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8小说 - 言情小说 - 彪悍农女擒夫记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25

分卷阅读25

    于放下心来。

    这边宋家村过得不安稳,那边挨着镇不远的一处村落,完颜玉面容冷峻的坐在高头大马之上,一身袍服被风吹响,他目光冷冽,盯着前面的村落不动,一双剑眉微微皱起,沉声问道:“我怎么说?”

    跟随左右的少年忽鲁,立即回禀:“陛下口喻,不准亲王强掳百姓的地。”

    完颜玉冷笑一声,“这上平郡已经被我看上,余下也只有顺成县,这块风水宝地我不可能不取。”

    忽鲁脸色微变,“陛下已经派文先生连夜赶来。”

    完颜玉的脸彻底变了,“他居然如此待见中原人?”说完这话,毫不犹豫的吩咐左右准备进村。

    完颜玉的亲卫军一向强悍,听到指令,一队骑兵风风火火的进了村。

    完颜玉重在俘掳奴隶,不是真的为了杀人,经强壮的骑兵一阵吓,村里头正在睡梦中的村人全部被惊醒,开始四处逃散,妇儒老小跑不动的,全部被圈了一处,接着开始抓壮丁。

    一番闹腾,这个村子又归完颜玉门下,这时文先生匆匆的来了。

    文先生是完颜玉的谋臣,来到这儿看到这番景象,脸色吓得不轻,拉住完颜玉,两人来到一处僻静处,文祥开口:“王爷还不知洛阳出事了,昨夜里刘家造反,陛下落入陷阱,连夜离开了洛阳往北退回燕云去。王爷快走,刘家很快就要查到上平郡来,不知谁走漏了风声,把王爷在上平郡的行踪给传了出去。”

    完颜玉一脸震惊,“不是已经稳坐中原了么?”

    文祥摇头,向忽鲁招手,仓促的吩咐几声,忽鲁见事不妙,立即召集全部亲卫军,护住完颜玉往北逃去。

    仅几日间,上平郡被完颜玉占领,仅一夜间,八面威风的寿王却要狼狈的逃出中原。

    燕云十六州是九黎人踏入中原的第一步,而今这处也不安全了。

    当完颜玉从上平郡往北逃出,快马加鞭,在山里头的小道上躲避了半个月后,终于赶到瀛州,然而到了瀛州他才知道梁帝已经被刘家逼得退出燕云,逃往幽州,乃至营州去了。

    九黎人被打出了中原,完颜玉他不相信,然而这半个月却是实实在在的让他体会到,九黎人败了。

    然而当他到了瀛州的第二日,原本跟着他就已经剩下不多的亲卫军忽然落入刘家军的陷阱,完颜玉差点活捉,与他一同逃出来的只有跟在身边的忽鲁和谋臣文祥。

    在文先生的安排下,两人扮成庄户人家,潜入村庄,躲过了刘家军的一轮搜查,最后文先生决定三人躲入山中。

    完颜玉不甘心,把两人安置妥当后,他就失踪了。

    刘家是梁国的大世家,根基稳固,底蕰深厚,在九黎人攻占中原的时候,他们隐而不发,却暗中布属,这次把新帝完颜景赶出中原的是宰相刘太章的亲侄儿刘稳,领军十万,镇守燕云十六州,坐等洛阳兵变。

    完颜玉并没有真的躲藏起来,他手中跟着他出生入死的上万亲卫军就这样死在刘家军手中,他因为逃得不够及时而被迫躲入山林苟且偷生,心有不甘,潜入幽州城主府,杀了刘稳一家上下一百八十人。

    第二日刘稳的人头挂在城墙之上,被守城大将发现,带人入城主府时,隔着一条街就闻到了浓烈的血腥味,整个幽州城都乱了。

    城门关了,四面八方派出追兵。

    受了重伤的完颜玉闯入山林,下落不明。

    第22章自己把自己嫁了

    宋家村诚惶诚恐的过去了半个多月,终于在三爷的安排下,村里的年青人从山间绕入各村,察探了整个顺成县,才知道所谓的九黎人屠村的事并没有发生,便是先前被人占领的村庄田地也已经撤兵,之前逃去山林躲避的村里人也跟着陆续返村,才发现家中妇儒稚子无一人伤亡。

    这一场莫名其妙的闹剧就这样莫名的停歇下来。

    宋家村的村人个个议论纷纷,不知道出了什么事儿。

    直到一个月后,上平郡派来知州大人下来查探民情时,顺成县知县才得知已经改朝换代了。

    大梁国号只用了五年,接着刘家人坐上九五之尊,改梁为魏,成了魏国。

    当然这中间的弯弯绕绕顺成县的百姓是不知道的,知县大人按着旨意在布事栏里帖出这个消息后,百姓们围聚在一起,听读书郎讲解,终于明白又改朝换代了,之后就各自散了,该下地的下地去,该吃饭的吃饭去,这事情就这么过去了。

    宋家村的人终于安下心来,村里头的读书郎宋洐君与宋三郎得县学夫子的意思,把布事栏里的消息再次普及讲解一番,最后宋洐君道:“九黎人被赶出中原,咱们可以安心了。”

    宋家院子,田氏大骂:“杀千刀的,今年税赋又加了,叫我们庄户人家怎么活?”

    宋勇听到这话,蹲在廊下一声不吭,脸上的横rou颤了颤,瞪了田氏一眼。

    宋家三兄弟连着读书郎都出来了,大家伙坐在院子里一句话也没有说。

    改朝换代了,税赋也变了,先前缴两税,户税和地税,按田地征收,家有秀才郎,可免一人徭役,还能免一部分的税赋,然而那是在大梁的时候,现在是魏国,刘家治理天下,按前朝制度来,得按人丁缴税,秀才郎也算在内。

    宋三郎从县学回来便说了这事,这个读书郎只负责把话传达下来,似乎不痛不痒,宋家人就气得不行。

    九黎人固然不好,但人家一上来就减了税赋,还重视读书郎。

    宋勇一家田地少,人口算多的,三个儿子两个女儿,加上两个老的,现在还有两个小的,上下九个人,田地却一分不多,较之先前缴的税就要多了一倍。

    正在一家人愁眉不展之际,土坯墙外有村人经过,传来说话声,“宋喜你们一家人就好了,田地多的,人口少,你家就你和你,上面也只有你娘,你又没有娶媳妇儿,缴三个人的税比咱们家少了不少。”

    那个叫宋喜的笑了,“好在赶走了九黎人。”

    然而听到这话的村里人却心里不是个滋味儿,田地多的倒还好,田地少的人口多的就惨了,可村里头哪家哪户没生几个孩子,都是一大家子一大家子的,原本今年麦子新收,收成极好,大家伙高兴,个个跑镇上换现钱,没想到被商贩压了一成,为着银子便宜也卖了。

    却没有想到才转