要大量的人力与物力支持。” 小赵很阔气的一挥手,他本就不是磨磨唧唧的人: “王公子,你尽管开口便是!” 徐云思索片刻,说道: “首先便是大量的铁矿、基础技艺的工匠,以及一处合适的制备场地。” “其次则是一些稀有资源,例如……坠星,并且数量越多越好。” 所谓坠星,指的便是陨石。 陨石中除了铁和镍外,还有机会发现其他一些稀有金属。 虽然这些金属的含量不一定特别高。 但大宋国库积累的陨石数量应该不少,理论上大概率可以得到一些特殊资源。 小赵作为宋哲宗的亲胞弟,对于宫内一些储物还是有所了解的,因此欣然应允道: “宫内坠星约有上百块,微者不过果仁大小,大者却巨如水缸。” “若是仍旧不够,本王还可与各地世家联系,定能满足公子所需!” 徐云满意的点了点头,继续道: “另外便是大量的数算学士,例如桐屿先生等等,同样是越多越好。” “至于时间嘛……最少也要六七个月。” “六七个月……” 小赵重复了一遍时间,转头看向了老苏。 老苏思索片刻,道: “殿下可以监国身份暂领朝政,莫说半年了,一年亦是无妨。” 徐云微微颔首,这个答案在他的意料之中。 毕竟小赵也要花时间去接受赵佶残余的势力,这可没那么容易。 哪怕是历史上名正言顺的赵佶,也花了足足半年多的时间才搞定呢。 随后他忽然又想到了什么,补充了一句: “对了,还有个东西也得准备好。” “何物?” “苏府的那头驴。” …… 第172章 致以辉煌的人们(上) 在21世纪。 由于一些行业壁垒的原因,很多人一提到发动机,经常都会往高大上的角度去想。 但实际上。 在一些航模圈中,自制航空发动机并不是什么很稀奇的事儿,资金的位次都要排在技术前头。 比如自制涡喷。 相关的视频在b站上一搜都是一大把,一些极客网还遗留一些数据。 很多民科的家里自制的发动机数量,都能塞满小半个房间了。 当然了。 或许有人会问,为啥diy发动机会这么普及呢? 这就不得不说一个万恶之源了: kurt schreg。 在1998年初。 这位工程师级的发烧友经过无数次失败,终于让自己设计吗第一款涡轮喷气发动机成功运行,并且具备了实战效果。 于是乎。 他当年出版了一本名叫《gas turbine engine for aircraft model》的书,中文名叫航模喷气发动机。 其中他在书中公布了一款名为fd3-64的发动机参数,这台机子便成为了以后所有diy发动机的鼻祖。 自那以后,自制发动机的流程就差不多定了下来。 就像鱼竿一样。 随着钓鱼行业的发展,到如今这年头,怎么装渔轮、串吊线、绑鱼饵这些套路都是固定的。 不同的只是水滴轮还是纺车轮、上几号线、上五克还是十克饵、空军后去哪个菜市场买鱼这些“参数计算”而已。 诚然。 后世的工业水平比宋朝要高很多,比如五轴数控加工中心以及线切割啥的很难做到。 但另一方面。 就像先前提过的那样,徐云定的目标很实际,并没想着一步登天: 首先,他设计的发动机不会一步达到量产级。 其次,这架飞机的使用方向就是冲着登基大典去的,寿命也就几十个小时。 不需要考虑长效耐久、长效形变、普众化的工艺以及生产线制取。 在有小赵的支持下,举国之力搞出一台发动机并不是异想天开。 至于徐云这次要设计的发动机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