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8小说 - 历史小说 - 夫郎家的咸鱼翻身了在线阅读 - 第384章

第384章

    结亲了,在当地就有个依靠。回家了能有口热饭吃,有事了能有个人商量。叫连家里的疯母亲,都有人能照看到。

    江承海不会拿这事戳江致微的心窝,但黎文君会。

    江致微突地抬头。

    因为黎文君会,所以他不会选黎家的人。

    但他也更加佩服黎文君。

    为县城,她能把家族利益排到后面。

    当这个掌印女官,她问心无愧。

    江致微说:“我给我大伯写封信。”

    他在这世上,已经没有几个亲人了。知心的、信得过的,更是寥寥无几。

    大伯对他有养育之恩,他要成亲,写信问问意见,理所应当。

    黎文君给他拿笔墨,把几家情况都口述一遍,看江致微逐一写上去后。

    黎文君又说了些人名,这些人以性格、性情为主,不再以家族优先。

    江致微侧目看她。

    黎文君笑道:“长辈给你相看,必然是想找个知心疼人的,这样你日子和顺。”

    江致微顿了顿,直接问道:“这些人,是他们自己愿意,还是你认为他们愿意?”

    黎文君说:“若非自愿,我不会拿来提。”

    江致微这才放心,写到信上后,又写了点旁的家常。

    最后,他悬笔许久,才任性一点,提了他的想法。

    他知道从丰州县到津口县路途遥远,也很辛苦。

    但他真的很希望,他成亲时,大伯跟阿晖叔能来。

    这封信寄出时,已经是十月份了。

    十月份的丰州县,已经见了凉意。

    两个小宝贝满一周岁了,会喊爹爹,也会叫爷爷。

    他们开始学走路了,也在长久分离里,适应了只有一个爹的日常,渐渐不爱闹了。

    江知与看着这种变化,心里酸涩得很。

    他早前振作的心情,到了现在,再忙碌,也无法全部压下。

    四个月没见面了,再等等,今年都过完了。

    十月份,该制冬衣了。

    大人体型固定,看看柜子,把破旧的、花色过时的,拿出来改改就算了。

    小孩子长得快,他们要重新裁衣。

    家人都习惯他们穿小动物衣服,今年也比着花样来。以小狮子、小老虎、小兔子为主。

    开始学走路以后,小乌龟衣服成为主力,要背壳子,做防护。

    两个崽崽都不喜欢龟壳,被束缚着不舒服。

    黄家的人想法子,给他们做了更加小巧的小披风,披风夹棉,有厚度,但站在太阳底下,能被照出威风形状,他们很喜欢。

    给他们把衣服定下,谢星珩的家书到家了。

    跟着家书一起到的,还有王府的赏赐。

    一家人都懵懵的,不知道王府给他们赏赐做什么,还以为是徐诚给的。

    结果署名是广平王。

    江知与心思急转,想了很多种可能,结果事实是,这些赏赐,是谢星珩买来的,通过王府进行中转,好让他能合法合规的穿上漂亮衣服。

    江知与听了哭笑不得,心里又有无法言说的幸福与酸胀感。

    夫君还是记挂着他的。

    趁着裁制冬衣时,他拿着新得的锦缎做衣服,再回来看家书,他发现家里多了些人。

    舅舅、舅爹,还有两个表哥都来了。

    二表哥还满脸不痛快的站在屋里。

    江知与以为家里出事了,忙问:“怎么了?”

    二表哥宋野道:“你夫君什么意思啊?他给所有人都写信了,就是不给我写,是不是看不起我啊?”

    宋威瞪他一眼:“你冲着小鱼吼吼什么?

    宋野不服气,还梗着脖子叫唤。

    “他夫君就是瞧不起我!”

    大表哥宋原问他:“瞧不起你又怎样?”

    宋野一下蔫了。

    能怎样,忍着呗。

    江知与不明状况,又看父亲和爹爹。

    江承海露出没眼看的表情,把桌上信件推给江知与:“你看看,你看看他写的啥玩意儿?”

    江知与心里咯噔咯噔的跳,拿到信件以后,入目就是谢星珩加粗的字体,附带了感叹号的话。

    “相思好苦,帮帮孩子吧!给各位爷跪一个!”

    江知与突地脸红,再看其他小字,才知夫君在求人才。他莫名开心了。

    夫君惦记着他,也想早点见到他。

    他也想夫君。

    所以他顶着红彤彤的脸皮,撑着场面帮忙说话:“这怎么了?他很诚恳啊,你们有没有人才推荐,说说啊?”

    满屋的人都在笑,只剩一个没有收到求助信的宋野耿耿于怀。

    “凭什么不给我写,我难道不是人才吗?”

    第118章 人才与婚事

    人才需要搜罗,江家能有的人才都已经用上了。后来培养的,还没成事。

    因从前的事业核心是押镖,以武师居多,管理型人才是可遇不可求。

    先有农庄一体化发展,农场、牧场年年扩大。再有杂货铺重启,变成现在的逛小集。江知与又跟徐诚合伙开了糖厂、糖铺。

    徐家跟江家的人脉重合,用的人都是那些。

    后来搞合作商计划,从其他商户那里吸纳了人才入店。

    一方面加强合作商的绑定,让他们有归属感。另一方面,确实是缺人。

    别的合作商,根基都在丰州县,再多的人才也没了。硬要强求,就只能塞些中不溜秋的亲戚上阵。他们能送,江家还不愿意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