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行新政,凝国运!
长安城,皇宫,含元殿当中,满朝的文武百官正在热烈的议论着。 昨天长安城国库和粮仓发生的事情只有房玄龄和刘政会等人知晓,此时的朝堂之上,他们两人已经成为了的话题的中心。 “几万万两,房大人说得可是真的!” “不会吧,一百万石的粮食,这……” “实话跟你们说吧,要不是我亲眼所见,我也不敢相信这是真的。但是昨天的事情的确就是这样,诸位若是不相信,下朝之后,可以亲自前往国库和粮仓看看,别的不用说,单单是粮仓和国库变大了数倍,一眼就能够看出来!” 房玄龄和刘政会等人一遍遍的解释,但心中却并不厌烦,反而有几分得意之色。 他们这些人可是亲眼看见天降祥瑞,皇恩浩荡的! “上朝!” 就在众人议论之时,一道洪亮的声音突然在含元殿当中响起,原本聚一起的文武百官立马行动起来,各自站位。 很快,在众人的注视之下,李世民从偏殿走了进来,来到了龙椅之上。 “叩见吾皇,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位爱卿平身吧!” 一番行礼之后,李世民看着朝堂之上的文武百官,接着开口道。 “诸位爱卿,今天早朝其他事情先搁置在一边,朕昨日回去沉思一夜,决定在国内推行新政!” “今日早朝,我们只论新政!” 话音落下,朝堂之上的文武百官纷纷一愣。 新政? 这可不是一件小事情呀! 一瞬间,文武百官个个面面相觑,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按理来说,新皇继位,政体是会有着一定的变化! 只是,到了李世民这里,这个速度未免有些太快了吧! 会不会有问题? 瞬间,以房玄龄为首的文官都担忧了起来。 “此番朕推行的新政共有四件事情!” 龙椅之上,李世民再次开口说道。 “这第一件事情就是减免赋税,鼓励学堂,让更多的人读书识字!” 话音落下,文武百官的神情微微一变,昨天天降祥瑞之事他们已经知晓,国库目前丰盈无比,减免赋税乃是稳定新皇地位,治国的上上之策。 “吾皇圣明!” 此话一出,文武百官纷纷躬身开口表示赞同。 “第二件事情,朕要加开恩科,招贤纳士,创建儒道大学堂!” “第三件事情,招收兵士,扩充军队,重新编制军队,守护我大唐边境。” “第四件事情,开阔道路,大修官道,广开贸易,鼓励商业!” 一口气将四件事情都说了出来,瞬间,朝堂之上的文武百官有些反应不过来了。 前三件事情看上去都没有太大的问题,招贤纳士,是自古以来所有明君都会做的一件事情,至于扩充军队,如今大唐边境sao乱,自当扩充军队,保卫边疆。 但是,唯独这第四件事情! 鼓励发展商业? “陛下,我朝和其他前朝自古以来都是重农轻商,这鼓励发展商业,只怕我大唐境内会多出许多狡黠jian诈之人!”房玄龄上前开口道。“而且,若是商人太多,无人耕地,只怕这每年的粮仓税收……” “房爱卿过虑了。” 闻声,李世民微微一笑。 自古以来的朝代重农轻商,一来是社会的制度并不完善,二来最重要的社会的农业生产力不够。 粮食不够吃,吃饭吃不饱,自然要多种田,少买卖,剔除无良中间商了! 但是,现在拥有系统的李世民根本不用担心粮食的问题,只要他手中有属性点,就能够保证大唐子民有饭可吃。 吃饱喝足奔小康,这奔小康就需要钱财了! 从温饱到小康,需要的第一是生产力,第二就是经济开放。 现在系统可以充当社会生产力,而经济开放则是需要整个大唐一起努力了。 所以,李世民才做出了如此的决定。 “诸位爱卿,昨日之事想必诸位爱卿已经有所了解了,天降祥瑞,这已经证明了朕就是真龙之子。今日这四件事情,朕早已经有了谋划。” “朕之所图,并非一个温饱太平的大唐,是一个前所未有的盛世大唐,是一个诸天神佛都不敢侵犯的大唐,是一个能够统御三界的大唐。” 说到这里,李世民站起了身子,在他的身后,一道皇威发动,强大的帝皇之气蕴荡而出。 这一瞬间,朝堂之下的文武百官,心中皆是猛然悸动,看着李世民,心中臣服之情油然而生,纷纷拜服了下来。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连续三道叩拜声在朝堂之上响起,声音洪亮无比,回荡在整个含元殿当中。 “房玄龄,修缮道路,发展商业的事情就交给你了,记住只有商业的发展并非无利可图,商人多了,自有人将我大唐的丝绸带出去,与他国贸易,赚回来的金银可以充实我大唐国库。” “此外,商人有钱了,田农的粮食才有销路,手里才能有钱,才敢种植更多的良田,生产更多的子嗣,形成良好的循环。” 李世民一番解释下来,房玄龄的眼中才多出了一道明悟之色,其他百官也微微有所思忖。 “刘政会,减免赋税,鼓励学堂一事就交由你手了……” “程咬金……” “杜如晦……” 接着,李世民又一一安顿下去,很快新政的执行者都已经选定了,朝堂之上,李世民又各自提醒了一些关键地方。 “退朝!” 一个时辰之后,小李子洪亮的声音在含元殿回荡而起。 “恭送吾皇!” “房大人,这一次新皇的新政……” 看着李世民离开之后,满朝的文武百官皆是热烈的讨论了起来。 “杜大人,依我之见,吾皇图谋不小,只怕那让诸天神佛不敢侵犯的话并非虚言,而且吾皇乃是真龙天子,昨日天将祥瑞,实属千年难遇呀!”房玄龄赞叹的说道。 “既然如此,那你我定当权利辅助新皇了!”闻声,杜如晦开口道。 房玄龄微微一笑。 “这是自然,杜兄,跟着吾皇,日后你我说不准也可载入青史,流芳百世。” “哈哈,如此就托房兄吉言了!” 说着,两人和其他文武百官就走出了含元殿,开始筹谋计划实行新政。(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